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典(教法篇)

 

关世谦居士译

 

因缘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

觉悟的种子

烦恼

佛的救生

 

教法篇

 

第一章  因缘

 

第一节  四种真理

 

(一)这个人类的世界,充满了苦恼。生固然是苦,老、病、死更何尝不是苦?冤家却常常碰面;自己所爱慕的,偏偏又须别离;心所企求的,则往往得不到,这些无不都是苦。诚然,不离执著的人生,样样都是苦,这就称作是苦的根本——苦谛。

 

这些人生之苦,是由何而起呢?无疑的,乃是由于纠缠人心的烦恼所产生。如果再对烦恼加以探究,便不难了解与生俱来的欲望之于人生,是以强烈的执著为基础;因而对于所见、所闻便兴起贪婪,转而甚至对死也成了愿望,这就是苦的原因——集谛。

 

把这种烦恼的根本毫无保留地予以消灭,并且远离一切执著,那么,人类的苦恼便无从存在。消灭这苦的真理,就称作灭谛。

 

想进入消灭苦的境地,必须修行八种正道——八正道。那就是:正确的见解、纯正的思想、正经的语言、端正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实的记忆和正当的心志集中等。这八种是消灭贪欲的正道,称为道谛。

 

这些真理,人们必须澈底地以身实践。因为既知这个世界充满了苦恼,任何人想从这苦境中挣脱,就必须先断除烦恼。到了烦恼与痛苦双亡的程度,便达到了觉悟的境地。准此,觉悟就是以这八正道,才得以达成的。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巴利本相应部五六·一一·一二·转法轮经

 

(二)致志于修道的人士,必须了解这四项圣哲的真理。一般人就是因为不能理解于此,所以才长时期在迷路上彷徨不已。一旦了解到这四种圣哲的真理所在,才算得到了觉悟之眼的人。

 

因此,专心一志领受佛的教诲,同时也必须明确了解这四种圣哲真理的义蕴。

 

无论何世或任何圣者,想做一位光明正大的人上人,都必须是这四种圣明哲理的觉者,当然也是接受这四种真理教化的人。

 

——巴利本本事经一○三

 

一个人,当他真正开始通达这四种真理之时,便对各种欲望渐渐疏远,自然与世无争,不杀生、不偷盗、不违犯邪乱的淫欲、不欺骗、不毁谤、不陷害、不嫉妒、不嗔恨、不忘记人生无常的道理,更不离开正道。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三)修行正道的人,就像挑起了灯火,走进漆黑的屋中,黑暗马上消失,顿时充满光明。

 

学习正道,如能明了这四种圣明的哲理,便可得到智慧的灯火,愚昧的黑暗便从此消灭。

 

佛揭示这四种真理以接引人类,身受这正大教化的人,凭著这四种真理,在这无常的人世中,开启了真正的觉悟,成为此世人类所共同信守、共同依止的准则。

 

因此,如能明了这四种真理,进而才可以消灭一切烦恼的根本——无明。

 

——四十二章经

 

佛的弟子们!凭这四种真理,便可通晓所有的教法,从而,了解一切真理的智慧和功德,面对著任何人种,都可以演说教化。

 

第二节  微妙的联系

 

(一)人类的苦恼,是有其原因的;人类的觉悟,是有道理可以遵循的。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缘——条件——而生,也依缘而灭。

 

下雨、刮风、开花、落叶,一切一切都是依缘而生,依缘而灭的。

 

我们的身体,是由父母的缘而生,靠食物才得以维持成长,心也是靠经验和智识才培育而成。

 

因此,身、心都是依缘而成立的,也可以说是依缘而变迁的。

 

网的孔目,是由于互相牵连才得以成网。其实,世间的一切事物又何尝不都是由于相互牵连而成呢?

 

对于网目,如果把它视为只是整个网的一个孔目,那是一项大的错误。

 

网目必须与其他的网目相牵扯,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网目,而且,每个网目各与其他的网目联贯,才结成一个整体的网,从而才能发挥网的功能。

 

(二)开花的缘集齐了,花朵才得以绽放;落叶的缘聚拢了,树叶才会掉下来。绝不是无缘无故说开花就开花,想落叶就掉叶子。

 

惟其依缘而开花、依缘而落叶,所以不论何种物体,都是各有变化的,没有一项是可以独自存在而常住不变的。

 

一切物体,依缘而生、依缘而灭的道理,是永远不变的。因此,有变迁、非常住不移的理念,也是天地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这一点才永久不变。

 

——胜鬘经

 

第三节  依存关系

 

(一)人类的忧愁、悲伤、痛苦、郁闷是由何而起呢?归结起来,不外是由于人们有了执著而生。

 

执著财势富有、执著名闻利养、执著快慰娱乐、执著自我优越等等,由于有这种种的执著,才产生痛苦和烦恼。

 

原本一开始,这世界上就有了种种灾难,因之对于老、病、死才无可避免,悲伤与苦恼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如果对这种种加以追根究柢,因为有执著才有忧悲和苦恼,如能把执著革除净尽,一切烦恼与痛苦,自然消逝于无形。

 

如果进一步对执著再加以探究,当不难发现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无明和贪爱。

 

无明,就是未能正视于处在演变中的事物本质,而又茫然于事物的道理所在。贪爱,乃是贪婪于得不到的东西,生起执著和爱慕。

 

本来,事物的实质是没有差别的,其所以认为它有差别,乃是无明和贪爱的作用;本来,事物的自体是没有善恶的,其所以判断出善与恶,也是无明和贪爱的作用。

 

一切人类,时而会兴起不太正经的念头,这是由于内心的愚痴,以致见解难趋正确,执著自我,以致行为乖舛,结果才有了迷惑之身。

 

以业为田地、以心为种子,无明之土盖覆其上,以贪爱之而滋润、自我的水灌溉;于是不正当的见解则日渐增长,从而,这迷惘的身世便生了出来。

 

(二)因此,归结起来,产生这种充满忧、悲、苦、恼、迷惘世界的,就是我们的这个心。

 

迷乱的世界,无非只是从心所现的影子,而觉悟的世界,同样也是由心之所显现。

 

(三)在这世界之中,有三种错误的见解,如果依之而行,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将全被否定无余。

 

第一,有人主张:人们在世间所经历的任何事,均由命运所安排。第二,另一种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的主宰。第三,还有人认为:一切事物既无因,也没有所谓缘。

 

如果,一切都由命运来决定,那么,这个世界不论行善或为恶,都是命运所使,从而幸与不幸也是命中注定;除了命运之外,别无其他因素存在。

 

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寄望和努力于做哪些事,或不可做哪些事,从而世界上也就没有进步和改善了。

 

其次,神所安排之说、以及既无因也无缘的论调,都同须深加谴责。因为,果属如此,则远离罪恶和与人为善的意向、努力及意义,都全部荡然无存。

 

因此,这两种见解同属错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依缘而生、从缘而灭。

 

—华严经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

 

第一节  演变中的事物无实质

 

(一)无论身或心,因为是依因缘而成,所以身体是无实质的。身体既是凭因缘所集而有,因而也是无常的。

 

如果说身有实质的话,那么我们这个身就能依所想像,得到称心如意才对!事实如何呢?譬如:

 

一位王者之于国事,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完全依自己的意愿去处理一切。虽说如此,但是:不愿意生病,病还是会来;不希望衰老,衰老依然不请自至。每一件事都不能尽如所愿。

 

同一道理,心也是没有实质的,心也是靠因缘集聚而成,也是常常在演变的。

 

如果认为心有实质的话,那么,应该照我们所想像的才对!但是,是否如此?心里不希望恶,却又离善很远;心里希望善,却时常想到了恶。事实上都未尽如意。

 

(二)或有人问:我们这个身体,是永远不变呢?抑或无常呢?无疑地,答案应该是无常的,而绝不会错。

 

如果再问:那么,这无常是苦恼?还是快乐的呢?我们的答覆是:任何人既生之后,当他被病、老、死所逼迫时,谁都会说是苦恼的。

 

准此之故,把无常、演变、苦恼视为实质的、视为归我所有的,都是错误的。

 

心,亦复如是,是无常的、苦恼的、无实质的。

 

所以,把由身心所组成的,自己认为那就是‘我’,而且将之呵护有加、执取以为属我所有,这种观念必须祛除。

 

把一颗不具智慧的心,据为己有,那只是执著我有而已。

 

而你一意所呵护的身体,由于是因缘所生,无时不在演变,即使再短的时间,也从未稍停。

 

一如流逝的水、恰似闪烁的灯火,无时不在演变。我心之起意动念,就像活跃的猿猴,从无片刻的静止。

 

具有智慧的眼光,是如是见解,如此地察觉,从而对身心的执著,必须洞然物外。超然地解除了身与心的执著,庶几获得正道的体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五·萨遮迦小经

 

(三)生存在这个世界,任凭你再伟大,依然有五件事还是无法达成心愿:

 

第一、势将衰老之身,使它不再老化。

 

第二、陷入卧病之身,使它不病而稍安。

 

第三、病笃垂危之身,使它得免于死。

 

第四、形将销灭的物体,使它不灭坏而苟存。

 

第五、即将灭尽散涣的事物,使它幸存于一时。

 

尽管如此,世界上依然时常有人甘冒这不可避免的事实,横冲直闯,干犯无谓的痛苦与烦恼。接受过佛陀教法的人们,因为明了那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难逞侥幸的,故而,不抱持这愚昧的苦恼。

 

——巴利本增支部五·四九

 

此外,这世界上另有四种真实:第一,举凡一切生物,都因无明而生;第二,大凡能构成欲望的对象者,都是无常的、痛苦的、变迁的;第三,凡是存在的物体,都是无常的、苦的、会变迁的;第四,没有我,或属我所有的事物。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五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会变迁的。所谓万事万物均无实我的道理,纵使佛不出现于此世,也是亘古不易的定理。但佛了然于此,也悟证及此,并且以之教导人类。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四

 

第二节  心态

 

(一)迷与悟是唯心所现,一切事物是心所造。恰如魔术师,能随心所欲地变现出各种物品。

 

——楞伽经

 

人心的变化是无际限的,其活动也是无止境的。一颗肮脏的心,能变现出满是染污的世界;一颗清净的心,也能变现出一个玲珑绝尘的世界。至于物外境界的变化,也是无际限的。

 

画是画家所描绘的,物外的境界是由心所造的。佛所造的世界,是清净而无烦恼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则是既烦恼而又染污的。

 

——华严经卢舍那佛品

 

心,也像一位技巧的画家,能描绘出林林总总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一件事物品,不是由心的活动而产生出来。心的功用如此,佛亦如斯;佛既如是,而其他的人类又何尝不如斯?因此,在作画的一切事事物物的功用来说,心、佛、人类这三种是了无差别的。

 

一切事物从心而起,佛是正觉知者。因此,能够洞悉这种道理的人,才算真正的见到佛。

 

(二)但是,我们的这颗心,则又经常在恐惧、悲伤、忧恼之中,已经发生的事,固然常怀忧虑;尚未到来的事情,也要预为恐惧。此理安在呢?就是由于心中无明和贪爱的病态在作祟。

 

——华严经第十六·夜摩天宫品

 

迷惘的世界,从这贪爱的心中产生出来,而这迷恫世界中的种种因素,归纳起来,都在这颗心的里面。

 

生与死,也是由心所起。于迷惘生死有关的心,如果消灭,那迷惘的生死也就穷尽了。

 

——华严经第二二·十地品

 

迷惘的世界,也是由心所生起;由于这迷惘之心所见,而构成了迷惘的世界。了解到致心于远离这迷惘的世界,才能摆脱染污,获致觉悟。

 

——楞伽经

 

准此道理,这个世界是由心所统辖,也为心所累,因而接受心的控制。出现一个充满苦恼的世界,就是迷乱的心所使然。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六

 

(三)一切事物,都置心于先,以心为主,而又终以心成。如果说心是污秽的,而且身体所行亦复如是,痛苦当即尾随此人而至;一如拉车的牛只,车辆永远跟在它后面。

 

如果说心是善良的,身之所行亦复如斯,快乐就跟随著此人,恰似如影随形一样。从事于恶行的人,当生之世,已有感于行恶是苦;及至后世,由行恶所受的果报,更会觉得苦上加苦。

 

素行善良的人,现生之世,自有为善最乐的感受;到了后世,接受行善所得到的果报,将会愈益快乐。

 

——法句经一、二、一七、一八

 

此心如已污浊,那么,所行的路途,也会觉得坎坷不平,甚而终必颠仆倾倒。如果此心清净,所行的路径,亦是平坦舒适,所到之处健步安稳。

 

身心快乐而清净,恰是突破恶魔的罗网,步向佛国的大地。心地恬静的人,经常处境安宁,进而精勤以赴,则不论昼夜,此心均在修行之中。

 

——首楞严经

 

第三节  真实的本体

 

(一)此世间的事事物物,都是依缘而现,本来是无差别的,但在人们的视觉上有了轩轾,这是出自个人心机判断所致。

 

太空之中,原本没有东西之分的,人类迳自给它加上东西南北的分际,从而才执著东或执著西。

 

——华严经第一六·夜摩天宫品

 

数目,本来从一到无量数,每个数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数量的本身从未有多少的差别。但是,人类以欲望之心去计取,于是多少之间的差别,遂告产生。

 

人世间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的,但人人都曾目睹生与死的差别。人类的行为,本亦无善无恶,但是我们确曾见到善恶的差别,这都是由于人的心机判断。

 

佛陀超越于这种差别,一如飘荡在空中的浮云,虚幻无实,认为执取或扬弃都是空的,故而须祛除心机用事。

 

——楞伽经

 

(二)人由于心机用事,所以执著一切:执著财富、执著名望、执著生命,执著有无、善恶、正邪,乃至一切事物,徒使迷上加迷,因而招致更多的痛苦与烦恼。

 

在此有一个人,独自作长途的旅行,来到了一处地方,面前横著一条大河,心想:环视这河的此岸是险象丛生的,见那对面的彼岸,安全舒适。当下制作木筏,由这木筏的摆渡,才得平安地到达彼岸。继而一想:‘这只木筏,把我平安地载渡到这边的岸上,对我来说是厥功甚伟,岂有将之舍弃的道理?’于是用力扛在肩上,继续走向那未完的旅程。

 

至此,对这旅行人来说,认为不这样做有些过意不去,其实果真是这样吗?

 

——巴利本中部三·二二·蛇喻经

 

从这个譬喻中显示出:自认理所当然的事情尚且不应执著,适可而止;何况那些似是而非的种种?更应澈头澈尾地舍离净尽。

 

——楞伽经

 

(三)一切的事物,既无所谓来、亦无所谓去,无生亦无灭,从而无所谓得、亦无所谓失。

 

佛说:‘一切万物,都不拘泥于有无的范畴,既不属有、也不属无,既无生、亦无灭。’亦即:一切万物均依因缘而成。事物的本体并无真实的自性存在,故不属有;既依因缘而生,当然也不可谓无。

 

见到了事物的体相,而加以执著,这是招致迷乱心意的原因。如果不看到物体的表相,心机就不致起意。觉悟之道,就是去发现这真实的道理,摒绝心机用事。

 

诚然,世事如梦境,财宝亦如幻化。画中所见的高低,本来无何不同,虽有所见,实则其本质仍无若何变勤,这一切一切都譬如阳焰。

 

(四)由无数因缘所构成的事物,如果相信它将永远如实地存在,那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常见;如果相信那是完全不存在的,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断见。

 

这些所谓:断、常、有、无,都不是实有其相的,因为人们执著它,所以才有了表相。一切万物本来都是远离于执著相的。

 

因为一切物体都是依缘而生起,所以都是有变迁的,都不是永远不变而各有其实体的。惟其有变迁,才犹如幻化,亦有如阳焰之所示,而且,在同时亦犹如当体的真实感,变迁之余,宛如永远不变。

 

河川之于人,虽然确曾见到是河川,但对饿鬼来说,所见的则是水火,而非河川。因此,河川对饿鬼来说,就不能说是‘有’;对人来说,则不能说是‘无’。

 

同此道理,一切万物不能都说是‘有’,也不能都说是‘无’,而是幻化的。

 

而且,如果离开这个幻化的世界,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或永远不变的世界。所以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假的世界,固属错误;如视为真实的世界,更是错误。

 

但是,世界上的人类,基于这种错误,虽然看到了这世上的有,仍谓世上都是幻化,以为既具因应幻化的心,而谓不应有错误,其实这种错误,在愚痴人的心中不尽了解其道理所在,以为是假的世界,以为是真实的世界。

 

有智慧的人即能领悟这番道理,对于虚幻,当下就看出是假有,同时还能不犯这项错误。

 

——楞伽经

 

第四节  不偏不倚之道

 

(一)修道之人,必须避免两种偏颇的生活。其一,沉沦于欲望中妄自菲薄的卑贱生活;其二,徒自痛责身心,而加以百般折磨的苦行生活。

 

摆脱这两种的偏颇生活,启开心眼、进修智慧,才是导向觉悟的中道生活。

 

这中道生活,究系何所指呢?那就是:正确的看法、正当的思惟、正经的语言、正大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直的记忆、正规的心思集中等八种正道。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六·转法轮经

 

一切万物都是依缘而有生灭,没有所谓的有与无;愚痴之人或者见有见无,但具真智慧者的所见,是超越于有无的,这就是中道的正确见解。

 

——楞伽经

 

(二)一根木材在大河之中顺流而下,这木材既不靠近两岸,也不沦没入中流;既不漂上陆地,也不为人所捞取;复不被卷入漩涡、也不会从内部腐朽,最后终于流入大海。

 

这根木材所譬喻的是:既不执内,亦不执外;既不执有,也不执无;既不执正,也不执邪;虽离迷惘,但不拘泥于悟觉,任其一身在中流里浮动,一如学道之人的中道见解和中道生活。

 

——杂阿含经卷四三

 

学道生活中最切要者,就是不执著两边的极端,经常运步在中道之间。

 

一切万物,既无生、亦无灭。了解它没有常性而不受拘束,不执持自己所做的善,更不系缚于任何物体。不受拘束,就是不坚持,也就是不执著。学道之士,既不畏惧死,更不求贪生。至于说这种见解、那种见解,应该是不追逐在任何见解之后。

 

——楞伽经等

 

人,当兴起执著心的时候,迷惘的生活,马上即将开始,所以步向觉悟之路的人,他们过的是:不坚持、不执取、不停滞、不受拘束的生活。

 

(三)因为觉悟没有其自体的本质,实际上也没有觉悟处。

 

因为有迷惘,所以才有觉悟;如无迷惘,何来觉悟?离开迷惘,即无觉悟;离开觉悟,亦无迷惘。

 

至此,执著觉悟也是一种障碍。

 

——巴利本中部二·一八·蜜丸经

 

有了黑暗,才需要照明。黑暗如果消失,照明当下即无用场,于是照明与被照明的物体,同时均消匿于无形。

 

诚然,学道之士,觉悟而不停滞于觉悟之境;之所以须求觉悟,那是因为犹在迷惘之中。

 

达到这番境地,即使在障碍中也能得悟,在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一切烦恼之境,正是开悟之处,必当戮力以赴。

 

——楞伽经

 

(四)事物平等而无差别谓之空;事物共自体的本质没有实相,既不生、亦不灭,因为用语言无法表达或形容,故谓之空。

 

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互的关系而成立、互相依附而存在,没有一个是单独成立的。

 

正如光和影、长和短、白和黑的物体,其自体的本质并非只靠单方面就可得而为有,所以称之谓无自性。

 

复次,迷外无觉,觉外无迷;这两件事情相互之间并不抵触,两件事也没有相反的冲突。

 

——楞伽经

 

(五)人们经常看到事物的生成或消灭,其实实物本来就没有生,亦无灭。

 

眼睛之得以见到事物的真实状态、了解到生灭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们自己想到有我,才会执著属我所有,但是本来就没有我,又怎么能属我所有?了解到无我和有我本一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想到了既有清净也有污秽,而为这两件事所拘束。但是事物本来就没有清净也没有污秽,清净也好、污秽也罢,同时都是人的心机作用而已。

 

人们对善恶,本作不同的想法而固执于善和恶。但是,善无独有、恶不孤存;证悟觉道之人,了解到善与恶本来不是两回事,就是觉悟不二法门的道理。

 

人们经常畏惧不幸而企望幸福;但以真智慧去衡量这两件事情,在不幸当中也有幸福。因此,觉悟到不幸中也会有幸福存在,了解到那是缠缚身心和拘束自由,从而将失去真实的自在;这种人才算是觉悟到不二的道理。

 

因此,无论说有与无、迷与悟、实与妄、正与邪,其实都不是两个极端相反的,其真实情况都无法言说、表示和认识。这些言语和心机,都有必要将之远离;人们如果远离了这些言语和心机用事,就可以悟得真实的空性。

 

——维摩经·入不二品

 

(六)例如:莲荷不会生长在清净的高原和陆地,反而在污泥中才会开花;不是离开了迷就能得悟。错误的见解和迷惘都是成佛的种子。

 

若不冒著种种的危险潜到海底,就得不到价值连城的宝物;不进入迷惘的泥海之中,也得不到觉悟之宝。执著自我坚固如山的人,其后,如能发心探求真理,最终,同样也会得到觉悟。

 

因此,往昔有位仙人攀登如刃的高山,并且回身自行投入大火之中,当身体尚未坠及火焰,顿时自觉于一阵意外的清凉,当下便觉悟了迷惘。名闻利欲的刃山、怨憎的火焰,觉悟的凉风起处,便怡然地得度了。

 

——华严经第三四·入法界品

 

(七)佛的教法是让我们离开相反的两端,以觉悟中道不二的道理。如果你执取了相反两端的任何一边,即使那是善的、是正的,也是错误。

 

如果,人们的思想一味地固执于一切事物的变迁,这将陷入一种错误的想法。还有,如果固执于一切事物都是不变的想法,这也是根本错误的思惟。如果依然执著人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永久都无法脱离苦恼;如果执著无我,那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这对学道亦无何助益。

 

复次,坚持一切事物都是苦恼,也是错误的想法;如果说一切事物只有快乐,这也是错误的想法。佛的教法是中道,是脱离两端而不偏不倚的。

 

——楞伽经等

 

第三章  觉悟的种子

 

第一节  清净心

 

(一)人,有各色各样的种类,有私心小的,也有私心很大的;有聪明的,也有愚痴的;有禀性善良的,也有赋性恶劣的;有易于教化的,也有难以调伏的。

 

例如有:青、黄、赤、白各色各样的荷花在莲池中生长,在水中发育;有不冒出水面的莲花,也有停滞在水面上的莲花,更有离开水面不沾水的莲花。

 

这些差别外,还更有男女的区别,但在人的本性上是没有差别的。男的修道固然可得开悟,女的如果潜心学道也能达到觉悟。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五

 

学习御象之术,必须具有:信心和体力,加上勤勉和没有虚伪;此外,智慧亦更要紧。向佛陀学习,一开始对这五件事就是缺一不可。具备了这五件事,不论是男或女,学佛的教法并不是漫长而不可及;这是因为人们都各自具备了可以觉悟的本性。

 

——巴利本律藏小品五·二一

 

(二)在觉悟之道这方面,人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佛,用自心去信仰佛。同样地,人在这生死的歧路上,流徙转动到今天,也就是这个心与眼。

 

国王将往讨伐入侵的贼寇,先探知贼穴的下落,该是首要之务。现在想要消除迷惘,必须先查明心与眼的所在之处。

 

人在室内一张开眼睛,首先进入眼中的是屋里的物体。其次,才能透过窗户看到外边的景色。眼睛不会连室内之物尚未见之,却只望到了外边的景色。

 

如果此身之内有心,首先应该详细知道的是,这身内的一切。但是,人们对身外之事的求知是无不详尽;对身内之事的认识,几乎都不甚了了。

 

还有,如果心在身体之外,身与心相互脱离,心所知道的事,身不知道;身所体会的事,心也不能晓得。但是,事实上心有所知,身也同惑;身有所感,心则尽知,所以在身之外不可能另有其心。那么,心的本体,到底在何处呢?

 

(三)原来,从任何人都不晓得始自何时的往昔,被业所羁绊系缚而迷上加迷的,有两种原因:

 

其一,以生死根本的迷惘心,作自己的本性想;其二,以觉悟本性的清净心,不晓得隐藏在迷惘心内自己所具备的种种。

 

握紧拳头,振开膀臂,眼睛所看的这个,心也知道是这个。但是,这所知的心,并非真实的心,而是判断事物的心。

 

判断事物的心是由欲望而起,判断个人状况的心,也是接触到缘而生起的心,不是真实的本体,而是变迁的心;把这个心,作实体之心的想法,自然会生起迷惑。

 

其次,伸开拳头,心晓得是拳头伸开了,这个动作,是手呢?还是心呢?抑或都不是呢?

 

手如果动,心也会动,而且在心动之余,手也会动。但是,那动的心,是心的表面,不是心的根本。

 

(四)一切人都有其清净的本心,它被外境由因缘而起的迷尘所覆盖,但是不论怎么说,它总是宾客,不是主人。

 

月亮短时间被云所遮掩,但总不会为云所污染,也不会为云所涌动。

 

因此,人不可以把浮尘般的迷心,作为自己的本性想。

 

而且,人亦儆醒于不动摇、不染污的觉悟本心,使其归向真实的自我。固执浮动的迷惘心,追求那颠倒的见解,使人总是彷徨在迷惘的十字路口。

 

人心迷惘和污染,是由欲望和接触外界的缘所变化而起。

 

这种缘的来和去都没有关系,一颗永久不动的寂静之心,才是人心的本体,也是人的主人翁。

 

房客虽说已经搬走,出租的房子可不能说不存在。依缘而生、而灭的‘心机’之心虽说已经消失,其自体的我可不能说不存在。靠外缘变迁而作的种种应断,那不是本体之心。

 

(五)这里是一处讲座,太阳出来了,通室明亮;太阳沉没了,满室黑闇。

 

也许可以把光明还复太阳;把黑闇还复予夜。但若明了光明和黑闇的力量,却不能还复任何一方——那是心的本性,除了还复于本体之外,别无他途。

 

太阳出现了,见到光明,是一时之间的心;太阳沉没了,见到黑闇,也是一时之间的心。

 

如此情形,所谓明与闇,乃是受外缘所牵引,才生起分别明闇的心。分别明闇的心是一时之间的心,不是心的本体;那分别明闇能力的根本,才是心的本体。

 

被外缘牵引所生灭的善恶爱憎等念头,是积藏在人心由污秽所起的一时之心。

 

虽为烦恼的尘垢所包围,但未被染污;这未被污秽的,就是本来的清净心。

 

将水注入圆的容器中,即成为圆形;注入方的容器中,就成为方形。其实,水的本身并无圆形或方形,但是人们却健忘于此,而一味固执于水的形状。

 

看见善或恶、考虑到喜好或厌烦、想到有或无;被思考所役使、被见解所束缚、为追逐外界的事物所苦恼。

 

束缚的见解回复于外缘,通归于未被束缚的自性。身与心,没有任何遮蔽,才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域。

 

——首楞严经

 

第二节  隐藏的宝物

 

(一)清净的本心,换一句语汇来说,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佛的种子。

 

拿起一块透镜向著太阳,对准了艾草引火时,那火是从那里来的呢?太阳和透镜片的相隔,是那么遥远,两者虽然不能相接触,毋庸置疑地,太阳经由透镜,却能显现在艾草之上。复次,如果仅有太阳,艾草没有可燃之性,艾草是不会著火的。

 

如今,将艾草喻为生育佛的根本——佛性,佛智慧的透镜对准在上面,佛之火就是启开佛性的火种,就在喻为人类的艾草上燃烧起来。

 

佛喻作智慧的透镜,对准世间,启开这世间的火信,于是就燃烧起来。

 

(二)人们却背离了本来即具备的觉悟性,被烦恼的尘垢所执,事物善恶的体相将心缚住,因而时有不自由的慨嗅!

 

觉悟之心,人们本来就已具备,为甚么这样地横生伪许而隐没了佛性之光呢?如今,徒自在迷惘的十字路口彷徨呢?

 

从前,有名男子,一天早晨揽镜自照,惊异自己不见了头和脸。其实并非他没头没脸,而是他拿反了镜子,以镜背向脸,因此才看不到自己的头和脸。

 

想要达到觉悟,但没做到,因而深以为苦,这是愚痴,且无必要。因为觉悟中没有迷惘,在无限长时间中,被外界的混乱所动,描画著妄想,由妄想而造成迷惘的世界。

 

因此,如能平息妄想,自然就可以恢复觉悟。要知道,觉悟之外是没有妄想的。而且,不可思议的是,曾经觉悟过的人没有妄想,而又念念于尚未觉悟者。

 

——首楞严经

 

(三)佛性是无尽无限,纵使生为畜生或作饿鬼之苦,或者堕落地狱,佛性还是没有尽绝。

 

在肮脏的身体中、在污秽的烦恼之底,佛性之光被包藏或覆蔽著。

 

——大般涅槃经

 

(四)从前,有个人来到朋友家里,醉酒之后倒头便睡,朋友恰有急事忙于起程出外,友人为了担心这人日后的生计,把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缝进他的衣领之中。这件事他并不知道,酒醒之后,起而继续流浪他乡,仍为衣食所苦。后来,四出游荡再度与旧友见面,朋友教示他说:‘如有必要,你可以用我为你缝在衣领中的宝石啊!’

 

这个比喻所示,喻为佛性的宝石,包藏在表示贪嗔的烦恼衣领中,不为所污染。

 

——法华经第七·化城喻品、首楞严经

 

这是说,任何人没有不具备佛的智慧。有见及此,于是均自赞扬说:真了不起!人人都具备了佛的智慧和功德。

 

——华严经第三二·如来性起品

 

可是,人们被愚痴所蒙蔽,对事物的所见是颠倒的,因为自己见不到佛性。佛便教导人们说:‘远离那妄想吧!要知道,你本来与佛没有不同啊!’

 

——大般涅槃经

 

(五)这里所说的佛,是已经成就了的佛,而人类则是将来要成的佛。除此之外,并无不同之处。

 

但是,虽然是将成之佛,因为还没成佛,认为好像已经成了道,这种想法也就犯了大错。

 

虽有佛性,不加以修行,还是无法显现出来,不能显现,就是尚未成就道业。

 

——梵网经

 

(六)往昔有位国王,召集很多盲人,叫他们摸摸大象,然后各自报告大象是甚么样子。摸到象牙的人说:‘好像是一棵大人参。’摸到象耳的人说:‘好像是一把大蒲扇。’摸到象鼻的人说:‘好像是一根杵。’摸到象脚的人说:‘好像是一盘小磨。’摸到象尾的人则回答说:‘好像一根粗麻绳。’竟然无一人摸对这象的本体。

 

人们之所见亦复如斯,人们的一部分可以接触得到,但是能够说对他那本具的佛性,确非易事。

 

死而不失,想去寻找在烦恼中不为所污、而且永不泯灭的佛性,除了依循佛与教法之外,是永远得不到的。

 

——大般涅槃经

 

第三节  超脱

 

(一)这样一来,既说人有佛性,而认为这与外教所谓的‘我’可能雷同,其实这是错误的。

 

认为是‘我’,虽然是由执著心所思惟;但对觉悟者来说,‘我’是必须否定的执著,佛性是必须开发的宝贝。佛性虽说近似于‘我’,但不是所谓‘我有’或属‘我’的我。

 

想到有‘我’,是把没有的东西想作是有,那是颠倒之见。不承认佛性,把有认为是无,也是颠倒的看法。

 

例如:幼儿生病去看大夫,医师处方投药,吩咐说:‘服下药后,在没消化以前不要喂奶!’

 

于是母亲在乳房上涂了苦味的物料,藉以使孩子厌恶。稍后,服药被消化,洗净乳房,才继续喂奶。母亲这番作为,是出于疼爱孩子的慈育心所使。

 

正如此喻,祛除世间错误的想法,也为了祛除我的执著;虽说没有我,但因已经捐弃这种错误想法,回过头来再说有佛性。

 

‘我’,是导向迷惘的;佛性,是通达觉悟的。

 

家里本来存有整箱的黄金,因为不知道,贫女过的是困苦的生活,一经把黄金挖掘出来交给她,生命完全改观;佛替每个人都开启了佛性,使他们发现。

 

(二)这样说来,人人都具备著佛性,何以还有贵贱贫富的差别,残杀、欺诈等惹人发烦的事件发生呢?

 

例如在宫廷中任职的力士,眉间装饰著一颗小的金刚宝石,和人家作角力竞技。交手拚斗之间,额上挨了一拳,打得宝石陷进皮肤里,日久发炎、生疮,力士以为那颗宝石被打丢了,只顾延医治疮。大夫一眼所见,就晓得这疮是由陷没的宝石所引起,于是开刀取出宝石,放在力士的眼前。

 

人们的佛性,也是陷没在烦恼的尘埃中,久寻不获,经过良师的指引,才得以重新找出来。

 

到了这里,佛性虽然有了,但被贪婪、嗔恨、愚痴等所覆蔽,又为业报所系缚,各自接受他们迷惘的境遇。其实,佛性未曾遗失,亦未被破坏,把迷惘取出来丢掉,就会新发重现。

 

一如举例中的力士,当他再度看到由医师取出来的宝石,这就像人们依凭佛的光明才重新见到了佛性。

 

(三)尽管有黑、白、赤各种不同毛色的乳牛在挤奶,但所挤出来的奶,却同是白色。境遇虽有不同,生活亦各异,各种各姓的人类,不论其业报是如何的不同,但都具备著同样的佛性。

 

譬如喜马拉雅山上的贵重药材,它是埋覆在深长的草丛之下,一般人很少能采得到。从前有一位贤人,在山上寻找一种香药而有所获,于是做了个引水管,把草药装在其中。后来那人死后,引水管里的药已经腐焖,由于药液外溢,因而发出异香。

 

佛性也正如此喻,被深长的烦恼草丛埋覆于下,一般人很难找到,如今佛把草丛拨闭,显示给大家。佛性的味道本是甘美,因受烦恼的影响而发出异味,荡漾所至,使人们都有异样的感受。

 

(四)佛性有如金刚石般的坚硬,固不可破,无法在金刚石上钻孔。

 

身和心或可被戕伤,佛性则不可能被破坏。

 

佛性,实际就是最上乘人的特质。世界上常有男胜女劣的宿习,但在佛的教义上,男女之间是无差别的,只有了解佛性者为尊。

 

把黄金的粗质熔化、去掉渣滓,精炼之后成为黄金。心的粗金熔化后,把烦恼的渣滓除掉,任何人都能开显出同一的佛性。

 

——大般涅槃经

 

第四章  烦恼

 

第一节  心的污秽

 

(一)包蔽佛性的有两种烦恼:

 

一种是迷惑于道理的理性烦恼;另一种是实际接触到的感情烦恼。

 

这两种烦恼,是一切烦恼中的根本分类。如果想要探求一切烦恼的根本,其一是无明;其二就是爱欲。

 

这无明和爱欲,具有产生一切烦恼的自由力量,因此这两种才是一切烦恼的渊薮。无明就是无知、不通晓事物的道理。

 

爱欲是一种强烈的欲望,以对生的执著为根本,举凡所见所闻,都具备占有的意图,进而构成欲望,甚至对死也有其欲望。

 

以无明和爱欲为基础,产生贪婪、嗔恨、愚痴、邪见、仇恨、嫉妒、谄媚、欺诳、骄傲、悔恨等一切烦恼。

 

——胜鬘经

 

(二)起意贪婪,是因为见了中意之物,对它有了非分占有的想法;起意嗔恨,是对事物看不顺眼而蓄意驳正的想法;愚痴是因为无知,不晓得该做些甚么事、不该做些甚么事;邪见是接受不正当的启发,进而兴起不正确的观念。

 

——巴利本增支部二·一一

 

贪婪、嗔恨、愚痴,也被称为世界上的三把火:贪婪之火是沉湎于欲、失去真实心而损及也人;嗔恨之火是激起盛怒、危害到生命或伤及别人;愚痴之火是心生迷惑、不明白佛教义理而损害他人。

 

——巴利本本事经九三

 

诚然如此,这世界上,有种种火正在燃烧:

 

贪婪之火、嗔恨之火、愚痴之火,生、老、病、死之火,还有忧、悲、苦、恼之火,种种火正在熊炎烈烈地燃烧。这些烦恼之火,并不只烧自己,也会损及其他,甚至影响到人的身、口、意三种恶行为。这些由火致伤所流出的脓,一旦触及人体,便将发毒,从而堕入到恶道之中。

 

——巴利本律藏大品

 

(三)贪婪是想要得到的心念;嗔恨是得不到满足的心情;愚痴则是由不纯正的想法所生。贪婪的罪污虽小,但很难脱离;嗔恨的罪污虽大,但想脱离则比较快;愚痴的罪污也大,想脱离亦非易事。

 

因此,人们对惬意事物的感受,在见闻之下,须有正当的观念。对于不如意事物的感受,须用仁慈心去含蓄包容。举心动念经常都要有正大光明的想法,并致力于必须灭掉这三把火。如果人人都充满正当、清净、无私的心意,当不致为烦恼所困惑。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八

 

(四)贪婪、嗔恨、愚痴,就好比发高烧,任何人只要一发高烧,纵使躺在再豪华的套房里,身体为高烧所扰,也会陷入难以入眠的苦境。

 

没有这三种烦恼的人,即使在寒冬之夜,以树叶为被褥,睡在薄薄的板床上,也会倒头迳入梦乡;纵使在酷暑的夏夜、闭塞而局促的蜗居,也会睡得很安祥。

 

上述三项,是这世界上悲伤而痛苦之物,杜绝这悲伤和病苦的,就是:戒律、定功和智慧。戒可以把贪婪的污浊祛除;正当的定功可把嗔恨的污浊消除;智慧可以把愚痴的污垢消除。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四

 

(五)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正如渴饮盐水的人,根本不能止渴,即使喝得再多也无法满足渴欲,只有愈加口渴罢了。

 

人虽然想要满足欲望,但不满的事实却愈形尖锐,而徒自焦急。

 

——方广大庄严经

 

人绝对无法使欲望获得满足,从而才有企求而得不到的痛苦。在得不到满足时,理智就失去正常。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转法轮经

 

人,为欲望而争执、为欲望而战斗,因此君和君、臣和臣、父和子、兄和弟、姊和妹、友人和同仁,为了欲望而丧失理智,相互争执、互相残杀。

 

人,为了欲望亦竟致身败名裂,偷盗、诈欺、奸淫,时而也会被制裁,接受种种刑罚,痛苦备尝。

 

而且,为了欲望,身口意的罪行重重叠叠,不但此世接受苦楚,既死的后世,亦将进入黑暗世界,再受种种痛苦。

 

——巴利本中部二·一四·苦蕴小经

 

(六)爱欲是烦恼之王,种种烦恼紧跟著它。爱欲把烦恼的芽散布在湿地上,种种烦恼随之即生。爱欲是食善的鬼女,把一切善事吞灭净尽。

 

爱欲是隐身于花丛中的毒蛇,用毒去刺杀那贪婪于欲望花朵的人;爱欲是枯缠树木的蔓草,纠缠人心,吸尽人心中的善汁;爱欲是恶魔投下的饵食,人一旦被沾上,就要永沦魔道。涂上一滴血在干涸的骨头上,丢给饿犬,狗紧紧地咬住骨头,结果只能得到疲倦和苦恼而已;爱欲之于人心毫无补益,完全与此同一理趣。

 

野兽为争食一块肉而相互残伤;迎风擎著火炬的是愚人,因而终将自焚。像这样的野兽乃至愚人,为了欲望而残伤自身,甚至自焚其身。

 

——大般涅槃经

 

(七)纵有抵御外间飞来毒箭的功夫,却无法预防发自内心的毒箭。贪婪、嗔恨、愚痴和骄傲,好比四只毒箭,予人们生起种种的病患。

 

心中如果有了贪、嗔、痴,口里就会说出谎言、恶口和离间的话,身体也会犯杀生、窃盗和邪恶的爱欲。

 

意有三项、口有四项、身有三项,这称之为十恶。

 

明知而故作虚伪的言语,可能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因为做了坏事,必须说虚伪的话;既说了谎话,索性肆无忌惮地去做一切坏事。

 

人的贪婪、爱欲、恐惧、嗔恨,都从愚痴而生;人的不幸、困苦也从愚痴而来。愚痴实在是这人世间的病毒。

 

(八)人由烦恼而造成业,由业才招感到苦。烦恼、业、苦这三种就像车轮般循环到永无穷际。

 

车轮的回转,既无开始,亦无终了,而且人们从无方术可以从这轮回中挣脱出离,却是随顺著轮回归向于永劫。人们从现在世到次一生,永远生死不止,轮回不息。

 

无穷际的轮回中间,一个人火化后遗弃的骨骸,如果堆积起来,比山还高;这中间所吃的母奶,如果汇聚起来,比海水还要多。

 

所以说,人是有佛性的,因为久陷于烦恼的泥沼太深,发芽甚为不易;不发芽的佛性,虽存在亦难称之为有,因而人们在迷惘中混迹永世。

 

——巴利本本事经二四

 

第二节  人性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一如门前不知名的杂草丛般,难以认识。与这相比较,反而野兽的个性易于了解。把难以了解的人性,加以区分,约有下列四种:

 

一是:自我痛苦的人。接受了错误的启发,从而蓄意苦行。

 

二是:予别人痛苦的人。屠杀生物、偷窃乃至其他种种残忍的行为。

 

三是:自我痛苦还不算,同时还把痛苦加在别人的身上。

 

四是:自己不痛苦,也不给别人痛苦。

 

人须远离欲念,平安地生存著,拳拳服膺地谨守著佛的教导,不杀害生物、不偷窃、行为光明磊落。

 

——巴利本中部五一·Kandaraka 经

 

(二)世界上的人,大概可分为三类,那是:岩石上刻字的人、沙砾上写字的人、水上划字的人。

 

岩石上刻字的人,是常常发脾气,怒气持续,良久不息,这种人的愤怒就像刻在岩石上的文字,历久不消。

 

沙砾上写字的人,是指虽然常发脾气,但怒气就像写在沙砾上的文字,很快地就会消逝。

 

水上划字的人,是说在水上划字,水流之上,字不成形;即使听到别人的恶口和怨言,不留些许痕迹在心,充满了温和气度。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

 

并且另外也有三种人:第一种,个性多变、骄傲不驯、轻率、不够稳重;第二种,个性难以捉摸、安祥、谦逊、深刻地留意于事物、能抑制冲动;第三种,他的性格令人莫测高深,本身的烦恼,已消灭净尽。

 

人性虽可作种种区分,其实,人的个性仍然不易了解。只有佛才澈底洞悉这些个性,并能分别施以种种教化。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三

 

第三节  现实的人生

 

(一)这里有个比喻人生的故事:有个人在河流中浮舟而下,有人站在岸上大声喊说:‘想顺流往下划吗?赶快停止吧!下游起风浪了,有漩涡、有鳄鱼、还有恶夜叉住的深渊;你要这样下去,非死不可!’

 

这个比喻是说:‘河流’是爱欲的生活,‘顺流往下划’是说执著于自己身体,‘起风浪’是表示愤怒和苦恼的生活,‘漩涡’是显示欲望的刺激,‘鳄鱼和恶夜叉住的深渊’是指由罪行而濒临的灭亡生活,站在岸上的人就是佛。

 

——巴利本本事经一○○

 

在此还有另外一个比喻:有个男人犯了罪逃亡在外,追兵随后苦苦相逼,他已走投无路,忽然瞥见脚底下有一口井,藤忧直垂井底,他正想沿著藤蔓下到井里,可是看见脚底下一条毒蛇张开嘴巴等在那里。无奈之余,只好以藤忧为保命准绳,吊悬在半空中。不久,两手酸痛得几乎要松脱,一时又出现黑白二只老鼠,开始咬噬藤蔓,一旦藤蔓被咬断而掉落下去,必将作为它们的饵食无疑。这时候他抬头往上一望,从蜂窝里正有甘美的蜂蜜渗出,点点滴滴地滴进口中,此人,一时贪欲,浑忘自己正处身于险境中,不能出离。

 

这个比喻中,‘一个人’是说生是一个人、死也是一个人的孤独情形,‘追兵’和‘毒蛇’是表示欲望根本的自身,‘古井的藤蔓’是代表人的性命,‘黑白两只老鼠’是表示岁月,‘蜂蜜点滴’是象征眼前的欲乐。

 

——杂宝藏经

 

(二)再说一个譬喻:国王在一个箱子里装了四条毒蛇,命令一个男人饲养它们,并且规定:‘如果没有善尽职守而触怒任何一条蛇,那只有拿你的性命是问。’这男子恐惧国王的命令和规定,索性丢弃蛇箱,而亡命异乡。

 

国王闻悉,命令五名臣属紧追在后,他们伪装以便接近他,意欲将之缉捕归案;可是那男子对他们心怀疑惑,旋又继续流亡。随后,来到一处村庄,想找个人家藏身。

 

此时,忽然间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说:‘这个村庄没有人家,而且今晚将有六名贼人来袭。’男人闻声惊慌,再度向前逃命。行走间,眼前一条湍流激浪的大河,心想横渡过去实非易事,盱衡此岸的危机重重,当下做了一个筏子,好不容易地渡过河流,总算得到了平安。

 

‘四条毒蛇的箱子’是表示地、水、火、风四种成分所组成的身体。此身就是欲之本、心之敌,所以那男子厌弃此身,逃亡而去。

 

‘五名从属伪装接近’表示同是心、身等所构成的五大要项。

 

‘藏身人家’是寓意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六名贼人’是因应感觉器官的六种对象;由于所有的感官机能都亮起了红灯,所以更须逃命;‘湍流激浪的大河’是表示烦恼的奢靡生活。

 

这条深不可测的烦恼之河,乘用佛教之筏,可以漂渡到安全的彼岸。

 

——大般涅槃经

 

(三)世界上有母亲救不了孩子、儿子不能救母亲的三种情况,就是:大火灾、大水灾和大盗难的时候。偶尔,也有出现母亲和孩子互相救助的境况。

 

但是,这里所说的母亲绝对救不了儿子、儿子绝对救不了母亲的三种情况,那就是:当老的威胁和病的恐慌以及死的畏惧来袭之时。当母亲渐渐衰老,儿子可有办法能代替吗?眼见儿子病体憔悴,母亲泣怜之下,可有方法代替儿子的病痛吗?孩子的死或母亲的死,任你是母子至亲,怎样想办法也代替不了,任你亲爱之情如母子,遇上了这种情况,绝对是帮不上忙的。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二

 

(四)一个在世间做了坏事,死后来到地狱的罪人,阎罗王审问他:

 

‘你在人间的时候,可曾遇到三名天使?’

 

‘阎王爷!我从未见过像天使那样的人啊!’

 

‘那么你该见过一位弯著腰、拄著拐杖,蹒跚著脚步的老人了吧?’

 

‘阎王爷,像那样的老人,见过的可多著呢!’

 

‘你虽然遇见过天使——老人,自己却不想想,总有一天也会衰老,还不赶紧做些善事;以致才有像眼前这样的报应。’

 

‘你难道没生过病吗?痛苦得没法起床,人见人怜!你没见到贫病潦倒的人吗?’

 

‘那样的病人,见过的可多著呢!’

 

‘你虽然见到了天使——病人,却不想想自己,一样是会生病的;你也太糊涂了,不然,怎会来到这地狱里?’

 

‘还有,你难道没看见,你周遭死去的人吗?’

 

‘阎王爷!死人,我看的可多著呢!’

 

‘你虽然见过警告你死讯的天使,却从不想到死,而又懒得做善事,所以才接受今天的报应。’

 

‘你自身所做的行为,必须自己去接受后果报应!’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五

 

(五)富家的年轻媳妇只莎拘它弥 Kisagotami 有个年幼的独生子,不幸夭折;她疯狂地抱著冰冷的尸骸跑到大街上到处打听,可有人能救活她的孩子?这疯狂般的女人,此刻的心情万念俱灰,满街上的人只以哀怜的眼光伫望著。世尊的信徒看到这种情形于心不忍,劝那女人不妨到祇园精舍去求见世尊,女人连忙抱起孩子来到世尊的面前。

 

世尊安祥地看过情况说:‘妇人啊!救活这孩子需要芥菜的籽,你去街上想法找四、五粒来;但这芥菜籽,必须是向从未死过人的家里找来才可以!’

 

发了疯的母亲,立即前往大街小巷去搜求。芥菜籽虽然易得,但是,向来没死过人的家庭,却遍寻不著,总也找不到这种条件的芥菜籽,于是又回到佛的跟前。女人这时仰望世尊那慈祥的仪容,恍然体悟到世尊先前说话的寓意,当下儆觉如梦初醒,于是把孩子的遗骸送往墓园,自己回到世尊的座前,成了佛的弟子。

 

——巴利本长老尼偈注

 

第四节  迷惘的状况

 

(一)世界上的人们,人情薄,不晓得应该亲近和爱惜,而且常为无聊的事体争执,在激烈的恶和苦的中间,孜孜于各人的工作,勉勉强强地过日子。

 

不论身分的尊卑,也不管财富的或多或少,一切人都为金钱而苦恼。富有的人,有富裕的苦;贫穷的人,有没钱的苦。徒自为欲望而劳心役神,永日不得安宁。

 

富有的人,有了田地为田地发愁,有了家业为家业操心,执著所有存在的事物而忧心忡忡,恐怕会碰上天灾、遇上苦难;一时又担心会遭抢劫,又怕突如其来的火灾被烧得精光,苦恼得像是即将丧失生命。而且,死时只有独自走向幽冥之路,没有任何人陪伴。

 

贫穷的人,经常都为缺东少西而苦恼,需要家业、需要田产。被需要这个、需要那个的思绪所驱使,心身交瘁,为此而担忧生命的安全,到头来终于中道殂谢。

 

世界上的一切,看起来都像是敌对的,‘黄泉路上’只有一个人,不得不走向那遥远漫长的路程。

 

(二)世界上有五种恶:一者,从一切人类直到地上的爬虫类,一切都是互相仇视的。强者制伏弱者、弱者欺凌强者,互相伤害、仇视。

 

二者,父子、兄弟、夫妇、亲族等一切人际关系,各自不循本分,各自以一己为中心,为所欲为、相互欺诈,心与口不一致,了无真诚。

 

三者,不管对象是谁,都怀以邪念、淫乱之思,使心焦灼。男女之间不守本分,乃至为此结伙滋事,暴行横施,时有所闻。

 

四者,不谋求互相勉励或与人为善,却共同教习恶行,惯用虚谎、巧言、恶口、挑唆互相伤害。不知应该互相尊敬,事事唯我独尊,设计凌人,伤害于他,不留余地。

 

五者,一向疏懒成性,更不知锐意善行,不知报恩、不知尽义务,只有唯欲是行,连累了别人,亦触犯了罪行。

 

(三)人应该互相敬爱,施惠与人。为了一点小的利害,互相憎恨,甚至发生争执,虽然争执的起端事体很小,但经过时间的演变,事体愈来愈大,说不定就此成为仇恨。

 

世界上的一切争执都是两败俱伤,虽不致于立即身败名裂,但总是衔毒在心。怨怒积之一久,愤恨则在心版上刻下了记痕,终致造成生死存亡的创伤。

 

人,混迹在爱欲的世界,独自生下来,曾几何时又各自死去。对那未来的后果,没有谁肯代为接受,必须由自己去承当。

 

行善与为恶各自的报应不同,为善得福、做恶获殃,亘古不易的道理是肯定的。而且,各自须担负业力,独自趋赴受报所招感的地方。

 

(四)封闭被恩爱羁绊所系缚的忧虑,经过漫长的岁月,还是不能化解那沉痛的思念。同时陷入激烈的贪婪,含有恶意,胡乱闹事、与人争执,完全远离安分之道。寿命未尽就急趋死路,去接受那长劫不复的痛苦。

 

这种人的行为,违逆了自然之道,与天地之理背道而驰,其招致灾祸是必然的。不论今生、后生,同受苦上加苦。

 

诚然,世俗间的事匆匆忙忙地稍纵即逝,没有一件事体靠得住,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上忙。在这中间,完全都作了享乐的俘虏,到头来,徒兴无限的慨叹罢了!

 

(五)像这样的情形就是世间的本色。人们在苦境中生存,凡所作为,唯恶而已;有益于人的事,却不知从何处做起。衡之以自然之道,其感受痛苦的报应,一定在所难免。

 

只有待己惟恐不厚,不知施惠与人,而且为欲所逼,辗转于一切烦恼,为此焦灼,并且为这后果而痛苦。

 

荣华的境遇无法继续到永远,一晃即过。世间的享乐亦复如斯,没有一项能继续到永远。

 

(六)因此,人们应放弃俗事,趁著健壮慕道修行。期愿永远的健在,除了修道之外,还能有更值得信赖,更快乐的吗?

 

可是,人们都不相信:有善的行为就会得到善的回报,做事合乎道理就会得道多助。还有,人也不了解虽死犹生、不相信施惠得福;一切与善恶祸福有关的事情,都不相信。

 

只顾抱持著错误的想法,既不明理、也不知善;心地昏闇,不明白吉凶祸福之所以发生,是有其井然有序的道理,一味地祇对眼前发生的不幸忧伤怨恨。

 

因为任何事物没有永久不变的,一切都在变迁。只晓得对此痛苦、悲伤,不知听闻教法,心灵深处无所思惟;只顾耽湎于眼前的亮乐,对于财货色欲贪得无厌。

 

(七)人们从远古就经历了迷惘的世界,沉陷于忧悲苦恼之中,当非言语能尽。时至今日,犹自迷惘不息。所幸,现在见到了佛的教法、听到了佛的名号,而又启发了信仰,实在值得庆幸。

 

所以,须要深加思惟,远离恶事、抉择善行,必须加紧修道。

 

如今,所幸领会到佛的教法,无论任何人,相信佛的教法,必须发显往生于佛的国度。晓得了教法,就不致于盲从别人,甘为烦恼、罪恶的俘虏。同时,不要把佛的教法据为己有,应该以身实践,并且以之去教化别人。

 

——无量寿经卷下

 

第五章  佛的救生

 

第一节  佛的愿力

 

(一)人类的生存状态既如上述,要断除烦恼谈何容易?从无始的远古以来,积下的罪业如山之大;迷上加迷,重重叠叠。因此,纵使具备佛性之宝,想要让它开显出来亦非易事。

 

佛,洞澈人间状态,在遥远的往昔曾作菩萨,怜悯人类,抱著诚惶诚恐的态度,一心想做大慈悲者,立下为数众多的愿望,此身无论在任何苦楚之中,誓必奋勉努力,以达成目的。即如:

 

一、若我得成佛道,发心要生到我国的人,即已具备可能成佛的身分,若不能使其如愿,誓不觉悟。

 

二、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光明有限量,不能普遍照到任何角落,誓不觉悟。

 

三、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寿命有限量,不能有无量数,誓不觉悟。

 

四、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佛,若不同声称赞我的名号,势不觉悟。

 

五、若我得成佛道,十方所有人类兴起真实心,深挚信仰,求生我的国度,甚至称念十声名号,如不能得生者,誓不觉悟。

 

六、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类生起修道心,修行众多功德,以真实心发愿,往生我国,其人临命终时,伟大的菩萨们如不围绕在他的面前者,誓不觉悟。

 

七、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类闻我名号,思念我的国土,并已种植众多功德,诚心回向,欲生我国,若不能如其所愿,接引生我国者,誓不觉悟。

 

八、已生我国之人,必能达到‘次生成佛’,并且可以自在地去教导人类,都能如他们所愿,引导更多的人类入于觉悟,修行大悲功德。若我成佛,不如此者,誓不觉悟。

 

九、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类接触到我的光明,身心柔和,比此世的圣者更为优越,若不如此者,誓不觉悟。

 

十、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类闻我名号,以深切的信念不计较生死,如不能得到无障碍的高深智慧者,誓不觉悟。

 

如今,我已立下这些誓愿,如果不能圆满达成这些愿望,誓不觉悟。这无限光明的圣者照注所有国家,救度此世中的痛苦,为了一切人类,开启了教法的宝藏,布施出广大的功德之宝。

 

(二)立下这等愿望,经过长不可计的时间,积聚功德,成立清净国土,已在远古之前成佛,目前正在安乐的世界演说教法。

 

那个国度清净安乐,脱离苦恼,充满觉悟之乐。衣著、食物乃至一切,均属上乘,都按照彼国人类心中的想像,如愿地显现在面前。清爽的凉风徐徐吹动著宝树,教法的声音响动四方,听到的人,心中的积垢一扫而空。

 

——无量寿经卷上

 

而且,彼国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莲花开放,散布著异香。每朵莲花有数不可计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闪烁著光辉,光辉中都是在演说佛智慧的教法,聆闻的人都能安住在佛道之中。

 

(三)现在,十方各处的一切佛都在赞美这尊佛的圣德。

 

任何人,听到这尊佛的名号,只凭那信仰、欢喜的一念,即可得生彼佛的国土。

 

到达彼佛国土的人类寿命无量,而且发起去救度其他人类的愿望,积极从事而勤奋不懈。

 

从所立的这些愿望中,可以体认到,那是已经脱离执著,觉悟了无常,一方面为自己,同时也去实践利益别人的行为,与人类同时生起慈悲,不为这世俗生活的累赘所执著。

 

人们一方面知道这世界中的苦恼,同时也了解佛陀慈悲无量的可能性。在人的心目中,没有执著,也没有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对于来、去、行、止都无拘束,心情完全解脱自由,而且佛陀的垂赐慈悲,亦以这样的人为其对象。

 

因此,如果有人听到佛的名号,欢喜兴奋,只要一念称佛名号,其人必将获致莫大利益。纵然跌进充满火焰的世界中,得能听闻教法,亦当信受欢喜,依照教理去奉行。

 

如果人们诚恳地希望得到觉悟,无论怎样,不依仗佛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没有佛的力量,而能得到觉悟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无量寿经卷下

 

(四)现在,这尊佛,不是在遥远的未知处,彼佛的国土虽然相隔得很遥远,但想佛、念佛的人,佛就在你的心中。

 

首先,把佛的印象映现在心中,见那千万道金光闪烁,有八万四千种特征,每一种仪态和特征都有八万四千道光芒,每一道光都照注著念佛的人,而一无遗漏,尽行含摄不弃。

 

拜见这尊佛,等于是拜见佛的心。佛心是最大的慈念,具有信心的人,当然可得救度。他们即使不知道或是忘记了佛的慈悲,也同样可以得到救度。

 

有信心的人,佛给他与佛同在的机会。如能念佛想佛,彼佛的印象是普遍存在于一切处的,即可入于一切人的心中。

 

所以说,此心想佛时,实际上他的心就具备圆满的仪态和特征的佛;此心就等于是佛心,此心当下即可成佛。

 

具有清净正当信心的人,必须勾画出‘我心即佛心’的想法。

 

(五)佛身有很多表相,因应各人的心力所及而显现,充满世界而无限量,不是人心的思考所能达到。宇宙大自然以及人类种种的形相中,都可以仰望得到。

 

但是,念佛名号的人,必定可以瞻礼到他的表相。这尊佛经常有两位菩萨所陪伴,应念佛人的迎请,来到他们的面前。佛的化身虽然遍满一切世界,但只有具信心的人,才能瞻望到。

 

即使你所想的是佛的假相,也可以得到无量的幸福,何况拜见到真实的佛,其功德更不可限量。

 

(六)因为这尊佛的心,是大慈大悲,智慧无量,任何人都可以得到救度。

 

人,由于愚痴,才犯下严重的罪行,心里经常怀著贪婪、嗔恨和愚痴的想法。口说虚谎、巧言、废话、恶口、挑唆等语;身犯杀生、窃盗、邪恶的爱欲等十项恶行的人,为了这些罪恶的行为,要去永远接受那未来的痛苦。

 

此人当临命终时,道友们恳切地教导他说:‘你现在为苦所逼,很难发起念佛之心,那么,赶紧振作,一心称念佛的名号吧!’

 

这人心意专一地称念佛号,一声声,深入到迷惘、幻妄之境,将一切罪业消除,得到解脱。

 

人如能称念佛的名号,即可把永无尽际的迷惘世界中的罪业消除。况且,如能达到一心专念的境界,功德将更为殊胜。

 

诚恳念佛的人,犹如白莲花般的庄洁,代表慈悲与智慧的二位菩萨为其道友,经常不离于正道,终将得生净土。

 

因此,人们必须学习这种言语,这言语就是称念佛的名号。

 

——观无量寿经

 

第二节  清净的国土

 

(一)如今此佛正在演说教法,彼国的人类都不知苦恼为何物,只是快乐地过活,因而被称为极乐。

 

彼国有座七种宝物造成的水池,其中净水澄滢,池底铺著黄金的砂砾,盛开著车轮般的大莲花。那莲花,灿放著青色的、赤色的、白色的光芒,清香飘荡于四际。

 

而且,水池周围有用金、银、青玉、水晶四种宝物建成的楼阁,用宝石作的台阶。在别处也有突出池面的栏干,用装饰宝玉的幕帘围绕著,茂密清香的花朵开满在这中间。庄严而神圣的音乐在空中鸣奏,大地映照黄金色的光辉,昼夜不停地降落天花,彼国人类用花盘接盛著,持往其他的佛国,供养无数的佛。

 

(二)在彼国的园中,有白鹤、孔雀、鹦鹉、百舌鸟等,经常歌唱著优雅的声音,弥漫著善与德,宣布教法。

 

彼国的人们听了这声音,都晓得念佛、思惟教义、想念人们的和合。不管是谁听了这声音,都犹如听到佛音,振奋了对佛的信心、振奋了听闻教法的欣喜、振奋了与一切国土接受佛教人们的友情。

 

微风起处,吹过珍宝的行树,触动灿烂的铃网,发出微妙的音响,一时之间,百千种音乐都交响起来。

 

听到这种声音的人,自然会念佛、思惟教义、想念人际间的和合。彼佛的国土,具备了如此的功德和美的装饰。

 

(三)何以此国的佛被称为无量光、无量寿呢?这是因为此佛的光明不可称量,照彻十方各国而无障碍,而且彼佛的寿命也无限量,因而得名。

 

而且,往生到彼国的人们,都不会再度沉沦到迷惘世界,其数量无有尽际。

 

复次,仰仗此佛之光,觉醒于创新生命的人类,其数亦复无量。

 

如能经常把此佛名号保持在心中,经过一天乃至七天,心意专一、不稍淆乱,此人在临命终时,彼佛将率同许多圣者,出现在此人面前,他的心不作颠倒之想,即刻往生彼国。

 

如果有人听闻到彼佛的名号,并信受其教法、守持佛道,必将获致无上的正觉。

 

—阿弥陀经

 

返回[河池凤凰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河池凤凰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