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十一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十一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

 

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

 

现在再来解释‘定’,前面谈到‘定转变自在’,定可以使我们产生转变,而得到自在,原来是‘由习气增上力故,故行得生。’众生因习气而不能自拔,被拖著走,‘又脱定障心清净者,一切诸行随心转变。’一切藉定而求得解脱,解脱什么呢?解脱心性的一切障碍,便能反过来转变一切习气的牵引,不再受制。大家学佛求解脱,学道求逍遥,结果学了佛、学了道以后,更不解脱、更不逍遥,这是很糟糕的事。

 

要‘脱定障’,脱去这个定业,那些过去累积起来的种种习气,须要真正入定了,一解脱这些障碍,心就得清净。当然我们学佛、学打坐,有个大障碍,身体有病的人更糟糕,坐坐就难过起来了。这里痛、那里痛。这是业的果报。病由业,业由熏习。过去的种种熏习,现在都出现了。所以要‘脱定障’,才能心得清净,‘一切诸行随心转变’,而得自在。但这要得大定才行。所以打坐的人,两腿发麻了,即使‘阿弥陀佛’,念个不停,麻还是照样麻,转不了。

 

道理在什么地方?在第六意识的功能。必须要把第六意识解脱了,‘由彼意解自在力故,种种转变’,才能初步得‘自在力’。认识的功能力量有这样大,然后而起种种心性的转化。

 

有很多学佛、学道的朋友,对第六意识还认识不清楚。只晓得第六意识浮面的那些妄念而已,就如水上的游鱼一样浮在上面。真正的第六意识还不是这样。等到完全做到了清净,这个身体坐在这里,认识很清明的时候,那就是第六意识的出现,但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要第六意识解脱了,得自在力,那么你的习气慢慢地才开始了种种的转变。这不是那么简单,不要以为参个话头,或如马祖将百丈禅师的鼻子一扭,就悟了。

 

意解心自开

 

又由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

 

真得到定,前面有个条件,要‘意解脱’,所谓‘意解心开’,同时也有‘脉解心开’的作用。真的意解脱了,心理立刻起了变化,除了身心气质的升华外,还可以逐渐明了心物一元的作用。因此‘定心自在力故’,意解脱了以后得了真正的定,而此定有超出一般的功能。

 

‘意解脱’所产生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很唬人的,其中涉及到道家、密宗气脉的道理,像心脏的气脉‘叭’一声扒开了一样,有如心脏病爆发。这些道、密的道理不清,真会吓死人,被吓死了,那是业,何苦?!有的变成神经病,那也是智力不够、定力不够。

 

有些人佛理懂了,生理、心理没有起变化,根本没有被吓到的机会,那也很可惜。‘定心自在力故,随其所欲’,此‘欲’不是后天的欲望。所以不要欲想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看看,究竟有没有。或想要变化一个境界,就会立刻起作用。一切只是自然而然。‘定心境界影像而生,是名道理’有些人打坐,往往会看到一些光、一些影像,或是这儿气通,那儿气通什么的。记住,那只是你妄生的影像而已。如果把这当成了不起,当成道,那是自己欺骗自己,没有用的。道理不通,把自己弄得苦恼、弄得神经。我非常反对这一套,何苦来哉!

 

诸位看了《金刚经》所提出的‘空’。怎么空啊?就算真的做到了‘空’,那‘空’也只是认识的影像产生的境界而已。所以要通这个理:‘定心境界,影像而生’,其中是有其深刻原理的,学佛就要把原理弄得清清楚楚。

 

圣教者,谓三种圣言。如经中偈云:心将引世间,心力所防护,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

 

这里提出‘三种圣言’,也就是告诉我们有三个重要的纲要。同时引用佛经中的话‘心将引世间’。佛法绝对唯心,这物质世界,这宇宙的构成,是所有众生共同生灭的业力所构成,‘将引世间’,由之引发出来的。‘心力所防护’,这物质世界的存在,也是在心力的防护影响之下。所以一切的影响都‘随心生起已,自在皆随转’,只有大自在的人才能转得了物质世界。这种唯心的力量,主要是由定境来求证的。

 

又说:是故苾刍(比丘)应善专精,如正道理观察于心,乃至广说。

 

永明寿禅师又引用经句。佛严格地吩咐出家的弟子,‘应善专精’去修持。但修持不是那么简单,应善为抉择,依据正确的道理,好好地反省、观察自心,这就是‘如正道理观察于心’。‘乃至广说’,一切经典上说的很多,到处都这么讲。

 

又说:苾刍当知!言城主者,即是一切有、取、识蕴,是名圣教。

 

‘识蕴’,不断地如音乐的流转,最后谁作主啊?另有一个不离于形声、音声以外,又不拘于其中的一个作主的力量。一切由自己的意识来作主。这意识又如城主一样,又如帝王一样,怎么来的呢?‘即是一切有、取、识蕴’,有、取与识都属于十二因缘。我们众生有个习惯,要抓个东西,认为有。为什么?我们怕死,因为死了什么都没有。因此习惯把这个世界的‘有’,当成实在的‘有’,抓得很牢。一旦失去了,就非常痛苦。学佛的人,应该认识清楚。

 

当然除了证道的人,真正才晓得这物质世界一切皆非我所有,只是暂时借用而已。而且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因为观念的颠倒错误,把影像的世界当成真实的有,抓得牢。这就是‘取’、‘有’。

 

诸‘有’当中,最假的就是‘名’。许多不认识南某某的人,可能会谈论南某人这么样、那么样。我还当面碰到一个人说:‘南某人还没死啊?’当然没死,因为他说的是一个名,跟我有什么相干?那只是三个字而已。本想说:‘我就是,还没死。’但那样不美,我只有这样回答:‘大概还没死,我也不知道。’你看‘名’多假!可是世界上的人,把‘名’看得非常重。第二个就是‘利’,就是钱……一切利益。这些‘利’固然有其‘用’,但钱财本来就是聚散无常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编案:到死还牢抓不放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少。莎翁的名剧《凯撒大帝》中凯撒于西元前四十四年遇刺,在倒下前,除了指责出卖他的心腹,惊愕莫名地说:‘也有你呀!布鲁塔斯!’,还傲然宣布:‘我啊,恒定如此辰,正确而安稳的方位,整个天穹都无匹俦。’)

 

在不同时空的因缘变化中,哪有永久不变的东西?可是我们把一切当成非常实在,这就是‘取’。这些都叫‘有蕴’、‘取蕴’,当然最重要的‘识蕴’。这心识不了解这些东西的假合,势必对它追逐不已。‘有’、‘取’、‘识’是十二因缘中的三支,这是圣人给我们的教诲。故说‘是名圣教’。

 

(编案:‘有’、‘取’、‘识’三支之浓淡,因每人业报之不同而有所差异;然就一般人而言,则随岁月之变迁,而有由浓至淡之趋势。蒋捷的一阙‘虞美人’词,即感性地勾勒出人生少、中、老三个阶段的情境,同一听雨,而至情怀老去,乃能智思清明。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发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儒家、佛家一样都晓得唯心的道理,所以经常引用‘自求多福’这句话。‘是知福随心至,患逐心生。’是永明寿禅师的好句子。‘福随心至’,换个角度来讲,就是‘福至心灵’,不过,就少了唯心因果观念的味道了。患,就是毛病,就是罪恶。‘患逐心生’,其理亦同。好像影子随身体走一样。双手一拍一定出声,也一定有回响。又如阳光下面,由于身子一动,影子立刻跟著转变,那么快!我们一生的遭遇,乃至今天的遭遇,罪、福都是由心来的,而且是‘如响应声,似影随质。’

 

未到金人且入梦

 

下面是段佛经上的故事,一般学者都认为是神话,实在不能令人相信,姑且当神话看也好,当真的看也好,大家想想其中是否有道理。

 

如阿那律供辟支佛之一食,甘露而常盈空器,金人而用尽还生。

 

佛有一个弟子叫阿那律出了家。他的果报,佛后来在戒律部分说出来。这个人很有钱,佛的出家弟子有好几位都很有钱。他的一生有什么果报呢?他在多生以前,供养一位僻支佛一餐饭,因此所得的果报是‘甘露而常盈空器’。一直到他每一次投生以来,他家里都很富有。谁家生了这个孩子,都受菩萨保佑,米缸空了,自然会生出米来,大概连稻子都不要种。

 

他家里还有个金人。没有钱,把金人手指砍了,换了钱用。结果回来,金指又长出来。砍了腿又长出来,就是这样。

 

阿那律者,此翻无贫。《贤愚经》云:弗沙佛末世时饥馑,有辟支佛利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胜士,能受稗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已作十八变。

 

阿那律翻成中文的话,叫做永远不穷。

 

永明寿禅师指出,故事典故出在《贤愚经》。很久以前,在弗沙佛的时代,到了末世。末世也就是地球、世界快要毁灭之时,发生了饥荒。当时也有位辟支佛,他的句字叫利吒,他在行乞,却‘空钵无获’,到处化缘化不到一口饭吃,因为大家都穷苦,都没有饭吃。当时有一位穷人,非常地困苦,看到这位出家修道的人,端个碗,到处化不到食物,很难过。

 

世界上同情穷人的人往往是穷人,等到你有钱的时候不大会同情人。患难中的人,最会同情患难中的人;痛苦中的人容易同情痛苦的人。像我们现在没有痛苦,看到痛苦的人,‘哎呀!好可怜’就一句话,是讲了,但不痛不痒。‘好可怜’,就走了。人在穷苦中那一念发出来的动机,是至善的。有钱人如果施舍了一亿的黄金,不及那个没有钱的人布施一毛钱的这个念头。果报是这样,唯心的,不是讲外在形态。

 

在那时,这个穷人看到他,并不是尊重他有道,我来培养个功德,会得福报,那错了,你放心,不会得福报,这是作生意心理。他当时没有管这个人有道没有道,他只觉得这个修道人饿得这样扁了,很可怜!他就向他讲了:‘胜士(就是有道的高人),我穷得很,你能不能吃米糠啊?米都没了,家里还些米糠。’这位修道的人说:‘我可以吃。’他马上把自己剩下的米糠,‘奉之’拿给他吃。那位得道的辟支佛吃了以后,故意现了神通给他看,现出了十八种变化,这不是‘女大十八变’,可不要误会!但也有其道理。十八是个奇妙的数字,佛经上有许多跟十八有关的,例如准提佛母十八手臂就代表十八空。

 

后更采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得脱。待暗还家,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还出。恶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

 

后来这位穷人,自己饿得很,没得吃,到外面去采那坏壳子的稻子。在拨草的时候,有只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变成了死人,‘无伴得脱’,自己推不开,也找不到人帮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变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头,去换了钱用。‘随生’,又生了个指头。‘用脚还出’,砍了脚,又生出来了。因此他就发财了。

 

可是有个坏人晓得了这件事,到他家里抢,抢回来一看,是个死人的尸体嘛,又不是金人。因此,还给了他。到了他家,又变成了金人。

 

而其金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尽空器皿往送,发看百味具足。

 

他为何有这样的福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机;这动机是什么?

 

他是那么穷困饥饿,但看到别人没有饭吃,很痛苦的时候,却很真诚地发心出来:‘我只有这一点米糠,请你拿去吃。’他还先问:‘你肯不肯吃啊?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他是这样地诚心做了,所以‘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永远富有。

 

又这一生,生下来以后,‘家业丰溢’,家里自然就发财了,‘日夜增益’,钞票滚滚而来。‘父母欲试之’,父母也觉得奇怪,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从前没有钱,钱也来了,这钱来得也奇怪,所以父母‘尽空器皿往送’,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个空的便当送给他。等拿到他手里,便当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有,‘百味具足’。

 

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佛讲他这一生,还没有出家以前,‘而其门下’,天天有一万二千人宾客,靠他生活的有那么多人。

 

由此看出,他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义。

 

‘六千取债。六千还直’,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钱,就有六千人帮他赚了回来,就是那么怪。

 

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家以后,无论到哪里,大家见了他都很喜欢。这很难啊!这也是果报。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

 

同时他这一生‘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出了家以后,他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果报之故。

 

听了这故事,是神话也好,是真实也好,上古的事无法考证。可是有一点,故事精神要知道。

 

佛经上也提到:‘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人在富贵得意时,要学佛、修道、做学问,太不容易。人在富贵时,要发心是很难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释迦牟尼佛做到,富贵发心,达摩祖师——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贵发心,这太难,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贫穷布施难’,穷人自顾不暇,的确是很难,这是就客观来说,然而就主观来说,只有穷人最了解人家的苦处,而肯施援手。你说我口袋有一佰块钱,布施十块,这不稀奇。所以穷人布施难,故难能可贵。菩萨道讲求‘己未度而度人’,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是这种经文从‘阿那律者’起,佛说他前生种种的果报,固然不可查证,但这一生,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义,就像中国孟尝君养门下三千客一样,广结善缘。宿世因缘,这一世他是如此,将来也必然显现这一世的果报。所以读书要多出一个眼睛来,才能把这种经文的两个要点看出来。我们平常人喜欢说:‘我看得开’。其实,一点也看不开,而是‘看进来’,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接下来这段是富贵中发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金色王供养辟支佛一餐饭。辟支佛现身时,不会告诉你:‘我是辟支佛。’都是过后方知。那现身的样子,又穷又烂、又可怜。不会现身时,放光给你看,让你来供养,没这回事。他现身时,各种形态,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经时,若以为只有供养辟支佛才有这个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后来的果报充满阎浮提。‘阎浮提’是佛学名词,我们这个世界总称阎浮提,范围大一点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为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会圆满,人生定会有缺陷。中国的《易经》也这么说。《易经》开始讲乾坤两卦,最后结论‘火水未济’,‘未济’就是缺陷,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别的宇宙不是这样。娑婆是堪忍,众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够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们这部分属于南方,称阎浮提。

 

因为这帝王发了一个大愿,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处。这里有个重点要注意,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责备贤者的道理,在上位的人领导下面的风气,全体行善,全体都得大福报。

 

‘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在他的国土中,七日内下雨,下的都是七宝,大家都发了。因此,当家长的,领导一家行善,一家得福报,做社会上一个小单位的主管,能够领导这个单位行善,这个单位整个得福报,依此类推,职务愈高的人,领导行善的责任也愈重,而产生的福报也愈大。

 

佛说,当知天上掉下来的七宝是怎么来的?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是因为这帝王、这领导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诚,由他供养心感应道交来的。有所感,就有所报应。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因为‘因’‘起自心中’,所以现生得到的‘果’报,也就‘不生异处’,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

 

有人说:‘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我那么受罪啊?’只要有这句话,你的果报早就没有了。心不诚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关键就在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尸。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自作自受’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宝,坏人看了,却是死尸。看了这段传奇故事,想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怕,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有人要问:‘那做恶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好?’我说,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将祸之,福而报’。有时候一个坏人,是上天帮忙他得意,因为他得意了,就会快造恶业,快受恶报。你慢慢会看到的,这是很严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只有使他快一点疯狂。忘了自己是什么,才会招致毁灭的果报,这也就是‘天将祸之,福以报’的道理。

 

接著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著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像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未开空器’时,‘甘露本无’,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像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像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饿思道’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恶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变。

 

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万法唯心’。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精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返回[河池凤凰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河池凤凰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