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白话解释

 

黄智海居士讲述

尘空法师鉴定

 

观无量寿佛经编成白话的原因

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佛法普遍于法界,佛性普具于有情,众生皆可成佛,诸佛皆有净土。一切大乘佛法,都是严净佛土之行。故净土法门,广大深圆,统摄诸宗,普被群机,在佛法中居极高之地位也。十方诸佛虽有无量无边的净土,然而释迦世尊乃偏赞西方极乐净土,盖弥陀总集十方净土之殊胜,而成为极乐净土也。弥陀净土法门,遍见于大乘方等诸经论中;而专说者,向为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与天亲菩萨之往生论也。

 

近代印光大师,复于三经之后,加‘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与‘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为净土五经。助显净教,畅佛本怀。惟旧译经典,文词简古,加以佛理幽深,名相众多,非广大群众所能领会。黄涵之居士,久发大心,愿力宏深。曾著初机净业指南,及‘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心经’白话解释,‘朝暮课诵’白话解释等。三十年来,发行数十万册,接引初机,收效甚溥。其于佛法理性之见地,与名相之解释,透澈圆融,正确扼要,早得印光谛闲诸大师之印可。近虽年逾古稀,复应净业同人之劝请,发愿完成净土五经之白话解释。顷得阅‘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全稿,浅显明由,每段先解单字和名词,次释义理。新颖扼要,妙义丛生。而且解中又加解,释中亦加解。如教蒙童语,惟恐学著不能尽知,悲心切切,详尽无遗。文化程度不甚高的初学人,得此可以无师自通。

 

净土法门的修持,即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本经以观想为主,故俗称十六观经。佛因韦提希遭恶子之难,愁忧憔悴,至心恳祷,教观清净业处。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说净业三福,为往生的正因。又以异方便说十六妙观,使其观想成就,亲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蒙佛授记,净除无量劫业障生死之罪,临终决定往生;又说九品往生之因,使行者期修上品,有所依据,心安理得。若行者分别心强仅持名而不得一心者,应依本经如理作意,假观想力,当能速得成就净业。窃以为一般所谓净土法门,系仗他力者,乃就下品往生说耳。若欲上品上生,犹应以自力为重。试观本经的发三种心,修三种福,及各种观想成就,乃至‘阿弥陀经’亦说不可以少福德善根,得生彼国,皆须身心精勤之自力也。

 

一九五三年夏至日普陀山尘空谨序于上海

 

观无量寿佛经编成白话的原因

 

我从前把‘阿弥陀经’用白话来详细解释后,排印出版,初学佛法的居士,都说容易懂得。后来我又把各处寺庙同了法会里头,做早课夜课所用的‘朝暮课诵’,也完全用白话来解释了;并且因为‘朝暮课诵’里头,有许多不是常常看见的名词,同了很深的道理,很不容易懂的,另外也用白话来把一个一个名词,一种一种道理,详细解释了,另外印成一本叫做佛法大意。看‘朝暮课诵’的居士,先把佛法大意看明白了,再看‘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就更加容易明白了。现在已经出版了。

 

我在把‘朝暮课诵’解释圆满后,我又把在家修行的人,最喜欢念诵的观世音菩萨的‘心经’同了‘普门品’,也都用白话解释完了。正在想请大法师修正鉴定的时候,有许多居士常常向我说道:你既然是上印下光大师的皈依弟子,大师一生专门劝化信佛的人,一心修净土,你为什么不把  大师所选定的净土五经,都用白话来解释一遍,使得初学修净土的居士,都可以明白五种净土经的道理,不是修起来,更加容易往生西方么?我听了这种话,觉得做弟子的,应该要遵从老师的愿心,帮助修行居士们,赶快往生净土。所以我就先把净土五经里头的‘普贤行愿品’,同了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章’,都把白话来照‘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的格式,解释完了。现在已经请大法师在修正鉴定,不长久也可以出版了。

 

现在我又把这部‘观无量寿佛经’,先用白话来解释了。末后就可以解释‘无量寿经’了。 先师所定的净土五经,总算解释圆满了。但是我从前用白话来解释‘阿弥陀经’,同了‘朝暮课诵’的时候,有一位顾显微居士,也是皈依  印光大师的;我有不明白的名词,或是深奥的道理,都是顾居士帮我解释的。现在顾居士已经生西多年了,我所解释的经文,恐怕错误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再三恳求  尘空大法师,费了好多的精神,许久的时间,详细修改过了,我才出版印行的。还有已经解释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同了‘心经’,等到请大法师修改完全,就可以陆续付印了。我还有不能够不向各位说明白的,这部‘观无量寿佛经’里头,生的名词,同了讲理性的地方很多的。我学佛功夫太浅,不能够解释得明白清楚,很觉得惭愧的。不过要修观想法门,能够明白深的道理,自然是最好。倘然不能够明白透澈,也不要紧的,尽管照了经里头所说的法门修上去。功夫深了,自然会明白的。还有一句话,要告诉各位居士的,凡是看我所编的各种白话解释,所有意义很深的,或是很烦的名词,凡是前边已经解释过了,如果后边又有,就不再解释了,免得重复。所以各位居士看到名词的解释,要特别注意,免得后边再有时,有还是解释不出的苦。

 

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解】佛的一字,是简单说法;完全说起来,是佛陀两个字。这里佛说的‘佛’字,就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佛、同了释迦牟尼、阿弥陀,都是梵语。【梵语,是印度国的话】翻译中国文,佛:是一个觉字,就是觉悟的意思。释迦:是能仁两字,就是能够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的意思。牟尼:是寂默两个字;寂:是寂静不动的意思,默:是同了本性相合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两字;无:是没有的意思,量:是限量的意思。因为这一尊佛身上的光明,同了他的寿命,都是没有限量的,所以称无量寿佛。

 

【释】凡是佛经,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所以各种经名上边,都加上佛说两个字的。释迦牟尼佛,是中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佛后,到各处去讲演佛法,劝度众生,有四十九年的长久。这部观无量寿佛经,也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各种佛经里头的一种。

 

阿弥陀佛,本来也是一位国王。在阿弥陀佛做国王的时候,有一尊佛出世,名号是世自在王佛,到各处去讲说佛法。阿弥陀佛听了,觉得学佛法有种种的利益。在世界上做人,虽然做到国王,还是免不了种种的苦恼。【种种的苦恼,到后边会详细讲明白的。】所以就抛弃了王位,跟了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法名叫法藏此丘。【法藏的藏字,是收藏积聚的意思;就是诸佛从无量劫来,所藏积的一切功德。劫字,是记年代的一个极大的数目,到下边会解释清楚的。】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过四十八个大愿。【在无量寿经里头,说得很清楚的。】有几个大愿?是说如果我成了佛,要现出一个很清净、很庄严、没有种种苦、只有种种乐的世界来。若是有十方众生,念我的名号,那怕极少只念十口气,也都能够生到我的国土里来。若是念我名号的众生,不能够满足我的愿心,我就不愿成佛。现在各种佛经里头,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上,有两句经,说得很明白的:一句是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所以叫西方;一句是有世界名曰极乐,所以名叫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经过了许多劫的长时期,修福修慧,【慧,是明白真实道理的智慧。】修成功的。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阿弥陀佛的大愿,当然没有不应验的了。

 

【这一部经,是专门说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种种景象的,所以讲到阿弥陀佛的事情,就说得格外详细些】

 

这个观字,不是用肉眼来看的意思;是用心里头的光来看的。要把心定住了,眼闭紧了,一面想,一面看。所以这个观字,要把他做观照的意思解释的。【在心经白话解释,观自在菩萨一句底下,解释一个观字,很详细的,可以请一本来看看。】经字,本来可以解释做法则,也可以解释做究竟不变的意思;因为尊重佛金口所说的佛法,所以称做经。这一部经,是专门说观照西方极乐世界种种胜境的法门的。【胜境的‘胜’字,是特别的好,不是寻常的好。‘境’字,就是境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但是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生;要观照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怎么可以不观照西方极乐世界的教生呢?观照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那就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也一定可以观照到的了。所以这部经,就叫‘观无量寿佛经’。

 

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疆良耶舍译。

 

【解】宋有二个。这个宋,是姓刘的做皇帝的,所以叫刘宋;还有一个,是姓赵的做皇帝的,就叫赵宋。西域,是现在的印度国;域:就是地土,西域,就是西方的地土。因为印度国在中国的西边,所以印度国称做西域。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下边释里头,就会解释清楚的。】法师,是精通佛法的比丘,【比丘:是受二百五十条戒的男出家人,俗人称他们和尚。】能够把佛法来劝化人的。在刘宋的时候,有一位印度国的大法师,名字叫疆良耶舍,把这部梵文的‘观无量寿佛经’,翻译成中国文的。译字:就是翻译的意思。【把梵文改成中国文,叫翻译。】

 

【释】我们中国在晋朝的未了几年,世界很乱,把一个中国,分了好几国。大家所说的南北朝,就是那个时候。刘宋,是一个国的名号;因为他们的皇帝,姓刘、名裕,所以叫刘宋。但是他在晋朝末后,中国大乱的时候,他把一个中国占住了一个地方,自己做了皇帝,没有统一全中国的,所以只能够称国,不能够称朝代;还有一个宋,是朝代的名号,因为在五代末后,也是中国大乱的时候,一个姓赵名匡胤的,把五代都打平了,中国也统一了,他自己做了皇帝,就可以称做宋朝了。又因为皇帝姓赵,同了刘宋要有分别,所以就称赵宋。

 

三藏的‘三’字,是说经律论三种。‘藏’字:是包括在里头的意思;因为经律论三种,都包藏著许多佛法的道理在里头的,所以称三藏。经藏:是所有释迦牟尼佛,或是别尊佛,说的各种经,都包括在经藏里头的。律藏:是所有佛法里头,应该守的种种戒法,都包括在律藏里头的。【戒字:是禁戒的意思;不但是恶的事情,要禁止一些些不做,就是恶的念头,也要禁止一些些不转。】论藏:是历代的高明大法师,称赞讲论种种佛法的道理,都包括在论藏里头的。因为这位大法师,精通这三藏的道理的,所以称他三藏法师。疆良耶舍,【译做时称】是法师的名字。

 

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都是印度文。【就是梵文,也可以称梵语。】但是要把佛经来教化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把梵文的佛经,翻译成了中国文,才能够使得我们中国人,都可以懂,都可以学。不过翻译的人,又一定要精通佛法种种道理的大法师才能够翻译出来,没有错误。所以刘宋的太祖文皇帝,就请他最恭敬佩服的这位疆良耶舍大法师,翻译这部‘观无量寿佛经’。

 

一、序分:

 

凡是佛经,都是把全部经文,分做三分。【三分的分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份’字音,就是一份一份的意思。】第一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三是流通分。序分的‘序’字,是次序同起教因缘的意思。序分又有通序别序两种的分别。通序:像各部经的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同了那些大众人在一处,因为各种经都有这样几句的,所以叫通序。别序:是佛所说的各种经,都有各种不同的原因的;像说‘楞严经’,是因为阿难碰到摩登伽的引诱才说的,所以叫别序。但是虽然有通序别序的分别,总名还是都叫序分。从如是我闻一句起,一直到教我观于清净业处,都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解】如是:是这个样子的意思。‘我’字:是编集这部‘观无量寿佛经’的阿难,称他自己。【编字:是整理的意思;集字:是聚集的意思。佛说各种经的时候,阿难都在旁边一面听,一面记的。整理,就是整理他所记佛说的话;聚集,就是把他所记佛说的话,聚集拢来,成功了一部佛经。】

 

闻字:是听到的意思,就是亲自听到佛说的。一时:是有一个时候的意思。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下边说到释迦牟尼佛,就单称一个佛字了。】王舍城,在印度的摩伽陀国;王舍城的四周围,有五座大山围住著的;五座大山里头,第一座山,就是耆阇崛山。耆阇崛,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灵鹫山。因为山顶的形状,像鹫鸟的头,所以也叫鹫头山。

 

【释】凡是佛所说的经,都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弟子,名叫阿难的编集起来的。这如是我闻四个字,是阿难在编经的前,先问佛将来编起经来,开头用几个什么字。佛说开头要加如是我闻四个字,可以显明白是你阿难亲自听到我说的所以要加这四个字。意思是要使得后来的人,知道的确是编这部经的阿难自己亲听到的,不是旁人听了告诉阿难的。并且的确是听到佛自己的金口说的,也不是听到旁人说的。这样证明白了,后来诵经听经的人,就自然会生出信心来了。所以不论什么经,凡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开头都有如是我闻四个字的。这四个字,把他倒转来解释,更加容易明白,就是说我阿难亲听到佛这样说的。是字:是这样的意思;就是指下边经文里头,从尔时王舍大城起,一直到末后名第十六观一句,都是佛说的,都包括在如是两个字里头的,都是阿难亲听到的。

 

佛说法的时候,因为各国的时候,同了各国记时候的方法,都不相同的。所以只能够说有这么一个时候,不能够说定某年某月某日了。佛说法的地方.是在中印度摩伽陀国的王舍城。【印度地方很大,所以分做五印度:就是东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中印度。王舍城,是摩伽陀国一座城的名目。】在王舍城的东北一座最高最大的耆阇崛山里头。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解】与字:是同了的意思;就是佛同了比丘众。比丘: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乞士两个字。乞:就是向人要、向人讨的意思;还有上向佛乞佛法,下向世俗人乞食品的意思在里头,所以叫乞士。出家人要受了二百五十条具足戒,【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才可以称比丘。众字:是许多的意思。因为和合在一处的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多,所以称众。比丘上加一个大字是年岁大、道德高的比丘。

 

俱字:是聚在一处的意思。菩萨,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菩提萨埵:菩提两个字,是觉悟不迷的意思;又有使得旁人觉悟的意思。萨埵,是众生的意思;就是能够把佛法来劝化众生,使得众生都能够明白真实的道理。文殊师利,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文殊:是妙的意思,【妙,就是好;还有些稀奇的意思在里头。】师利:是德同吉祥两种的意思。文殊菩萨,同了普贤菩萨,常常在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边的。这一尊菩萨的智慧最高。手持利剑,【持字,是拿的意思;利字,是锋利的意思。】所以表显他有驱邪的智慧。身乘狮子,【乘字,是骑的意思。】所以表显他有降魔的威猛。【猛字,是厉害的意思。】

 

法王子三个字,是因为佛称法王,菩萨是佛教化成功的,又是帮助佛教化众生的,差不多像佛的儿子一样,所以菩萨都可以称法王子的。但是佛经里头,称菩萨做法王子的,独有文殊师利菩萨。别尊菩萨,都不称法王子,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文殊师利菩萨,在一切菩萨里头,智慧和德行最高;又是侍立在佛左边的第一位上。那是在佛面前位子最高的一尊菩萨,所以称他法王子。上首,是在众菩萨里头,推出来的一位领袖。

 

【释】佛同了年岁大、道德高的许多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都在一处,还有菩萨三万二千人。凡是佛在法会里头说法的时候,从菩萨起,一直到天龙八部。【一天众,是各层天上的人。二龙众,龙是水族里头各种畜生的王。三夜叉,能够在虚空里头飞行的鬼神。四乾闼婆,是帝释部下作世俗上那种乐的神。五阿修罗,是六道众生里头的一种,也是各种鬼神里头的一种,他们在世界上的时候,也晓得修福的;但是他们的妒忌同了发火的心,都是很厉害的,所以落在阿修罗道里头去了,他们还能够同了帝释战斗哩!六迦楼罗,就是金翅鸟,两翅膀张开来,相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路的长哩!他们专门喜欢吃龙的。七紧那罗,他们的形相,难然像人,但是头上有角的,也是帝释的乐神;这种乐神,是作法乐的,因为他们所作乐的声音里头,都有佛法的意义在里头的,所以叫法乐。八摩侯罗迦,就是大蟒神,也叫地龙。这八部的众生,人的眼都看不到的,所以又叫冥众八部。○冥字,是鬼的世界。】

 

凡是来听法的众生,多得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的。每一类听法的人,各有一位做上首的。这一次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法会,来听法的菩萨,格外的多;一定要推一位智慧最高,威神力最大的菩萨做领袖,才算合法。文殊师利菩萨,最合这个资格。所以大众的菩萨,就推文殊师利菩萨,做了三万二千菩萨的上首。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

 

【解】‘尔’时:是在那个时候。‘随’字:是跟随的意思。‘顺’字:是依顺的意思。‘执’字:是拿住的意思。

 

【释】佛同了许多大比丘,许多菩萨,都在耆阇崛山里头的时候。在王舍大城里头,有一位太子,名字叫阿阇世。【阿阇世,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未生怨三个字;因为他没有生下地的时候,有一个相面的人,说他出世后,要害死他父亲的。所以题他的名字,叫未生怨,就是说他没有生下地以前,已经同他的父亲,结了怨的意思。】他有一个恶心的朋友,名字叫调达,也叫提婆达多。【他的弟,就是阿难。他也是佛的堂弟。】阿阇世依顺了恶友调达教他的恶主意,把他的父王频婆娑罗收起来捉住了。【频婆娑罗,是摩竭陀国的王,又是阿阇世的父,所以称父王。】

 

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解】‘幽’字:是暗的意思。‘闭’字:是关的意思。‘置’字:是放在那里的意思。‘重’字:要在左角下边加一圈,读做从字音;是一重一重、一层一层的意思。‘制’字:是制住禁止的意思。‘群’字:是许多的意思。群臣,是不论官职大的,官职小的,都在里头了。

 

【释】阿阇世把他的父王频婆裟罗王,关住在很黑暗的七重深的房屋里头。禁止许多大大小小的臣子,一个都不许到关禁频婆娑罗王的房屋里头去。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麸,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葡浆,密以上王。

 

【解】国太夫人,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后,名字叫韦提希。‘澡’字:读做照字音,是洗的意思。酥:读做苏字音;是用牛或是羊的乳,【乳,就是奶。】做成功的乳酪。‘和’字:是拿两种东西,搀在一起的意思。‘麸’字:读做超字音;是把蒸熟的麦,磨成粉屑。璎珞:是用珠同了玉,穿成了像炼条那样的装饰品,挂在颈项上的。‘盛’字:是装在里头的意思。蒲萄,就是葡萄。浆,同了汁一样的。‘密’字:是秘密的意思。‘上’字:是献上去的意思。

 

【释】韦提希,是国王的王后,所以称国太夫人,也就是阿阇世的母亲。这位夫人,很贤的,很恭敬频婆娑罗国王的。因为要把吃的东西,涂在身上,所以先洗浴她的身体。使得身体清净,才可以把吃的东西涂上去。他又把酥同了蜜,调和在麸里头,做成一种很好的食品。但是这个太子阿阇世的心,是极狠毒的,他把他的父王收禁起来,又不许手下的臣子去看国王,那是他一定要饿死他父王的意思,那里肯让国太夫人拿食物去给他的父王呢?国太夫人没有办法,只好把做成的食品涂在身上,才可以带到关禁的国王那里去。又在他颈项上所挂的许多璎珞的宝珠里头,都装了葡萄的汁,偷偷地献上去,给国王吃。

 

尔时大王,食麸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

 

【解】吃干的东西,叫食。吃湿的东西,叫饮。‘漱’字:读做瘦字音;俗话叫荡口,就是用水来洗口。合掌,是把十个手指伸直了,左右两手合拢来。‘遥’字:就是远。‘礼’字:就是礼拜。世尊:是世界上大家尊重的意思;是佛十种德号里头的一种,【十种德号,在暮时课诵白话解释里头,有详细注解的。】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作字:是说的意思。是言,是指下边的四句话。

 

【释】韦提希拿乳蜜和麦粉,同了葡萄的浆汁,送给国王。国王吃完了,要一些清水来漱口。漱口完毕后,国王就把左右两手掌合拢了,很恭敬的向耆阇崛山,远远的礼拜释迦牟尼佛。口里头还说下边的四句话。

 

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解】大目犍连,就是目连。‘兴’字:就是发的意思。教旁人学习一种法门,叫授。八戒:第一、不杀生。第二、不与取。第三、非梵行。第四、虚诳语。第五、饮诸酒。第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第八、食非时食。【这八种戒,在下边释里头,就会解释清楚的。】

 

【释】目犍连神通最大,在释迦牟尼佛许多弟子里头,推他神通第一。并且他出家的年数,也很长久了,所以称他大目犍连。目犍连同了国王,照俗家讲,是亲戚,可以称亲。但是目犍连已经证了大阿罗汉的,【大阿罗汉,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皆是大阿罗汉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国王还是俗家人。照佛法讲,是师父同了弟子,只能够称友。所以国王说大目犍连是我亲友。国王很愿意大目犍连大发慈悲心,【把乐来给他人,叫慈。拔旁人的苦,叫悲。】教我八种戒法。

 

这八种戒:第一、戒杀生,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一戒杀。

 

第二、戒不与取,【‘与’字:是给的意思。】是没有给他的东西,他就拿了,就是犯五戒里头的第二戒盗。【盗:不一定是抢,就是偷,也叫做盗;没有给他,他就自己拿了,那就同了偷差不多了,所以也可以算是盗的。】

 

第三、戒非梵行,【非,就是不是;‘梵’字:本来是清净的意思。梵行,是清净的行动;非梵行,就是不照佛法里头清净的行动。那恐怕是很严的戒了,只要有一些不清净,就要算是淫,犯淫戒了。】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三戒淫。【五戒里头的淫,有正淫邪淫的分别。正淫,是指自己夫妇的淫;邪淫,是指夫妇以外的淫。这八戒里头的淫,不论是夫妇、不是夫妇,都是淫,没有正淫邪淫的分别。】

 

第四、戒虚诳语。‘虚’字:是不实在的意思;‘诳’字:是说假话骗人的意思,就是五戒里头的第四戒妄语。【‘妄’字:就是虚假的意思。】

 

第五、戒饮诸酒;诸酒,是随便什么酒,都不可以喝,喝了就算犯戒的,这就是五戒里头的第五戒酒。

 

第六、戒涂饰香鬘,歌舞观听。涂字:是把香的东西,涂在面上,或是身上;不论涂的是水是粉,或是穿著用香来薰过的衣服,都是犯戒的。饰:是种种的装饰。鬘:是一种装饰品,用很贵重的华;编结成功像帽子那样的东西,装饰在头发上的。歌,是唱歌。舞,是跳舞,或是看舞,或是听歌,都是犯第六戒的。【从这个六戒,连同下边的第七第八两戒,都是五戒里头没有的,加出了这三戒来,所以成了八戒。】

 

第七、戒眠坐高广严丽床座;眠,就是睡。广,就是大。严,是庄严。虽然装饰得很好看,但是没有一些些轻佻的样子。丽:是美丽,就是好看的意思。座,是坐的大椅。凡是睡了这种高广严丽的状,或是坐了这种高广严丽的大椅,就是犯了这第七戒了。

 

第八、戒食非时食;佛法里头有过了午时不吃东西的一种戒,叫过午不食。非时食,是不应该食的时候食,就是过午食,过午食,是犯第八戒的。

 

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解】时:就是在那个时候。鹰隼:是一种最凶猛,最会飞的鸟,两张翅膀张开来,有二尺五寸长;嘴是完全曲的,背上的羽毛,是灰黑色的,肚下是白的。隼【音笋】是鹰一类里头最小的一种鸟。‘疾’字:是又急又快的意思。‘所’字:是地方的意思。

 

【释】在国王向耆阇崛山,求佛派目犍连去授他八戒的时候。目犍连听到了,赶紧像鹰同了隼那样快的飞,立刻赶到国王所住的地方。鹰隼飞起来的快,是各种鸟都赶不上的,所以用鹰隼的飞,来比目犍连的快。目犍连是有神足通的。【有一句话,叫五通仙人,六通罗汉。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要明白怎么样叫六通,在阿弥陀佛经白话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神足通,是只消一动念头的时候,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就可以一齐都赶到。并且一些不吃力不烦难高山大海,也不能够阻隔他的。目犍连就得到这种圆满的神足通。所以佛常常说:我的许多弟子里头,得到神足通,能够飞到十方国土的,要算目犍连是第一个了,没有能够胜过他的了。目犍连天天这个样子,从耆阇崛山,飞到阿阇世把国王关禁的地方,把八种戒法,教授国王。每天教完了就飞回耆阇崛山,到明日再飞去教。

 

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

 

【解】‘亦’字:是也字的意思。‘遣’字:是差他去的意思;读做欠字音。尊者:是年岁大、道德高、大家尊重他的名称。富楼那,是佛的弟子,出家没有多少时候,就证了阿罗汉果的。【他的名字,完全说起来,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三个字,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满字;弥多罗尼,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慈字。是他母亲的姓。】‘为’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意思是为了王说的法,也就是说给王听的意思。

 

【释】目犍连因为同了国王有亲友的关系,所以一听到王请他教授八戒的话,就像鹰隼那样快的飞去了。这是目犍连自己去的,不是佛差他去的。佛是专门把佛法来教化人的,听到了有人要修学戒法,一定要派弟子去教他的。并且还一定要差一位说法说得最好的弟子去教的。所以在十个大弟子里头,派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去,教国王八种戒法。在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里头说,富楼那过了无量阿僧祗劫,【劫字,在下边劫初以来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就要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成佛的。【娑婆世界,在下边不乐阎浮提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佛号法明如来,可见得佛差他去,是看得很重很重的了。富楼那像这样的教授八戒,经过的时间,是三个七日共二十一日。

 

王食麸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间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邪。

 

【解】‘故’字:是原因的意思。‘悦’字:是快乐的意思。‘犹’字:是尚还的意思。存在,是没有死的意思。‘邪’字:读做耶字音,意思同耶字一样的;用一个耶字,是有疑惑的意思在里头。

 

【释】王吃到了麸蜜做的食品,又听到了富楼那的说戒法。肚里头有食品吃下去,就可以不饿了;耳里头又有法味听通去,【法味,是佛法的味。】所以面上就显出和顺快乐的颜色来了。正在那个时候,阿阇世忽然走到关禁国王的地方来,问那个守门的人说:父王现在还活著在那里么?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麸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

 

【解】‘白’字:是说的意思。【这个白字,是在下的人,向在上的人说话,才用的。】‘持’字:是拿的意思。

 

【释】那个守门的人,听到了阿阇世问他的话,先称了阿阇世一声大王,就接下去说道:国太夫人身上涂了麸蜜,璎珞里头装了葡萄浆,拿来献上去请王吃的。

 

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解】沙门:就是出家人。‘及’字:是同了的意思。‘制’字:是管住压住的意思。

 

【释】沙门: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息字;有停止同了安静两种的意思,就是停止恶念,安静烦恼。目犍连同了富楼那,都是出家人,所以称他们沙门。他们两位,都是已经证到大阿罗汉果的,都有神足通的,所以都是从空中来的。他们来了,就为王讲说佛法。国太夫人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怎么能够禁止他,不许他来见国王呢?目犍连同了富楼那,又都是从空中飞来的,我们没有方法,能够禁止他们、制住他们。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

 

【解】此语,是这种话的意思;就是上边守门人所说的八句话。‘已’字:是完毕了的意思。怒:是发火。伴:是同伴。‘幻’字:是像变戏法那样的一种法术。惑:是迷惑人心的意思。念了咒,就会生出种种变化的法术来的,所以叫咒术。令字:是让他放他的意思。

 

【释】阿阇世听完了守门人所说的,从大王起一直到不可禁制的八句话,就大发起火来,骂他的母亲国太夫人道:【下边的六句,就是阿阇世骂国太夫人的话。】我的母亲是贼,【贼字:是骂人的话,并不一定是说偷东西的人。】同了贼做伴侣。【伴侣,就是同伴的意思。】还有出家的恶人,用那种变戏法的方法,迷惑人的咒术,使得这个恶王,关禁许多日子,还是没有死。阿阇世把国王关禁在七重深的房屋里头,一个人都不许进去,原是为了要断绝国王的食品,使得国王饿死了,使他可以把国王的位子夺到了,自己做国王。现在听到守门人说,国太夫人拿食品供给国王,使得国王还没有饿死,他就夺不到王位了。所以就大发起火来,竟然开口骂他生身的母亲是贼。

 

即执利剑,欲害其母。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

 

【解】‘执’字:是捏的意思。‘利’字:是锋利的意思。耆婆,也是国王的儿子,是阿阇世的弟。他的母亲,名叫奈女,耆婆是在王舍城做医生的。作礼:就是行礼。这里所说的王,就是阿阇世。

 

【释】阿阇世听到守门人说,他的母亲送进食品来救王的话,他就拿了很锋利的剑,要想害死他的母亲。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臣子,名字叫月光的,这个人很聪明,【是世俗上所说的聪明。】又很有智慧的。【是出世法所说的智慧。】他同了阿阇世的弟,名叫耆婆的,向阿阇世行礼,并且说许多劝阿阇世的话。就是下边从大王起,一直到我等不宜复住于此的十句话。

 

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

 

【解】‘臣’字,是月光自己称自己。毗陀是婆罗门一种经书的名称。【婆罗门: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净行两个字。婆罗门人是印度四大族里头的一族,这一族的人都是又清高、又华贵的,他们专门修清净的,所以称他们净行。】毗陀: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明智两个字;明:是明白事理,智:是发生智慧。毗陀论经是一部讲修净行的书。劫初:是这个世界刚刚成功的时候。‘曾’字:要在左角下边加一圈,读做成字音;未曾:是没有过的意思。

 

【释】月光先叫阿阇世一声大王,就接下去说道:我听到过毗陀论经上说,从这个世界起初成立,一直到现在,有许多恶性的国王,因为贪图夺到王位的缘故,杀害他们的父王,竟然有一万八千人的多。从来没有听到过不讲道理的国王,竟然会杀害母亲的。

 

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

 

【解】‘为’字:是做的意思。‘逆’字:有叛逆忤逆两种意思。‘污’字:是被不洁净的东西染龌龊的意思。刹利,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王种,也可以说是田主。是印度四大姓里头的第二姓。【大姓:就是贵族的姓。】不忍:是心肠硬不起的意思。旃陀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严帜两个字。【‘帜’是小旗。旃陀罗是贱种,四大姓的人,都不肯同他们往来的。他们出门到街上去,一定要拿一面小旗在手里头,或是插在衣领上,做他们是贱种的记号。他们在路上碰到了大姓的人来,就要让到路旁边去的,因为用小旗做他们特别的记号,所以叫严帜。】‘复’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负字音,就是再字的意思。

 

【释】王现在做了杀害母亲的忤逆事情,是把清白高贵的刹利王种,都染污秽了。大家都要骂王是旃陀罗,不是刹利王种了。我们没有那样的狠辣心肠,来听旁人的骂。王如果不听我们的劝谏,【下级的人,劝请上级,都叫做谏。】我们只好离去本国,不相宜再住这里了。

 

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解】‘竟’字:是完了的意思。‘按’字:是把手压在上边的意思。‘却’字:是倒退的意思。

 

【释】二大臣,就是月光同了耆婆两人。他们向阿阇世说的话说完了,就用手来压在阿阇世所拿的剑上边,倒走下来,就退去了。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邪?

 

【解】惊怖:是吓的意思。惶惧:是怕的意思。这个‘为’字,也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为我:就是帮助我的意思?‘邪’字:同了耶字一样的声音,一样的意思。

 

【释】阿阇世看见月光,同了耆婆那样的举动,就露出惊吓惧怕的形状来。告诉耆婆说:‘你怎么不帮助我呢?’因为耆婆是阿阇世的弟,阿阇世这一句话,有要耆婆帮助他的意思在里头。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官,不令复出。

 

【解】‘慎’字:是谨慎小心的意思。‘莫’字:有不可同了不要两种意思。‘舍’字:是放掉的意思。国王对臣子发布的命令,叫敕。【凡是上对下吩咐的话,都可以称敕的。】敕语的‘语’字,是同他说的意思。内宫,是王宫里头侍候国王国太的宫。‘闭’字:是关禁的意思。‘置’字:是安放的意思。‘宫’字:凡是国王国太所住的房屋,都称宫的。深宫,是在极里边的宫,不是近外间的宫。复字,同了前边不宜复住的复一样的。

 

【释】耆婆听到了阿阇世的话,就知道阿阇世要他帮助,所以就向阿阇世说道:大王须要谨慎,不可以杀害母亲。阿阇世听到耆婆这一句话,就忏悔自己的罪过。【忏字,是梵语。忏悔两个字,同了中国文的悔字,差不多的;不过忏,是忏已经造的罪。悔,是悔以后不再造罪。忏悔两个字,合并起来,是梵语华语双用的意思。○华语,就是中国话。】并且求耆婆救他。他自己就把所拿的剑放掉了,停止用这把剑来做杀害母亲的恶逆事情了;一面用命令去知照宫里头的侍奉官,把他的母亲关禁在深宫里头,不让他再出来了。在阿阇世的意思里头,是只要国王死,并不一定要杀死母亲。他所以要杀母亲,就是母亲死了,就没有人拿食品去供给国王,国王就可以饿死了。所以他看见月光同了耆婆不帮助他,就不敢杀害母亲了。但是不杀害母亲,恐怕母亲又要把食品去供给国王,国王还是不会饿死。所以又把国太夫人关禁起来,那就国王终有一天会饿死了。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

 

【解】被幽的‘被’字:是给旁人把他幽闭的意思。‘幽’字:是暗的意思;‘闭’字:是关的意思。凡是关禁人的地方,大半都不很明亮的,所以称幽闭。‘愁’字:是不快活、不放心的意思,同了忧字差不多的。憔悴:是面貌干枯不滋润的意思。

 

【释】阿阇世发了把他母亲关禁的命令后,他的母亲韦提希,就被关禁在深宫里头了。没有吃、没有喝,心里头又很忧愁,所以面上就非常的干枯。他想到国王那里,没有人可以送食品去,国王终不免要饿死。他又不能够亲自去见佛,实在没有方法好想,所以只好远远的,向耆阇崛山,对了佛行礼,说下边的几句话,求佛救他。

 

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

 

【解】如来,是佛十种德号里头的一种。‘如’字:是不变的意思;‘来’字:是随缘的意思。【随缘:是说机缘怎样,就跟随了机缘,也是怎样;没有一些固执不圆通的见解。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下里头,有详细注解的。】‘昔’字:是从前的意思。‘恒’字:是常常的意思。‘慰’字:是安慰的意思。

 

【释】韦提希先向佛称一声如来世尊,就接下去说道:从前时候,佛常常差阿难来向我安慰,向我问好。我现在很愁闷,很忧急,要想见见佛,又因为佛威严很重,没有缘由能够见到。【缘由:同了原因一样的意思。】我愿意世尊差目连尊者,同了阿难【阿难,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弟子。】都到我这里来,同了我见见面。国太夫人不敢请佛亲自到他那里去,所以请佛派目连同了阿难去。佛的弟子很多,国太夫人所以指定这二人,也有缘故的。因为目连是教国王八戒的师父,所以请他;阿难又是佛的堂弟,可以请他代向佛前,求佛慈悲,亲自把佛法来布施给他。【就是三种布施里头的法布施。下边佛教他修三福,修十六观,都是的。○三福十六观,下边就会讲明白的。】

 

作是语已,悲泣两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

 

【解】但有眼泪,没有哭的声音,叫泣。雨泪:是泪水多到像雨那样的意思。‘举’字:是抬起来的意思。‘顷’字:是时间很短的意思。

 

【释】韦提希说完了上边的几句话,悲惨得很的哭泣,泪水像雨那样的多,这是韦提希希望佛哀怜他的表示。韦提希一边哭泣,一边远远的向佛行礼,这是显明白至诚恳切的意思。在韦提希还没有来得及抬起头来的短时间,佛在耆阇崛山,已经知道韦提希心里头所想念的事情了,这是佛的他心通。【他心通,是六通里头的一通;就是不论什么人,心里头转的念头没有不晓得的意思。若是要晓得详细的解释,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句底下,讲得很清楚的。】

 

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解】目犍连名字上边,加一个大字,是因为目犍连年纪大、道德高的缘故。目连尊者一样的意思。‘以’字:本来是拿的意思;这里只好说是带的意思。‘没’字:是隐下去的意思。

 

【释】佛知道韦提希盼望佛派大目犍连,同了阿难,到他那里去的念头。所以立刻就派大目犍连,还带了阿难,从空中飞到韦提希王宫里头去。【大目犍连有神足通的,可以飞行的,所以能够带了阿难,一同飞到韦提薪宫里头去。】佛自己从耆阇崛山,隐没下去后,就在王舍城的王宫里头,显现出来了。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

 

【解】金有四种,一青金。二黄金。三赤全。四紫金。也叫紫磨金,是金里头最好的一种金。

 

【释】在韦提希向佛行礼已经完毕的时候,抬起头来,见到佛的全身,都是紫金色的,坐在百宝莲华里头。这种莲华,都是百种宝贝合成的。【百宝,并不是恰巧一百种,不过形容宝贝的多罢了。】莲华:是各种华里头最清净的,并且是很大很软的。所以佛往往喜欢坐在莲华里头。虽然是百种宝贝合成的,但是这种宝贝也是很软的。

 

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解】‘侍’字:是伺候的意思。释,是忉利天上天帝的名;完全说起来,是释提桓因四个字,就是俗人所说的玉皇大帝。梵是梵天,就是从我们头顶上这一层天,再上去的第九层的大梵天。护世:是保护世界的天王。‘普’字:是周遍的意思。‘雨’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裕字音;像雨那样从天上落下来的,所以称雨。天华是天上的华。‘持’字:是拿的意思。

 

【释】佛坐在莲华里头,目连伺侯在左边,阿难伺侯在右边。我们头顶上的天是第二层天,叫仞利天。在须弥山的顶上,是帝释所管的天。在须弥山腰的四周围,东南西北各有一层天,叫四天王天;有四位天王分管的,实在是第一层天。从四天王天上去六层天的人,都还有男女情欲的,所以叫欲界。再上去的三层天,已经只有男人,没有女人了,很清净的,所以叫梵天。【‘梵’字:就是清净的意思。】这里的一个梵字,就是指梵天说的。护世,就是四天王天的天王;因为那些恶鬼恶神,都要吃四天王天上的众生的,护世四天王,各各保护他们自己天上的众生,不让许多的恶鬼恶神来害众生,所以叫护世。

 

像这样许多的天帝天王,【要详细知道各天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底下,讲得很详细的。】都在虚空里头,【虚空里头:就是天空里头。】普遍的散天上各种宝贵的华下来,【说到释梵护世诸天,又说普雨,那是所有虚空里头,都有华散下来,没有一处不散下来的了。】拿来用做供养佛的物品。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

 

【解】‘自绝’两个字:即自己把穿璎珞的线扭断的意思。‘号’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豪字音;是大声叫喊的意思。号泣:是一边叫喊,一边哭的意思。

 

【释】在许多天帝天王散天华的时候,韦提希见到佛坐在莲华里头。就把自己装饰的璎珞,扭断了穿的线,把自己的身体伏在地上,向佛礼拜。这是韦提希被阿阇世关禁的日期长久了,受到种种的苦恼。一见到佛,就不知不觉的又悲伤、又快乐,所以发出这样的情景来。并且还向佛一边叫喊、一边放声大哭,说出许多向佛请求的话。

 

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解】宿:是宿世,就是前世。复字,同了前边不令复出的复字一样的。眷属:是本家;或是亲戚;或是一同修学的人,都可以称的。

 

【释】韦提希问佛道:我在前世造了什么罪叶,【说到一个‘宿’字,那就不但是说前一世,就是前十世百世,都可以包括在里头了。】今世会生出这样的恶儿子来;佛同了提婆达多,又有什么因、什么缘,【‘因’字:是原因的意思。‘缘’字:是帮助成功的意思;一个人在这一世上,做成了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都是前生种过因,结过缘的;种了好因,结了好缘,到了这一世,就大家很和好的;种了恶因,结了恶缘,到了这一世,就大家像冤家一样的,你要害我,我要害你了。】会同了这样的恶人,做成了眷属呢?【因为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所以称做眷属。】

 

惟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解】‘为’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广说:是详详细细的说。阎浮,是一种树的名目。提: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一个洲字。因为阎浮树,是树林里头最大的树,所以就把这个树的名,做了洲的名。浊恶世的‘浊’字:就是污秽不清净的意思。浊有五种: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有十种:就是杀、盗、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这五浊十恶,下边释里头,就要解释清楚的。】

 

【释】我现在只有愿意,佛为我详详细细说,没有忧愁烦恼的地方。我要生到那里去,我不喜欢住在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南胆洲。要晓得详细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因为这个阎浮提,是五浊十恶的世界。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苦恼,没有安乐的。

 

五浊的第一浊,是劫浊。劫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劫波两个字;翻译中国文,是灾难的意思。劫本来没有什么叫做浊,因为有了下边的四种浊,才造成了劫浊的。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三种。在一个大劫里头,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这四个中劫,要算坏劫是最苦的了。若是要详细知道劫,同了各种灾难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于今十劫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就是人的寿命,从最短只有十岁的时候算起,每过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就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了,仍旧减到十岁。像这样的加一回,减一回,已经是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了,就叫一个小劫。一个中劫,有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一个大劫,有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因为到了每个劫的末后,不论大劫、中劫、小劫,都要发生各种灾难的,这就是劫也称做浊的缘故。

 

见浊有五种。第一、是我见:因为人都认定了有一个我,有我的一个身体。有了这种我的见解,就要分别出我同了旁人来了。有了这种分别心,就要生出不论什么事情,我都要占到便宜;吃亏的事情,都让旁人去受。一个人所以有种种的恶业,都是从我同了人的分别心上造出来的。第二、是边见:边见就是偏见,就是不正的见解,偏在一边的见解。或是认定了一个人死了,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好报应苦报应的,造恶也不要紧的,修善也没有用的。或是认定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的众生,做人的终是做人,做畜生的终是做畜生;不会做了恶事受苦报应,也不会做了善事受好报应的。这种人的见解,都是这样偏的。第三、是戒取:有一种外道,同了邪道差不多的。他们也有种种的法,种种的戒,不过都是不合正道的,或是同了佛道相反背的;专门引诱愚夫愚妇,进他们的教,说是有种种的好处;不明白道理的人,就会上他们的当,不走正路,走邪路了。第四、是见取:执定了自己的见解,黑的硬要算他是白的,非的硬要算他是是的,自己总不肯认错,就生出争斗的念头,争斗的事情来了。第五、是邪见:凡是种种不合正当道理的见解,都是邪见。因为这五种见解,都可以束缚住一个人,在生生死死里头转,永远跳不出三界去,所以都叫做浊。

 

烦恼浊也有五种。第一、是贪:有了贪心,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这样也舍不得,那样也舍不得。不但是永远不能够脱离这个世界,并且有了贪心,就要造出种种的恶业来了。第二、是嗔:碰到一些些不称心的事情,就要发火,不能够忍耐一些。因为发了这种嗔心,就要造出无穷无尽的恶业来了。第三、是痴:一些些不明白道理,是的不晓得是,非的不晓得非;正路也可以走走,邪路也可以走走,自己都不能够分辨出邪正来。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修道呢?第四、是慢:对了随便什么人,一味的骄傲,一味的自大,没有一些些谦虚心,恭敬心。这样的人,随便学什么事情,都不能够有进步的,怎么能够学佛法呢?第五、是疑:不论做什么事情最不好是有疑惑心,有了疑惑心,就有些信,又有些不信;今天信了,明天又不信了,要想修了,又想不修了。心里头七上八下,没有一些主意,这是修行最不相宜的。这五种也都是扰乱心思,使得一个人多生出烦恼来,不能够有一些些清净所以叫做浊。

 

众生浊是因为众生永远在六道里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转。就是做了人,也仍旧免不了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苦恼。若是到了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里头去,那就更加说不尽的苦,不容易有脱离的日期了,所以叫做浊。

 

命浊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年四季冷暖没有一定的,时时刻刻催人老、催人死。一口气呼出来了,就不晓得还能不能够吸回去。人的寿命,像朝晨的露水一样,一眨眼就可以没有了,真是危险得很,所以叫做浊。【五浊,在佛经里头,不是常常有的,所以特地讲得详细些,使得看这本白话解释的居士,大家都可以明白了。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末后五浊恶世一句经文底下,也有详细注解的,可以一同看看。】

 

十恶:第一是杀。第二是盗。第三是淫。第四是妄。【以上四恶,同了五戒八戒的前四戒,都是一样的。】第五是两舌。【两舌,是搬是非。就是在姓张的面前,说姓李的怎么样说你的坏话;在姓李的面前,又说姓张的怎样说你的坏话。】第六是恶口。【恶口:是用凶恶的话来骂人,使得人发火。】第七是绮语。【绮语:是不正当的话,轻薄的话。】第八是贪欲。【贪欲:就是贪心;看见了不论什么,就这样也要,那样也要。】第九是嗔恚。【嗔恚:是发火生气的意思。】第十是邪见。【邪见:是不合正当道理的见解。】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解】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里头,地狱是第一等苦;饿鬼是第二等苦;畜生是第三等苦。‘盈’字:同了满字一样的意思。

 

【释】这种五浊十恶的世界,各处都是地狱、饿鬼、畜生,可以说得遍世界都布满了的。这三种恶道,要算地狱的种类最多,受苦也最厉害,最长久。最苦的是八种大地狱里头,末一种阿鼻地狱了。【阿鼻,是梵语。翻译中国文,‘阿’字:是无字;‘鼻’字:是间字,就是受苦没有间断停歇的意思。】

 

凡是在做人的时候,犯了极恶的罪业,都要堕落到这种无间地狱里头去的。所说的无间地狱,有五种:第一、叫趣果无间。就是这一世上所造的恶业,就要在这一世上受报,一定不能够隔一世再受报的。第二、叫时无间。就是日日夜夜受种种的苦,没有间断的时候。第三、叫身形无间。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在地狱里头,就可以遍满各处;无穷无尽人的身体,也一样的遍满各处,人多人少,没有分别的。第四、叫受苦无间。就是受苦的刑具,各种都有;受了这种刑,又受那种刑,受刑没有间断的时候。第五、叫寿命无间。就是身命的生死,没有间断;受到极重的刑,就死去了,死了又把他吹活转来,再受各种刑;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永远没有间断。地狱里头的苦,那里说得完呢?【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夜课里头,八十八佛后边一段,有详细解释。】说了阿鼻地狱的苦,别的种种地狱,也就可以想得到了,不必多讲了。

 

饿鬼,是肚里头常常饿的,口里头常常渴的。【渴,就是口干。】但是他们的喉咙,是像针眼那样细的,就是有人给他们吃喝,他们也不能够多咽下去的。并且吃的、或是喝的东西,到了他们的口里头,就会变成了火,不能够咽下去的。这种饿鬼,大半是活在世界上的时候,多犯了恶口两舌的罪,所以受到这种报应的。

 

畜生,是两足的鸟,四足的兽,同了多足或是没有足的活东西,不论在地面上的、或是在水里头的、还有种种虫蚁,都包括在里头的。这是人活在世界的时候,犯杀戒、淫戒、多嗔恚心、多愚痴心、多悭贪心、【悭,是气量小。】多骄慢心,【慢,是自大看不起旁人。】所以就投做种种的畜生。

 

这种地狱、饿鬼、畜生的前生,或是前前生,都是破戒法、犯恶业的报应。犯这种恶业的人,无穷无尽,都聚集在一处,所以地狱、饿鬼、畜生遍地都是了。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解】未来:是还没有来的一生,就是下一世。恶声:就是恶口。五体,是左足、右足、左手、右手、同了头。投地:是五体都伏在地上的意思。忏:是忏除从前已经造的恶业。悔:是以后永远不再造恶业。日,是比喻佛的;因为佛能够破除众生的痴闇,【闇字:是心里头不明白的意思。】同了日光能够照破世界的黑暗一样,所以拿日来比喻佛。

 

【释】我愿意下一世,永远不听到恶的声音,永远不见到恶心的人。我现在用最恭敬的礼节,把五体完全伏到地上,向佛顶礼。求佛哀怜我,许我把从前所造的种种恶业,完全忏除。从现在起,一直到后来,所有种种的恶业,永远断绝,决不再犯。但愿世尊,像日光那样的照我,教我观照到清净善业的世界。【清净:是没有一些污浊。善业:是没有一些恶业。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二、正宗分:

 

【正宗的‘正’字:是主脑同了正文两种的意思;‘宗’字:是宗旨的意思,就是说这部经的主意。从下边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一句起,一直到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一句止,都是正宗分。】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

 

【解】十方: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须弥山,是各种山里头最高最大一座山。须弥:是梵语;翻谭中国文,是妙高两个字。

 

【释】在韦提希求佛的时候,佛就在两眉中间放出光来。【佛的放光,在佛的两眉中间,有一根白的毫毛,像雪一样的白,有一丈五尺长。这一根白毫,是八角式的,周围五寸,中间是空的,会向右边旋转的。像一支琉璃筒,就在这个白毫里头,发出光来的。凡是放光,都是为了要利益众生。放那一处光,就利益那一类的众生。眉间放光,是利益大乘根机的。要晓得详细,可以请一本朝暮课诵白话解释来看看,在尔时世尊,从肉髻中,两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大乘:是修成菩萨成佛的人。】

 

光的颜色,是像黄金一样的,周遍照到十方无穷无尽的世界。没有多少时候,光就收回转来,停住在佛的头顶上面。变化成功了一座黄金的台;像须弥山那样的,又高大,又庄严。【须弥山,是金、银、琉璃、玻璃四种宝贝合成功的。不像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山,都是泥土同了石合成功的。庄严:有装饰的意思;不过用庄严两个字,是装饰得很庄重严正的,不是轻佻浮动的,是把功德来装饰的。不是用物品来装饰的,所以叫庄严,不叫装饰。○琉璃,是一种青色的宝石。玻璃,是有些像水晶那样的一种宝贝。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玻璃。】须弥山;是在大海里头的,露出在水面上,有八万由旬;在水底下,也有八万由旬。【每一由旬:有四十里。若是要晓得须弥山的详细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一节底下,有详细解释的。

 

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解】净:是清净。‘妙’字:是有又奇、又好两种意思。‘于’字:同了在字差不多的意思。

 

【释】十方一切的佛,所住的、所教化的,又清净、又奇妙的国土。【国土:有清净垢秽的分别。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现在正是末法的时代,释迦牟尼佛已经示现了涅槃,弥勒佛还没有出世,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是没有佛的世界了,所以已经成了秽土了。】都在佛顶上的光所化成的金台里头,显现出来。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解】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砗磲:有些像白玉,有一条一条的纹路,像车轮的渠,【渠:本来是小沟;因为车轮在地上滚过,那样的印子,像沟渠一样的。】所以叫砗磲。赤珠:是红色的珠。玛瑙:也是一种宝,形状颜色,都有些像马的脑子,所以叫玛瑙。四个复字,同了前边我等不宜复住于此的复字一样的。纯字:是完全不夹杂的意思。自在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也叫他化自在天。‘严’字:是庄严清净的意思。‘显’字:是显明没有垢秽,只有清白的意思。

 

【释】十方一切佛的清净奇妙国土,虽然各各不同,但是大半都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贝合成的。还有一种国土,都是青、黄、赤、白各种颜色的莲华合成的。还有一种国土,又庄严、又华美,像自在天上天王的宫殿一样的。再有一种国土,像玻璃镜那样明亮的。这样种种的十方国土,都在佛顶所放的光里头现出来。多到无穷无尽,不可以拿数目来计算的。十方诸佛的国土,都是非常的庄严清净,好看得很的,这是佛显现出来的清净奇妙境界,给韦提希看的。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解】阿弥陀佛所的一个‘所’字,就是阿弥陀佛住的地方。一个人把心定住了后,就可以没有什么想念的;但是在心没有定住的前,想念是很多的,这就叫思惟。离开妄想、邪念,叫正。【妄想,就是乱念头。】妄想、邪念都停止了,把这个心完全安放在佛法上,叫正受。

 

【释】韦提希见到了佛所放的光里头,有许多佛住的国土;虽然各有不同的清净奇妙,但是韦提希有他自己的愿心。所以向佛说道:世尊!这各种的佛土,虽然也都是很清净的,没有一处不好的。世尊既然教我看这各种清净世界,是世尊的慈悲,要我自己拣选。我就喜欢生到只有乐、没有苦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住的那里去。我但愿佛教我定住了心的想念,教我把这个心完全安住在佛法上,没有一些些散乱的心,想念到别处去。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

 

【解】‘微’字,是少同了小两种意思。微笑,恰巧同了大笑狂笑相反的。一一光,是一道一道的光。

 

【释】佛不是随便笑的,一定要合了佛的愿心,才向人露出一些笑来。佛听到了韦提希不愿意住在这个恶浊世界,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求佛教他往生西方的修法。正合了佛劝化众生,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心。所以佛立刻就向韦提希微微的笑,这是佛表现称赞奖励韦提希的意思。一面徙口里头放出五色的光来。【佛从口里头放光,是利益小乘的,因为佛眼看出频婆娑罗王,是小乘的根机,所以从口里头放出利益小乘的光来照他。】不过上边是韦提希请求佛的,怎么佛放光不照韦提希,倒反照到频婆娑罗王的顶上呢?这是佛有两种意思的:一种是佛要使得王见到了佛光,可以加添王归向佛道的心,可以明白王位是虚假的,不能够了脱生死,将来还是免不了要死的。所以王一经佛光照过,就会成阿那含。【成阿那含,下一段释里头,就会讲明白的】;还有一种意思,是要使得韦提希看见佛光照在国王的顶上,就解除了种种忧愁烦恼。他自己信仰佛法的心,更加增进,更加深切的修。将来自然会偿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的。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解】大王,就是频婆娑罗。‘障’字:是阻碍遮隔的意思。阿那含,是声闻四果里头的第三果。

 

【释】在佛放光的时候,国王频婆娑罗,虽然仍旧被阿阇世关禁在七重深的房里头,但是国王不起烦恼心。他的心是很安定的,他的眼是很明亮的,所以没有什么阻隔的。所以离开佛住的耆阇崛山,虽然很远,七重房的墙壁,虽然很厚,都不能够阻隔他的视线。【视线,是眼睛一直看出来的一道光线。】还是能够清清楚楚,见到佛的。国王一见到佛,就把自己的头面,碰在地上,向佛顶礼。他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增加长进了很多的佛道,顿时就成了阿那含果了。阿那含果,是修小乘声闻法四果里头第三果。四果: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修成了这四种果的人,就叫声闻。【声闻:是修小乘苦集灭道四谛法的。四谛,在后边第十五观里头,有详细解释的。】阿那含,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不来两个字。就是不再到这个有生死的世界上来了,就不会再在这个世界上,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了。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

 

【解】‘不’字:同了否字一样的意思,并且也读做否字音。【下边还有应该用否字的地方,也写成不字的,就不再注解了。】‘系’字:有接连同了缚住两种意思;系念:就是把这个心想,定在一处,不想到他处去;接连的想,不断的想,像缚住在一处的样子。‘谛’字:是详细切实的意思。

 

【释】佛看见频婆娑罗王,已经成了阿那含。又想起了韦提希,情愿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就向韦提希说道:你现在晓得么?阿弥陀佛离开这里王舍城,并不远的。你应该常常接连不断的想念阿弥陀佛。还要详详细细、切切实实的观想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在极乐国的人,都是修成了净业的。【什么叫净业呢?凡是所转的念头,所做的事情,不论善的恶的,都叫做业。转善念头,做善事情,叫善业。转恶念头,做恶事情,叫恶业。净业:是清净的业;就是修佛道,怎样的修法,就是修下边所说的三种福。】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解】这个‘为’字,也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的。【下边再有同这个为字一样解释的,就不再注解了。】‘广’字:是大同了多两种意思。譬:就是譬喻。未来世,是把没有来的一世十世、百千万亿世,都包括在里头了。在生死里头,迷迷惑惑,转来转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觉得苦恼,不晓得修佛法的俗人,叫凡夫。

 

【释】我现在为了你,详详细细说种种的譬喻。不但是你可以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乐处,也可以使得没有来的一世、十世、百千万亿世,所有十方世界上的一切凡夫,有愿心修净业的人,都能够生到西方极乐国土去。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解】彼字;是那个的意思。长字;要在左角上边加一圈,读掌字音,就是尊长同了有道德的人的意思。

 

【释】凡是要生到西方极乐国土去的人,应该要修三种福。第一种福,是孝养父母:说到一个孝字,那就多得很哩!敬重父母、亲爱父母、事事要依顺父母,不可以有一些些违背父母,不可以使得父母有忧愁不快活的心思、不可以做不应该做的事情、学习下流,使得父母受人吐骂。好的食品让父母吃,好的衣服让父母穿。时时刻刻,都应该记念父母生我、养我、教我的大恩大德。父母有病,应该求医诊治,亲自煎汤喂药。父母死后,殓葬一切,【人死了,把新的衣服穿好了,放进棺材里头去,叫殓。】要尽我的心,尽我的力,还要念佛诵经,超度祭祀,使得父母能够往生西方。这是孝父母最大、最要紧的一件事情。做儿子的,应该要做孝养父母的事情多得很,那里说得完呢!现在世界上,晓得孝养父母的人,很不多了,所以我噜噜苏苏说了许多话。想借这个机会,劝劝现在做儿子的人。(我做过一篇劝孝白话文的,说来还觉得详细,倘然有人要看,我可以奉送的。)奉:是供奉。事:是服侍。师长有世间的师长,【是俗人的师长,教弟子读诵诗书,修行仁义的。】有出世的师长。【是学佛法的师长。】

 

慈心:是大慈悲心,也就是佛的心。修行人要有慈悲心,不可以杀有生命的东西,这是不论在家人、出家人、小乘人、大乘人都要戒的。杀生是最重的恶业。同了佛的大慈悲,大相反的。一个人活的时候,专门杀害生命,到死的时候,还会往生净土么?天下决没有这种道理的。十善业,是不犯十恶,【十恶,在前边五浊恶世底下,已经详细解释过的。】就是十善。修:就是禁戒不犯的意思。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解】受:是领受在心里头的意思。‘持’字:是常常记住不忘掉,像把手来捏住的意思。三归的‘归’字:同了皈依的皈字一样的,是从邪的一边,反过来归向到正的一边去。三归: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具足:是完全的意思。威仪:是说行、【是走路。】住、【是停住不动。】坐、卧,【是睡,】都有威严。【威严:是郑重不轻浮的意思;使得人看见了,生恭敬的心,不是使得人看见了,生惧怕的心。】‘仪’字:是礼节、面貌、身体,都有正当合法的样子。犯字:是违背的意思,就是不合法则。

 

【释】第二福,是要领受记得三种皈依。第一、是皈依佛:倘然本来已经归依了邪的外道神鬼,就应该要反过来,归依正的佛菩萨。第二、是归依法:倘然已经归依了邪的魔法,就应该要反过来,归依正的佛法。第三、是归依僧:倘然已经归依了修邪术的人,【术:就是法术。】就应该要反过来,归依出家修佛法的正僧。能够归依佛法僧的人,都可以跳出三恶道,同了三界里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苦。【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底下,有详细注解的。】还要守种种的戒法。

 

在家修行的人,不论男女,都应该要守五戒。【就是杀、盗、淫、妄语、饮酒。】出家的比丘,应该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应该要守五百戒。既经做了修行人,应该要有修行人的样子,要守修行人的规矩,无论行住坐卧,都要端端正正,有些威严。使得大家看见了,生恭敬的心,若是显出了一些些轻浮的举动来,就违犯了威严仪式了。要求生到净土去的,都要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的。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解】菩提: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菩提萨埵四个字;翻译中国文是觉悟的意思,【觉: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也可以翻译做一个道字的。‘因’字:是种子的意思;下了什么种,就结什么果,所以叫因果。大乘,是指讲大乘佛法的经;声闻缘觉是小乘,佛菩萨是大乘。【缘觉,是修十二因缘法修成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大关系,解释起来很烦的,所以不讲了。若是要晓得清楚,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皆是大阿罗汉一句底下,讲得很明白的。】劝进:是劝导旁人上进的意思。行者:就是修行人。

 

【释】第三福,发菩提心:是发道心,就是要发成佛的大心。【大心:是放大心量,不求成缘觉声闻的心,求成佛成菩萨的心。】发心大,成功也大,所以要发大心。还要深切相信,种什么因,一定会结什么果。譬如种了豆下去,一定是结豆的,决不会结谷的;种了谷下去,一定是结谷的,决不会结豆的。所以种了成佛成菩萨的因,一定就会成佛成菩萨,决不会成声闻缘觉的;种了声闻缘觉的因,一定只能够成声闻缘觉,决不会成菩萨的。所以因果一定不可以不信,并且不可以不深信切信的。还要应该读【看了书出声的念,叫读。】诵【不看书,或是虽然看书的,但是不出声的念,叫诵。】大乘的经典,不可以读诵小乘的经典。‘乘’字:本来就是车;大乘:是大车,可以多装东西的。譬如佛菩萨能够劝度无量的众生。小乘,是小车,不能够多装东西的,譬如声闻缘觉,只能够度自己免生死的苦,不能够普遍的度一切众生的。

 

从第一福、孝养父母起,一直到第三福、读诵大乘,十一种修法,都是利益修行人自己的。这末一句,劝向来不修行的人,进步做修行佛法的人,才是利益旁人的事情。要修净业,一定要做利益旁人的事情的,这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像上边所说的三种福,就叫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解】三世,就是已经过去的一世、还没有来的一世、同了现在的一世。正因:是修成功净业正当的原因,就是修成净业正当的种子。

 

【释】上边三种福的话,本来就是佛亲口说的。这里又向韦提希问一句,你现在晓得了么?佛只怕韦提希同了后世的修行人,不很注意,所以又重说一遍。这三种业,【三业,就是前边所说的三福。】就是在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出现的一切诸佛,修净业的正正当当的种子。佛的劝化修行人,有这样的恳切,这样的不怕烦琐,真是我们的大慈悲父呀!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解】‘谛’字:有切实、详细两种的意思。菩字、是好的意思。两个‘为’字,都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位字音;下一个‘为’字:是被字的意思,就是被烦恼贼所害的众生。烦恼能够伤害慧命的,【凡俗人的命,是年岁、寿命;修行人的命,是智慧,所以叫慧命。】所以烦恼叫做贼。

 

【释】前边的一段,是佛向韦提希一个人说的话。这里又加上一个阿难,是因为将来阿难要编集这部经的。所以要阿难格外的静心仔细的听,将来编起来,可以不会错误,这是佛为了后世的修行人,可以勿走错路的大慈悲心。所以瞩咐阿难韦提希二人道:你们要切实详细的听,【连说两个谛听,也是郑重的意思,要听的人格外的注意。】听了还要好好的想念,牢牢的记住。佛现在为了将来的世界上,被烦恼贼所伤害,不能够跳出这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详详细细的说清净的善业。

 

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

 

【解】善:是好的意思。‘哉’字:是虚字,有些称赞的意思在里头的。此事,是这一件事情,就是问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事情。‘宣’字:是宣布出来的意思。

 

【释】凡是佛称赞人都是用善哉两个字的。佛因为韦提希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称赞他。前边佛所说的修三福,不过说了一个大略,没有详细的说,所以要韦提希再问问明白。阿难是专门把佛所说的佛法,编集成功佛经的,所以特地郑重嘱咐阿难说:你应该领受记住我所说的话,到各处去为许多许多的众生,宣传讲演;并且还要编成经典,可以使得后世后后世的众生永远流传下去,使得大家都晓得,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法门。

 

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

 

【解】这个‘观’字,同了经题里头的观字一样的。

 

【释】佛现在教韦提希,同了未来世界所有的一切众生,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奇妙的景象。

 

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解】应时:是立刻的意思。无生法忍,是一种修行功夫的名目。没有生也没有灭,叫无生,实在就是真实的理性;智慧证到了真实的理性,叫无生。‘忍’字:是安住的意思,就是把智慧安住在真实的理性上边。

 

【释】韦提希是一个凡夫,只有肉眼,【眼有五种:凡夫的眼,叫肉眼。天上人的眼,叫天眼。声闻缘觉的眼,叫慧眼。菩萨的眼,叫法眼。佛的眼,叫佛眼。】怎么能够看得到西方极乐世界呢?这是因为佛用了佛力来帮了韦提希,韦提希靠托了佛力的缘故,所以能够见到西方清净国土。像拿了明亮的镜,自己看见自己的面像一样。能够看到那边国土里头种种极奇妙的快乐事情,因为心里头欢喜的缘故,所以立刻就得到了无生法忍。要晓得众生都因为种种的烦恼太多了,所以现出这种生灭的形相来的,讲到真实的理性,那里有什么生,那里有什么灭。得到无生忍的人,心里头很安闲舒服,没有一些些的烦恼发生出来;所以就永远不会被外面的境界所迷惑摇动,使得他再堕落下去的。【无生忍,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首,佛法大意里头也讲过的。】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末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解】‘羸’字:读做累字音,是疲软的意思。‘劣’字:读做立字音,是衰弱的意思。凡夫,是娑婆世界上的俗人。方便:是使得旁人得到利益,没有为难;异方便:是特别奇异的方便。

 

【释】佛嘱咐韦提希说:‘你是凡夫,心里头的想念,是疲软的,【就是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是衰弱的,没有力量的。并且你只有肉眼,没有天眼的,【有了天眼,就不论远、近、内、外、日、夜、都能够看得到,没有阻碍了。】不能够看到远地方的。本来你看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因为要你修净业,将来可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用了特别的方便法门,使得你能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胜妙景象。’【胜妙,是特别的好。】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解】灭:是灭度;就是灭除生死,没有生生死死的苦了。五苦: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犯罪枷锁苦的一种说法;【犯了罪,要把枷套在头颈里头,或是锁住了两手两足。】还有一种说法: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的苦。【天道虽然是乐的,但是天福享完了,仍旧要堕落到恶道去的,所以也算是苦。】云何:同了如何一样的,也是怎么样的意思。

 

【释】韦提希听到佛说完了话,就向佛说道:‘世尊,像我现在依靠了佛力的缘故,能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若是将来佛灭度后,没有佛力可以依靠,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又都是犯五浊、十恶种种不善的,没有善行的人,被此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苦道所逼迫,那里还能够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解】专心:是把心思专门用在一处,不夹杂别种想念在里头。盲:是瞎眼,生下地来眼睛已经瞎了的,叫生盲。‘没’字:是落下去的意思。

 

【释】佛因为韦提希问,若是佛灭度后,没有了佛力的帮助,怎么能够见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佛就教他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说道:‘要看极乐世界,应该要一心一意,把念头归在一处,不要想到别处去,要专心想念西方。怎么样的想念呢?要晓得凡是用想念功夫的,一切众生,除了生下地来,就是瞎眼的,那就当然看不到的了。这些有眼睛的人,大家都能够见到太阳落下去的。’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解】‘住’字:是停住不动的意思;坚住:是把自己的心,很坚牢的停住在那裹,一些不放他变动。‘悬’字:是挂起来的意思。

 

【释】看到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应该要发起想念的心来了,端端正正面向西方坐定了。看准了太阳落下去的地方,把自己的心,牢住在太阳上看,专心想念这个太阳,不放这个心移动到别处去。那就能够见到太阳要落下去时候的形状,像挂在虚空里头一面鼓。

 

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解】明了的‘了’字:是清楚的意思。

 

【释】已经看到了太阳后,要闭眼、开眼都能够看得明明白白,清情楚楚;这种思想,就是日想。【这个‘想’字,实在就是观字的意思,因为这个观字,本来就是想的意思。】名目就叫初观。【初观就是第一观,这部观无量寿佛经,本来也可以叫十六观经的,因为这部经的正宗,是讲十六种观想法的。这一段讲观日,是十六观里头的第一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解】‘次’字:是第二的意思。‘澄’字:同了清字一样的意思;但是有把水滤清的意思在里头。

 

【释】第二观,是要观想水了。一边想,一边还是要观。虽然看到水是很清的,但是也要一心一意,使得两只眼、一个心,都觉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没有一些些分散杂乱的意思。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解】‘映’字:是照的意思,彻字:是透的意思;映彻两个字并拢来讲,是照起来透明的意思。琉璃,是一种青色的宝,须弥山的南方,产生遗种宝的。

 

【释】已经见到了水,应该要发起观想水变冰的念头来了。看见冰是照起来透明的,就要把冰当做琉璃宝那样的观想法了。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

 

【解】金刚,是一种宝,出在金里头的。非常的坚固锋利,可以用来切玉的,这个世界上难得有的。‘幢’字:读做状字音;是一支很高的木柱,外面用各种的丝或绸来包起来,放在佛的面前,用来指挥众生,制伏魔鬼的。‘擎’字:读做勤字音,就是擎起来,撑起来的意思。

 

【释】看到了冰的透明,就要发起冰像琉璃一样的观想。观想成功了,就能够看到琉璃地了。【所说的观想成功,就是教修行人观想水,使得他的心停住在水上面不散乱,又把水转成了冰,又把冰转成了琉璃,又把琉璃转成了琉璃地。】看见琉璃地,里里外外都是很透明的地。地下有金刚宝,同了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贝做成的金幢,把这个琉璃地擎撑起来。

 

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解】‘楞’字:同了棱字一样的就是角;因为八方的,所姒八个棱角完全的。

 

【释】这个金幢,是八角式的,八个角都完全的。一面一面,【因为是八角的,就有八面了,所以说一面一面。】都是百宝装成的;百宝里头的一颗一颗宝珠,都有一千道的光明;放出来的一道一道的光明,又各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颜色,都映照在琉璃地上。像有亿千个太阳一样的明亮,【‘亿’字,有各种的说法。有的说一亿是十万,有的说百万,有的说是千万,有的说是万万,大概说一亿是十万的多。】不能够完全看清楚了。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

 

【解】‘厕’字:是轧在里头的意思;杂厕:是夹夹杂杂的轧在里头。‘错’字:是杂乱的意思;间错:是同了别种东西杂乱的夹在里头。分齐:就是分剂,【‘分’字,要在右边上角加一圈,读做份字音。】是一份一份的意思。

 

【释】在琉璃地上,拿黄金来做绳子用的。【我们世界上的黄金,是很坚硬的,怎么能够做绳用呢?极乐世界拿黄金来做绳,是因为极乐世界的黄金,是可以要他硬就硬,要他软就软的。】拿黄金的绳来隔开道路。横的、直的、正的、斜的,种种都有。都是用七种宝来分别界限的,一份一份分别得很清楚,一些不杂乱的。这种分别界限的七种宝,又是每一个宝里头,都有五百种颜色的光放出来的;这种光,又像华、【‘华’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花字音;意思就是花。在佛经里头,凡是花字,都用这个华字的。】又像天上的星同了月的光,挂在虚空里头,化成了一座很光明的宝台。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解】这几句,都是说用许多的宝贝,来庄严琉璃地的。但是这种宝贝,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成功的,所以这庄严两个字,还是要照用功德来装饰解释的。

 

【释】还有楼同了阁,都有成千成万的多。每一座楼、每一座阁,都是百宝合成的。(不像我世界上的楼阁,都是木石砖瓦造成的。)在台的两边,每边各有种种奇华做成的幢,也有百亿的多。还有用丝做的、竹做的、吹的、弹的、种种作乐用的器具,更加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了。像这样种种的物品,都是庄严琉璃地的。

 

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解】八种:就是八方。【八方,是十方除上下两方。】‘鼓’字:是敲的意思;凡是敲打乐器,都可以用一个鼓字的。演说:就是讲;不过说字上边加一个演字,有不但用口来讲,还有用手来指点的意思在里头。苦、空、无常、无我,在下边释里头,就会讲明白的。

 

【释】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方的清风,都是从琉璃地上,种种的光明里头吹来的。风吹到了各种乐器上边,各种乐器,就自然会发出讲演苦、空、无常、无我四种佛法的声音来;大家想想看,乐器会演说佛道的,稀奇不稀奇呢?所说的苦,或是自己寻烦恼,或是受旁人的逼迫,这个世界上的苦,多得很哩!有三苦、八苦、十苦、一百十苦、种种的不同。【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里头,无有众苦一句底下,讲一个苦字,很详细的。】

 

最普通的说法,是八种苦。第一、生苦:就是在娘肚里的时候,同了生出来的时候。第二、老苦:就是到了年纪老的时候,有种种的苦。第三、病苦:就是生病的时候。第四、死苦:一个人到了死的时候,都有种种说不出的苦。第五、爱别离苦:就是很要好的人,常常有不能够不离开的苦。第六、怨憎会苦:【怨憎,是恨同了厌的意思。】大家有怨仇或是不要好的人,常常要碰到。第七、求不得苦:就是不论要一件什么东西,或是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偏偏做不到。第八、五蕴炽盛苦:【五蕴,也可以叫五阴;阴字、蕴字,都是遮盖包藏的意思。】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一个人的身体,同了种种有形相的东西,都可以叫色。受,是一个人所受到的乐的苦的境界。想,是心里头常常想的乱念头。行,是一个乱念头过去了,一个乱念头又来了,接连不断的意思。识,是分别种种东西这样好,那样不好的心。】有了这五种蕴,使得一个人迷惑颠倒,生出种种的坏念头来,就要造恶业,受苦报应了。

 

空,也很有几种的说法,最简单说说:一个人的身体,只要一口气不来了,身体还有什么用处,那么身体不是空的么?身体已经完全是空的,那么身体外一切的一切,更加没有一样不是空的了。

 

无常:是没有长久的意思;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法,【在佛法里头不论什么事情,什么东西,都可以称法的。】时时刻刻在变的,忽然生了、忽然灭了,都没有长久的。

 

无我:是不明白佛法的人,都是认定我这个人的确是有的,有了我,就有旁人的分别,就会造出种种的业来了。要晓得一个人,是地、水、火、风四大合成的;【地,是身体里头的骨。水,是身体里头的痰、涎、大小便。火,是身体里头的热。风,是身体能够动。四大,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首一本佛法大意里头,有详细解释的。】这四大分开了,就人都不像一个人了,还有什么我?请问这个我在那里?

 

修行人能够观想,像上边所说的种种,就是水想。水想,是十六观里头的第二观。

 

既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解】恒字:是常常的意思;照佛法说,食应该有一定的时候,早晨:是天上人食的时候,午时:是佛食的时候,过了午时,佛就不食了,傍晚:是畜生食的时候,夜间:是鬼神食的时候,总共有四种。

 

【释】想到上边所说的水想成功的时候,要使得这一种的观想,非常的明明了了。不论闭了两眼,或是开了两眼,都不可以放这种景象散开了,或是竟然失去了,看不到了。除了午时正在应该食的时候,可以暂时停息。别的时候,就要常常记住这种观想的情景了。像这样的观想,就叫粗

粗的见到极乐国地,还不可说详细的见到极乐国地哩!【粗音粗。】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解】三昧:是梵语;【就是印度话。】翻译中国文,是正定两个字;‘正’字:是不偏不邪,‘定’字:是不散不乱。

 

【释】若是观想的修行人,已经得到正定功夫的,看起极乐国土来,就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了初观时,就大不相同了,竟然说也说不尽了,这就叫地想。是十六观里头的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解】‘舍’字:是放掉的意思;舍身:是把自己的身体放掉的意思。

 

【释】佛的慈悲,真是了不得,一边在教韦提希,一边又想到未来的众生。恐怕记佛所说种种佛法的阿难,【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都是阿难在佛说的时候记下了,后来整理好了,就编集成了各种佛经。所以称他做记佛说法的阿难。】偶然不小心漏记了,或是记错了,所以佛又叫一声阿难,是提醒他注意的意思。佛嘱咐阿难道:你一定要牢牢记住我所说的话。为了没有来的一世一世的许多众生,凡是要脱离苦恼的,你都要为他们详详细细的说这观想的法门。要晓得一个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都是造了恶业,所以在六道轮回里头,不停的转来转去。若是有修行人,能够观想到极乐国地,那这个人就可以免除八十亿劫长时期的,生生死死的罪了。他舍弃了这一世的身体,到了下一世,一定能够往生到清净的佛国去了。可以放心不要有什么疑惑的。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正观:是正当的观想;邪观:是不正当的观想。

 

【释】修行人若是能够修像上边所说的那种观想,叫做正观。若是修别种的观想,叫做邪观;正观是应该修的,邪观是万万不可以修的。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

 

【解】‘重’字、‘行’字,都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重’字:读做从字音,是一重一重的意思,也可以说就是一层一层。‘行’字:读做杭字音,是一行一行的意思。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地想已经成功了,又要观想珍宝所成的宝树了。宝树,应该要一株一株详细的观想,还要观想一行一行的宝树,排列得非常的齐整。一重一重,有七重的多。宝树上边的枝、叶、华、果,都是枝对枝、叶对叶、华对华、果对果,齐齐整整,一些不杂乱的。

 

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

 

【解】‘异’字:是不同的意思;也可以说是稀奇的意思。

 

【释】一株一株的宝树,都有八千由旬的高。那许多宝树,都是每一株树上,七种宝贝的华,同了七种宝贝的叶,没有一株不是完全有的。若是树干是金的,【树干,就是树的身。】那么所有的枝、叶、华、果,就是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的了。若是树枝是琉璃的,那末所有的干、叶、华、果,都是金、银、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的了。若是树叶是玻璃的,那末所有的干、枝、华、果,都是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的了。若是华是砗磲的,那末所有的干、枝、叶、果,都是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玛瑙的了。若是果是赤珠的,那末干、枝、叶、华,都是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的了。各树各样,没有一株相同的,并且一朵一朵的华,一瓣一瓣的叶,都是稀稀奇奇各种珍宝的颜色。

 

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

 

【解】珊瑚,也是一种宝;出在大海里头的,形状像没有叶的小树,丫枝很多的,颜色大半都是红的、琥珀,出在印度洋各个海岛里头的。【印度洋,是在印度一带的海洋,也可以叫南海。】

 

【释】在琉璃色里头会发出金色的光来,在玻璃色里头会发出红色的光来,在玛瑙色里头会发出砗磲的光来,在砗磲色里头会发出绿色的真珠光来。还有珊瑚、琥珀,所有一切的许多宝贝,都映照在各种宝树上边,【映照,是各种宝贝里头发出来的各种光,都反照在宝树上边。】做各种宝树的装饰。

 

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解】‘弥’字:是周遍的意思。‘覆’字:要在右边上角加一圈,读否字音;是盖在上边的意思。‘间’字:是中间的意思。梵王,是大梵天上的王。【从我们这个世界,一直上去,有六层天。再上去,又有十八层天。这大梵天,是十八层天里头的第三层天,这天上的种种情形,同了下边一段里头的诸天。只要请一本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查查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底下的解释,就都可以明白了。】

 

【释】宝树,上边已经讲过了,现在要讲宝网了。这种宝网,都是用极奇妙的真珠来结成的,把这种珠线,周遍的遮盖在七重宝树上边。每一株宝树上,都一重一重的盖上七重珠网。一重一重珠网的中间,有五百亿座极奇妙的天华做成功的宫殿,像梵天王王宫那样的美丽庄严。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

 

【解】童子    :是八岁以上,二岁以下男孩子的总名。自然:是没有一些些勉强的意思。释迦毗楞伽摩尼:是梵语;翻译中国文,释迦毗楞伽,是能胜两个字,就是能够胜过的意思;摩尼,是一种宝珠。

 

【释】一层一层天上的童子,都是自然得很,舒服得很的,住在这奇妙天华的宫殿里头,享受种种的快乐。一个一个的童子,各各有五百亿颗胜过世界上所有一切珍宝的宝珠,做他们挂在颈项里头的璎珞。

 

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

 

【解】‘犹如’两个字:有譬如、同了相像两种的意思。‘具’字:是完全的意思。

 

【释】摩尼宝珠的光,可以照到一百个由旬那样的远。【一百个由旬,是四千里路。】譬如像一百亿个日,一百亿个月和合拢来那样的光明。不能够一样一样都说出名目来了。

 

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

 

【解】相当:是相对的意思。相次:是有次序的意思。纵:是直里。广:是横里。‘等’字:是一样的意思。

 

【释】摩尼宝珠的光里头,还有种种的珍宝,夹杂在里头哩!这种珍宝的颜色,都是颜色里头最上等的,没有比这种颜色更加好的了。这样许多的宝树,一行一行排列得很齐整,每一株宝树上的许多叶,又一瓣一瓣隔离得很有次序,一些不杂乱的。在许多叶的中间,又生出各种奇妙的华来,华上边自然结成各种的果,这样果,也都是七种珍宝合成功的。一瓣一瓣树叶,直里的长,横里的阔,恰正一样都是二十五由旬。一瓣树叶,竟然大到直里横里,都有一千里路那么的大。这真是佛的境界,决不是凡夫的心量,所能够想得到的。

 

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旛无量宝盖。

 

【解】阎浮檀,是一条河的名目。檀:是梵语,就是中国的河字;因为这条河,在阎浮树下边的,所以就叫阎浮檀。这条河出黄金的,就叫阎浮檀金。‘旋’字:是旋转的意思。‘涌’字:同了涌字一样的。‘瓶’字:同了瓶字一样的。‘旛’:是用一幅狠长的绸,【‘旛’字,读做番字音。】一头缚在木竿上边,一头放他挂下来,这样东西,就叫旛。也有在幢的木竿上,挂一幅旛,就叫幢旛。宝盖:同了伞差不多的。

 

【释】这种树叶的颜色,又是各各不同的,有一千种的多哩!叶上边还现出种种的画来,有一百种的多,有像天上的璎珞那样的。又有许多奇妙的华,都是像阎浮檀金一样的颜色,会像火轮盘那样的旋转,婉婉转转在叶的中间。还会生出各种的果来,像忉利天上帝释的宝瓶,要什么就会涌出什么来的。这种瓶有很大的光明,变化成功像供在佛面前的宝幢宝旛,无量数的宝盖。

 

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解】‘是’字:是这个的意思;就是指上边化成的无量宝盖。‘映’字:是映照出来。‘现’字:是显现出来。诸佛教化众生,救度众生,同了修行人的念诵经咒,礼拜诸佛,都可以叫‘佛事’的。佛国:是佛所住的国土,同了佛所教化的国土,都可以称佛国的。

 

【释】在无量数的宝盖里头,映现出三千大千的世界来。【每一个世界,直里讲起来,从阿鼻地狱起,一直经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再上去到色界第三层的大梵天,在这个里头,有一个日、一个月、一座须弥山,日同了月,都在须弥山的山腰周围行的。照横里讲起来,在须弥山的外边,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座金山,每一座金山,隔一道香水海,总共有七座金山,七道香水海。第一座金山,此须弥山一半的高;第二座,比第一座一半的高,每向外一座高就减少一半。第七座金山的外边,有一道碱水海,再外边,就是铁围山。这样许多的天,许多的山,许多的海,叫一个世界。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也叫一个佛土。因为有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的数目,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在三千大千世界里头,所有佛做的教化众生,救度众生的一切事情,都能显现出来。十方诸佛的国土,也都在无量数的宝盖里头显现出来。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解】茎:就是树梗,也可以说是大的树枝。【茎,是大的枝。枝,是小的茎。】

 

【释】已经看到了这种宝树,也应当顺了次序,一株一株的观想过去,不可以前后颠倒。先观想树身,再观想树梗、树枝、树叶,同了开的华,结的果。都要观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观想,就是树想,名目叫第四观。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緛,从如意珠王生。

 

【解】‘柔’字:是緛、同了和顺两种意思。如意珠王:是如意珠里头最好的珠,所以称王;有的说到了佛法灭的时候,所有佛的舍利,都变成如意珠的;也有说这种珠,是生在身长二十八万里摩竭大鱼脑里头的。

 

【释】宝树观想清楚后,应该要想水了。这个水,同了第二观的水,不一样的。第二观的水,是平常的水。这个水,是极乐国土的八功德池里头的水。为什么叫做八功德池水呢?因为极乐国土有一种池,是往生极乐国土的人,在那个池里头洗澡的。这样的池,在极乐国土很多很多的,并是很大很大的。最大的池,竟然有一千个由旬那么大。池里头的水,不但是要他多就多,要他少就少;要他热就热,要他冷就冷;要他到身上来,就会到身上来;要他到腿上来,就会到腿上来;只要洗澡的人,动什么念头,水就会随了你的念头转变,使得你生欢喜心的。

 

并且还有八种特别的好处。第一、是澄净:就是澄清洁净,没有一些些垢秽的。第二、是清冷:就是清净温凉,没有一些些昏沉烦躁的。第三、是甘美:就是水的味,有一种很好的甜味。第四、是轻緛:就是水的性质,又轻又緛的;我们世界上的水,只能够向下流,这种水还会向上流的。第五、是润泽:就是滋润光滑,不论喝下去,或是洗了澡,都能够有益人的身体的。第六、是安和:就是安稳和平,池虽然这样的大,但是没有波浪的,所以在这种池里头洗澡,是很安稳舒服的。第七、是除患:【‘患’字,是害的意思。】就是喝了这种水,不但是能够除去渴,还能够除去饿的。第八、是增益:就是喝了这种水,或是在这种水里洗了澡,可以增加人的善根,使得人身体安乐,心念清净的。有这样八种的好处,所以叫八功德水。并且一个一个池里头的水,也都是七种珍宝变化成功的。这七种的宝,都是很柔和緛糯的,都是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

 

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解】‘支’字:同了树枝的枝字差不多的。‘枝’是从树身上生出来的;‘支’是从水的源头上分出来的。渠:是水聚集的地方,就是小河。

 

【释】八种的功德水,分开了十四支。一支一支,都变化了七种珍宝的奇妙颜色。各处聚水的渠,都是黄金的。渠的底下,又都是五彩合成了彩色的金刚,做水渠底下的沙泥。

 

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解】‘团’字:同了圆字一样的意思。

 

【释】一支一支的水里头,都有六十亿朵七宝合成的莲华;一朵一朵的莲华,团团圆圆,恰好有十二由旬那么的大。【十二由旬,是四百八十里。】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

 

【解】摩尼水:是放了摩尼宝珠在水里头,水就变成非常的清洁,所以叫摩尼水。‘注’字:有灌、同了放两种的意思。‘寻’字:同了循字一样的,有依顺、跟随两种的意思。‘微’字:有细小、同了雅致两种的意思。波罗蜜: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波罗:是彼岸二个字,蜜:是到的意思;就是从这边苦恼的岸上,度到那边安乐的岸上去。所以六波罗蜜,也可以叫六度。

 

【释】宝池里头的宝珠水,都会流到灌到莲华上去的,并且还会沿了华梗,上去下来。这种水的声音,又很微细,很奇妙,并且还能够讲演苦、空、无常、无我,同了各种波罗蜜。波罗蜜,有六种。

 

六波罗蜜,第一是布施:梵语叫檀那波罗蜜。布施的‘布’字,是分散的意思。‘施’字,是拿我自己的东西给旁人。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法施:是把佛法来劝化人,这是功德最大的;财施:是把银钱物品来布施给旁人;无畏施:是旁人有危险惧怕的事情,我去安慰他,帮助他,使得他安安稳稳过日子。

 

第二持戒:梵语叫尸罗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戒。在家人不论男女,都应该要守五戒。男出家人,守二百五十戒;女出家人,守五百戒。

 

第三是忍辱:梵语叫羼提波罗蜜。忍,是忍耐。辱,是被人糟蹋。不论什么人糟蹋我,欺侮我,压迫我,殴打我,都要忍耐,不同他计较。

 

第四是精进:梵语叫毗梨耶波罗蜜。精进,是不论修什么法,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向前上进,不肯退后。

 

第五是静虑:梵语叫禅波罗蜜。(‘禅’字,完全说起来,是禅那两个字。)‘静’字,是停止散乱的心。‘虑’字,是想念真实的道理。

 

第六是智慧:梵语叫般若波罗蜜。‘智’字,是能够明了一切诸法。‘慧’字,是能够断绝一切迷惑。同了世俗所说的聪明,是两样的;聪明可以做好事情,也可以做坏事情;智慧是只会走正路,不会走邪路的。上边所说苦、空、无常、无我六波罗蜜等,种种的法,种种的理,都是摩尼水的声音变化出来的。

 

大家想想看,弥陀经上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鸟,都会演讲佛法的,大家听了已经觉得稀奇到了不得。现在竟然水也会演说佛法了,恐怕不论那一个佛土,都没有像极乐世界那样奇妙的么!

 

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解】‘复’字:同了又字一样的意思。‘相’字:是佛身上的各种相。

 

【释】做偈颂来赞佛,还嫌赞不完全,再用言语来赞叹。佛的身相,虽然有许多微细奇妙的相,但是看起来,还是明明了了,很容易分别清楚的;这种相,叫大相。也有很细小的相,看起来觉得很可爱的,使人生欢喜心的叫好,也可以叫小相;这种好,能够庄严大相,使得大相更加好看的。讲到佛的化身,【佛有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三种;化身也叫应身,佛到了要救度众生,劝化众生的时候,就化现这种身相,到各处世界上去,接引众生。这三身的详细解释,在阿弥陀经同了朝暮课诵卷首,两种白话解释里头,都有的。】就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随形好。佛各有不同的相,不同的好,像阿弥陀佛就有八万四千种相,一种一种相里头,又各有八万四千种随形好。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解】鸣:就是鸟叫;和鸣:是鸟的声音,很和善的意思。哀雅:是声音有些悲哀,又很雅致的意思。这个‘念’字:不是念诵意思,是想念的意思。

 

【释】从如意珠王中间,会涌出颜色像黄金那样,又微细、又奇妙的光明来;这种光,又会变化成功一种鸟;这种鸟的颜色,更加奇妙了,竟然是百种珍宝合成功的那种颜色。这种鸟鸣的声音,不但是又和善、又悲哀、又雅致,并且声音里头,还会常常称赞想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使得听到这种鸟声的修行人,也自然都会生出记念佛、记念法、记念僧的心来。大家想想看,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水,这样的鸟,奇妙不奇妙呢?前第二观想水,是因为要观想地先从冰观想起,要观想冰,又先从观想水起,这是一步一步的向前进的方法。现在第五观,确实的要观想水了。但是因为同了第二观,一样是水观,所以立一个八功德水的名目,实在还是水想,不过改称了八功德水想,就叫第五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解】‘伎’字:同了技字差不多的,是一种伎艺;天伎乐,是天上一种很好听的乐,都是天女在那里吹弹的。‘作’字:就是吹的吹、弹的弹、敲的敲。

 

【释】有各种珍宝合成的国土,在东南西北四方的边界上,【边界,是极乐国土同了别的国土分界的边上。】都有五百亿座珍宝合成的楼,在各座楼同了再上的阁里头,有无量数天上的天女,各各在那里作天上的伎乐。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解】幢的竿上边,用如意宝珠来装饰的,【如意宝珠,就是摩尼珠。】所以称宝幢。天是最高、最胜、最奇、最妙的。所以印度国的习惯,凡是最好的物品,都在名目上加一个天字,像天衣、天香、天华、天乐等等都是的。这里宝幢上边,加一个天字,也是称赞这个宝幢特别好的意思。

 

【释】又有种种的乐器,宕在虚空里头像天宝幢那样的。不消有人去敲他、弹他,都会自然发出音声来的;在发出的种种音声里头,也像水那样的,都会演说想念佛法僧三宝的。使得听到的修行人,都能够随顺他们的根机,【譬如大乘根机的人,就听到说修大乘的种种法。小乘根机的人,就听到说修小乘的种种法。○佛菩萨,是大乘。缘觉声闻,是小乘。】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解】粗见:是看见极乐世界约略的景象,不是明细的景象。总观想,是极乐世界的树呀、地呀、池呀、都大略观想到了,所以说是总观想。

 

【释】极乐世界的许多许多珍宝合成的楼阁,虽然也观想到了,但是只观想到了极乐世界的宝树、宝地、宝池的约略景象。这种观想,可以说是总的观想,还有许多许多明细的景象,还没有观想到,所以只能够叫做粗见。这就叫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终:是完尽的意思;命终:就是寿命完尽,死的时候。

 

【释】若是见到上边所说的宝楼阁、宝树、宝地、宝池的修行人,可以除灭无量亿劫极重的恶业。恶业是很不容易除灭的,何况重恶业?何况极重的恶业?一劫的年期,已经长久到不得了,何况亿劫?何况无量数的亿劫?观想的力量,大到还可以说么?不但是可以除灭无量亿劫的极重恶业,并且这个修行人,到了寿命完尽后,还一定能够生到极乐世界去哩!吾们修行的大众,若是还不照了佛所说的观想法门,赶紧定心的修,怎么对得住佛的大慈大悲心呢?能够照这样的观想法,才可以叫做正观。若是照了他种的观想,就叫做邪观,邪观是万寓不可以学的。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解】‘善’字:是好好的,切切实实的意思。汝等:是你们的意思;就是指阿难同了韦提希二人。

 

【释】佛救度众生的慈悲心,又深又切,前边所说种种观想的境界形相,还是粗的。现在要说到微细的境界形相,那就一定要心思安定,念头沉静,才能够切实的观想。所以佛又警切的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要他们切切实实的听佛所讲的佛法,连说两声谛听,是切实又切实,警告又警告的意思。你们要好好的想,切切实实的念。吾现在把除灭苦恼的法门,一种一种分别解说给你们听,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向大众分别解说,使得所有各世界的众生,都能够听明白,依佛所说的法门去修学。这是佛的大慈悲心,要所有一切的众生,都修这种观想法门,将来都能够生到极乐世界去。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解】是语:是这些话;就是前边向阿难等说的话。是二大士的‘是’字,是这两尊大士的意思,就是指观世音大势至两尊大士;大士,是大菩萨的普通称号。炽盛:是像火那样旺的意思。‘具’字:是完全的意思。

 

【释】佛说上边几句话的时候,无量寿佛停住了,立在虚空中间。观世音、大势至两尊大菩萨,陪侍了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立在佛的左边,大势至菩萨立在佛的右边。全身显出来的光明,非常的亮,非常的旺,两眼竟然不能够睁开来看,所以也不能够完全看到了。这种光明,那怕有数百数千阎浮檀金的颜色,也不能够拿来比的。阿弥陀经上说过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本来是无量的,那末当然什么光,都比不上的了。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解】‘已’字:是已经的意思。白佛言,同了因佛力故,两个‘佛’字,都是指释迦牟尼佛。

 

【释】韦提希已经见到了无量寿佛,立刻向释迦牟尼佛,把自己的头面接住了佛的两足,向佛行礼。并且向佛说道:世尊呀!我现在因为依靠佛力的缘故,能够见到无量寿佛,同了二大菩萨。但是未来的众生,也都愿意见到无量寿佛,同了二大菩萨的,他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见得到呢?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解】彼佛,就是说无量寿佛。脉:就是叶上的筋,像纹路那样的。天画:是天上奇妙的画,不是人的世界上所有的。

 

【释】佛告韦提希道:要看到无量寿佛的修行人,还是应该提起修观想的法门,在极乐世界七宝合成的地上,提起观想莲华的念头来。使得这种莲华的一瓣一瓣叶上边,都变成百种珍宝的颜色;每瓣叶上有八万四千条筋脉,像天上奇妙的画那样的;每一条筋脉上,都能够发出八万四千道光来,都是很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像这样种种的景象,都要使得修行的人,完全见到。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球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球,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

 

【解】盖:像伞差不多的;张在佛顶上面虚空里头,防有灰尘沙泥,吹到佛身上去用的。

 

【释】小的莲华叶,直里横里都有二百五十由旬那么大。【一由旬四十里,二百五十由旬,竟有一万里路那么大,小的莲华叶,已经这样的大。那末大的莲华,还了得么!极乐世界的景象,不要吓坏我们这些心量小,眼孔浅的凡夫么!】像这样大的莲华,每一株上,都有八万四千瓣大叶,在一瓣一瓣叶的中间,都有一百亿颗摩尼宝珠,【摩尼珠,是各种珠里头最好的珠,所以称珠王。】映照这株莲华,装饰这株莲华。一颗一颗摩尼宝珠,各各放出一千道的光明来。这种光,像佛顶上的宝盖一样,也是七宝合成的,周遍的遮盖在地上的莲华上边。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解】释迦毗楞伽宝,就是前边有过的释迦毗楞伽珠。台,就是莲华的座子。甄叔迦宝: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叫赤色宝;因为这种宝,同了甄叔迦树的华,一样是赤颜色的,所以就叫甄叔迦宝,有些像赤琉璃,形状像人的手;加‘金刚’两个字,是格外好的意思。‘梵’字:本来是清净的意思;因为摩尼宝珠,是很洁净的,没有一些垢秽的,所以叫摩尼宝。

 

【释】释迦毗楞伽宝做莲华的座子,这种莲华的座子,有八万金刚、八万甄叔伽宝、八万梵摩尼宝,同了很奇妙的真珠结成的珠网,做莲华台座子的装饰品。【饰字上边的一个校字,查慧琳音义上,是一个纹字,也是装饰的意思。慧琳音义,是一部讲佛法的书名。】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解】幔:就是幕,像现在戏台上所用的幕一样。的我们头顶上的忉利天是第二层天,再上去一层,就是夜摩天。

 

【释】在这个莲华台上,自然而然四角有四支像台柱那样的宝幢。一支一支的宝幢,像百千万亿须弥山那样的高大。宝幢上面,还各有七宝合成的幔,庄严灿烂,像夜摩天上的天宫一样的,时时刻刻受到种种的快乐。还有五百亿精巧奇妙的宝珠,映照在这种莲华台上,做莲华台的装饰品。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

 

【解】异种:不是平常的种类,是特别的种类。异相:不是平常的形相,是特别的形相。

 

【释】一颗一颗的宝珠,各各有八万四千道的光;一道一道的光,各各现出八万四千特别种类的金色来;一种一种的金色,都普遍的照在极乐世界各种珍宝的国土上边。凡是光照到的地方,没有一处不变化成种种特别的形相。

 

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纲、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解】杂华:是各种华都有,不是一种华的意思。华座:是各种珍宝的华,装饰成无量寿佛所坐的宝座。

 

【释】上边所说变化成功各种特别奇异的形相,变化了些什么呢?或是变化成了金刚造成的台,或是变化成了真珠结成的网,或是变化成了各种各样各色的华,多到像天上的云。在极乐世界的十方,随便变现出种种的佛事来,施给众生,众生是怎样的根机,就变现怎样的佛事,使得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第一波罗蜜的法施,所以叫施。这种观想,就是华座想,叫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解】法藏,是无量寿佛在做比丘修行时候的法名。

 

【释】上边佛说的一大篇话,都是向阿难同了韦提希说的。从这里起,又专门嘱咐阿难的话了。无量寿佛在出家做比丘修因的时候,【修因、就是修成佛的因;修了成佛的因,才能够结成佛的果】名叫法藏;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过四十八个大愿。【四十八个大愿,在无量寿经里头的,很长很长的,这里不能够讲了。我把这部观无量寿佛经解释完了,就要用白话来解释无量寿经了。】

 

四十八个大愿里头,有一个大愿,是要修成一个清净庄严,只有乐、没有苦的世界;若是修不成这种世界,就不愿成佛。因为无量寿佛发过这样的大愿。现在无量寿佛已经修成佛了,极乐世界也在西方显现了。所以说韦提希所观想到的这种奇妙的莲华,是无量寿佛在做法藏比丘的时候,发了大愿的力量所庄严成功的。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解】念彼的‘念’字:是观看想念的意思。彼佛,就是说佛。杂观:是一面在观想,一面是夹杂他种杂念在心里头。

 

【释】若是要观想无量寿佛的修行人,应该先要照上边所说种种观想华座的法门,去切切实实的观想。在观想华座的时候,一定要专心的观想,不可以夹杂别种乱念头进去的。倘然有了一些些不小心、不谨慎,这个观想,就不成功了。并且在观想到所有显现出来的景象,都要一种一种的详细观想;一瓣一瓣的华叶,一颗一颗的真珠,一道一道的光明,一座一座的华台,一支一支的宝幢,都要依了见到先后的次序,一种一种的观想过去。要观想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一些的模糊。像在明亮的镜子里头,自己照到自己的面相那样,才算观想成功了。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此想,是指上一节的观想华座。一亿:照最小的说法,是十万。五万亿,就是五十万万。

 

【释】没有了脱生死的众生,都是永远在六道轮回里头转的。这一世生在这一道,下一世又生到那一道去了;在那一道死了,又生到旁的一道去了,像这样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的苦,死的苦,永远受下去,没有停歇的时代。现在华座的观想成功了,那就可以灭除五万亿劫,那么长时期所造生生死死的罪,就是灭除了五万亿劫生生死死的苦了。罪灭了,福就生了,尘垢去了,光明就生出来了。所以这个修行人,就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因为这是一定的道理,一定的因果,【因果的‘因’字,本来是种子的意思;因果两个字,是种了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的意思。现在修各种的观想法,就是种往生极乐世界的因。华座的观想修成了,就是种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了。那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说是一定的道理,一定的因果。】不可以疑惑的,所以说是必定。修行人能够照这样的观想,才叫正观;若是有别种的观想,就叫邪观。前边第三观说观地成了,除八十亿劫生死的罪。现在说第七观成了就可以灭除五万亿劫生死的罪,竟然加了六百多倍,那是功夫深了,功德厚了的缘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解】‘此事’两个字,是说前边华座的种种景象。法界身:就是佛三身里头的法身;在佛经里头,不论什么事情,不论什么东西,只要有名目可以叫,就都可以称做法的。所以佛的身,就可以称做法身;所有一切的法,各有各的本体的,但是分界又各各不相同的,【分界,是各种界限的意思。】所以叫做法界;又众生的心,能够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来的,【世间,是众生的世界。出世间,是佛菩萨的世界。】所以众生的心法,可以叫法界;从法界心生出万法的佛身,也就可以称法界身。随形好:是把三十二相,细细分别起来,还有八十种的好,都是跟随了三十二种的好形相现出来的,所以叫随形。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修行人已经观想到了华座,就应该要观想佛的身相了。为什么就要观想佛的身相呢?因为诸佛都是法界身,都就在众生的心想里头的。所以你们心想佛的时候,你们的心就同了佛一样的,有三十二种好相的,【三十二相。一、是安平相:足底下没有凹下去的地方。二、是千辐轮相:足底下有一千辐像轮盘那样的形相。三、是手指纤长相:手指又细又长。四、是手足柔软相:手同了足,都是软的,不硬的。五、是手足缦网相:手足的指,同了指的中间,有纹路连络起来,像网那种样的。六、是足跟满足相:足跟圆满,没有凹下去的地方。七、是足趺高好相:趺是足背,足背高起圆满。八、是股如鹿王相:股,是股上的肉圆满,像鹿王的股肉。九、是手过膝相:两手长过膝盖。十、是佛的男根:缩在身体里头,像马那样的。十一、是身纵广相:就是身体的高,同了伸直两臂的长一样的。十二、是毛孔生青色相:一根一根毛的孔里头,都生一根青色的毛,齐整不杂乱的。十三是身毛上靡相:‘靡’字,是倒下伏下的意思;身上汗毛的头,都是靠右边伏倒的。十四、是身体完全是金色的。十五、是常光一丈相:身上放出光来,四面都是一丈。十六、是皮肤又细、又软、又滑。十七、是七处平满相:两足下、两手掌、两肩,同了头顶上,都是又平又满,没有低陷下去的。十八、是两腋满相:腋是两肩的底下,都满的。十九、是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像狮子王那样的。二十、是身端直相:身形端正,不伛曲。二十一、是肩圆满相:两肩圆满,不高耸,也不塌下。二十二、是四十齿相:牙齿有四十个;我们凡夫,最多不过三十六个。二十三、是齿色洁白,清净齐整,坚牢紧密。二十四、是四牙白净相:有四颗牙,特别的白,特别的大。二十五、是颊平如狮子相:颊,就是面颊;两颊高满,像狮子的面颊那样的。二十六、是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咽喉中间,常常不断的生出津液来,吃下去的东西,可以生出上等的味来。二十七、是广长舌相:舌,又阔又长,又细薄,又柔软,伸开来可以盖到头发边。二十八、是梵音深远相:声音清净,并且远地方也能够听到。二十九、是眼色如绀青相:绀青,是青色里头带些红色;两眼的颜色,是又红又青的,清净明亮得很,并且很大的。三十、是眼睫如牛王相:眼睫,就是眼毛特别的好;像牛王的眼毛那样的。三十一、是眉间白毫相:两眉中间,有一根白毛,向右边旋转的;像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常常放出光来的。三十二、是顶成肉髻相:头顶上有肉高起来,像发髻那样的。】还有八十种跟随了三十二种好形相来的好。【一、无见顶相。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缫。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纹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足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面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很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清净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同他们说话。四十二、从身上各处的毛孔里头,发出香气来。四十三、从口里发出香气来。四十四、仪容如狮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的声分具足。四十九、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体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生。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这八十种随形好,若是再加解释,实在太烦了,并且也没有什么大关系。所以只把八十种名目提出来,大家晓得了,就算了。若是一定要晓得明白,可以请一部佛学大辞典来查查就是了。】

 

你们的心,常常不断的想念佛,你们的心,就是佛的心了。不偏不邪,叫正。没有缺少遗漏,叫遍。‘知’字,就是觉悟的意思。佛的说法,没有一些偏邪的,所以称做正;佛的智慧,可以周遍到各处去的,所以称做遍;迷惑完全破除,烦恼完全清净,所以称做觉。佛的正遍觉三种,都是很深切广大的,所以用一个海字来比喻。像上边所说的种种,都是从一心想念佛,才能够生出来的。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解】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都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多陀阿伽度:是如来;阿罗诃:是应供,意思就是应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三藐三佛陀:是正遍知;这三种,都是佛十种德号里头的三种德号。

 

【释】因为上边所说的种种,都可以像佛一样,完全是从心里头观想了,才生出来的。所以应该要一心一意的记住佛,想念佛,切切实实的观想无量寿佛。能够一心的观想,就可以观想到三种德号的佛了。【这种道理很深的,不容易用白话来讲明白的,讲得不详细,就不会明白。要使得看这本白话解释的男女居士们,都能够明白,又不是十句八句话,能够讲明白的。在‘心经’白话解释里头,观自在菩萨一句底下,因为要明白这个观字,所以详详细细,讲了一大篇一境三谛,一心三观的道理。可以请一本来看看,那就可以明白了。因为这里的观想无量寿佛,就连带观想到了如来,应供,正遍知,就是一心三观的道理。把一心三观的道理,用心研究明白了,那就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的道理,也就可以明白了。】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

 

【解】彼佛,就是无量寿佛。彼华上,是指极乐世界的莲华上边。

 

【释】观想无量寿佛的修行人,先应该想佛的像。不论闭了两眼,或是开了两眼,都见到一尊珍宝造成了的佛像;佛像的全身,都像阎浮檀金那样的颜色,这一尊佛像坐在极乐世界,七宝池里头的宝莲华上边。

 

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解】‘弥’字:是遮满的意思。罗:同了网差不多的。掌,是手心。

 

【释】已经看到了佛像坐在那里,心里也开发了,眼也开发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见到极乐世界的地上,完全是七种珍宝,庄严成功的。七宝的地、七宝的池、七宝的树、都是一行一行排列得齐齐整整。许多许多像天上那样好的珍宝合成的帐幔,都遮盖在宝地、宝池、宝树上边。各种珍宝结成的罗网,像金罗网下边,挂银铃;琉璃罗网下边,挂玛瑙铃;赤珠罗网下边,挂水精铃;车磲罗网下边,挂金铃,各式各样,好看到了不得。但是观想这样的种种奇妙景象,一定要看得很明白,很清楚,都像就在自己的手心中间一样。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解】这里的‘此事’,是指上边所说,观一宝像的种种景象。‘等’字:是一样的意思。

 

【释】已经观想到了无量寿佛的宝像,在莲华上边,同了极乐世界的种种珍宝庄严成的种种奇妙景象,都很明白清楚了;就应该再观想成一朵很大的莲华,在佛的左边,像佛所坐的那朵大莲华完全一样,没有一些的不同;再要观想成一朵大莲华,在佛的右边;又想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像,坐在左边的华座里头,也是阎浮檀金一样的颜色,同了佛完全相同,没有一些些的两样;再想一尊大势至菩萨的像,坐在右边华座里头。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

 

【解】佛,是无量寿佛。菩萨,是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

 

【释】观想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像,都想成了,就可以见到佛同了二尊菩萨的像,都放出光明来。这种光,都是金色的照在许多宝树上边,在一株一株的宝树下边,也各各有三朵大莲华;一朵一朵的大莲华上边,也各有一尊佛、两尊菩萨的像,这样的佛菩萨像,同了宝莲华,多到无量无边,周遍布满在极乐世界。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流水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解】行者,就是修行的人。凫的形状,像鸭,【大家叫惯的野鸭,就是凫。】但是此鸭小。雁的形状,像鹅,鸳鸯:雄的叫鸳,雌的叫鸯;这三种鸟,都是喜欢近水的。定,就是修禅定。入定:是把这个心定住了,一些些念头都不转;身业、口业、意业完全停止,叫入定;不入定了,就叫出定。这是参禅的修行人所做的功夫。‘恒’字:是常常的意思。

 

【释】修行人已经把各处大莲华里头,都有一佛二菩萨的像,观想成功了。应该听到宝池里头水的声音了。这种水流起来,都有光明现出来的,还有许多宝树,同了宝池里头的凫、雁、鸳鸯、各种鸟,都能够演说种种最胜最妙的佛法。大家想想看,极乐世界的树同了鸟,都能够演讲佛法,稀奇不稀奇呢?还有什么世界能够听到这样的奇妙事情呢?有人疑惑,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的,那里来的鸟呢?要晓得这种鸟,并不是堕落到恶道的鸟,这是佛特地变化出来,帮助佛宣扬佛法,化导往生的人的。像阿弥陀经上,也说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一样是帮助佛演说佛法,劝化往生的人的。

 

修行的法门多得很,修禅是各种修行法门里头的一种。把这个心定住了,所有一切的念头完全停止,差不多像已经死了那种样子,专门用定的苦功叫入定;在入定的时候,可以不饮、不食、不睡、不大小便的。出定,是暂时停止入定,就同了平常人一样了。修行人不但是在入定的时候,能够听到宝树、凫、雁、鸳鸯所说的妙法,就是出定的时候,也常常能够听到的,所以叫恒闻。恒字,就是常常的意思。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

 

【解】‘忆’字:是记得的意思;忆持:是记住了,不忘掉的意思。修多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契经两个字。‘契’字:是合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合一切法的义理,一种是合一切众生的根机。‘经’字: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贯穿一切法,【‘贯’字,同了穿字一样的意思。因为如果没有贯穿的经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散失了。】一种是摄持一切法。【‘摄’字,是收取的意思;‘持’字,是记住的意思。因为如果没有摄持的经典,恐怕一切法,就都要隐灭了。】‘合’字:是符合的意思,就是一样的意思。

 

【释】修行人在入定的时候,所听到的种种妙法,当然能够记得的;但是在出定的时候,所听到的,也要都能够记住,不放他忘掉;并且还要把所听到的妙法,能够同了经典相合,没有一些些两样。若是同了经典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叫妄想。【妄想,是虚假的,不是真实的念头。】若是同了经典一样的,就叫粗的观想到了极乐世界。这就是佛像的观想,叫第八观。

 

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解】现身,是现在一世的身体,就是在现在的一世。三昧: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心定不乱的意思。

 

【释】能够观想到像上边所说种种的景象,就能够除灭无量亿劫生生死死的罪业。并且就在现在这一世上,能够得到念佛三昧,就能够除灭种种烦恼,也就能够观想到佛像了。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

 

【解】‘那由他’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合我们现在的数目,有说是十万的、有说是百万千万的,实在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目,大约说十万的。恐怕说得太小了。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观想一佛二菩萨的像,已经观想成了,就应该观想无量寿佛身相的光明了。阿难呀!‘你应该要知道无量寿佛的身相,像百千万亿夜摩天上的阎浮檀金那种的颜色;佛身体的高,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查先师谛闲老法师所著观经疏钞演义里头说:凡夫身长七尺,眼长一寸多一些。现在说佛眼像四大梅,就照一大海是八万四千由旬算,四大海应该是三十三万六千由旬;现在说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拿身的数量来比眼的数量,身长过了眼有五十六亿倍的多。’照身体同了眼比起来,最多算了一万倍,也不过是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断不会相差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多,所以疑惑这恒沙两个字,或者是翻译这部经的时候译错了。】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

 

【解】‘宛转’两个字,是说眉间的一根白毫,向右边旋转的样子。‘孔’字:就是小的洞眼。‘演’字:是变化的意思。

 

【释】阿弥陀佛两眉的中间,有一根毫毛是雪白的,所以叫白毫。并且是八角的中间是空的,有很大的光明的。现在塑的阿弥陀佛像的额上嵌一颗珠子,就是显明白这根白毫的地位。这一根毫毛是向右边旋转,盘在两眉中间,有五座须弥山那样的大。佛的两眼,像四座大海的水,青是青、白是白,分明得了不得的。身上四边各处的毛孔里头,会变化出光明来,像须弥山那样的大。

 

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解】圆光:是从佛菩萨头顶上,放出像车轮那样圆的光。化佛化菩萨,都是佛菩萨用神通变化出来的。侍者:是侍侯的菩萨。

 

【释】无量寿佛头顶上的圆光,像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糜的大。在这种圆光中间,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尊一尊化佛的左右两边,也各各有化成的许多许多观世音菩萨,同了许多许多大势至菩萨,做侍候无量寿佛的人。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解】不舍:是不放弃的意思。

 

【释】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种的好相。一种一种的好相里头,又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一种一种的随形好里头,又各有八万四千道的光明。一道一道的光明,周遍照到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阿弥陀佛都要接引他们,不肯放弃他们的。

 

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解】心眼:是心里头的眼,不是面上的眼。心里头的眼,实在就是心里头的光;【心里头的光,本来个个人都有的,因为被虚假的乱念头遮盖住了,所以心就发不出来了,只要心思清净镇定,心光就会发现了。】修观想全靠这个心光,才能够修成,万万不可以不注意的。三昧: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正定两个字。正:是不偏不邪。定:是不散不乱。

 

【释】无量寿佛八万四千种的光明,八万四千种的相好,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同了无数的化佛,无数的化菩萨,像这样种种特别的景象,很多很多不能够完全说了。只能够一心一意的观想,要观想到不但是肉眼能够见到,也要使得观想人的心眼,也能够见到。那就是十方一切诸佛,也都见到了。因为能够见到了十方诸佛的缘故,那就观想的功夫深了,这个心能够不偏不邪,不散不乱了,所以就可以称念佛三昧了。

 

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解】无缘慈,也可以说无缘慈悲:【‘慈’字,是拔去苦的意思;‘悲’字,是把乐施给人的意思。】佛看出众生来,一律平等的,一律都要救度的,没有分别的,所以没有对了这个众生,是有缘的,要救度的;对了那个众生,是没有缘的,不要救度的。佛的心最慈悲,所有的一切众生,都要使得他们受到拔去苦、得到乐的利益,所以叫无缘慈,也可以叫无缘慈悲。

 

【释】能够照这样的观想,就叫观想到了一切佛身。因为观想到了一切佛身的缘故,也就可以见到一切佛的心了。佛身本来是从佛心显现出来的,修行人已经见到了佛身,所以佛就使得他们也见到佛的心。佛的心是什么呢?就是大慈悲心。佛就用了无缘慈悲的心,来普遍的摄引一切众生。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解】舍身是把这个身体舍弃了。‘系’字:是缚住的意思。系心:是缚住这个心,不放他散到别处去。

 

【释】能够观想到佛身,还能够观想到佛心,是观想已经有些功夫了,要见佛的愿心,也已经发得大了。等到在这一世上,舍弃了这个身体到后来的那一世去,就可以生在诸佛的面前,就能够得到不生不灭的地位,安住不动心了。所以有智慧的修行人,应该把这个心,完全著牢在观想上边,切实清楚的观想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授记:是菩萨修行的功夫,已经差不多圆满了,佛就当了大众的面前,记他成佛后的名号,成佛后到那一个国土去做教主,劝化众生、救度众生。

 

【释】要切实清楚的观想无量寿佛,应该怎样的观想呢?应该在佛的八万四千种相,八万四千种好里头,各拣选一种相、一种好,观想进去。只要观想佛两眉中间的白毫,能够观想到极明白极清楚,那就佛的八万四千种的相,八万四千种的好,自然会显现出来了。能够见到无量寿佛,就能够见到十方无量数的佛了。因为能够见到无量数佛的缘故,无量数的佛,就显现在这个修行人的面前,为他记成佛的名号,记做教主的国土。像这样的观想,就是普遍见到一切佛的色身相,叫第九观。照这样的观想法,叫正观。若是别种观想法,就叫邪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

 

【解】肉髻:是头顶上一个肉团,像把头发盘成的髻那样的。‘面’字:是四面的意思。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已经见到了无量寿佛种种相,种种好,都觉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应该要观想观世音菩萨了。这一尊菩萨的身体,长到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先师谛闲老法师,所著的‘观经疏钞演义’里头说无量寿佛的身相,只有六十万亿,观世音菩萨的身相,那里会反比佛身更加长呢?所以八十万亿,应该是十八万亿,恐怕是刻经板的人刻错的。】身体是紫金的,头顶上有一个肉髻,颈项里头有圆形的光,四面都能够照到百千由旬的远。

 

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解】举身:是把身体投到光里头去的意思。

 

【释】在观世音菩萨顶上的圆光中间,有五百尊化佛,都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一尊一尊的化佛,各有五百尊的化菩萨,同了无数的天帝,做化佛化菩萨侍奉的人。修行人把自己的身体,投到化佛化菩萨的光明里头去,所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众生的一切颜色形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圆光里头现出来。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解】毗楞伽摩尼宝,就是释伽毗楞伽宝。冠:就是帽;‘冠’字上加一天字,是称赞冠的好。

 

【释】观世音菩萨的头顶上,有毗楞伽摩尼宝,装饰成像只有天上有的,那种极妙的帽。在这顶帽中间,有一尊立相的化佛,高有二十五由旬。

 

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亳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

 

【解】备七宝色的‘备’字:是完备的意思。

 

【释】观世音菩萨的面像阎浮檀金那样的颜色,两眉中间毫毛的形相,是七种珍宝的颜色,完全都有的。在这根毫毛中间流出八万四千种的光明,一种一种的光明里头,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是形容很多很多的数目。】一尊一尊的化佛,都有无数的化菩萨,做他们侍奉的人。还会时时变化,变化起来,要变就变自在得很,像这样的奇妙景象,都普遍在十方世界里头,没有一处没有的。

 

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路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解】诸庄严事:是可以庄严观世音菩萨臂膀的一切珍宝,一切光明。

 

【释】观世音菩萨两臂的颜色,是像红莲华那样的。两臂周围会发出八十亿微细奇妙的光明,这种光明都变化成像璎珞的样子。在璎珞的中间,普遍现出可以庄严菩萨两臂的一切珍宝,或是普遍现出可以庄严菩萨两臂的一切光明。

 

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緛,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解】手掌,就是手心。指端,就是手指尖。

 

【释】观世音菩萨的手心,有五百亿种莲华的颜色,夹和在一起的那种特别颜色。十只手指的尖头上,有八万四千种的画,像印成功的纹路一样的。一种一种的画,有八万四千种的颜色;一种一种的颜色中间,会发出八万四千道光来的;这种光照在人的身上觉得很软和的,不像现在的电灯光是火热的,猛烈的。这种八万四千道光,普遍的照到所有的一切境界,观世音菩萨用他的宝手,来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解】‘辐’字:是一个车轮;千辐轮,就是一千个车轮。

 

【释】观世音菩萨提起足来走路的时候,足底下有一千辐车轮的形相,印在地上。这种轮相,自然会变化五百亿座光明台;足放下去的时候,又有金刚宝摩尼珠,同了各种的华,铺散在各处,没有一处不遮盖满足的。

 

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惟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解】色身:是有形状颜色,可以看得见的身体,像我们这种凡夫的身体一样。

 

【释】除了上边所说的各种身相,还有身上别的种种相。所有一切的好相,都像佛一样完全有的,没有不相同的。只有头顶上的肉髻,同了佛独有的见不到头顶的两种相,不像佛那样的好。这是观想观世音菩萨真实的色相,就叫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解】‘遇’字:是碰到的意思。‘获’字:是得到的意思。业障:因为前生造了种种的恶业,所以这一世就受到种种障碍,不能够自由自在的进到佛法里头去。

 

【释】佛又吩咐阿难道,若是有要观想观世音菩萨的修行人,应该要照这样的观想。照这样观想的修行人,就可以不碰到一切的祸害,可以把前生所造的业障,完全除灭得清清净净;不但是除灭前生一世的业障,并且还可以除灭无数劫的生生死死的罪哩。像这样心念慈悲,福德全备的菩萨,只要听到他的名号,已经可以得到无量的福了。何况切切实实、明明了了的观想到菩萨的身相呢!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这一段,是重说一遍观想观世音菩萨先后的次序。

 

【释】若是有修行人,要观想观世音菩萨的种种相,应该先观想观世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再观想所戴的天冠。还有别的种种相,也应该依了先后的次序,一种一种的观想过去。都要观想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像观世音菩萨的种种相、种种好,都在我自己手心中间,观想起来没有一些些不清楚的地方。能够照这样的观想,叫正观。若是照别种的观想,就叫邪观。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

 

【解】身量:就是身体高矮的丈尺。

 

【释】观世音菩萨已经都观想圆满了,应该要观想大势至菩萨了。这尊大势至菩萨身体的高矮大小,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头顶上边的圆光,四面各有一百二十五由旬,可以照到二百五十由旬那么远;全身的光明,可以照见十方国土,都变化成紫金色;同了佛道有缘的众生,都见得到大势至菩萨的种种相、种种光的。

 

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解】三涂: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无上:是没有比这种更加胜过的意思。

 

【释】只要见到这尊大菩萨一根毛孔的光,就可以见到十方无量数诸佛清净微妙的光明。所以这尊大菩萨的德号,也可以称无边光,意思就是这尊大菩萨身上的光,又多又大,竟然是无边无际的。大势至菩萨常常用他的智慧光普遍照到一切众生,使得他们都能够离开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都得到佛最胜的大威力、大神力。所以这尊菩萨的德号,就称大势至。意思就是有大威神力的菩萨。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

 

【解】广长之相:是十方诸佛国土的长,同了阔的形相。

 

【释】这一尊菩萨所戴的天冠上,装饰了五百种珍宝合成的华;一朵一朵的宝华上边,各有五百座珍宝镶嵌成的台;一座一座宝台中间,所有十方诸佛的清净奇妙国土,长阔的形相,都在这种宝台里头显现出来。

 

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解】钵头摩华: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赤色的莲华。‘盛’字:是装在里头的意思。佛事:是佛菩萨所做教化众生的一切事情。

 

【释】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肉髻,像一种印度产生的赤莲华;在肉髻上边,有一个珍宝的瓶,瓶里头完全装满了光明;在光明里头,普遍现出种种合佛道合佛法的一切事情的景象。大势至菩萨还有许多身相,同了观世音菩萨完全一样,没有一些些两样。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解】高显:是又高、又显明的意思。

 

【释】这一尊菩萨走路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会震动起来的。在各世界国土震动的地方,有五百亿朵的宝华。一朵一朵的宝华,都是很庄严、很高大、很显明、很美丽的,像极乐世界一样。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解】‘刹’字:是梵语,但是没有翻译中国文。‘佛刹’两个字的意思,就是佛土。分身:就是化身。‘畟’字,读做赤字音;畟塞:就是周遍满足的意思。

 

【释】这一尊菩萨坐的时候,七宝的国土,各处都在一个时候,动摇起来了。从下方最底下的金光佛刹那一层起,一直上去到上方,最上一层的光明王佛刹,在这两层佛刹间有像无量数灰尘那么多的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像云那么多的分身,一齐聚集在极乐国土。并且还遍满在空中,坐在莲华的台座里头演说最胜妙的佛法,救度苦恼的众生。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名第十一观。观此菩萨者,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解】处胞胎:是生在母亲的胞胎里头,又从母亲的胞胎里头生下地来。

 

【释】修这种的观想,叫观想到大势至菩萨。就是看到大势至菩萨的色身的形相,观想这尊大菩萨,叫第十一观。可以灭除无数劫阿僧祇,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业,能够这样的观想,可以不受到在母亲胞胎里头转生的苦。并且可以常常到诸佛清净奇妙的国土去游行。这种观想成功了,就可以说是完全满足观想观世音菩萨,同了大势至菩萨了。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

 

【解】‘结’字:是因为把两足盘拢来,【足,就是脚。】像把两足打了一个结那样,所以称结。‘跏’字:是因为把足加在腿上边,所以在加字旁边加一足字,实在还是同了加字一样的意思。趺:就是足骨。【结跏趺坐,在下边释里头会详细讲明白的。】五百色光,就是五百种颜色的光。

 

【释】见到了上边第十一观,所说的种种奇妙景象的时候,自己的心就应该要发起,已经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身体在莲华里头,学佛菩萨结跏趺坐法,先把右足扳起来,右足背压在左边大腿靠外的一面,再把左足扳起来,左足背压在右边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左押右,又把两手心都向上,把左手背压在右手上边,这种样子叫降魔坐。倘然先把左足扳起来,左足背压在右边大腿靠外的一面,再把右足扳起来,右足背压在左边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右押左,又把右手背压在左手心上边,这种样子,叫吉祥坐。从前释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树下修道的时候,就照这种吉祥坐的坐法。

 

降魔坐、吉祥坐,两种都是全跏坐,就叫结跏趺坐。还有简便些的坐法,就是把右足背压在左边大腿靠外的一面,或是把左足背压在右边大腿靠外的一面,叫半跏坐。全跏坐、半跏坐,都可以的;不过半跏坐,应该要格外诚心恭敬些的。年岁不很高,腿骨不很硬的修行人,还是应该学全跏坐的好。这种坐法最安稳,最能够收摄妄想,魔见了就能够生恐惧心。照这样坐定了,心思清净了,应该要作一种观想,想自己所坐的莲华,已经合拢来了。观想到莲华已经合拢来的时候,又要观想到莲华忽然开放了。观想到莲华已经开放的时候,又要观想莲华里头,忽然现出五百种颜色的光明来照在自己的身上。再要观想自己的眼目能够睁开来了,见到许多佛、许多菩萨,都排满在虚空里头。

 

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

 

【解】十二部经,是把所有的佛经,分做十二种类,就叫十二部经。第一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契经两个字。第二祇夜:就是重颂两个字。第三伽陀:就是孤起颂。第四尼陀那:就是因缘。第五伊底目多:就是本事。第六阇多伽:就是本生。第七阿毗达摩:就是无比法。【无比法,是没有可以比拟的意思。】第八阿波陀那:就是譬喻。第九优婆提舍:就是论议。第十优陀挪:就是自说。第十一毗佛略:就是方广。第十二利伽罗:就是授记。【这里只把梵文翻译中国文的名目提出来了,要晓得中国文名目的意思,下边释里头会解释明白的。】

 

【释】极乐世界的水鸟树林都会发出音声来的。并且所发出的音声,同了诸佛一样的,也都会演讲深妙的佛法的。并且所演讲的佛法,又同了十二部经里头所讲的道理完全一样的。

 

十二部经所分的种类,第一契经:是经典里头专门讲意义的长行文。【长行是句子有长有短的,不像偈颂那样的句子,一定是三个字、四个字、或是五个字、七个字,一样长短的句子的。○偈颂到下边就会讲明白的。】‘契’字,是相合的意思。契经,是上合佛理,下合众生机的意思。第二应颂:也可以叫重颂,【这个‘重’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从字音;是已经有了长行的经文,再用像偈颂那样的重复称赞一遍。】是称赞歌颂的意思。同了偈文一样的,也都是一样长短的句子。应颂、重颂,都是照前边长行的文,重新宣说一遍。第三孤起颂:不照前边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所以叫孤起。【‘孤’字,就是单独的意思。】第四因缘:是经里头所说的,都是怎样能够见到佛,听到佛说法的因缘,大半像各种佛经里头的序分,或是序品那样的。第五本事:是佛说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像法华经里头的,药王菩萨本事品那样的。第六本生:是佛说自己过去世因缘的经文。第七无比法:【无比法,是梵语阿毗达磨;翻译的中国文,就是没有比得上的意思。】是记佛显现种种神通,种种事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佛的。第八譬喻:是所有的经文,都是说譬喻的文字。第九论议:是佛法的道理意义,大家问答的经文。第十自说:佛的说法,大半都有人问了才说的,这自说的一类,是没有人问,佛自动说的。像阿弥陀经那样的。第十一方广:是说方正广大的真实义理的经文。第十二授记:是为菩萨记成佛的名号。这十二种经文里头,只有契经、重颂、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还有九种都是依照了经文里头所记的实事,定各种名目的。

 

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解】在观想的时候,一心在极乐世界种种景象上边,没有一些些散乱念头,像入了定一样的,等到一切都观想清楚了,又像出了定一样了,所以叫出定。

 

【释】若是到了出定的时候,还能够牢记住,不忘却观想到那种景象,就可以算是成功了,名目叫见到无量寿佛极乐世界。就是普遍的观想到了,也就叫第十二观。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解】行人,同了行者一样的,也是称修行佛法的人。

 

【释】无量寿佛化了无数的身相,同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常常到这个修观想人所住的地方来。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解】至心的‘至’字:同了极字一样的意思;至心:就是极诚心的意思。

 

【释】佛又嘱附阿难同了韦提希道,若是有人发极诚恳的心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先应当观想无量寿佛一丈六尺的像,【佛一丈六尺的像,是佛通常化身像的身量。】在七宝池上边。像前所说无量寿佛无量无边的身相,不是凡夫狭小的心量,所能够观想得到的,所以要先观想一丈六尺的像。

 

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解】宿愿:是前生,或是前前生所发的愿。成就:就是成功。

 

【释】虽然凡夫的心力狭小,够不上观想无量无边的身相,但是因为佛前生所发的愿力强大的缘故,所以如果有修行人,记念观想无量寿佛这样高大的身量,也一定可以观想成功的。只不过观想佛像一丈六尺的像,已经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了,何况再要观想到佛完全满足的身相呢!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

 

【解】神:是变化不测的意思。【不测,是揣想不到的意思。】通:是自在无碍的意思。如意:是事事可以称我心的意思。

 

【释】阿弥陀佛的神通,有如意自在的力,要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能够到十方国土去变化显现,自在得很。或是显现极大的身量,可以充满在虚空里头。或是显现极小的身量,不过一丈六尺,或是八尺。所现的形相,不论是大相,是小相,都是真金的颜色。在佛头顶上边圆光里头,所现的化佛,同了宝莲华都像上边所说的种种一样的。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解】杂想:是夹杂的观想。

 

【释】观世音菩萨同了大势至菩萨,到随便什么地方去,都变化了像众生一样的身相。但是只要看两尊菩萨头部的形相,就同了众生不一样了,就可以晓得一尊是观世音菩萨,一尊是大势至菩萨。这二尊大菩萨都是帮助阿弥陀佛,普遍教化一切众生的。这一种观想一佛二菩萨的形相,是不一样的,有时候见到大相,有时候见到小相,有时候见到菩萨本来的身相,有时候变化了众生的身相,所以称做杂观想。就叫第十三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解】离开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往。生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里头去,叫生。深心:是求往生西方的心,很深切的,不是浮在面上,忽然发发,忽然又停停的。回向:是把所修的种种功德,完全归向到往生西方的愿心上去。【‘回向’二个字,详细讲起来很烦的,若是要晓得详细,可以请一本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首一本佛法大意里头,有详细解释的。】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修行人,总共分做九品。【九品,是九等的意思。】最高的第一品,叫上品上生,怎样可以得到上品上生呢?要晓得,若是有众生愿意要到极乐世界去的,只要发三种愿心就可以往生了。第一、要发极诚恳真实、求往生的心。第二、要发很深切不变更、求往生的心。第三、要发把所修种种的功德、完全回向到求往生的心。能够完全发这三种愿心,一定能够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解】戒行的‘行’字:要在右边上角加一圈,读做恨字音;就是守各种戒的功夫,修佛道、菩萨道,求成佛、成菩萨,发普遍化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心,叫大乘;像缘觉声闻,只顾了脱自己的生死,叫小乘。方等的‘方’字:是方正;等字:是平等。方等经典:就是说方正平等的佛道的经典。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是念种种的戒法。】念施、【是念布施,可以除众生的悭心贪心。悭,是器量小。】念天。【修佛道的人,当然不应该念天,但是天有五种,第一世间天,像天王天子等的天。第二王天,像四王天一直上去,到非想非非想天,是众生可以生到这种天上去的天。第三净天,是断除烦恼,清净没有垢秽的天。第四义天,十位以上的菩萨,才能够生在这种天上去。第五就是第一义天,第一义三个字,是最上最高的意思,诸佛菩萨常住在这种天上,不生、不老、不病、也不死,永远没有变易的。】

 

【释】发上边所说三种心的人,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还有三种众生,也应该往生的。第一有慈悲心,不杀害生命的人,同了完全守住种种戒法的人。第二、读诵大乘佛法,【读,是看了经本,出声的念。诵,是不看经本,不出声的念。】同了讲方正平等佛理的一切经典的人。第三、是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种的人,还要把所修的三种功德,都回向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上去,求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完全修满这三种功德的修行人,就能够最快从一日起,或是二三日,或是四五日,最多不过七日,一定能够往生了。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解】精进:是专心不懒惰的意思。勇猛:是向前不退缩的意思。声闻:是小乘,专心修苦集灭道四谛法的。【四谛法,讲起来是很烦的,若是要详细晓得,可以请一本心经白话解释来看看,就明白了。】‘执’字:是捏的意思。授手:是伸出手来的意思。

 

【释】这个往生的人,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去的时候,因为他修行发愿,非常的勤恳向前的缘故,所以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化佛,成百成千的比丘、声闻、许多许多的人,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天上人,还有七宝装饰成的宫殿。观世音菩萨手里头,拿了金刚做成功的宝台,同了大势至菩萨,都到这个修行人的面前来。阿弥陀佛放出很大的光明,来照这个修行人的身体,并且同了许多菩萨,都伸出手来迎接这个修行人。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解】踊跃:是跳的意思,是非常高兴的表示。‘顷’字:是极短的时间。

 

【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了无数的菩萨,称赞叹美这个修行人,并且还劝导他,巴望他的愿心渐渐的进步。这个修行人见到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了许多大菩萨,非常的欢喜跳跃。自己见到他自己的身体,坐在金刚台里头,跟随在佛的后面只有在弹一弹手指的一些短时间,就生到极乐世界去了。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解】色相:同了色身众相一样的,也是色身的种种形相。悟:本来是开悟的意思;也就是证到得到的意思。

 

【释】这个修行人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去,就见到佛的色身,种种的好形相,完全都有的。还见到许多菩萨的色身,也是种种的好形相,完全都有的。光明很大的七宝树林,自然会演讲奇妙的佛法。修行人听到了,就证得了无生法忍。【无生法,是没有生也没有灭,就是了脱生死。在前边初观里头,详细讲过的。】

 

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解】须臾:是片刻的意思。次第:是挨了次第的意思。陀罗尼: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总持两个字。‘总’字:是不分散的意思。‘持’字:是拿住了不放他失去的意思。

 

【释】在片刻的短时间,这个修行人就能够经过、服侍到许多许多的佛,周遍到十方世界去。在许多佛面前,依了先后的次序,受许多佛为他所记成佛的名号。这个修行人回到自己的国土去,就得到无量数的陀罗尼法门。陀罗尼有四种,一法陀罗尼:是把佛所教的一切,总持不忘。二义陀罗尼:是说把佛法的义理,总持不忘。三咒陀罗尼:是说奇妙不可以揣测的神咒,总持不忘。四忍陀罗尼:是把一切佛法真实的相,能够定心安住,总持不忘。这是上品上生的修行人。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解】‘趣’字:同了味字差不多的意思。义趣:就是义理的趣味。第一义:是实在的真理,是最高最上没有更胜过的义理,所以称做第一。谤:是毁谤,就是有心说坏的意思。

 

【释】上品中生,是九品往生的第二品。这上品中生的修行人,不一定要读诵方等经典,只要把佛经的文句,【文句、就是经文的字句。】那怕少到一二句,或是一个偈的意义趣味,能够深切的明解了;还能够把这个心,安住在佛法里头深奥广大的真理上边,不被旁的种种外道邪说所摇动诱惑,深切相信因果的道理,不说坏大乘佛法,把这样种种的功德,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的愿心上去。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解】第一个‘行’字:是修行的意思。眷属:不一定是自己的家属亲戚;在佛教里头,凡是一同修学佛法的人,或是皈依的弟子等,都可以称眷属的。法子:是传佛法的人。紫金,是金里头最上等的金。

 

【释】修上边所说各种功德的修行人,到了寿命快要完了的时候,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还有无量数的圣人贤人,一同修学佛法的人,都围绕住了这个修行人。阿弥陀佛拿了紫金台,到修行人的面前,称赞这个修行人,叫他一声法子道:‘你能够修行大乘佛法,明白了解最上的义理,所以我现在来迎接你。’阿弥陀佛就同了上千的化佛,在同一个时候都伸出手来,握这个修行人的手。【握手,就是搀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

 

【解】叉手:是把十只手指交叉起来。‘宿’字:是一夜的意思;经宿:是经过一夜。紫磨金的‘磨’字:是没有一些些垢秽的意思,完全是洁净的金。

 

【释】这个修行人看见自己坐在紫金台里头,双手合拢了,十指交叉了,口里头称赞叹美诸佛。不过像转一个念头的短时间,就生到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头去了。这一座紫金台,像一朵很大的珠宝装饰成的莲华,经过一夜,莲华就开了。这个修行人的身体,就变成紫磨金的颜色,他的足底下也有了七宝的莲华了。

 

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解】这个‘宿’字:是前世的意思。‘习’字:是修学的意思。纯说:是专门说一种佛法,不是夹杂说说这种,又说说那种。

 

【释】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都在一个时候,在两眉中间放出光来,照在这个修行人的身上。这个修行人照到了光,他的两眼就睁开了,【睁字、读做争字音,就是张开眼的意思。】明亮了。并且因为他前世,或是前前世修学过佛法,听到过佛法的义理的,所以能够普遍的听到大众的声音,都是专门说一种极深奥、最高妙的真实道理。这个修行人听到了,就从紫金台上下来向佛顶礼,合了两掌称赞叹美佛的一切功德。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翻译中国文,阿,是一个无字。耨多罗,是一个上字。三是一个正字。藐,是一个等字。菩提,是一个觉字。合并起来说,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六个字。把这六个字分开来讲,无上:是最高最上,没有更高更上的意思;正等:是没有邪见偏见的意思。【邪见,是邪的见解;偏见,是偏在一边的见解,不是中正正当的见解。】‘觉’字:是醒悟的意思。合并起来解释,是佛的智慧,就是成佛。不退转:是所修的功德,越修越上进,不会退失,也不会转变。应时:是立刻的意思。受记:是修行人受到佛的记名,所以用这个受字。【是收进的意思。】前边所解释的是佛为了修行人记名所以用那个授字。【是给旁人的意思。】

 

【释】这个修行人生在宝莲华里头,经过了七天,立刻就得到佛的智慧,永远不会退回转来了。并且还立刻得到神足通,能够周遍的飞行到十方世界去,伺候服侍十方的一切佛。就在一切佛所住的地方,修种种的正定法。经过了一小劫的时期,就证到了不生不灭、了脱生死的地位。当时就在佛的面前,受佛为他记成佛的名号。这就叫上品中生的修行人。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解】无上道:是最高最上的佛道,就是求成佛的心。

 

【释】上品下生,是九品往生的第三品。这样的修行人,也是很相信因果的,也是不谤毁大乘佛法的。他能够发最高最上求成佛的心,他把这种功德,回向到发愿求生到极乐国土去。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解】清净:是说身口意三业,都没有罪恶垢秽,所以叫清净。

 

【释】这个修行人的寿命,到了要完尽的时候,阿弥陀佛,同了观世音、大势至、还有许多的菩萨,拿了金的莲华,化成五百尊佛,来迎接这个修行人。五百尊化佛,大家都同时伸出手来迎接他。还同声称赞他道:‘法子!你现在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了,并且还发了求成佛的心,所以我来迎接你。’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

 

【解】三七日:是三个七日,就是二十一日。

 

【释】这个修行人,看见了上边所说的佛,同了许多菩萨拿了金莲华来迎接他的时候,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金莲华里头。坐好了,华就合拢来了,他跟随在佛的后面,就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头去了。经过了一日一夜,莲华开了。在七天里头,就见到了佛。虽然见到了佛的全身,但是佛的种种相、种种好,心里头还是不明白,不清楚。要过了三七二十一日后,才能够明明白白看清楚了。

 

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解】百法,是一百种的法。第一是心法,总共有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又叫第六识。】末那识、【又叫第七识。】阿赖伊识。【又叫第八识。末那、阿赖伊,都是梵语,因为没有翻译中国文的名目,所以叫第七识、第八识。】第二是心所有法,总共有五十一种:分做遍行五种,触、受、思、想、作意。别境五种,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烦恼六种,贪、嗔、痴、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种,念、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四种,悔、睡、寻、伺。第三是色法,总共有十一种: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第四是不相应行,总共有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灭尽定,在下边八解脱里头,有解释的。】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第五是无为,总共有六种: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等种种法。恰巧是一百种,所以叫百法。【因为这一百种法,解释起来非常的烦,并且同了修十六观没有关系,我又不会详细解释,所以不解释了。大家晓得一些名目就罢了。】‘明’字:是菩萨登了欢喜地,【欢喜地,是十地位里头的第一位。第二离垢地。第三发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极难胜地。第六现前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菩萨从起初修行起,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妙觉菩萨,五十二个位子,才能够成佛。】所得到的智慧门,因为智慧能够通到百法的真性,所以叫明门。上辈:就是上品。

 

【释】修行人过了二十一日,不但是能够明明了了见到佛的种种相、种种好,并且还能够听到种种的声音,都是演讲最高妙的佛法。这个修行人就到十方世界去,游历供养十方世界的诸佛。在诸佛的面前,又听到极深奥奇妙的各种佛法。经过了三小劫的时期,智慧渐渐的加增起来了,所有佛道里头一百种的智慧门,都可以修完全了,就可以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一直安住在十地里头的第一位欢喜地了。这就叫上品下生的修行人。这种观想就叫上辈想,也就是第十四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解】中品上生,是九品往生的第四品。五戒:是不杀生、不偷抢、不邪淫、不说假话、不饮各种酒。五逆:是杀父、杀母、杀害阿罗汉、破坏僧众、出佛身血,犯这种罪的人,都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称做逆。出家:是脱离俗家,专心修学佛道。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怎样可以修到中品上生呢?若是有众生能够受五种戒法,或是受八种戒法,【八戒斋,在前边目犍连授国王八戒一节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守住了不破戒,还有别种的戒法;也能够修不造五种大逆的罪,没有种种的过失灾难,这个人就种了善功的根了。能够把这种善根来发愿心,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上边去,这个修行人到了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阿弥陀佛,同了许多比丘、眷属,都围绕了这个修行人。阿弥陀佛两眉中间放出金色的光来,照到这个修行人所住的地方。演讲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苦、空、无常、无我,前边第二观里头,已经解释过了。】称赞叹美这个修行人,出家修行的功德,所以就能够离开种种的苦恼。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

 

【解】‘寻’字:同了即字差不多的意思;不过没有即字那么快。

 

【释】这个修行人见到了阿弥陀佛放金色光,心里头非常的欢喜。看见自己的身体,坐在莲华台里头,双膝跪在地上,两手合拢了,向佛行礼。还没有到抬起头来的短时间,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所坐的莲华也就开了。

 

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解】‘敷’字:是开放的意思。‘谛’字:是真实的意思。四谛:是四种真实的理;第一、苦谛。第二、集谛。第三、灭谛。第四、道谛。三明,是三种明:第一、天眼明。第二、宿命明。第三、漏尽明。八解脱,是八种解脱。解脱:是能够解放自由,不被种种烦恼束缚住,也可以叫八背舍;背舍:是厌恨舍弃的意思。第一、是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第二、是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第三、是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第四、是空无边处解脱。第五、是识无边处解脱。第六、是无所有处解脱。第七、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第八是灭受想定身作证。【四谛、三明、八解脱,在后边的释里头,就会解释明白的。】

 

【释】莲华正在开的时候,这个往生的人,就听到许多声音都是称赞叹美声闻所修的四谛法。声闻有四种分别,叫做四果。‘果’字:是结果的意思,就是修到什么功夫,结成什么果:第一、须陀洹。第二、斯陀含。第三、阿那含。第四、阿罗汉。一果比一果高。【阿罗汉果,也可以称阿罗汉道。四种果名的意义,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皆是大阿罗漠一句,心经白话解释,无苦集灭道一句底下,都有详细解释的。】

 

四谛的第一谛、是苦谛: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要晓得三界的情形,可以查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同了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种种的苦报。第二、是集谛:集,是聚集的意思。聚集了贪嗔痴种种的烦恼,就造成种种的恶业,造了恶业,就会受到三界六道种种的苦报。所以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第三、是灭谛:就是灭除种种的苦。第四、是道谛:道,是真实的佛道,能够修了佛道,迷惑就完全觉悟了,所以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明白了四谛的道理,就可以证到声闻了。这个往生的人,听到了四谛法,立刻就透澈的觉悟了,所以就证到了声闻最高的阿罗汉道了。并且连了三明、六通、八解脱,也都完全修到了。这就是中品上生的修行人。

 

三明,是三种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三明同了六通里头的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六通,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一句底下,有详细解释的。】不一样的。现在先把六通大略解释了,再解释三明,可以容易明白些。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天眼通:是不论日间夜间,不论怎样远的地方,不论有什么东西阻隔住了,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天耳通:是不论怎样远、怎样轻的声音,或是说的,不论那一种的话,都可以听得清楚的。他心通:是不论什么人的心里头所转的念头,或是没有看到过的书里头,所讲的种种事情,种种道理,都可以晓得。宿命通:是不论自己的,或是旁人的事情,不论这一世、前一世、前十百千万世的事情,都完全晓得。【神足通,在前边已经解释过,所以不再解释了。】漏尽通的一个‘漏’字,是譬喻一个破瓶,装了水进去,就要漏出来;像人有了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他的心思就会被这些烦恼牵引去,造出种种的业来,守不牢自己的心,就像漏水的瓶一样。漏尽,是把这种漏的坏处都修补好了,把贪嗔痴种种的烦恼,一齐去得清清净净,就得著了种种的神通,所以叫漏尽通。天眼明是不独是得到了天眼的神通,还可以看得到这一世,受到这样的乐报、苦报,都是前生前前生所造的善业恶业的因缘,叫做明。宿命明:是不但是得到了宿命的神通,还可以晓得造了各种善业恶业的因缘,所以得到各种乐报苦报,叫做明。漏尽明:是不独是得到了漏尽的神通,还能够自己拿得定把种种的烦恼,永远不再生出来,叫做明。

 

八解脱的第一解脱,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在佛经里头,凡是两眼能够看见的,都叫色;内,是指心里头,若是心里头有色的想念,就容易引起贪心来了,应该就要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使得这个贪心不起来,所以叫解脱。第二、是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就是心里头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得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所以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使得这个贪心,永远不起来,所以叫解脱。第三、是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可以显明观想人的胜妙,可以证明他的心性,很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证。并且他的观想,已经可以说是完全圆满,能够安住在定中了,所以叫具足住。第四、是空无边处解脱。第五、是识无边处解脱。第六、是无所有处解脱。第七、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天上修定的人,各各在自己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得人生厌离的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第八、是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也可以叫灭尽定,就是九种次第定里头,【九种次第定,讲起来很烦的,并且同了这一节经文,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讲了。】功夫最高的一种定。受,就是领受的意思,一个人有了眼耳鼻舌身的五根,就要领受色声香味触的五尘了;【五根五尘,讲起来很烦的,若是要晓得明白,心经白话解释里头,讲得很详细的,可以请来看看。】领受了五尘,就要生出种种的妄想来了,若是没有很深的定功,一定不能够灭受想的。能够有灭除受想的定功,那就什么都能够灭了,所以能够称灭尽定。三明、六通、八解脱都修完全了,就叫中品上生。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解】八戒斋,就是八戒。【前边已经解释过。】因为第八戒不在吃的时候不吃,【就是过了午时不吃。】是斋法,所以叫八戒斋。沙弥:是出家受十戒的男子。十戒的前五戒,同了五戒,完全一样的。第六、是不著华鬘,不用好香涂在身上。第七、是不看跳舞,也不听歌唱。第八、是不坐高大的床。第九、是过午不食。第十、是不藏金钱珍宝。具足戒: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戒的比丘戒。香也可以叫功德香,是能够守住各种戒法,这种守戒的功德,像香气普遍熏到各处一样。

 

【释】中品中生,是九品里头的第五品。若是有些众生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八戒斋的;或是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沙弥戒的;或是能够一日一夜,完全守住具足二百五十戒的,还要端端正正有威严、有礼貌,一些不违犯忽略,把这种功德回向发愿求生到极乐国去。因为这个修行人的功德香,已经早就周遍熏到了的,所以这个修行人到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同了许多眷属。大家都放出金色的光来,手里头拿了七宝的莲华,到这个修行人的面前来。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

 

【解】随顺:是跟随顺从的意思。

 

【释】这个修行人,自己听到虚空里头有声音称赞道:‘善男子呀!因为你跟随,顺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教化的缘故,所以我来迎接你。’这个修行人听到了这几句话,看见自己坐在莲华上边,莲华就合摆来了,修行人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在七宝池里头,经过了七日,莲华开放了。

 

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解】须陀洹是声闻四果里头的第一果。半劫是半个劫的时期,就是八万四千年。【八万四千年,是照半个小劫算的,因为下边中品下生的,只过一个小劫,就成阿罗汉。所以晓得这个半劫,一定是小劫,不是中劫,更加不是大劫了。】

 

【释】莲华开放了,这个修行人就睁开了眼,合拢了两手,称赞阿弥陀佛。因为他听到了佛法非常的欢喜,所以就证到了声闻的初果须陀洹。经过了半个小劫的时期,就超过了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一直证到了阿罗汉道了。这就叫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解】善知识:是信佛法,能够劝化旁人信佛的人。壮士:是身强力大的人。屈:是弯曲,伸:是伸直。

 

【释】中品下生,是九品往生里头的第六品。若是有相信佛法的善男子,或是善女人,能够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在世界上对待众生,能够发仁心、发慈悲心,这样的人,到了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向他详详细细说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种种的快乐,也说阿弥陀佛在出家修行,做法藏比丘的时候,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心。【四十八大愿,详细解释起来很烦的。我等到这本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做成了,就要做无量寿经白话解释了。这四十八大愿,在无量寿经白话解释里头,一定要详细讲的,所以这里不讲了。】这个修行人听到了极乐国土种种快乐的事情,同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后,寿命就完尽了。譬如像身强力大的人,把他的臂膊,屈一屈、伸一伸的短时间,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解】‘遇’字:是碰到的意思。‘已’字:是已经过去的意思。

 

【释】这个修行人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经过了七日,碰见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听到两大菩萨的说法,非常的欢喜,就证到了初果须陀洹。过了一小劫的时期,功夫渐渐的深了,就证到阿罗汉。这就叫中品下生的往生人。所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总名叫中辈生想,也就叫第十五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解】‘诽’字:是心里头想说坏人、批评人的念头。‘谤’字:是口里头说坏人、咒骂人。惭愧:就是羞耻心,俗语叫做丢脸。十二部经,就是经文的体裁和性质,分为十二类:第一契经,也称长行。第二重颂。第三讽诵,又叫孤起颂。第四因缘。第五本事。第六本生。第七未曾有。第八譬喻。第九论议。第十自说。第十一方广。第十二授记。首题名字:是经的题目,就是经的名称,像观无量寿佛五个字,就是这部经的名目。智者:是有智慧的人,也可以说就是善知识。南无: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有许多说法,最说惯的,是归命两个字。就是把自己的身命归托佛菩萨的意思。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上生,是九品里头的第七品。若是有些众生,造了种种的恶业。虽然心里头没有转批评方等经典的念头,口里头也没有说方等经典的坏话,但是愚痴不明白道理的人,造了许多的恶业,一些不晓得羞耻;到了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向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各种名目,这个人因为听到了许多经的名目,就灭除了一千劫所造极重的恶业。这个有智慧的善知识,又教他合拢了两掌,叉起了两手,向佛称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称念佛名,又除灭了五十亿劫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大家要晓得,称念佛名的利益这样的大,还可以不赶紧至诚恳切的念佛么?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

 

【解】彼佛,是说阿弥陀佛。‘遣’字:是差的意思。‘以’字:是因为的意思。七七日,是七个七日,就是四十九日。

 

【释】这个修行人正在合掌叉手,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差化身的阿弥陀佛、化身的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大势至菩萨,到这个修行人的面前,称赞这个修行人道:‘善男子呀!因为你称念佛名的缘故,你所造的许多罪都消灭了,所以我来迎接你。’化佛说完了这几句话,这个修行人就看见化佛所放的光明,周遍照满在这个修行人的房屋里头。这个修行人见到了化佛放的光,心里头很欢喜,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寿命,也就完尽了。他就坐在宝莲华里头,跟在化佛的后面,生到七宝池里头去了。经过了四十九日,莲华开放了。

 

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解】‘信’字:是信佛道。解:是明白了解经里头的义理。‘具’字:是这个修行人,已经完全有了百法明门的知识了。

 

【释】在莲华开放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同了大势至菩萨,放出很大的光明来,停住在这个修行人的前边,两大菩萨向他说十二部经很深奥的义理。这个修行人听到了,都能够信,都能够明白了解,并且就发了修成佛道的大愿心。经过了十个小劫,百法明门【在前边第十四观里头,已经详细解释过了。】也都完全修学成了,就得到了十地位的第一位。这就叫下品上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

 

【解】僧祇:是比丘、比丘尼。不净说法,有五种:第一、是说虚妄语。第二、是只说世法上的话,不说佛法。第三、是饮酒,吃五辛,【五辛,是五种又苦又辣又臭的菜类,像韭菜、大蒜、葱、蒜苗、小蒜都是的。】同了犯淫,【不论正淫邪淫,都是犯淫。】或是身上不净,穿了法衣【法衣,是出家人所穿的衣。】到佛堂里头去污秽三宝。第四、是说坏信佛同了有道德的人。第五、是因为贪旁人给他吃,给他钱,向人随意乱说佛法。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中生,是九品往生里头的第八品。或是有些众生破坏违犯五戒八戒的,或是破坏遵犯具足戒的。【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也可以称大戒;就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尘空大法师说,依据四分律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梵网经上,说比丘尼五百戒,查各种律书,都没有比丘尼五百戒的说法。○律书,就是讲出家人应该守各种戒的书。】像这样愚痴的人;或是偷比丘、比丘尼、大众的东西;或是偷旁人供养比丘、比丘尼吃的穿的东西;或是不依照佛的道理,专门把不清净的世间法,向大众人演说;或是向旁人乱说违背佛理的妄语,害旁人堕落恶道,自己一些些不晓得羞耻,还要把所造的许多恶业,来遮饰自己。【这里的庄严两个字,只能够当他遮饰来讲了。】像这样犯罪的人,因为他恶业太多太大了,应该堕落到地狱里头去的,所以到了他寿命快要完尽的时候,地狱里头各处的火,【上边所犯的各种重罪,都要堕落到无间地狱去的,所以有种种的火。】在同一个时候,一齐都要烧过来了。

 

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解】十力:是佛同了菩萨,所有十种智慧力的用处。这个广赞的‘广’字:是多的意思。神力,是有神通的能力。戒:是五戒、八戒、各种戒法。定:是心思安定不动。慧:是智慧。解脱知见,同了上边的十力,下边释里头就会解释清楚的。

 

【释】这个修行人,虽然碰到了地狱里头的种种火,但是亏得碰到了善知识,动了他大慈大悲的心,就向这个修行人,称赞演说阿弥陀佛十力的威严,十方的功德。十力:第一、是知觉处非处力。【觉处,是晓得道理的意思;就是佛能够晓得是道理,不是道理的智慧力。】第二、是知三世业报力。【业报,是善业恶业的报应;造善业,得乐报,造恶业,得苦报;就是佛能够晓得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业报的智慧力。】第三、是知诸禅解脱三昧力。【就是佛能够晓得各种禅定,同了八种解脱,三种三昧的智慧力。禅,是梵语,禅那的简单说法;翻译中国文,是静虑两个字。就是静定了心思,参想佛法的理。虑,就是参想的意思。禅的道理很深的,修禅的法门很多的,大略说说也有十二种,所以叫诸禅。解脱,到下边有详细解释的。三昧有三种:第一是空三昧:就是观察种种的法,都是有了因,有了缘,才生出来的。凡是有了因,有了缘,生出来的一切法,都是虚假的,没有实在体质的,所以叫空。第二是无相三昧:色声香味触男女生异灭十种,都是虚妄的相,要想证到涅槃,一定要离开这十种虚妄相的;离开了这十种虚妄相,就是一切相都没有了,所以叫无相三昧。第三是无愿三昧:也可以叫无作三昧。作,是造作,就是有心做出来的意思。苦同了无常,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舍弃的,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造作的,所以叫无愿三昧。○生异灭,就是生住异灭四种相,除去了住相,就只有生异灭三种相了。我们世界上,不论什么法,一定是先有生,等到已经生了还没有灭,在那暂时停顿的短时间,叫住;但是住又不会常住的,忽然又要改变的,在这改变的时候,叫异。究竟还是要没有的,还是要归到灭的一条路上去的,叫灭。涅槃,是梵语;翻译中国文,就是没有生、也没有灭、了脱生死的意思。】第四、是知他众生诸根上下相力。【就是众生有上等利根的,也有下等钝根的,佛都能够晓得他们的相的智慧力。】第五、是知他众生一切欲力。【就是一切众生,种种的贪欲,佛都能够晓得的智慧力。】第六、是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力。【就是世界上所有无数众生的性各各不同,佛都能够晓得的智慧力。】第七、是知一切道至处相力。【像修了五戒十善,能够生在人道、天道,修了八正道等无漏法,能够证涅槃。佛晓得修什么道,成什么相的智慧力。○八正道:第一正见。第二正思惟。第三正语。第四正业。第五正命。第六正精进。第七正念。第八正定。这八种正道,讲起来很烦的,所以只把名目提出来不详细解释了。若是要晓得详细,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一节底下,解释得很清楚的,可以查看的。无漏,是修得很完密的,不会漏掉的意思。】第八、是知天眼无碍力。【佛用天眼来看众生生的时候,同了死的时候的相,是端正的、或是丑恶的,死了生到善道去的、或是堕落到恶道去的,都能够完全看见的智慧力。】第九、是知宿命共相共因缘力。【佛能够晓得众生经过百千万劫,一直到现在一世一世,是什么姓名、境界、苦乐、寿命长短的智慧力。】第十、是知永断习气力。【习气,是凡夫有的一种惯常的坏习惯,佛已经得到了无漏智慧解脱,凡夫所有的一切妄想迷惑的习气,也已经永远断绝的智慧力。】还要详详细细称赞阿弥陀佛的光明神通的力用,【力用,就是力量的作用。】也称赞戒、定、慧三种法。

 

戒定慧,是修佛法最要紧最重大的三种法。戒:是身业、口业、意业一切不犯。【身业,就是五戒里头的杀盗淫三业。口业,就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就是转恶的邪的念头。】定,是一心一意专门修学佛法,没有一些些别种不合佛法的妄念;或是看到了,听到了,违背佛法的邪说,摇动自己的心。慧:就是智慧,常常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心性,只有修种种的善业,不造一些些的恶业。解脱的‘解’字,【‘解’字,要在右角上边加一圈,读做夜字音。】是离开束缚的意思。‘脱’字,是自由自在的意思。解脱有八种:第一、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是心里头有了色同了想,两种贪欲的坏念头,就要赶快灭除他,要灭除这种贪欲心,应该要看身外边的种种不洁净,那就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贪了,也没了什么可以爱了;贪欲心就自然不会起来了,就解脱了。】第二、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就是心里头虽然不起色,同了想的那种贪欲,但是要使得不起的心更加坚固,还是要看身外边的种种不洁净,才可以使得这贪欲的心,永远不起来,所以叫解脱。】第三、是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就是不看污秽的色,只看清净的色,叫净解脱;在用定功的时候,连了净的相,都要完全除灭,只见到光明清净的色;虽然见到了这种清净的色,还是不起贪欲的心,那就这个身体证得了性解脱了,所以叫身作证。这种解脱,完全圆满能够常住在定上,所以叫具足住。○性解脱,是说把这个心完全离开各种定功的障碍,能够入灭尽定,这个本来有的真性,就解脱了。具足,就是完全圆满的意思。○灭尽定,下边就会解释清楚的。】第四、空无边处解脱。第五、色无边处解脱。第六、无所有处解脱。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种都是无色定的解脱名称。【天总共有二十八层,分做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最高的无色界,有四层天,就是空无边处天、色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因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种解脱,就是无色界各天上的天人修的,所以就把天的名称,做了解脱的名称,总名就叫无色解脱。】在无色定天上的人,就修这四种无色定解脱,各各在所修的定上,观照苦空无常无我四种法,觉得这种有生死的世界,实在可厌,一定要舍弃的,所以都叫解脱。第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具住,同了具足住一样的意思。】也可以叫灭受想定。【受,是领受了外边种种的境界,就转种种的妄想,没有停歇的时候;这受同了想两种的虚妄法,是修定功最不相宜的,所以一定要灭除,不放他起来的。】解脱知见,是已经切实明白了解脱的意义,见到了解脱的真相,不再受束缚的意思。

 

修行的人,从修戒得到定功,从修定生出慧来,从修慧得到解脱,从解脱得到解脱知见,这五种法,都是修成佛的功德。这五种功德,修到功夫深了,就成佛了。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解】‘猛’字:是厉害的意思。

 

【释】这个修行人听到了善知识的演说,称赞种种佛法,就灭除了他八十亿劫那么长时期所造的生生死死的罪。地狱里头发出来很厉害的火,也就化了清快凉爽的风,吹到许多天华上边去。这许多天华上边,都有化佛化菩萨来迎接这个修行人。像转一个念头的短时间,就得生到七宝池的莲华里头去了。

 

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解】梵音声,是大梵天上的天人所发的声音。梵音有五种好处:第一、音声正直。第二、音声和平雅致。第三、音声又清,又透澈。第四、音声又沉著,又浑满。第五、音声可似周遍到远地方也能够听到。发无上道心,就是发成佛的心。

 

【释】这个修行人在莲华里头,经过了六个大劫,莲华才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用很清净的音声安慰他,向他说大乘法很深的经典。这个修行人听到了这种佛法,立刻就发了成佛的心。这就叫下品中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解】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伤佛的身体,使得佛身体上出血。】破和合僧。【许多僧众,和合在一处,做佛事、修佛道,不但是不帮助他们,倒反在旁边挑拨破坏他们,使得僧众互相斗争,荒废佛事。】十恶: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说虚假的话。】两舌、【搬弄是非。】恶口、【用恶毒的话来咒骂人。】绮语、【说轻薄话。】贪欲、嗔恚、【发火。】邪见。【不正的见解。】

 

【释】佛又嘱咐阿难同了韦提希道,下品下生,是九品里头的最末后的一品。若是有众生造种种不善的业;像五种很大的忤逆罪,十种很大的恶业,种种不善的事,大半都犯全的。像这样愚痴的人,因为他恶业造得太多了,应该要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里头去的,在恶道里头要经历过许多劫数,受种种的苦,无穷无尽。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若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解】不遑:是心思慌乱,来不及念。彼佛,是指阿弥陀佛。

 

【释】这样愚痴的人,到了他寿命完尽的时候,碰到了善知识用种种的方法安慰他,向他演说种种很妙的佛法,还教他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但是这个愚痴人,被种种痛苦所逼迫,没有心思可以念佛。这个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又向他说道,你若是不能够念阿弥陀佛,应该称念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怎么不会念阿弥陀佛,又会念无量寿佛呢?因为人都是贪生怕死的,劝他念无量寿佛,这个人容易依从,所以就念了。】

 

如是至心,念声不总,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解】至心:是极真诚恳切的心。十念:就是十念法尽一口气念佛,不论念多少声,连念十口气。

 

【释】这个人听到了教他念无量寿佛,就合了他贪生怕死的念头了,所以就很诚恳的念。念佛的声音,就接续不断的一口气念十声,念满十口气的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他称念佛名的缘故,在他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不停的想念佛,就灭除了他八十亿劫所造的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

 

【解】日轮:就是太阳;因为太阳是圆的,像轮盘那样的,所以叫日轮。

 

【释】这个念佛人到了寿命要完尽的时候,就见到一株金的莲华,像太阳那样团圆的停住在他的面前。只有像转一个念头那样短的时间,这个人就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莲华里头,经过十二个大劫,莲华刚刚开放,比了上品往生的不晓得要迟多少倍了。

 

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解】凡是忽然生、忽然灭,不是常住不变的相,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实相是离一切虚妄的相,都归到真实的理上边去。诸法实相:是所有一切的法,都是真实的,不虚妄的,都是常住不变的,没有忽生忽灭的。

 

【释】这个修行人到莲华开放的时候,就见到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对了他发出大悲的声音来,【大悲音声,是声音里头带有又恳切、又有哀怜旁人的心思,几几乎像有哭出来的声音。】向他详详细细讲演一切佛法真实的道理,同了能够灭除种种罪恶的法门。这个人听到了两大菩萨的说法,心里头非常欢喜,立刻就发动了修成佛道的心。这种就叫下品下生。连了上边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一并叫做下辈生想,也就叫第十六观。所有十六种观想法,到这里完全讲说圆满了。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解】侍女,是侍奉韦提希的女子。‘曾’字:要在左边下角加一圈,读做成字音,是有过了的意思。‘豁’字:是开通的意思。豁然:是忽然很开通了,大大的明白了。‘逮’字:是得到了的意思。

 

【释】佛说完了上边许多话的时候,韦提希同了伺候他的五百个女子,听到了佛所说的话,立刻就看见极乐世界很大很长的形相。并且也见到佛的身相,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韦提希同了五百个侍女,因为心里头欢喜得很,大家赞叹这种景象,从来没有见过。心里头就忽然开通了,大大的觉悟了,就证到了无生忍。

 

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解】‘获’字:本来是捉到的意思;获得,就是得到。

 

【释】五百个侍女,大家都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就是无上道心,就是成佛的心。】都愿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佛看见他们都发了大愿心,就为他们五百人,都记了将来成佛的名号。并且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后,都能够见到许多佛,显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得到了三昧,都没有一些些不正不定的心念了。不但是五百侍女都发了无上道心,连得无量无边天上的人,也都发了无上道心了。

 

三、流通分:

 

【从下边尔时阿难即从座起两句起,一直到末了礼佛而退一句,都是流通分了。‘流’字:是流传开来的意思。‘通’字:是通行各处的意思。无论那一部经,在正文说完后,要把佛所说的正文,永远流传到后世去,使得后世的人,都可以看到听到,都得到利益,像佛在世的时候一样,所以叫流通分。】

 

尔时阿难,‘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解】此法,就是说十六种观想法门。

 

【释】凡是佛在说经的时候,阿难一定在说经的法会里头奉侍佛,并且把佛所说的法完全记出,一些都不漏掉的,所以佛说法才说完,阿难就从他的座位上起来,向佛说道:‘世尊!这部经应该用什么名称?所说的十六种观想法的紧要地方,怎样的领受?怎样的记住?’佛回答阿难道:这部经的名称,叫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在称观无量寿佛经,是后世翻译经文的大法师,简单的叫法。】也可以叫净除业障,生诸佛前。’【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业障除灭到清清净净,往生到诸佛的面前。】你应该领受记住,不可以忘掉的。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解】分陀利华: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白莲华。西方莲华,有青黄赤白四种,在没有开、快要开、已经开、同了华落四个时候,颜色就变化四次。正在开放的时候,颜色是白的,像银又像雪,有光的。这种莲华很大的,一朵华的叶,有几百瓣的多,很香的。这种华,我们凡人的世界上是没有的。胜友:是善友,有益的友。道场:是修道的地方,佛坐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的,所以成佛就叫坐道场。诸佛家:是说诸佛的家里头,就是指极乐世界。

 

【释】能够得到正定功夫的修行人,就能够在现在的一世上,见到无量寿佛,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若是善男子、善女人,只不过听到无量寿佛,同了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的名号,也已经能够灭除无量劫生生死死的罪了,何况时时刻刻想念了!若是有称念佛号的人,那末这个人,就是人里头分陀利华了。意思就是说人里头最好最上的人,世界上少有的人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做他有益的朋友。将来能够坐道场成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诸佛的家里头去。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解】目犍连,同了阿难的名字上,都加上尊者两个字,是因为他们两位年岁大,道德高的缘故。

 

【释】佛又嘱咐阿难道:‘你要好好的记住我上边所说的话。’能够记住这些话,就是记住无量寿佛的名号。在佛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同了韦提希那些人都听到了,大家都非常的欢喜。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解】‘步’字:是踏的意思。‘还’字:是同去的意思。

 

【释】佛说法说完了就踏在虚空里头,回到耆阇崛山去了。阿难因为佛好几次嘱咐他记住佛所说的法,所以阿难等到佛回去了,又向到法会里头来听佛说法的大众,把佛上边所说的种种事情、景象、法门,详详细细重行讲演一遍。所有在法会里头听法的许多天上的人,同了龙神、夜叉,听到了佛所说的一切法,也都非常的欢喜,向佛行了礼,各各退去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白话解释终。

返回[河池凤凰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河池凤凰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