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究(上)

 

大寂法师著

 

壹、缘起(代序)

贰、往生与成佛

参、介绍弥陀净土法门

一、国无恶道愿

二、不堕恶道愿

三、身真金色愿

四、无有好丑愿

五、宿命智通愿

六、天眼普见愿

七、天耳普闻愿

八、他心悉知愿

九、神足无碍愿

十、不贪著身愿

 

壹、缘起(代序)

 

弥陀净土法门,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最适合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器方便修持的法门。为了使弥陀本愿接引的光辉,能够庇荫到每一个角落,因此而有念佛会与助念团在各地相继的成立与推动。

 

一般人总认为念佛是时下老太婆及学浅识薄、根低器弱的佛教徒专修的法门。故而目前多数的知识份子,对净土法门,不屑一顾,而另择他宗修学,如禅宗、密宗、唯识、华严、般若,或走向学术研究的路上去......。

 

大家都知道,修行的法门,大体上分为两种,就是自力与他力。自力乃是仗吾人自己的力量去修行,禅宗即是自力法门。他力则是不仅靠吾人本身的力量去修行,而且仰仗佛菩萨的力量加被我们,密宗、净土宗便是他力法门。

 

笔者在最初踏入佛门时,首先接触的善知识,便是禅宗大德,自以为是高根器,亦对他力法门的净土,深不以为然。当然选择禅宗——顿悟法门做为修持的指南。后来在修行的道路上经过参访善知识及深究经论的历炼中,发现中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具有深厚智慧、深厚修持及学识渊博的高僧大德,如禅宗大德法眼宗第五代祖师明朝延寿禅师、唐朝道绰禅师、天台怀玉禅师,以及历代的天衣禅师、圆照禅师、法照禅师、法真禅师、大通禅师、道珍禅师、死心禅师、真歇禅师、慈受禅师、南岳禅师、天目禅师、守讷禅师......等诸大知名长老,都是禅门宗匠,却在发扬净土之旨的论理上,不约而同(净土或问)。又如净宗祖师莲池大师本是禅宗行者,后转修净土,大弘净教。近代的虚云老和尚,虽是禅门泰斗,但他老人家亦见机开示念佛法门,劝人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又如本是禅宗祖师的永明,转修净土后,做了一首偈告诫后学弟子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在生为人师,来世做佛祖。’说明了禅净双修的道理。其他如当今台湾的律宗大德广化法师,以及专门弘扬律宗的净律寺,无不以净土为主修。又如当代的禅宗大德——圣严法师,虽然经常于北投农禅寺打禅七,提倡禅宗,但是法师仍然教导弟子们要多念佛,要求生净土。有一次,有弟子问法师说:‘学禅的人,为何要求生净土?’

 

法师回答说:‘今生倘若不能了脱生死,来生你不去净土要到那里去?’

 

在水里的忏云法师,乃是精修律宗的大德,持戒非常严谨,亦经常于嘉义义德寺及斗六引善寺打佛七,法师亦极力提倡念佛。

 

乃至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的开山祖师临济宗的灵源老和尚,也是当代的禅宗耆宿大德,但是老和尚却长年提倡精进佛七。又广钦老和尚,大家都猜不透他是何宗,但是他老人家却在大众中,提倡老实念佛。

 

在台湾,还有许多高僧大德、居士,鉴于末法众生根器需要,相继提倡净土法门。临终预知时至,显现瑞相,往生净土者,亦不乏其人。而从古至今,无论禅师、念佛者,往生净土的实例,不计其数。如禅师中往生净土者,有长安僧睿禅师、慧崇禅师、僧显禅师、慧通禅师,乃至后周的实禅师、景禅师、西河鸾法师等数百余人,皆生西方,西河绰禅师等,因见鸾法师得生净土,于是各率有缘,专修净土之业(见大正藏第十二册三五一页)。因往生西方的实例,遍及各各宗派行者,及各行各业的学佛者,因而使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俨然成为弘扬弥陀净土的佛国。

 

于大乘经典中,也有许多佛经在说理论教时,将西方极乐世界提出来,赞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叫我们要求生极乐世界。中国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也发愿求生安养(见大正藏第十二册三四八页)。中国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亦于临终时,告其弟子说:‘吾六根清净,往生当在五品。’并且从古至今,有很多上根器的高僧大德,于恭阅藏经时,发现千经所指,唯在净土。于是在通达教理后,多弘扬或专修净土法门。为何在通达教理后,不修持别的法门,而要选择净土法门作为依归呢?当然有非常深的道理存在。这也是笔者对净土法门重新省思、研究,不敢轻视的原因。

 

基于此种因缘,笔者曾经从民国七十五年(西元一九八六年)起,于‘摩诃衍正法同修会’的台北分会,讲述‘四十八愿’,也一直在草屯(南投县)‘华严念佛会’弘扬净土法门。‘净土浅述’的最初原稿,即是由同修会的台北护法居士集录起来,陆陆续续,在该会流通,利益居士。后来该会认为笔者所写‘净土浅述’能利益初机学佛者修学净土,应该广加流传;民国七十四年间,笔者与大乘精舍乐崇辉居士有过数面之缘,乐居士在这几年中,于佛教文化事业各方面,尽心尽力,受到教界各界人士的肯定,故笔者以所写净土,供稿慈云杂志社,希望能尽佛弟子的一分心意,度化更多的众生认识佛法,修持净土法门,也因此而有论述弥陀四十八愿——‘大乘净土成佛之道’的动机。

 

历代高僧大德,从其宝贵的修行经验中告诫我们说,一个学佛者,在研读佛经及参究古今大德的论著时,一定要配合实修来做慧门的抉择资粮,才不致走向以自我主观知见为重的佛学歧路上去,而与修行毫不相干,甚至因偏执一边,制造出混淆初机者对佛法知见上的认识。

 

每一个学佛者,在研究经论及修行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在修持及见地上的疑问与歧见。产生了佛法见地上的疑问,便必须不断地透过参访对修持佛法有深入实修见地的善知识,及再深入各种经论的磨炼中,才能解决、澄清、分辨、提升我们对佛法及修持上的疑难。

 

如果在疑惑中不能理出一条理性、客观,合乎佛法正义的修行道路,那么我们便无法客观、理智的成为自己修行道上的主人,永远将自己学佛的信仰,建立在对他人‘感情、偶像、权威、迷信’的信仰上,不能进步,不能领悟出佛法的根源处......

 

当我们深入去研究,我们便会发现:净土,原来就是告诉我们宇宙真相的大学府;净土,原来就是诸佛修证的成果。广义的净土,事实上,就是指的成佛法门。

 

我们纵观大乘经典,乃至阿含经,都清楚的记述无际的虚空中,有无尽缘起的秽土世界及清净世界存在。而且也绝对符合业力与因果的道理。如增一阿含经说:‘一切诸法,皆有所由,因果所摄。’极乐世界便是无尽的缘起世界中,由佛的度生本愿因缘与众生业力共同庄严的清净世界之一;而我们就是生存在与无数共业相应的众生所开辟的秽土世界中。

 

佛教的宇宙观,是从无数智证的心眼中所陈述的事实。大乘经论,绝大多数便细腻的、有次第的由一个智证觉者的内涵中告诉我们宇宙观的事实。并且提醒我们说:不从实修的佛道入门修行,不具备菩萨的悲愿与定慧,就不能认识佛教宇宙观的广大面、深远处......。

 

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整体意义,即是广义净土成佛之道修证路线的诠释。这在诸大乘经论中,已经记载的极为详细。这些问题,也将会在后面的诸愿中,陆续概说。

 

弥陀在广远菩萨道上的行与愿,何止四十八愿?而四十八愿的修证内涵,实含摄了弥陀因地无尽的成佛愿行。

 

仰观诸佛长远、甚深、广大成佛行愿的修证路线,实不是吾等未证心地、福慧浅薄的凡夫众生所能窥倪于万一,唯愿步佛影尘,祈求诸佛加被,令后学弟子能领略、弘扬诸佛的成佛行愿于万一......。

 

全文四十八愿,拟分上篇、中篇、下篇三集出书,以‘阐述大乘净土成佛之道’的入门、经过、成果为主旨。上篇以‘净土探究’为主题。因本篇总共有二十余万言,为了初机方便阅读,故分成上册与下册出书。中篇乃以阐述‘菩萨修行次第’为首要,下篇则以‘大乘净土圆满显现成果’为宗旨。

 

本文的其他诸愿,现在尚在慈云杂志连载,本想全部完成,再以整体的大乘净土成佛行愿之成果,供读者参考。因大乘精舍嘉勉拙著前述诸愿,有助初机者修学净土,故鼓励笔者先集印成册,利益众生。再则从第一愿至第十六愿(除十二、十三愿),乃是净土天人从听闻正法,到深入禅定,了脱生死,开发菩萨五种神境智证通,成就庄严莹净的身金色相,使净土世界没有三恶道的根本修因,乃至最后成就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圆满佛身。因可成立独立单元,故随顺因缘,集印成书,接引初机。又为了配合后续诸愿的完整性,故将慈云已刊登过的前面一至十愿,多加以补充、说明,十一愿至十六愿亦略作补遗及删改。

 

仰观诸佛菩萨及佛教历代祖师大德的珍贵智慧宝藏,笔者只是个初学者,懂得佛法有限,实不能将佛陀的教法,弘扬于万一。今天只不过尽一点佛弟子的诚意,将所知道的一点点心得说出来,希望和大家共沾法益。也希望藉著这个因缘,与大家在学佛道上,互相提升,共弘净土。

 

本篇在伧促之间,付梓成集,若有辞不达意之处,或谬解法义之处,尚祈法师大德,来信赐正,是所幸甚!

 

释大寂  志于北县静居 

佛历二五三五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中华民国八十年一月二十九日 

 

贰、往生与成佛

 

一、难行道与易行道

 

学佛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而在成佛的中间,必须经过许多修学的阶段。在修学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修行的法门,依自力与他力的差别,而形成难行道与易行道之说。什么是难行道?什么是易行道?

 

如经典上告诉我们,菩萨有两种:一种是久修菩萨行,获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修行者;一种是尚未得证无生法忍,正在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初发心凡夫的新学菩萨。

 

初发成佛心的凡夫修行者,要想如大菩萨一样的在十方宇宙中的个个浊恶世界里广度众生,而不退堕,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任何一个烦恼深厚的初学佛者,虽然发菩提心,有大悲愿心,想要在十方五浊恶世行菩萨道,但因其初修佛道,烦恼心强,障道心多,没有足够的定慧力能够像大菩萨一样的驾驭自己的心态,不被外境声色所转,不要说度众生,不被众生度走就已经很不错了。尤其于现在法弱魔强,邪正不易分辨的时代,处处外道盛行,乃至相似佛法盛行,初机学佛者难似辨别什么才是纯正的佛法!?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一部经典的是真?是伪?是了义说?或是方便说?你教他用三法印来辨证,初机者如何能理解三法印的‘广义内容’!?因此如何分辨一部经典是佛说或非佛说,那就要看初机者宿世福德因缘的牵引与今生亲近善知识所引导的方向,来决定自己今生学佛、辨法的方向。

 

从古至今,大乘佛教弘法的方向,本没有一定的标准,就是现在,学佛者认定佛法究竟说?或方便说?也完全依与个人相应的福慧因缘及与个人能接受、理解的佛法范围为准绳。在这样一个学派复杂,修行法门混淆,难以抓住‘纯正佛法’核心的末法时期,弘法者讲错或混淆任何一句影响学佛者分辨重要抉择今生学佛、向法修行方向的法义,都会牵引我们到恶道去。所谓‘以盲引盲,相接入火坑。’弘法者与学佛者的来世生处,是互相影响,息息相关的。我们何其不幸生在这样一个难以抉择、辨别‘纯正佛法’的时代,无论想要了脱生死,或者发大悲愿心,继续留在这个世间行菩萨道,创造人间净土,乃至成佛,皆极其艰苦难行,随时有堕落恶道的危险,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就如大智度论所说:‘具缚凡夫,若发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浊恶世界中,众生烦恼力强,在尚未断除烦恼,获证无生法忍前,心随境转,为声色所缚,常堕三恶道中,焉能救度众生!?’

 

论中明白的告诉我们,在五浊恶世中,鼓励未断烦恼,未证无生法忍的凡夫学佛者,留在这个恶世里发大悲心,度化众生,而不退堕,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以说鼓励初机者留在这个恶世里学佛,就是为初学者制造堕落恶道,断送慧命的机会。

 

目前教界所宣导的‘人间净土’,有两大类弘扬者,一类是悲心深重的大乘菩萨行者,愿意留在这个娑婆世界推行人间净土,直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出世,人间净土完成。一类是根本就否定‘他方净土’与‘十方诸佛’的存在,只承认这个地球世界是唯一有‘佛’出世的世界,以此观点,而推行‘人间净土’的理想。

 

任何一个深明业力与因果真谛的学佛者,都清楚的明白,依起世经、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等多部经论记载,我们这个地球世界,现在正处于减劫之中。在减劫中,因多数众生恶业所感,‘人间净土’不可能实现,纵然实现,也会如‘海市蜃楼’‘昙花一现’般地刹那生灭,转眼成空!

 

而现在的佛学者,提倡‘人间净土’,有正面引导众生向善的益处,但在‘净化社会’的同时,不要遗忘了经上为初机众生长期学佛利益著想,而开示的告诫:‘未证无生法忍的凡夫学佛者,必须经常亲近佛、不离佛,才能在佛陀的指导修行下,断除烦恼,忍力成就,超出三界,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所以对末法时期的凡夫学佛者来说,‘求生净土’,是最符合大乘经义所说,带领新学菩萨最直接亲近佛、不离佛,走向了脱生死与成佛之道的唯一安稳捷径。

 

姑暂不说十方世界的‘净土’,就拿欲界兜率天‘弥勒菩萨住处’来说,鼓励初学者修弥勒法门,往生‘弥勒内院’,亲近弥勒,再随弥勒下生人间,完成人间净土的弘愿,总比鼓励未断烦恼,未了生死的初学者,留在现在这个共业大染缸的劫浊中,追求如海市蜃楼、昙花一现刹那生灭的‘人间净土’要能利益初学者切实的多。

 

而不论往生‘弥勒菩萨住处’或往生‘弥陀净土’,乃至‘十方净土’,以末法凡夫众生的‘根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鼓励初机者往生‘净土’,亲近诸佛,是现在唯一能长期、实际让初学者走上安稳不退的成佛道路,是大乘经典中所说不诤的事实。

 

诚如智度论所说:‘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所以者何?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净土也。’

 

大集月藏经也说:‘我末法时中,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者,唯依净土法门,才是最契合恶世众生速超生死,直至成佛的稳当修行道路。’

 

由此可知,求生净土,是末法众生踏上成佛修因的捷径。当在净土中获证无生法忍后,再回入三界中度众生,就具备如大菩萨一样不退转的度生能力,能够任意自在的救度众生,广施佛事,永不退堕,直至成佛。故经论称,依仗佛力,往生净土,在净土中稳当修行,直至成佛,是成佛道上的‘易行道’。若鼓励初学者留在浊恶世界中修行成佛法门,容易退堕,是成佛道上的‘难行道’。

 

二、认识自己的根器,才能选择适合修行的法门

 

关于初学菩萨留在三界中修行容易堕落的情形,有很好的实例:

 

西国传记载:印度有三位发大乘心,度化众生的菩萨行者,一位叫做无著,一位叫做世亲,一位叫做师子觉。三人志同道合,一齐发愿,愿生欲界兜率天的弥勒净土,亲近弥勒菩萨。三人相约:谁先往生兜率,见到弥勒菩萨,一定要下生人间,前来回报,证明已生弥勒内院。结果师子觉先死,一去数年不见前来回报。世亲菩萨在临终时,无著提醒他说,你见到弥勒菩萨一定要回来答覆。结果世亲一去三年,才前来回报无著说:‘我已见到弥勒菩萨。’

 

无著问说:‘为什么你一去三年才来回报?’

 

世亲答说:‘我到了兜率内院,一坐下来听弥勒说法,马上就想到你我有约,故立刻回来相报。怎知转眼之间,人间已过三年。’

 

无著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回答说:‘师子觉一生兜率天,就被兜率天上的五欲快乐所迷惑,一直停留在兜率外院与天众娱乐,不能进入内院,觐见弥勒菩萨。’

 

由此实例可知,往生‘弥勒住处’及求生‘弥陀净土’,同为不容易的事。不论求生‘弥勒住处’或求生‘弥陀净土’,今生若不能如愿,又未于今世获证声闻‘初果’,留在三界中修行,随时都有堕落恶道,丧失慧命的危险。我们看以师子觉法师的修持,求生‘弥勒住处’,犹不能如愿,转眼之间,已为五欲所迷,忘失菩提道心,而不自觉,何况是世间一般的凡夫学佛者,若愿求生净土,又不在今生努力修持,岂能达到一世往生净土的理想呢!?错失往生良机,来世谁也不敢保证‘投生之处’不会脱离堕落恶道、丧失慧命的陷阱!

 

是故有心往成佛道上走的学佛者,应该好好考量一下自己的‘根器’,是经典上所说的‘新学菩萨’?还是已了生死,已证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修行者’?若是已脱生死,已证无生法忍的大菩萨修行者,自然能随意自在的往返十方世界,利益众生,接引初学菩萨往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观察出自己是新学菩萨,应该从现在起,发心修学净土,求生净土,亲近弥陀。不要人云亦云,已经走向最容易退失自己菩提慧命的修行道路,而不自知!

 

参、介绍弥陀净土法门

 

一、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

 

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净土。’所谓‘二乘种’,是指从过去生中,初入佛门起,就一直走自修路线,悲心‘种子’薄弱,不发大乘利他心的一类声闻行者而言。也就是说,能够往生净土的众生,宿世都具有大乘根器,均在进入佛门初,曾经发过自利、利他的成佛大悲心,甚至宿世学佛时,曾经接受过弥陀的劝化,才能在今生逢遇净土法门,并且毫无疑惑的修学净土法门,求生西方。而且净土佛国的众生,从最低的下品下生往生者,一定要先在观音菩萨的指导下,启开宿世曾经发过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悲菩提心后,才会逐步往大解脱的成佛之道前进。

 

我们不论从往生者的根器,或净土里众生的发愿、修行来看,都在在证明净土法门是大乘法门,是带领佛弟子走向修学自利、利他成佛法门最直接最稳当的修行道路。

 

‘净土’,不是中国大乘某宗所专有,而是在整体佛法的成佛法门中,最有利于‘初学菩萨’直接亲近佛、听闻佛法,获得不退转境界的方便修行法门,是任何一个走向成佛之道的凡夫学佛者所应选择、修学的法门,除非你不是凡夫学佛者,若是而不研读大乘经典,修学净土,就是不认识自己的‘根器’。我们看古今有高根器的法师转修净土的实例,足以做为我们应当修持净土的借镜。

 

二、一位讲涅槃经的法师求生净土

 

在第十二册中,曾经记载陈天嘉年间,有一位卢山珍禅师,专门讲大涅槃经。一天晚上,法师忽然看到有人乘著七宝华舫,从面前的空中飘过。法师很惊讶的问莲华上的人说:‘你要到那里去?’

 

华上的人回答说:‘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法师十分高兴的说:‘我也要同你一起去。’

 

华上的人却说:‘法师讲大涅槃经有很大的功德,但是法师没有诵阿弥陀经及往生咒,不能和我一起去。’于是舍下法师自己往西方去了。

 

法师从那夜起,不再讲涅槃经,每日专心诵阿弥陀经,求生净土。当他诵到数万部时,一日夜里,看见阿弥陀佛手执银台来接引他。法师便将他要往生之事,告知他的弟子。以上所举之例,均是千万人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较为殊胜的。当然每一门宗派,皆有其不同的教义及不同的修行过程与方法。但是,不论所修所学为何,终究以戒为基准,以般若为宗,以净土做为最后之依归。

 

三、一位禅师转修净土

 

笔者曾在民国七十二年,于南部的山区,参访过一位隐世的高僧,我请教法师修行的方法。法师说:他原先是修禅宗的,向来以大根器自居,在初出家时,便对自己说:‘我三年就要解脱。’一听到别人修念佛法门,便非常的轻视,认为那是下根器的众生修的。要他修净土宗,除非所有的法门都修遍了,非到不得已时,他才会去修净土宗。可是有一天,在一次痛苦的生病挣扎中,他居然没有办法压制自己的病情,那时他才发觉到原来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薄弱。在心灰意冷的情形下,他只有死心念佛,结果奇迹出现了,他的病痛居然不药而愈了。于是法师回过头来,重新研究净土的经书,精进念佛,方觉悟到净土法门,原来没有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并且具有无边的妙用。他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们会生在末法时代的今天,都是前世的业障深重,否则我们就不会在这个娑婆世界受苦受难了。千万不可以大根器自居,要以小根器来警惕自己,勉励自己,还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念佛比较妥当。’想必这也是教界各地成立念佛会的源动力。

 

四、往生净土的三个要素

 

净土法门,是人人都知道的法门,要修净土法门,首先一定要明白往生的三个要素,就是信、愿、行。要想往生净土,一定得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更要深刻的了解信愿行的意义。我先大概的介绍信愿行的基本含意。

 

(一)如何对净土建立往生的信心?

 

什么是信呢?信就是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告诉我们,在这个地球世间的西方,经过十万亿个佛国,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的存在,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教化的净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及阿罗汉等圣贤众,现在都围绕在阿弥陀佛的身旁,听佛说法。我们问问自己—如果知道现在有佛在那里出世说法,又有方法可以去听佛说法,你难道不愿意马上去见佛吗?当然在现今我们这个世界里,有很多人弘扬佛法,佛书多得是汗牛充栋。然而如果你深入去研究,你便会发现众说纷纭,各家有各家的观点和理论。倘若没有大根器,是很难将千头万绪的佛法融会贯通。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极乐世界有佛出世说法,为什么我们不去呢?当我们见到佛后,还愁不开悟,不能了脱生死吗?

 

(二)如何发愿往生净土?

 

当然见佛要有很大的善根因缘。要怎样才能见到佛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要发愿,要至诚恳切的发愿到极乐世界去。’发了愿后,你就要每天想—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终生心心念念不改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愿力。

 

(三)如何实行往生的理想?

 

释迦牟尼佛又说:‘发了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愿后,就要去做,去实行。要怎样去实行呢?行有正行和助行。正行最主要的就是念佛。助行就是要我们随喜随力供养三宝、塑造佛像、印经建寺、布施放生、建桥筑路、账济灾民等等。

 

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个意思是说,我们要种下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善根福德是指的什么呢?就是方才讲的供养三宝、布施、印经等等。

 

五、什么是往生西方最好的助行?

 

当然我们今生只要诚心诚意的念佛,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早日见佛,莲品增上,便要有助行成就才可以。而最好的助行,就是我们自己念佛,去劝化别人也念佛,我们自己求生净土,也去帮助别人求生净土,助念团就是最好的助行。

 

为什么要帮人助念?

 

我们替人家助念,就是怕临终的人,平日念佛功夫不深,到了快死的时候,提不起正念来,所以才要去帮人家助念,而且不仅是在帮助临终者提起正念,也可趁这个机会,度化临终的人亲戚家属念佛。如果一个佛教徒在临终时,因为我们的助念,而有种种的瑞相出现,譬如天上有天乐让我们听到,或者是从临终者的身上发出香味,让我们闻到,这些种种瑞相,假使被在现场的每一个人看到了,皆会对念佛生起信心,我们自己也会因为这个助念的因缘,莲品增上。(关于如何分辨临终所现瑞相是否证明往生净土的问题,将在二十愿中有说明)。

 

记得台中有一个人,曾经有一次去帮人家助念,结果隔天晚上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有一个人告诉他说:‘你昨天帮人家助念,那个人往生净土去了,你因为这个因缘,来生也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六、我参加李炳南居士的荼毗典礼

 

笔者这次(民国七十五年)曾到水里参加李炳南老师荼毗,当天晚上与他的几个女弟子同睡一间寝室,其中有一位女弟子,从李老师圆寂前几日起,一直都和别的弟子一样轮班为李老师助念。那位女弟子说:在李老师快要往生的前几分钟,台中莲社的社长赶到李老师的寝室,跪在老师的面前说:‘莲社的事情我一定会负责去做,请老师安心念佛。’李老师听完社长说的话后,点了点头,用力挤了两口气,便往生了。当场有一个男弟子,特别注意到李老师头上的帽子,突然自动往后挪了一下。据莲友们的判断,很可能是李老师断气后,气从顶门冲出去,帽子才会自然挪动。她还说,李老师在圆寂前几分钟,忽然自动转了一个身,变成吉祥卧。并且莲友在替李老师更衣时,从帽子到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发出很浓的香气。这些就是瑞相的产生。那天荼毗以后,烧出很多舍利子。

 

李老师一生弘扬净土,早在往生的前一年,即已预知时至。莲友们集众助念,乃是感怀于李老师的提携之恩。李老师的终生为法辛劳,为当今的弥陀净土法门,留下最好的宣导模范。而使台中莲社能够在这二十几年来,屹立不摇,为台中的净宗佛法,奠定深厚的弘法基础。

 

未往生前,先结助念善缘

 

大家都知道,人生是很无常的,我们自己什么时候会死都不知道,所以凡是欲以弥陀净土为依归的佛弟子,在还没有往生之前,一定要先结善缘,为自己往生做准备,种下往生的资粮。帮人家助念,便是最好的往生资粮之一。这也是净宗团体在各地成立助念团的主要原因。

 

七、回向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功课

 

修持弥陀净土的莲友,一定要将当天所作的功课,即前面讲的正行——念佛的功德,助行——布施行善等功德,统统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定要发愿回向。净土法门,最注重的就是回向。你如果念佛不回向西方,那么所念的佛与所作的功德,便会成为人天有漏的福报。关于这一点,以后会详细的加以说明。以上是约略的向读者介绍信愿行的基本含义,后面会进一步的讲到净土法门更深一层的意义。

 

从上面所谈到的,我们可以知道,念佛就是自利自度,帮人家助念,就是利他度他,自度度人,自利利人,即是菩萨行为,所以净土法门,便是大乘法门。

 

八、应该以什么心态帮人助念?

 

我们要了解助念团与念佛会其实是一体的。为什么说助念团与念佛会是一体的呢?因为我们替人家助念,是团体性质,既然是集合大众起来一起助念,音调一定要整齐庄严,所以一个净宗团体,平时就必须订一个时间集合念佛,培养默契,等到我们要帮人家助念的时候,就不致音调不一,影响临终人的情绪。而且参加助念的人,本身一定要对净土法门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生起渴望向往的心,以这种渴望向往的心情去帮人家助念,才会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产生很大的效果。否则只是口里念佛,根本对净土法门没有一点概念,以这种心情去帮人助念,是很危险的,对临终的人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此教界各地才有成立念佛会的必要。

 

九、台中莲社助念团是全省助念团的模范

 

目前台湾助念团办得最好的就是台中莲社,他们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台中莲社在李老师的领导下,效果卓著,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分为四十八班(近年可能已增加班次),助念的风气相当兴盛,这都是值得教界各净宗团体向莲社学习的地方。

 

愿弥陀的度生悲愿散播到世间每一个角落

 

我们诚心的希望藉著教界各地助念团的成立,使更多的佛教徒,有更多助念往生的机会,也希望当今的佛教界有更多的助念团与念佛会的设立,这样才能够将阿弥陀佛的悲愿,散播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使弥陀的度生悲愿,延续到遥远的未来....。

 

十、念佛会的整个过程具备信愿行的往生资粮

 

现在把一般念佛会的过程,简单地向读者说明。首先唱莲池赞,这是后人赞叹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而作的一首赞。唱这首赞的时候,要至诚恳切的观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坐在莲花台上,来到我们面前的虚空中,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接著诵阿弥陀经,这即是信愿行的信。诵这部经的时候,要相信,这部阿弥陀经记载的极乐世界是佛亲口宣说的,确确实实有这个极乐世界的存在,要把经文的每一个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后从我们的内心深处,真诚恳切的发愿,要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信愿行中的愿。

 

这部经告诉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的方法,便是诚心诚意的念佛,这即是信愿行中的行。所以接下来就是念佛。念佛完,便拜佛。拜佛完,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的圣号,各称三遍。最后把现在所诵的经和所念的佛,虔诚的发愿,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希望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乘著本愿力来接引我们。

 

这念佛会的整个过程,就具备了信愿行三个资粮。大家发心组织念佛会念佛,便多了一分往生的资粮,一个人念佛,有一分的光明,十个人念佛,就有十分的光明。所以希望每一个人到念佛会诵经念佛的时候,都能够提起精神把心平静下来,暂时放下一切,努力念佛。

 

十一、阿弥陀佛的意义

 

(一)一句弥陀是阿弥陀经的宗旨和重点

 

接下来再和大家介绍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意思。

 

为什么现在要先和读者介绍阿弥陀佛的意思呢?因为净土法门,于现在流传最广最普遍的一部经就是阿弥陀经,而整部的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就是念佛。所以一句阿弥陀佛即是整部阿弥陀经的宗旨和重点。我们只要依照阿弥陀经上的开示,专心一意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此,我们平常对阿弥陀佛的意思一定要有很深的体悟和了解。

 

(二)阿弥陀佛的发音正确的念法

 

我们通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知道,这句阿弥陀佛是古梵语的原音。印度人把南无阿弥陀佛念为ㄋㄚ ㄇㄚ ㄚ ㄇㄧˋ ㄉㄚˇ ㄅㄚ ,和我们念的音很相近。一般人将阿弥陀佛的ㄚ念成ㄛ,就是ㄛ弥陀佛,依照印度古梵音,正确的念法,应该是ㄚ,就是ㄚ弥陀佛。可是不管你念ㄚ或是念阿ㄛ这两种都可以,只要诚心诚意的去念,均能够达到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

 

(三)阿弥陀是五种不翻译的梵文之一

 

在古代,高僧大德翻译经典的时候,向来对梵文有几种不翻译,到了唐朝的玄奘大师,更把不翻译的梵语,规定为五种。阿弥陀佛便是五种不翻译的梵文其中的一种。为什么阿弥陀这三个字不翻译呢?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有很多种意思。如果你翻漏了某一种意思,那么阿弥陀的意义就不完整,所以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就不翻,保留现在我们所念原本的梵音。

 

(四)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寿佛

 

在阿弥陀经里,有两段话介绍阿弥陀的意思说:‘极乐世界的教主—也就是阿弥陀佛,他身上的光明,是没有限量的。能够照耀到无量无边的世界。不论任何的事物,譬如山崖峭壁,都不能遮障阻碍他的光明,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弥陀。’另一段经文又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及极乐世界里人民的寿命,皆是无量无边非常的长久,长到没有办法去计算佛与极乐世界人民的寿命。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阿弥陀。’因此阿弥陀这三个字,翻译成国语,简单的说,便有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的意思。因此我们通常又把阿弥陀佛,称为无量寿佛。

 

(五)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光佛

 

在无量寿经上又说:‘阿弥陀佛的光明,非常的明亮,又非常的美,如果照射到我们众生的身上,让我们觉得很舒服。而且阿弥陀佛的光明,是非常特殊的,是没有极限没有限度的,任何的菩萨光明,都不能与阿弥陀佛的光明相比。阿弥陀佛的光明胜过了太阳光和月亮的光明,大概有千万亿倍那么多,而且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代表诸佛的智慧之光,由阿弥陀佛的智慧之光,而接引无量众生,往生净土,所以极乐世界的教主,又叫做无量光佛。’这一段话,是无量寿经上,其中的一段介绍阿弥陀的意思。

 

(六)助念时见到佛光接引的瑞相

 

前述曾经提到帮人助念的时候,如果因缘很好,便会有种种的瑞相产生,例如现在所说的阿弥陀佛放光照到众生的身上,这种奇妙的现象,在我们帮人助念的时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台中莲社他们便经常帮人助念,有的时候,就会有这种阿弥陀佛放光接引的事实。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曾经有一次,莲社的莲友,去帮一位叫做李清源的居士助念。莲友们从一大清早就轮班去助念,一直念到大概凌晨十二点,大家看那位居士还没有断气,可能要拖到明天早上,于是莲友们就各自回家休息了。他们约定好明天再来,继续助念。等莲友们都走了以后,留在李居士身边助念的人,只有他的妻子儿女等五、六人。到了半夜两点多,忽然来了一位本省的青年,看起来是军人的样子,可能是他听到外面有念佛的声音,所以自动来帮忙助念。这位青年的声音很大,又很虔诚。当大家念了一段时间,正提起精神,念到可说是心志专一的时候,忽然之间,大家看到一团像太阳一般,白白的圆光从大门飞到室内。那个时候,那位青年军人,就跳出房屋外面看,以为是什么车子停在门口,但是房屋的四周都是一片黑暗,在三更半夜里,根本看不到一辆车子。那位青年军人,‘只看见一条光明,从西边的虚空,一直射入到房屋内’。那位青年看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心里感到十分的奇妙,于是他再回过头向屋内一看,结果发现那位临终的李居士,脸上正露出微笑,喘了口气,态度极为安详。在这同时,他发现那一道耀眼的光芒正逐渐消失,屋子里头,仍是恢复了原来一片的黑暗。李居士的太太和他的儿子,都看到这一幕阿弥陀佛放光接引的奇迹,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念佛,还是佛号不断,一直念到第二天早上。等到台中莲社的莲友们来的时候,仍一直助念到上午十一点多,那个时候,正是亡者李居士断气后的八个钟头,助念的声音才停止。于是大家都围到亡者身旁,争著看李居士死后的相貌,结果发现他比生前更庄严,再试著察探他的顶门,还是温温的,整个身体都很柔软。(见念佛感应见闻记)

 

(七)助念时不可存贪见佛光之心

 

这个故事,就是阿弥陀佛放光接引众生的一个最好的活生生的例子。那个青年军人,因为诚心念佛的感应,才能在无意间看到佛光接引李居士往生的现象。凡是发心帮人家助念的时候,如果因缘好,也许也会看到这种佛光接引亡者往生的事情出现,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有贪看佛光的心理,倘若有这种心理,是绝对看不到佛光的,一定要专心一意的帮人助念,不管有没有佛光来接引亡者,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诚心诚意的帮人助念,阿弥陀佛一定会有很大的感应,大家也会有很大的功德。这一点希望凡是念佛者有机会帮人家助念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

 

十二、无量光明的简单释义

 

(一)弥陀因悲愿成就完成无量智慧光明

 

前面说阿弥陀这三个字,有无量光明的意思。接下来再从阿弥陀佛在过去修行的时候,也就是在还没有成佛以前,来谈谈无量光明这个意义的由来。阿弥陀佛,曾经在过去佛——也就是世自在王佛这尊古佛出世的时候出家修行,叫做法藏比丘。他于佛前,发下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愿。其中第十二个愿说:‘当我成佛的时候,从我身上放射出来的光明,如果有限量有边际,不能够照耀到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去,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于是法藏比丘,他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勤苦修行,终于达到他的本愿,成佛的目的,从身上放出无穷无尽的光明,远远的照射到十方世界去,所以阿弥陀佛,因为这个因缘,也叫做无量光佛。这在另外一本大本的弥陀经上,也有说到,他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可以照射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没有止境,没有边际的......。’

 

(二)弥陀头顶上放射无尽光明

 

现在再来看看观无量寿佛经上是怎么样地解说阿弥陀佛身上的光明,经上说:‘阿弥陀佛的头顶上,很自然地会放出光明,放出什么样的光明呢?放出像车轮那么圆的光明,这个像车轮那么圆的光明,非常非常的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像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的大,而且在阿弥陀佛头顶上像车轮那么圆的圆光中间,还有很多很多的化佛,这些化佛就像百万亿个印度的恒河里头的沙那么多。在圆光当中每一尊化佛的左右两边,也各各有许许多多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和许许多多的化身大势至菩萨,这些许许多多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和化身大势至菩萨都站在每一尊的化佛身边,随侍著每一尊化身,现在所讲的这每一尊的化佛,都是无量寿佛的化身,而且在刚才所讲的阿弥陀佛圆光中的那些许许多多的化佛和化身观世音菩萨、化身大势至菩萨,都是阿弥陀佛运用神通力量变化出来的。’

 

(三)弥陀身相光明照射念佛众生

 

观无量寿佛经上又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很好的身相,而且每一种每一种很好的身相里面,又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相。在每一种每一种的随形好相里头,又各各有八万四千道的光明。并且每一道每一道的光明,都普遍的照射到十方世界去,照射到十方世界中的什么地方去呢?照射到十方世界中每一位念佛的众生身上去。’经上又说:‘凡是诚心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都会放出光明来加被他们接引他们,阿弥陀佛是不会舍弃任何一个诚心念佛的众生。’

 

(四)弥陀无量光明含摄深广修证道理

 

刚才提到观无量寿佛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的光明,又有八万四千种上好的身相,还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相,以及在阿弥陀佛的头顶上,放出像车轮一样圆的圆光中更有许许多多的化佛和许许多多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和化身大势至菩萨。’像这些经上所说的有关阿弥陀佛的种种特别的景象,非常非常的多,不胜枚举。从以上所说我们可以知道,无量光明的意思,是有很深很深修证的含意,不是用几个字就能够把它表达清楚的。(这点将在十二愿里说明)

 

(五)佛身光明分为几种?

 

大家都知道,每一尊佛都有光明,而且佛身上的光明又可分为好几种。有我们平常能够看到的光明,也有在佛陀讲经的时候,特别放出来的光明。还有在佛陀证悟真理之后,也就是成佛以后从法性觉体中产生的智慧光明。讲到佛的光明,就要谈到佛的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和化身。在这里暂时不谈(十三愿中会有说明),先简单的讲讲佛光大概的意思。

 

1、什么是常光一丈相?

 

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于印度出世的时候,平常身上就有八尺的圆光,这种光明是环绕在佛陀身体四周所产生的一种圆形的光明二,这是当时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得到的。这就是我们平常在经书上可以看到或听到的常光一丈相。(三十二相之一)

 

2、佛在特殊因缘中大放光明

 

在释迦牟尼佛说大乘经典的时候,常常都会从佛的两眉之间,或者是从佛头顶的上面、嘴巴里面,还有从佛牙齿的中间或者是从佛肚脐的上面及从佛脚指的上面,都会放出光明,这是因为佛陀在讲某部大乘经典的时候,因缘特别的殊胜,所以才会从手足和全身放光。如果在佛没有说法的时候,没有特殊的因缘,这种殊胜的光明,也就是不寻常的光明,是不会随便放射出来的;这里所讲的特殊放光和前面讲的佛陀平常就会从身体的四周放出八尺的圆光不一样,一种是在特殊的法会上放光,另一种是平常就有的常光。

 

在大本的弥陀经上也有讲到,阿弥陀佛从他的面门上,也就是从佛的脸上会放出无量的光明,又说:阿弥陀佛从法性觉体中所产生的智慧光明,可以广大的照耀到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去。

 

(六)众生业障重不见佛光明

 

也许有人会想,阿弥陀佛的光明,既然能够照耀到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去,而我们为什能现在看不到佛光呢?这是因为我们众生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烦恼业障太多太重了,众生的烦恼业障遮蔽了佛的光明,所以我们今天才看不见佛光,但是只要每一个人从今天开始发心念佛,持续不断的念佛。有一天终会因为业障消除,诚心所感而见到阿弥陀佛的光明。

 

念佛功力够自然蒙受佛力加被

 

莲友们经常自动的聚集到念佛会念佛,这就证明了前世都一定种下了很深的善根,比一般人知道念佛的可贵,才会暂时放下家里的事情,到念佛会念佛。大家都希望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能够放光来加被我们,消除我们心中的障碍,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阿弥陀佛的慈光加被中。当然要得到佛光的加持,不是那么的简单,一定要积年累月的专心念佛,持之以恒,到了有一天,我们念佛的功力够了,才能达到我们的愿望。

 

希望对净土法门有信心的人,都能够就近到各地的念佛会去念佛,藉著大众念佛的力量,得到佛力的加被,进入‘一心不乱’的念佛定境中,临终往生净土,那么就不辜负大家修学念佛法门的目的了。

 

(七)善导大师念佛口中放光

 

前面我们从经典上大概了解了阿弥陀佛在还没有成佛以前,发下了光明无量的愿,所以成佛以后就随著他的本愿力放出不可思议的光明。现在再举几个修行人念佛放光的真实故事让读者们明白。

 

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善导大师,是莲宗的第二个祖师。他在念佛的时候,一定很虔诚的跪著念,而且很大声的念佛,经常念到汗流夹背也不停止。在冬天里念佛,也要念到流汗为止,这样才表示他念佛的诚心。他因为经年累月的拜佛念佛,到了后来,每当念一声佛,就有一条光明从他口中飞出来。念了十声、百声、千声的佛号,也还是有十道、百道、千道的光明,从他口中飞出来。念佛能够念到像他这样有光明从口中飞出来,恐怕千万人中也没有一个能够有他的诚心和毅力。当然这不是做不到,而完全是在于我们的发心与恒心。只要你有善导大师念佛的精神,往生净土,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八)鬼见念佛光明而避走

 

在蕅益大师净土集里,也曾经记载过一个念佛放光的故事。他说:‘在大陆的桐城,曾经有两个很好的朋友。有一天,其中一个朋友死了,另外一个朋友就把他埋葬起来。这个朋友死了以后,投生做鬼。有一天这个鬼朋友跟随他生前好友去办一件事。在半路上碰到不好的事情,生前好友突然一句阿弥陀佛脱口而出,那个鬼朋友吓得大叫说:“你为什么放光吓我。”生前好友一听说他念佛会放光,就又念了几句,鬼朋友更害怕的说:“你一念佛,胸前就有十余丈的五色光放出来,使我感到头昏脑胀,精神恍惚不能够再靠近你。”生前的朋友听了鬼朋友这番话后,猛然醒悟到念佛的不可思议,于是下定决心,出了家,精进念佛,最后成为一代的高僧。’

 

(九)念佛到一心不乱身体会放光

 

在净土集里,还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居士,叫做毕贯之,那位居士为了选择修行的法门,参访过无数的出家人,到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净土法门作为他修行的归路。毕居士每天死心念佛,求生净土。他也经常劝化别人念佛,求生净土。并且叫人家念佛的时候,以豆计数,就是念一句佛号数一粒豆子。只要每一个人虔诚的去念,念到专心一意的时候,这一粒一粒的豆子,一定会放光。而且当每一个人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身体也会放出光明。为什么会放光呢?这是因为我们念佛的心与阿弥陀佛的愿心相应,得到阿弥陀佛的摄受加持,所以才会放光。

 

(十)念佛绝对不是只在念‘阿弥陀’这三个字而已

 

在前面我们就曾经讲到观无量寿佛经上的一段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种很好的身相,每一种每一种很好的身相里头,又各各有八万四千种的随形好相,每一种每一种的随形好相里头,又各各有八万四千道的光明,每一道每一道的光明,都普遍的照射到十方世界中每一个念佛的众生身上去。凡是诚心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都会放出光明来,加被我们,接引我们。’

 

这一段话,就是阿弥陀佛放光加被我们念佛众生最好的证明。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量光明有那么深远的意思,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绝对不是只在念‘阿弥陀’这三个字而已,而是在念佛的种种光明,种种相好,念佛的光明无量,佛的智慧无量,更要想念佛的悲愿无量。

 

(十一)念佛时要学弥陀发度生悲愿

 

阿弥陀佛在过去出家修行以来,经过无量无数的时间修行,历尽了千辛万苦,教化难调难伏的众生,到最后成就了无尽的悲愿,放出了无尽的智慧之光,光光照耀到每一个虔诚念佛的众生身上。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要想到佛的光明普照,光光照耀到我们的身上,更要学习阿弥陀佛的度生悲愿,学阿弥陀佛发出广大利益众生的誓愿,等我们有一天,也像阿弥陀佛一样成佛了,就会和阿弥陀佛一般放出无量的光明,普照众生。而且这里讲的无量光明的意思也只是阿弥陀这三个字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已。所以我们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更可以想见阿弥陀这三个字不可思议了。因此,我们念佛的时候,要不急不徐、不快不慢,这样的念佛才能够把佛的光明、智慧和悲愿显出来,更能够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

 

十三、无量寿命的意义

 

(一)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

 

接下来,再和大家介绍阿弥陀三个字,另外还含有无量寿命的意思。在前两次,我们曾经讲到阿弥陀经上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和极乐世界里人民的寿命,很长很长,长到没有办法用数字去计算它。’到底阿弥陀佛的寿命长到什么时候呢?

 

在大本的弥陀经上说:‘阿弥陀佛的寿命长到不可以用算数去计算他的寿命。’又说:‘以我们这个地球为中心,从地球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的八个方向,以及地球的上方、下方,加起来十个方向,也就是地球世界的十个方向扩散出去,还有无量无边的十方世界。假使这十方世界的每一个众生,都修成了小乘声闻果位和中乘缘觉果位,以无量无边十方世界中所有的声闻圣者和缘觉圣者统统加起来,竭尽所有声闻、缘觉圣者的智慧,去推测计算阿弥陀佛的寿命,就是经过了百千劫的时间去计算、推想阿弥陀佛的寿命到底有多长,都不能够推算出来。’

 

(二)佛经上所说‘劫’的时间换算法

 

这里讲的百千劫的‘劫’字,是梵语,通常是用在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最长的时间,就用这个劫字做代表。

 

这个劫字是怎么样的计算法呢?依据佛经的记载,是以人的寿命做标准而来计算的。在地球成立的时候,最初的人寿,是八万四千岁,从人寿八万四千岁开始,一直往下缩减到最短的寿命十岁的时候,再从最短的寿命十岁开始一直往上增加寿命。大概每一百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八万四千岁,再往下缩减寿命,大概也是每一百年减少一岁,一直减少到最短的寿命十岁的时候,在这个人寿一增一减的时间中,就是‘一个小劫’,把二十个小劫合起来,就是一个中劫,再把四个中劫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劫。

 

在上面说到,无量无边的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声闻圣者和缘觉圣者,就是经过了百千个大劫的时间去计算、推想阿弥陀佛的寿命,也不能够知道阿弥陀佛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在前面我们也提到阿弥陀经上明白的说到:‘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经上说的阿僧祇劫的意思,就是数目到了最极限的意思。我们通常以一万万为亿的单位,一万亿为兆的单位,而一个阿僧祇劫就不知道有多少万万万万个兆年,现在弥陀经上不是只说一个阿僧祇劫,而是说无量无边的阿僧祇劫,这个不可思议的数目,连证果的声闻圣者和缘觉圣者都不知道,何况是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呢?当然更不用说了。

 

‘阿弥陀佛’四个字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与大悲神力

 

从以上所说的,我们更可以想见‘阿弥陀’这三个字的伟大与奇妙,绝不是一般不懂佛教的人士随口称念的阿弥陀佛这四个字表面的字意而已,当我们慢慢的对阿弥陀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后,你就会对阿弥陀佛生起更想念更仰慕的心理,慢慢的我们就会深入佛的悲愿中,在念佛的时候,确确实实忆念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与大悲神力。

 

(三)阿弥陀佛为什么会寿命无量?

 

我们前面讲到阿弥陀佛在还没有成佛以前,发下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愿,其中第十二个大愿是光明无量愿。现在再来和大家谈谈第十三个愿—也就是寿命无量愿,和第十五个愿——眷属长寿愿。

 

在阿弥陀佛经上曾经说过—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就是根源于现在讲的第十三个愿和第十五个愿而来的。

 

阿弥陀佛在第十三个愿里曾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的寿命有限度、有限量,能够用百千亿个广大的劫数计算出来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阿弥陀佛又在第十五个大愿中说:‘当我成佛的时候,极乐世界中所有天人的寿命是没有极限没有穷尽的。除非极乐世界中的天人,他自己发愿不要活那么长的寿命,而希望到他方世界,譬如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去度众生,那么他就可以随著他的悲心愿力,自由自在的往生其他的世界中去普渡众生。如果极乐世界里的天人,发了这种普渡众生的大悲愿力,而不能够随其悲愿,减少寿命,自在的去他方世界度众生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阿弥陀佛因为在过去修行的时候,发了这两个大愿,到了现在终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满足了他因地寿命无量的誓愿。

 

人类的寿命都是短暂有限的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每一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量的,平均寿命不过八十岁而已,即使是你做了很多的善事,生到天上或者是成为四天下的第一大王——转轮圣王,寿命虽然可以长到八万四千岁,但是还是有限量的。大体来说,人类的寿命,皆是以我们今生这个身体的生命长短做为标准,都是无常生灭的。

 

(四)什么是佛的化身相?

 

谈到佛的寿命,就不是我们凡夫这种有相的生命可以来比较的。佛的寿命一般解释的时候,会拿佛的三身来讲。三身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法身、报身和化身。现在先简单的来和大家谈谈佛的化身,什么是化身呢?例如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于印度出世的时候,示现和凡夫一样,有生、老、病、死等过程,最后舍弃了这个肉体的凡身入灭离开了地球世间。这种示同凡夫的佛身,就是佛的化身,也就是佛的应化之身。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的时候,就涅槃了。佛为什么那么早就入灭了呢?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业障太重了,众业所感,所以佛也随著众生应有的因缘入灭而离开我们了。释迦牟尼佛的入灭,是当时的佛弟子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到的。

 

(五)弥陀寿命与释迦牟尼佛的寿命为什么会相差的如此悬殊?

 

而现在所说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命与释迦牟尼佛短短的八十岁的寿命相比,那实在是相差的很远很远。佛寿的长短,与每一尊佛的本愿度生因缘有关。一般来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行时,曾经发愿要在五浊恶世成佛,广度五浊恶世中罪业深重的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应了他的本愿,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又在短短的八十年后随著众生共业的因缘入灭了。而阿弥陀佛在宿世修行的时候,也曾发愿说:要在净土世界成佛寿命无量,因此阿弥陀佛便随著他过去所发的清净大愿所感,终于在极乐世界成佛,成就了这种不可思议的殊胜佛身——寿命无量。事实上,每一尊佛都有他的清净世界本愿度生因缘,及秽土世界的本愿度生因缘,也就是说不仅弥陀的度生寿命无量,同样的释迦牟尼佛也有他教化的净土世界,其度生因缘,同样是寿命无量,关于这个问题,将在十三愿里会有详细说明。阿弥陀佛在净土世界中上好殊胜的佛身,不是我们凡夫众生可以用思想去忆度的,等我们有一天真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可以确确实实的见到和了解阿弥陀佛这种庄严的身相,是多么的微妙与不可思议。

 

(六)极乐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会寿命无量?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莲花化身,和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血肉之躯完全不一样,寿命也和阿弥陀佛一样无穷无尽。为什么极乐世界人民的寿命也和阿弥陀佛的寿命一样,都是无量无尽的呢?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是从阿弥陀佛的第十五个成佛的大愿——眷属长寿愿而来。

 

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是佛久远劫中修积来的,自然没有话讲,我们凡夫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寿命无量,那真是很奇妙的事。而事实上,极乐世界的众生会形成寿命无量的成果,自有他修行的因缘,这个问题,将在第十五愿中,会有说明。大家要知道,我们所以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曾经发了好几个接引众生往生的大愿,所以我们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愿以后也会和大家陆续讲到。愿里的意思,大概是说,只要我们至诚恳切的念这个由佛无量劫来所发接引众生的大悲圣号——阿弥陀佛,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见,佛的大悲接引愿力,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我们只要诚心的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加被,念一句阿弥陀佛就随著佛寿命无量的本愿度生因缘,我们也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加被、教导中未来往生净土,精进修行,寿命无量。因此我们必须用最诚敬最渴仰的心情来念佛,走路也念、坐著也念,到了你心中清清净净,时时刻刻只有一句渴望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的大悲圣号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比平常人更有希望见佛,而得到佛力的加被护佑了。

 

十四、阿弥陀佛与成佛悲愿

 

(一)佛觉悟了什么真理?

 

接下来再和大家介绍阿弥陀佛的佛字是什么意思。这个佛字是古梵文佛陀的简称,佛陀两个字,翻译成中文,就是觉悟的人的意思。佛陀到底觉悟了什么呢?他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是什么呢?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这个缘起性空的道理是佛陀在彻底观察宇宙人生的实相以后,所证悟到的一种最透彻最正确的结论。什么是缘起性空呢?这个问题,将在后面‘般若愿’中会有说明。简略的讲,就是佛陀他洞悉了世间的一切事事物物,都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合而产生的,凡是由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没有不经过生、住、异、灭的过程,世间的万物万事,绝对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最后一定会朽坏幻灭乃至消失。佛从觉悟缘起无常的道理,而踏上体证‘性空’的修证道路......。

 

(二)佛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陀彻彻底底的觉悟了人类从出生的开始,就是步向死亡的前奏,任何快乐事物的后面,一定隐藏著悲戚的痛苦,任何人都避免不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些无常聚散的现象,佛陀他明明白白的看穿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只不过如此的苦空无我而已,于是他从觉悟人生苦空无常的开始,毅然决然的舍俗出家,经过了无量劫数的时间修行,终于突破了人生生、老、病、死的迷团,揭穿了无始以来,这个无穷宇宙的奥密,圆满的达到了他彻底证觉的目的,也就是成佛,成为宇宙之间一个最究竟最有智慧的觉者。而且佛陀在成佛以后,又把他自己所觉悟的真理深入浅出的告诉每一个有缘有善根的众生,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依循著佛陀过去体悟的经验,踏上最稳当最安全的修行道路,也能够获得生死的解脱,乃至成佛。

 

(三)阿弥陀佛如何完成佛道?

 

阿弥陀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无上觉者。他从最浅显的五戒、十善开始做起,经过了声闻四圣谛及缘觉十二因缘、小乘、中乘的启悟,再进一步修学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历经了菩萨的五十二个修行阶段,到最后终于福慧具足,成就最上的佛道。

 

(四)认识弥陀的大悲行愿才能将‘阿弥陀佛’四个字的广大意义弘扬出来

 

通常一般人都知道有佛,都知道有阿弥陀佛,但是一般人却不知道佛是什么?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佛,绝对不是迷信,阿弥陀佛,也绝对不是一般泛泛的佛教徒膜拜的神秘偶像而已,而是有它深邃的涵意。当我们深入去探讨、去了悟阿弥陀佛一道四个字的底蕴时,你就会觉悟到净土法门博大精深,可深、可浅,不是一般所想像的只是念念佛而已,绝对不仅是一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单纯的念念字而已,而是阿弥陀佛多生累劫以来,由于功德、智慧的圆满成就,而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感召,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才会消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才会有那么大的往生效果;否则我们大可不必迷信的念佛。因此希望凡是有心念佛者都能够从阿弥陀佛因地修行的行愿下手,去研究去认识阿弥陀佛,弘扬阿弥陀佛的大悲行愿,这样更能够将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广大的意义表露出来,使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更升华更具佛义,让原本对念佛有信仰有兴趣的初学者,进一步对念佛法门产生更浓厚更深刻的坚定信念。阿弥陀佛是在什么时候进一步的修行发下四十八愿呢?这四十八个成佛大愿又是什么呢?现在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五)阿弥陀佛是在何时发下四十八个成佛大愿?

 

阿弥陀佛是在什么时候进一步的修行发下四十八愿呢?这在无量寿经上有详细的记载。经上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有一尊佛出世,叫做世自在王佛。这在前面曾和大家提到过。这尊世自在王佛出现在世间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国王,很有善根,时常到世自在王佛住的地方,听佛说法。有一次,他听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心中感到十分快乐,法喜充满,领悟到修行是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于是他就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发下了一个很崇高、伟大的誓愿,要学世自在王佛一样的觉悟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真理,修成究竟圆满的佛果。当他发了这个无上菩提的大愿之后,就下定决心,把国家让位给其他贤能的人,自己剃除须发,随世自在王佛出了家,取名为法藏比丘。并且由于宿世善根因缘的殊胜,他又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发下了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愿。这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愿,是无量寿经上最重要的枢纽(经文),也是净土宗三部经典的眼目。凡是修净土法门的行者,一定要对四十八愿有所认识和体悟,这样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才更能忆念起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那种渴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心才会更强烈,更能够与阿弥陀佛的誓愿相应。当每一个人了解了阿弥陀佛成佛的四十八愿之后,你便会明了为什么帮人家助念的时候,因为我们虔诚祈求阿弥陀佛的念力,会对一个原本对念佛有信愿的亡者,产生那么大的感应效果。那个时候,你就会对助念更有信心更有兴趣,一有这种助念的因缘时,你便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参加,并且认为帮人助念是人生最重大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是替自己种下最直接、最有效果、最有收获的往生资粮。以下就来和大家介绍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论述

 

一、国无恶道愿

 

本愿说明的重点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个愿我们先由众生‘共业’的问题来说明。下一个愿:极乐世界的众生死后不堕三恶道,再用众生‘别业’的问题来做讨论。

 

本愿现在从两方面探讨起:

 

(一)为什么地球世界会有三恶道?

(二)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一)为什么地球世界会有三恶道?

 

首先从我们居住的世界为什么会存在三恶道来说明,再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的原因,做个比较,就能清楚的明白,两个世界的‘共业’差别点在那里。

 

1、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

 

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一册佛说业报差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起世经、大楼炭经......等多部经典中,都有说明六道轮回的业果受报问题。所谓六道轮回,大家都知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和地狱道等六道。(或将畜生道、阿修罗道合为一道,成为五道。如杂阿含卷十六及正法念处等经都有说明。)宇宙众生一直在这六道中无始无终的轮回。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地球世界(包括地球的上方、左右、下方虚空中),依佛经说,也因为众生业力的因素,产生六大类不同众生的生命力,即六道轮回。人道与畜生道是现实人间随时可以肉眼看见;但是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及地狱道却不是凡夫肉眼所见。‘看不见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如在牛顿时代,早就提出基础科学万有引力定律的存在,就非我们肉眼所见(地心引力)。无论宇宙星系之间及任何物体的运动,一定有‘引力’在支配著。甚至我们生活的周遭,人事、环境,都不出‘引力’的作用。然而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出‘力’的现象与存在呢?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道:‘万物间彼此作用的引力,与地球对万物的引力比起来,差得太远,所以我们无法察觉。’佛经上所说,在这个世间产生六大类不同众生的生命现象,也是由众生身心的启动,而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生命力’的形成,是源自于众生‘心力’活动的效果。因每个人身上心力(业力)的作用,各有不同,没有特殊的‘力用’,是不会无因而能看见超出我们肉眼力量所能见到的范围。除非有的人有阴阳眼,与鬼神道频率接近,便可见鬼见神,或者有的人禅定功力够,获证天眼通,也可以见到天道众生及地狱众生。再说宇宙万象,非人类肉眼、智慧或近代科学仪器所知所见所能探测到的事物与力用实在太多太多了,譬如从科学丛书‘牛顿杂志’及‘科学眼’杂志中,我们就可以明白现代的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及尖端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情形,令人目不暇给!但是枓学家为了探讨未知的宇宙空间存在的生命力及起源性,仍孜孜不倦的不断推陈布新,推翻旧有学说,朝向最现实的新发现迈进......!

 

2、从阿含经证明宇宙中有无数众生居住的世界

 

我们这个地球世界,不论依科学家发现外太空无量存在的星球来看,或者依阿含经及大乘经典上记载有无数三千大千世界存在来看,都证明是无际的大宇宙中无数有生命力存在的世界中其中的一团星光而已。

 

然而观察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内有无量千差万别生命力存在,只是当今科学界深信,但尚无法企及的领域。此点在佛经上却早已明确的说明。

 

如佛在杂阿含经卷十六中就曾明显的述说过:‘众生界无数无量(四三八)。’(宇宙中有无数无量千差万别众生居住的世界。)

 

又说:‘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有的“世界中间闇冥之处,日月游行(日月运行其间),普照世界,而彼不见(有的世界,没有日月运行照射。)乃至有的世界的众生一直沦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闇冥之中(四二六)。”’。

 

又说:‘若诸众生,形可见者,如甲上土(佛手上抓著一把泥土譬喻说),若诸众生,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土(四四二)。......。’

 

又说:‘当知诸界(众生界的种类,世界的种类),其数无量,当善界学,善种种界(四四四)。’‘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如三恶道),善心时与善界俱(如三善道),胜心时与胜界俱(如净土世界),鄙心时与鄙界俱......(如地球世界或其他污浊世界)。’(四四五)

 

3、佛经上所说‘界’的意义

 

界的意义,非常的广泛深奥,在瑜珈师地论卷三十一、五十六、五十七,辩中边论中卷、杂集论二卷、五蕴论八页以及俱舍论一卷......等,都有解释。其中杂集论卷二十七页说:‘界,是能持因果性义。’俱舍论卷一十五页说:‘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是界义,如十八界。’解深密经卷三更清楚的指出:‘“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方便界。’(杂阿含经也有说明‘三五四’)。

 

既然‘界’的意义,是在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由因至果所形成无数差别种类的意义,当然就有由众生业力差别,而形成不同与众生业力因果相应的世界种类。所以杂阿含经上说‘众生界无数无量。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我们地球世界只是释迦牟尼佛手上所抓泥土譬喻中的无数众生形类可见中的一粒沙土而已,还有无数由不同业力所形成形相、心识、种类微细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如净土世界及他方浊恶世界,就如同大地上的泥土一样的广泛无尽,不可预知、不可思议,非我们地球人类肉眼的力用可见。

 

4、地球人类正走向自取灭亡之路

 

依佛经说,地球世界有三恶道,净土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么地球世界有三恶道,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问题就出在众生的业力(心力)因素。

 

如要使地球世界像极乐世界一样的没有三恶道,实现‘人间净土’,就要把形成地球世界三恶道的‘原因’连根拔除,‘人心转变’、‘共业转变’,去恶从善,才能扭转地球世界的‘性质’。但是事实上,依现实环境证明,地球世界现在不可能像极乐世界一样的没有三恶道,关于此点,可从三方面来看:

 

1)从战争武器来看:

 

如当今科技的发达,由高科技所制造出来的武器就愈精细愈俱毁灭性。例如核子武器、生化武器、电子武器。当今世界核武的存量已经相当庞大,无论任何两国战争,及今年(西元一九九一年)爆发的中东战争,都足以带领人类走向自取灭亡之路......。由此点战争、杀戮,冤冤相报的立场来看,目前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三恶道。

 

2)从自然生态的毁灭来看

 

如现在非洲日益严重的沙漠危机,南美洲热带雨林的破坏,因为酸雨而死亡的西德森林、阿尔卑斯山群的广大森林死亡,以及日本的海洋绿洲珊瑚危机,乃至整个世界的珊瑚危机,整个世界的各地森林不断地遭受酸雨的损坏而枯死,乃至沙漠地区不断扩大,以及许许多多的自然生态......,因为人类的活动,如工业、车辆......所排放的废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和污染,致使地球的平均气温不断提升。

 

这些自然生态的破坏,都正在从小扩大,由点至面,无声无息的蔓延......,如不尽快建立维护管理体制,现在数十年,或许不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但是二十世纪后,人类就会直接感受到因自然生态的遭受侵蚀、破坏、污染与消失,导致地球气温的巨幅升高,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安危......(按科学家预测地球气温在二千三四百年时会巨幅提升到摄氏六七十度将是现在气温的一倍)。

 

3)从人心的日益‘污浊’来看

 

甲、物以类聚是众生界中本来存在的生存原则

 

前述杂阿含经卷十六(四四九)说:‘众生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生界俱;盗、淫、妄语、饮酒心时,与饮酒界俱、淫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时,与不饮酒界俱......。’

 

宇宙中众生界的升堕沈降,绝对不会违背‘物以类聚’的原则。(见楞严经)。众生的业力就像磁铁一样,一定依循著众生自己所造的业轨运行,生生世世,在自作自受的因缘聚会里遭受果报,一点也不会错误。

 

当我们的心‘黑暗’时,自然与‘黑暗’的业轨相应。当我们的心‘光明’时,立即与光明的‘业界’相应,这就是杂阿含经所说的造恶者自然与恶界相应,行善者自然与善界相应的道理。这种众生‘业力’与‘界’相应的真理,不论佛出不出世,世间有没有佛法存在,是宇宙间本来存在的自我生存原则,本来就如此的,不是佛制定的,也不是外教创说的。

 

我们看我们这个世界,从商者有商业团体,为政者有政党组织,务农者有农村的生活层面,士农工商、宗教团体......各有所司,这就是‘物以类聚’的道理。我们俱有那一类众生的‘心态与喜好’,就与那一类众生的‘业轨’相应,小至个人、家庭、职业、兴趣,大至种族、社会、国家,乃至延伸至无尽宇宙中,各各有众生居住的世界,无不是循著「物以类聚’的生存原则,众生‘业力’与‘界’相应的真理,遵循著各各众生共业世界的业轨,在那里繁衍生存,遭受果报......。

 

乙、人心污浊,形成三恶道

 

而我们这个地球世界,就是由无数贪欲心深重的众生俱有共同相应的业力而吸引聚合在一起形成六大类生命力生存的浊恶世界。又依众生造恶的深浅,而形成多类众生生存的空间。大体来说,就是在地球的上方虚空中、地球的多度空间中及地球四方的虚空中出现天界、人界、畜生界、阿修罗界、鬼神界及地狱界。尤其现在由于科技的进步,物质的文明,人类的需求贪婪享用之心就愈炽盛,就在各种自我需求心、权势心、享乐心......强烈的加重情况下,使原本就污浊的世界,更加笼罩在战争、残害、杀戮、欺惑、奸佞、谄言、巧言、谀媚、嫉贤、谤善、陷害、虚伪、结怨、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才言、斗乱、不孝、无信、霸道、抢劫、偷盗、嫖妓、聚赌、不安、惊慌......的忧虑、杂散、暴戾气氛中生存。在这种杀气、斗气、嗔气、淫心、赌心、狠心、盗心、偷心......强烈炽盛的情况下,只会使地球世界的恶业加重,三恶道的众生增加,终至这个地球笼罩在‘劫难’之中......。至于未来弥勒人间净土的出现,那是在人寿减至十岁,再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因众生善业所感而出现。

 

虽然现在‘你信佛了’,‘我也出家修行了’,但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便造下了与这个世间相应的业力,说穿了,我们自己本身现在俱有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七情六欲,就是制造这个世界三恶道恶业的源动力!过去生中及未来生中,谁没有及谁不曾在这个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的三恶道中返往受生呢?我们自己本身的‘贪心、欲心、嗔心、慢心、淫心、杀心、斗心......’,若不设法节制一点,虽然信佛了,但是仍然会令这个世界三恶道的业力加重,同时也会为自己生生世世制造堕落这个世界三恶道的机会。

 

丙、减劫中地球世界不可能没有三恶道

 

要使我们这个世界在减劫中没有三恶道,实现人间净土,除非全体人类将‘杀心、斗心、嗔心、偷心、嫖心、赌心、盗心、淫心......’,减少淡薄,才有可能,否则‘事实摆在眼前’,绝不可能因为个人别业的行善、修持或少数人的行善、修持而扭转目前这个世间整个大染缸的共业。我们‘个人’的业力,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样的微不足道。而且事实证明,这个世间众生的‘心态’与‘作为’,一直朝向‘自取灭亡’的行径前进,我们的生存环境随时都遭受到国际情势变化的威胁,只要任何两国的核武战争爆发,任何地区都会蒙受空气污染的波及,严重威胁到生命安全。

 

虽然如此,现今的佛教界及许多宗教团体、慈善团体,仍有许多人士有心配合现代媒体传播,推动佛教(宗教)成为现代化,力图以宗教的传播,改变社会风气,扭转当前社会暴戾不安之气,创造人间净土。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现在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人心在变,资讯在变,思想在变,佛教(宗教)弘法推动的方法,也应随著时代及人心的需要而应变。是的,时代变了,思潮变了,人心变了,资讯变了......,佛教徒的思想也随世俗学潮的影响改变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业力’感招的道理不会变,‘因缘果报’的定理不会变,成佛的‘真理’不会灭,了脱生死的‘根本’不会灭,修证佛法的‘次第’不会灭。现代佛教弘扬者,应把握佛法‘原则’性不变的重点来继往开来,传承佛法的命脉。

 

虽然凭少数人行善的力量,不能力挽狂澜的共业,但是我们今天存活一天,就要努力向善,修道、弘法,创造共业中的别业,为超脱这个五浊恶世而奋励前进。毕竟我们今天知道学佛,便证明以前也有微薄的善根,才能在今生逢遇佛法。今世不向此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如果虽然学佛,而愿意留在这个世界上,继续生死轮回,稍不谨慎,任何的凡夫众生都有堕落三恶道的危险。

 

佛陀告诫我们,如果对自己的修行没有把握,求生净土,是现在最能保障佛弟子一世超脱这个五浊恶世的修行方法,而求往生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知自觉:认识我今生仍停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原因何在?我要如何才能踏出这个世界三恶道的牵制?古德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学佛者有了这样的反省与醒悟,今世想要超脱五浊恶世,不受三恶道的牵制,就有希望了。

 

(二)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物以类聚’的道理证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地球世界会有三恶道,是因为地球的每一个众生都俱有共同贪婪‘黑暗’的业力,而使地球世界形成浊气业网,乃是由地球众生自作自受制造出来的。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三恶道,也是由极乐世界的众生在佛力摄持下,行善、修道的共业所感,自作自受创造出来的。如前述杂阿含经卷十六说:‘众生胜心生时,与胜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信心生时,与信界俱;持戒心生时,与持戒界俱......。’

 

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的原因,也绝不违背‘物以类聚’‘界与界聚’,众生业力与‘界’相应的道理。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探讨起:

 

一、从净土天然环境了解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三恶道?

二、从往生的方法证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1、从净土天然环境了解极乐世界为何没有三恶道?

 

1)极乐世界为什么到处有稀奇美妙的鸟类演说佛法?

 

在阿弥陀经上有一段介绍极乐世界里没有三恶道的经文说:‘西方极乐世界中,常常有各色各样,稀奇美妙的鸟类,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等这些不同的鸟。这些十分可爱的各色鸟类,在极乐世界里,昼三时,夜三时,也就是在白天、晚上所有的时间当中,都不停地发出非常和平,非常幽雅的声音(按极乐世界以莲华开合的时间为早晚时间的分别。)而且这些稀有神奇的鸟所发出清和雅致的声音,都是在演说著甚深微妙的佛法。是什么甚深微妙的佛法呢?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许许多多修行成佛的方法。(这些修行的佛法,将在十六愿里陆续讲到)。

 

当极乐世界里所有的众生,听到了这些稀奇美妙的鸟类所演说的各种学佛修行的方法后,都自然而然的会生起想念佛宝的心,想念法宝的心,及想念僧宝的善心。’

 

经文中又说:‘这些各种颜色的鸟,绝不是前世做人的时候,造了恶业,而堕落到西方极乐世界中的畜生道里去,遭受恶道的果报。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极乐世界中,是没有三恶道的。净土中,根本没有三恶道的名称,更何况会有实际堕入畜生道内受苦的恶道呢?这些各色各类的鸟,都是阿弥陀佛为了使佛法的法音在极乐世界里广为宣说流通,令净土世界中的每一个众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在各种佛法音声里传布的陶冶中,自然而然的知道修行的好处,精进行持。时日一久,每一个众生的智慧、福德也跟著一天天的增长起来,因此阿弥陀佛才运用神通力量变化出来这许许多多帮助阿弥陀佛弘扬佛法的各式鸟类。’

 

2)为什么极乐世界听不到造恶声音?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也说:‘极乐世界,大富无量,唯受快乐,没有众苦,没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界及八难之报......。’

 

又说:‘成就往生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绝对不会听到净土里的众生讨论讲说地狱里众生受苦的声音,饿鬼道众生苦难的声音,畜生道众生痛苦的声音,乃至下闻夜叉声、斗诤声、恶口声、两舌声、杀生声、偷盗声,一切造恶的声音。为什么净土中听f到地狱、饿鬼、畜生,乃至十恶业的造罪声音呢?这就是‘共业所感’众生业力与界相应的道理。佛的愿力教化与众生的修行业力,使净土中听不到造恶音声。相对的,由于佛的愿力与众生的共业所感,净土众生所听闻的都是天然环境的鸟类及宝树、宝池所发出来的赞叹修行、弘法、度众的佛法音声。

 

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遍满净土各地。为什么叫做八功德水?因为七宝池水具有: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多福众生常乐受用。所以称为八功德水。’

 

3)为什么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

 

净土众生就是生存在这么一个天然闻法、修行的环境里,举目投足,唯闻一切善法,不闻一切恶声,当然‘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而这种天然殊胜的闻法环境,也是由净土众生的净业因缘共同创造出来的,因为净土众生没有贪欲、淫爱、嗔恚......十恶等堕落恶道的业行,所以不会感招修罗道众生居住之处及犹有淫爱、嗔恚、愚痴等业行的天人众生住居之地——须弥山(须弥山在那里?一直是佛学者争议性的问题。按起世经说:‘须弥山王于大海中。’因而有的学者顾名思义,直称须弥山就是地球最高的一座山——喜马拉雅山,深入大海之中。有的学者又指出佛经中所称的‘大海’有劫海、业海、法海、宇宙之海、众生之海、智慧海......,无尽宽广,多种引伸之法义,并非狭义的定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之义。如大智度论卷一百说:‘佛经所称之海有二种意思:一者直指山川大海之义,凡夫众生可渡之。二者譬喻之词;如说大海绕须弥山在九宝山里,广八万四千由旬,世间人不能得其边,凡夫人不可渡之。又如譬喻外道凡夫能生禅定船,度欲界、色界海,无色界如大海深广,则不能渡,以不能破我心故。诸贤圣人智慧禅定翅力,破诸法邪相,得实相故能渡,所以以大海譬喻。’又说:‘须弥山一色,纯是黄金(光明遍照之意)。’绝非地球狭隘的大海山川之义。卷十又说:‘日(太阳)绕须弥遍照四天下。’由智论这句话可知,太阳(系)环绕须弥而运行。其他经典也说:‘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外有七山八海环绕之,七山八海外,又有铁围山为外郭......,是一个小千世界的中心,包括六欲天及初禅天。’由此可知,须弥山或指一个小千世界的中心,而一个小千世界是由无量人、天居住的世界所组成。)净土中没有须弥山,就没有依须弥山环绕而住的恶道众生居住之处。没有这些恶道众生居住之处,自然就不会有地狱、饿鬼、畜生诸道受难之报。相对的,没有三恶道的感报,当然也就不会有大海、小海、溪渠、井谷......,恶道众生住居之所。但经上又说:‘净土虽然没有大海、小海、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但是佛神力故,欲见则现。’关于此点,有学者说,或可看为净土众生,仍有无量潜藏的烦恼宿业,隐伏其间,只是在净土的殊胜修行环境里,暂时压住,生不出来。也有的学者说‘万法唯识现,根身器界,无非心识变现而有。已证识性,契悟一心,此心性之力,名为佛神力,法尔能欲见即见’(见佛说无量寿经讲义)。

 

2、从往生的方法证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

 

1)为什么往生净土的众生必须具备大善根大福德?

 

由净土世界没有三恶道的环境及处处听闻佛法的环境来看,当知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及居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众生,都不是少善根福德者。如前述经典说:‘唯有“多福众生”,才能常乐受用八功德水。’经文又说:‘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由此可知,能够生长在极乐世界,或者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宿世都是俱有广大善根福德因缘的有情众生(往生的方法,将在十一、十八、十九、二十等四愿中详述,这里只是略提而已),才能在广大福慧资粮的共业下,使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如在诸净土经典中,大体上都有提到地球世界现实人间种种造作三恶道业因的行为,相对的,想要往生到没有三恶道的世界去,就要首先不再造作堕落三恶道的业因,再创造与极乐世界相应的业因,具备与净土众生相应的福德资粮,往生极乐世界才有可能。如在无量寿经卷下的三品往生中,至少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往生净土,才有保障。而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以后,怎样使自己的菩提发心终生不退?都是欲求‘一世往生’的念佛者,应当重视、探讨的问题(菩提心的问题,将在十九愿中会有说明)。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檀佛过度人道经卷下、无量寿经卷下、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都说:‘要往生极乐国,从发愿往生起,必须一生保持厌弃生死老病一切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诸事,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体,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往生无量寿佛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这就是末法众生往生净土的保障。

 

以上经典所说,便说明了如何具备与极乐世界众生福德资粮相应的修行法。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在弥陀成佛的度生本愿因缘成熟下,汇聚了无量福德深厚的众生,共同庄严了极乐世界的环境,而使极乐世界在广大福慧众生共业因缘的感招下,没有三恶道,这也就是众生‘业与界聚’的道理。

 

2)从业力与因果的观点证明有净土

 

任何适合众生居住的世界,都是与众生的共业因缘息息相关的。极乐世界的生存环境,与地球世间的生存环境,相差的如此悬殊,在凡夫众生的眼光里,自然看成是神话的色彩,但是我们若从修证佛法的观点及因果与业力的立场去剖析,却是确确实实可以成立的。佛不妄言,行人自误,佛弟子若是不相信有净土,就是不相信有业力及因果,不相信有因果及业力,即是不承认有修证的佛法,没有修证的佛法,试问我们学佛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二、不堕恶道愿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国土之中的天人,如果在寿命结束的时候,再堕入饿鬼、畜生、地狱道的话,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寿命无量乃是譬喻之词

 

或许有人会想,在四十八愿当中,不是有极乐世界里人民寿命无量的愿吗?既然西方极乐世界中的天人寿命无量,为什么还会有寿命结束的时候呢?

 

于其他的净土经典上,也有提到说:‘在阿弥陀佛应化之身寿命结束以后,观世音菩萨接著接替阿弥陀佛成佛的位子,继续度化净土世界的众生。观世音菩萨成佛的名号,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那个时候,观世音菩萨成佛的世界就不是叫做极乐世界了,而是叫做众宝普集庄严世界。’说到这里,大家更会觉得奇怪了,阿弥陀佛的寿命不也是无穷无尽的吗?又怎么会有终结的时候呢?

 

大家要知道,寿命无量的无量两个字,乃是一种形容譬喻之词,因为释迦牟尼佛为了要赞叹阿弥陀佛寿命不可以数字计算的殊胜,不是由凡夫和声闻、缘觉二乘圣人的智慧所能推测衡量出来的,所以用无量两个字来显示阿弥陀佛寿命长久的不可言说。而且大家更要知道,阿弥陀佛的应化之身是应极乐世界中人民的净业因缘权宜示现的。在佛经上说:‘凡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有成必有坏,到最后一定会幻灭消逝的。’所以当阿弥陀佛度化极乐世界人民的机缘终了的时候,也会像释迦牟尼佛的应化之身一样的示现涅槃。那个时候,观世音菩萨就会接替阿弥陀佛的位子成佛了。

 

极乐世界里人民的寿命,因为在阿弥陀佛的大悲誓愿教化中,精进修行,才会寿命无量。关于净土众生,修成寿命自在的因缘,将在十五愿中,会有说明。

 

本愿所说寿命结束有两种意义

 

本愿所说的寿命结束,有两层意义:

 

一是指在净土尚未了脱生死的众生,必定在分段生死的束缚中,但是当他们一期寿命结束后,会继续化生在净土的欲界天及色界天上进修,不会堕落三恶道去,因为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三恶道。这个问题,将在十五愿中说明。如无量寿经卷上所说:‘彼土有“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二也说:‘彼土有“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

 

一是指净土天人,若欲乘愿到十方世界度众生,也不会堕落其他世界的三恶道去。为什么极乐世界的天人在寿命结束后,不会堕落三恶道?本愿将依几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心’是主导我们走向轮回的主因

(二)学佛者应该重视堕落三恶道的业因

 

(一)心是主导我们走向轮回的主因

 

1、持五戒得人身的标准是什么?

 

上个愿是从众生共业的观点,来说明地球世间为什么会有三恶道?极乐世界为什么没有三恶道?现在就由众生别业的角度,首先来说明现实的地球世界会有三恶道的原因。

 

一般说持五戒,得人身;行十善,生天上,这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如持五戒得人身的标准是什么?例如五戒中的不邪淫,有些经论上翻译成‘不淫欲’,如大智度论卷十三。‘不邪淫’,如以印度及现在中国等地的法律观点来讲,是指超越一夫一妻制以外的淫欲行为,就是邪淫。大体上,现在佛教徒所遵守的不邪淫戒,也是源自此一观点。但是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或者古代的帝王,除了皇后外,都可以册封嫔妃,请问这是正淫?还是邪淫?或者以一对淫行深重的夫妻与一对夫或妻体弱多病不能人道,夫或妻因此在外面偶有外遇情形来相比,请问这两种情形那一种情况是来世导向与淫界众生、恶道众生相应轮回的资本?

 

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心’,是从外引内,由身至心的一种助道法。如果以为夫妻的淫欲行为‘正淫’是不堕恶道的戒法,夫妻以外的淫行‘邪淫’才是堕恶道的戒法,那是没有深入去了解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的相应关系。

 

2、由经文印证心是主导轮回恶道的主因

 

如前述杂阿含经上说:‘众生杀生时,与杀界俱;盗心时,与盗界俱;淫心时,与淫界俱;妄语时,与妄语界俱;饮酒心时,与饮酒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不盗时,与不盗界俱;不淫心时,与不淫界俱;不妄语时,与不妄语界俱......。’

 

卷十又说:‘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为什么要善于思惟、观察自己的心性呢?因为众生心长夜为贪欲所染,嗔恚、愚痴所染。比丘当知!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为什么如此说呢?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所以比丘们,当善思惟,观察于心。’

 

又说:‘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

 

由杂阿含经这段经文,明显的告诉我们,众生之所以会轮回生死,堕入恶道,是因为我们的‘心思’杂乱、污浊、阴暗、昏散、......,而趋使自己的行为去造作种种与六道轮回相应的恶业,才会与杂乱界、污浊界、黑暗界、淫界、杀界......相吸、相应。如果以为只要行为上不犯五戒,不犯邪淫戒,不观照、反省自己的淫心、贪心、嗔心、盗心、杀心、欲心......,就不会堕恶道,那么就应该修正我们对业力与因果的基本认识了。

 

十善业报经也说:‘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又说:‘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

 

诸法集要经卷五,‘治心品’中,则对‘由心造诸罪,由心感其果,心如彩绘者,画三界众生’的释义,有很好的说明。

 

中阿含卷二十三则告诫我们凡夫俗子说:具足二十种秽污心,必与黑暗界、轮回界相应,堕入地狱之中。二十种心即是:邪见心秽、非法欲心秽、恶贪心秽、邪法心秽、贪心秽、恚心秽、睡眠心秽、掉悔心秽、疑惑心秽、嗔缠心秽、不语结心秽、怪心秽、嫉心秽、欺诳心秽、谀诲心秽、无惭心秽、无愧心秽、慢心秽、大慢心秽、憍傲心秽、放逸心秽。’又说:‘死时生善心,心有所法,正见相应,彼因此,缘此,命终生天。死时,生不善心,心有所法,邪见相应,彼因此,缘此,命终生恶处地狱中。’

 

另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更将地狱、饿鬼、畜生三道众生造业、受报的原因、结果述说的极为详尽。众生之所以会轮回六道,堕入恶趣,重点就在于‘皆以心为主,遍于三有处。’如卷五说:‘比丘!当随顺思惟业果报法,观法、非法。云何恶业?无量种种,皆因于心,相续流转,如河浚流,漂诸众生,令堕恶业果报之地,在于地狱受极苦恼......,心业画师,广画如是,三界大衣。’

 

3、什么是了义什么是不了义?

 

由以上诸经引述,当可清楚明白,持戒不堕恶道,或者投生善道的标准,皆在于‘心的启动’。佛经告诫我们,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我们以为布施、持戒绝对会生人道或天界,这就是‘不了义’。因有许多人布施、持戒,但是居然堕落恶道之中,犹不失福乐果报,这在经典上多有记载。为什么布施、持戒仍会轮回恶道?问题就出在他‘修身不修心’,布施的‘发心’不正,因为‘心念的杂乱、污浊、黑暗、不安、恐怖、疑悸、动荡......’,致使我们堕落恶道。明白布施、持戒为什么会堕恶道,或者生善道、升天界的‘原因’,就是‘了义’。

 

4、用堕落三恶道的主因来反省自己念佛的心态

 

明白了轮回六道生死的‘主因’,就能了解净土世界为什么会没有三恶道。同时用轮回娑婆生死的主因及堕落三恶道的‘根本业因’,来检讨、反省我们念佛的‘心态’,是否在‘念佛时’仍然潜伏著轮回娑婆三界生死的‘杂思妄想’及堕落三恶道的‘思绪’?如果念佛时或是没有念佛时,仍然俱备沉沦娑婆生死投胎的‘恶因’及堕落三恶道的‘心念’,就证明我们是‘口念心不念’者,我们仍然延续著前世的业习,为自己不断的制造堕落三恶道轮回生死的机会。真心想‘一世往生’的莲友,应该好好冷静下来,依轮回娑婆生死的‘恶因’及堕落三恶道的主因,来深思、反省一下自己现在行住坐卧间的心念,正在与何‘界’相应?不要辜负自己的‘发心’,浪费难得的人身,稍不谨慎,走入恶道,轮回生死束缚中,放弃自我往生的机会,实在可惜啊!

 

(二)学佛者应该重视堕落三恶道的业因

 

在地藏经、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等佛经上,都对地狱的内容及名称,有详细的说明。尤其是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更将地狱的种类、形成、处所、业因、果报、余报、受报时间......,记载的极为详细。当我们仔细的了解堕落三恶道的业因是什么?便能清楚的明白,极乐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不会堕落三恶道中去受报。现在依正法念处经卷五,首先扼要的来说明地狱的因果报应问题:

 

1、堕落地狱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从地狱的名称了解堕地狱的原因

 

正法念处经卷五至卷十五,提到地狱的名称,大体上说有八大处:1、活地狱。2、黑绳地狱。3、合地狱。4、叫唤地狱。5、大叫唤地狱。6、焦热地狱。7、大焦热地狱。8、阿鼻大地狱。每一层大地狱中,又各各有十六处小地狱,每一处小地狱中,又依众生造业种类、心态、方法、轻重各各不同,形成千差万别的受报情形。兹将八大地狱的受报情形略加说明:

 

[1]活地狱:是指杀生(活杀致死)受报的地方。又因众生杀生的对象、方法、数量及杀心深浅度不同,而分为十六处受报的狱所。如杀圣人、杀受戒人、杀修行人、杀善人、杀一般人、杀畜生......,受报的地方、层次、方法、时间、罪器......,皆不相同。

 

[2]黑绳地狱:就是指众生作恶的心地呈现黑暗境界,像粗绳一样的牢不可断。不仅造作杀业,还犯下偷盗、邪行(淫心深重,或其他不正当行为)的罪业,死后必与黑绳地狱的业报相应,遭受苦果。

 

[3]合地狱:顾名思义,就是指恶业合集之处,乃是指杀生、偷盗、邪行(淫)三种恶业合和而招感生此合地狱中受苦。

 

[4]叫唤地狱:顾名思义,乃是说明其在此狱中受到罪刑的折磨所发出的痛苦、哀号、叫唤之声,惨不忍睹。这便说明了堕此狱中的众生,所作杀、盗、邪行(淫)、饮酒等罪业超过前面地狱所作罪业,而且是乐行多作,恶业深重,而感堕此狱中受报。

 

[5]大叫唤地狱:比叫唤地狱受苦哀号、喊叫的情形,更为严重,所以称为大叫唤地狱。由此可知,入此狱中受苦的众生所作杀生、偷盔、邪行(邪淫)的恶业,更为严重。

 

[6]焦热地狱:即是指此地狱有极热大火,焚烧狱人,令其内外炎燃,身心焦烧。此乃说明了堕此狱中受报众生生前由大量造作杀、盗、淫、妄、饮酒、邪行、邪见等十恶业,使其身心呈现如大火燃烧的热恼、黑暗境界,死后必然招感焦热地狱受报的境域。

 

[7]大焦热地狱:比焦热地狱受苦情形更为严重的现象,就叫做大焦热地狱。相对的,堕此狱中的众生造作十恶业的情形,也更为严重。

 

[8]阿鼻地狱:此狱是一切地狱中最大、最深,受报最惨、最重的狱所。阿鼻地狱,又称为无间地狱。‘无间’的意思,就是指在地狱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过,相对的,便是指堕此狱中的众生在生前造恶的‘用心’没有间断、停止过。而且是以深重心、深恶心杀父、杀母,以深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圣人......。由此深重恶业,必感堕入阿鼻大地狱中,受苦无间。

 

2)四点原因具足必堕地狱

 

大体上说:1、以深恶心造十恶业,2、生前不知忏悔、修行,3、临终心不悔改,4、在死后的四十九日内,又无人为其作有力的超荐功德,死前或死后必然呈现惊慌、恐怖、黑暗、烦恼、苦痛、身心燥热......等现象,因此‘中阴’所呈现的阴暗境界,必然趣入与其心境相应的幽暗、苦痛、燥热、焦怖、......的境界中,遭受果报。此即经上所说:‘地狱所显境界,皆因众生风水地火四大怒感之相而感招。’亦即应验了经典所述:‘自心造诸恶,而受业火报。地狱本无处,由心因缘起。’

 

综观现在世界各地,烽火绵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间的越战、韩战......,不知道造下多少杀、盗、淫、妄......等恶业,今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中东地区,又卷入战火之中......,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不知有多少生灵及无辜的百姓惨遭‘杀戮’之苦,要使人间没有三恶道,恐怕不容易呀!

 

3)地狱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阿鼻地狱在欲界最下面。其他七大地狱,便依次在阿鼻地狱的上方。欲界最下面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记述:‘提婆达多将命终时,尔时地中有大火风生起,绕提婆达多身,尔时提婆达多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由此可知,地狱火从多重宇宙中属于欲界范围内密度最高、重力最大、温度最烈、热力最强的地方而生。代表著人心越狭窄,嗔火越强,积恶越多,就越与密度越高、温度越高、重力越大、热力越大之处相应。地狱受苦的时间,动辄千万亿年,甚至千万亿劫,又因个人业力种子轻重问题,或有中间夭折者,而且越往下层,受苦时间越长。这便说明了愈往欲界下面去,密度愈高、重力愈大、温度愈高、热力愈大。代表著人心越狭小、业火越强,积恶越多。如无间地狱便在空间、时间无间之处,亦即欲界中密度最高、势力最强、温度最烈、重力最大之处。

 

4)地狱的余报问题

 

什么是余报?就好像大火(业火)燃烧后,尚有余烟残火未尽,但此残留业火,已经脱离地狱猛烈业火感报,所以超脱狱报之身。又因个人宿世累积的善恶业种与今世堕地狱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根较多,余报时间也愈短。

 

[1]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就投生畜生中的飞鸟或鹿身中,遭受围杀,或为余鸟所食之苦。畜生报尽,转生人道,生而短命......,这都是地狱余报所感。

 

[2]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因宿世所造善业果报先成熟,不生饿鬼畜生道中,直接转生人间,但出生在旷野少水的国土中(如非洲、沙漠等地),或出生在杀生之家,或出生时六根不全,或出生在贫穷人家,或出生在恶国、恶处、边地之处,下贱放猪,皮肤黑色,多嗔、多妒,性悭常贪,疾病缠身,或出生时即被烧死......。

 

[3]有的人脱离地狱后,投生饿鬼道中,遭受饥渴之苦,再转生畜生道中,后生人间,面貌丑陋,贫穷下贱,六根不全,疾病终身......。

 

2、堕落饿鬼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饿鬼道大体上的原因

 

经上说:‘一切饿鬼,以悭嫉为本。’我们看现在的人因悭贪心、嫉妒心而犯下的不轻不重的罪行太多太多了。譬如说因贪嫉心而谋财害命,因贪嫉心而不行布施,因贪嫉心而行不净施,因贪嫉心而自食美食,不分他人,因贪嫉心而屠杀畜生,因贪嫉心而作奸犯科,因贪嫉心而不净说法,因贪嫉心而犯下邪淫、妄语、饮酒......等十恶业。这些都是与饿鬼道相应的业因。以此得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时代潮流所趋,人心愈趋‘悭贪为己’,故而堕入饿鬼道的人类,实在很多。念佛而不断贪嫉心,是为自己制造堕入饿鬼道的业因,是与往生净土不相应的。

 

2)女人多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心,心多妒嫉,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因缘,女人多生饿鬼道中。’

 

这是指一般女性的心量而言。现在的社会,虽然女性多走入社会,多有职业妇女,视野较以前广阔,也不乏女强人者,对社会贡献良多。但究其本性,不离妒嫉、悭贪、心量狭窄、胆小、自私、贪图近利之因,所以一般女性,难成大事。也因此妒嫉、小心眼、提不起、放不下之心不改,而为自己临终种下堕落鬼道的阴影......。

 

3)四点原因具足必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堕入饿鬼道中,有四种原因:

 

[1]因悭贪心而造作十恶业的任何一种,或两种、三种、四种......。或因悭贪心而不净说法,不净布施......。

 

[2]生前不知改变狭小悭贪的心量,不知广行净心布施之法,忏悔、修行。

 

[3]临终仍不改其贪恋世间亲情、恩爱、财物......等狭小的悭贪心量,没有悔过之心。

 

[4]在死后四十九日内无人为其作有力的拔荐功德。

 

死前死后,必然对这个世间眷恋不舍,留恋自己的妻儿、财产、家庭、事业......,而使自己随贪嫉业风所吹,堕入饿鬼界中,遭受果报。

 

4)饿鬼的种类

 

经上说,饿鬼的种类,因人类悭贪心造恶的深浅、方法......各有不同,而形成无量差别的饿鬼种类,约略的说,饿鬼有三十六种。又因生前悭贪嫉妒因缘造作的不同,而感招在饿鬼道中的住处、饥渴烧身程度各不相同。有的饿鬼,在生前因以悭贪心布施,或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金钱以悭贪心行布施,堕入饿鬼道中,生于受乐鬼中,仍不失福乐果报,有神通力;如如意夜叉、飞行夜叉、大力神通夜叉,都是此类受生者,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由旬(里数)。

 

5)饿鬼道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饿鬼的世界,大体上分布在两个地方:一事在人间,多寄生在深山或幽崄的海侧中。(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家早已证明是多度生存的空间);一是在饿鬼的世界。在人间居住的饿鬼,世人若有阴阳眼及天眼通,处处可见。饿鬼专属的世界,则在‘欲界下面(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的范围’(由旬是印度话,或说为四十里,或说为三十里),亦即多重宇宙间属于欲界中无尽宽广的黑闇之域。大体说来,因悭贪心所造恶业愈重,堕入饿鬼世界的受报处就越深、越黑,如有的饿鬼生于‘地下黑闇之处’。相对的,生于人间、海中的饿鬼众生,恶业较浅,也稍有善心。

 

6)饿鬼受报的时间

 

经上说,饿鬼道中一日一夜,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十年。饿鬼一期的生命,最少是五百年,造恶愈多,受报愈长,寿命也越长久,少出多减,命亦不定。相对的,寿命越长,其受报生存空间所形成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也越长。

 

7)饿鬼的饮食问题

 

经上说,饿鬼众生常被饥渴所困,当其饥火中烧时,经常被饥渴的热力,自焚其身,痛苦万分,无人能救。因此而使饿鬼众生常常为了饥渴所逼,而四处觅食。有的饿鬼,常常在旷野中,求觅浆水,但不得食;有的饿鬼,常常在不净粪秽之处,求觅饮食,但因业力所感,不能入口吃食;有的饿鬼,专门藏身于塔庙中,趁人供养食物时,嗅其香气及嗅余气,以自活命......,有的饿鬼,专门藏身妇人生产之处,嗅其血气,伺婴儿前世罪业重者身边,断其性命,吸其血气;有的饿鬼......。由此可知,饿鬼的饮食问题,自有其业力感报。世间凡夫,以供饭、纸钱、纸屋、纸车、纸飞机......焚烧,以给亡者在鬼道(阴间)享用,根本无用,只是图个心安,白白浪费金钱而已。

 

8)饿鬼的余报问题

 

饿鬼的余报,也和地狱众生余报一样,因个人宿世累积的善恶业种与今世堕饿鬼道中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世善根较多,余报时间也越短。

 

[1]有的饿鬼报尽后,投生畜生道中的鸟类,常患饥渴,受大苦恼;畜生报死后,转生人间,也因余报的因素,经常遭受穷困饥渴,乞食自活的苦难人生......。

 

[2]有的饿鬼死后,宿根先熟,立刻投生人道之中,但是还未出母胎,就因业感,使母亲不能饭食,令母亲日日身色憔悴丑恶,胎死腹中,纵然出生,短命多难,常受饥渴饿死之苦,或者生于边疆之地(如衣索匹亚等贫困国家),水源缺乏之处,经常为了饮食焦渴......,而生烦恼。

 

[3]有的饿鬼死后,投生人道之中,但因杂业所感,与外道神庙结交共事,专门以咒术为生,如作咒龙师,又造下许多恶业,命终之后,仍堕地狱之中,遭受余报......。

 

3、堕落畜生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畜生道大体上的原因

 

甲、畜生道的众生多从地狱道而出

 

经上说,畜生道的众生,大体上说,有许多都是从地狱道出来的众生,因余报未尽,再投生畜生道中,承受果报。如蚊子、蚂蚁、湿生虫类、鱼类......无量无数。

 

乙、畜生道胎生的业因

 

如有的众生因为以嗔斗心、憎嫉心、邪见心、权势心互相诤论,诤议不休,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使众生无所适从,徒增苦恼,走向邪道。由此因缘,堕落地狱道中,受其嗔斗果报。地狱报出,投生畜生道中的蚖蛇、黄鼬、马、牛......等类,因为业感,彼此再次遭遇,仍然怨怨相对,共相杀害......。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虽然在行为上没有犯下杀、盗、淫等重大恶行,但是贪心重、斗诤心重,或者喜欢与善人及出家人作对,故意污弄其净食......。终身贪心、斗诤心不改,死后必堕畜生道中投生野干狐狗之类,仍然继续互相憎嫉、斗诤......。

 

有的众生因为偷盗心重、悭贪心重,劫夺人财,使众生产生莫大的恐怖、惊吓、怨恨、报复之心,由此双方的业感交集,彼此心波交递振荡影响之下,而使此人堕落地狱之中,众苦俱受。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鹿之中,常处旷野之间,内心怖畏、怯弱......,受其余报。

 

有的众生,欲爱心深重,与牛马邪淫,感到快慰无比,或与他人邪淫无度(如妓女、同性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胎生之中。如果转生为人,必受黄门身(生殖器不全)。

 

丙、畜生道湿生的业因

 

有的众生,以恶劣邪见之心,杀害龟、鳖、鱼、蟹、蚌蛤及见小池中多有细虫,及见酢中细虫(腐败的东西中生出蛆类),因贪财心所使,将其捕捉、杀死、制造、买卖......。或有外道修行者取诸虫类,祭祀诸天。诸如此类杀生因缘,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受苦无量,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湿生虫类,如蚊子、蚤虱......等类。

 

也有的众生,从恶道转生人中,在生之时,愚痴少智,俗念极重,不知布施、持戒,在临终时,顿感非常口渴,贪心生起,爱念饮水,死后堕于畜生道中的湿生水虫之类。

 

丁、畜生道卵生的业因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男欢女爱,结为夫妻,因为恩爱情深,共同发誓,愿于来世,常为夫妻,终生互相怜惜,难舍难分,死后应其愿言,堕入畜生道中,成为鸳鸯、鸽鸟之类,恩爱快乐,共续前世缘。由此证明,结为夫妻,两人虽无夫妻以外的邪淫行为,但因爱欲心重、淫欲心重,至死不改,足以牵引我们堕淫界、堕恶道。

 

有的众生,修学禅定,得世俗神通,但是未断贪欲、嗔恚、愚痴之心。后因某种因缘起嗔恚心,伤害众生,破坏国土。以此因缘,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卵生飞鸟雕鹫之形。命终之后转生人间,因余业故,嗔恚心深重,难改难断。

 

戊、畜生道化生的业因

 

龙的世界

 

(甲)毒龙的业因

 

依经上说,龙是畜生道中化生的众生,此类众生因生前造恶的方法及深浅度不同,或稍积福德,所以形成龙的种类及住处、受苦、受乐......的情形,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会投生为龙身,皆因嗔痴心深重,犯下焚烧僧房;或者焚烧聚落城邑......等业因,如此恶人,死后先堕地狱中受苦。再转生于大海内的毒龙身,与诸龙互相嗔恼,致使诸嗔心、乱心,夹杂诸龙身,吐毒相害,常行恶业,其身又常受热沙所烧。

 

(乙)善龙的业因

 

如果在生前,信奉鬼神外道,世间邪戒,虽然知道行布施之道,但嗔恚怀心,心不清净,有的又以嗔恚心发愿,誓生龙中,为大龙王。命终之后,以其嗔恚愿毒,必生龙中,又因其生前稍修福德,其身不受热沙之苦,住处、饮食较好,常受快乐......。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又说:‘龙与金翅鸟的种类,又有胎、卵、湿、化之分。’业因复杂,非凡夫智识所能预知。

 

2)五道中畜生道的种类最多

 

依经上说,畜生道中的种类,无论从其数量、相貌、色类、居处、饮食、飞禽、走兽、昆虫、水生、陆生、胎生、湿生、卵生、化生......等多方面来看,都是五道中种类最多、最复杂的众生,其所造作的业因也是最复杂的。尤其于其中间,又有地狱道中出来的众生,其业因相当混杂难解。这里因将阿修罗道列于畜生道中,故称为五道。畜生道的住处,于人间处处可见,至于受报时间,依其业力与人类需要(再造的业因)及同类互相残害的情形(也是再结恶缘、再造恶因)......而不一定。

 

3)畜生道中别有阿修罗世界

 

甲、阿修罗有两大类居住之处

 

阿修罗道的众生,因其业力感报,分为二大类。一事分布在鬼道众生中,一是分布在畜生道众生中。在鬼道的修罗众生,别成魔身饿鬼之形,有神通力。于畜生道的修罗众生,则居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深入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八万四千由旬(里数)的范围内,(此处所指‘大海底’不一定是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又因修罗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依次再分成四类不同业感的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体上来说,智慧愈多,修福愈多,而且布施的对象,是在正道持戒修行路上的修行者,其感报居住的地方便愈宽广,住处也愈好、身量愈广大、形貌愈美好......。

 

乙、四类阿修罗众造业的原因

 

(甲)第一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一类阿修罗众生,居住在海底(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宽广二万一千由旬的范围)。这类的阿修罗众,是四种修罗众生中福报最大的。在其生前,具有聪明利智,通晓世间各种技术,喜行种种布施,修积世间广大福德,或有发愿以此广大修因来世获得欲界最大身相,无人能比。虽有善愿善福,但常喜爱斗战之事,对因果报应,半信半疑,不正思惟,不信正业。因其修积广大福德,又深具聪明智慧,命终之后,化生畜生道中的阿修罗众生,福报最大的为阿修罗王,居住光明城中,无论眷属、住处、享乐、婇女......都极尽其欢娱之报。又因福德力用所感,能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变化。又因其福德似天,与欲界忉利天王同依须弥山而住;阿修罗众住在须弥山底,忉利天众居住在须弥山顶。因阿修罗王性好战斗,经常率领修罗众生与天主帝释为首的天众交战,但经常为天众所败。

 

(乙)第二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二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经常广行布施,供养外道邪行之人,或供养破戒杂行之人,内心不净,心无正思......。死后堕入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其中一种阿修罗众生。岁命五千岁,少出多减,也有中间夭折者。或者有的人在世时生性好劫盗,以偷窃之物,布施离欲外道,令其饮食充足......。死后亦堕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另外一种阿修罗众,寿命六千岁。

 

(丙)第三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三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嗔斗心深重,喜欢观看世间相扑、射戏、樗蒲、围棋......种种博戏之乐。虽然有修布施之福,但是布施时,心术不正,嗔斗心又重。又有一种人,以食物布施破戒病人,在布施时,又无净思之心......。由此业缘,大体上,皆堕畜生道中的第三类修罗世界中,寿命七千岁。

 

(丁)第四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四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邪见覆心,不识业果,离佛法僧三宝。或见第一精进持戒之人,向其化缘,彼见其辛苦乞索,以同情心布施饭食供养。但在施食后,却诃骂乞食的修行人说:我实在不认为施食与你,有何福德?你不应该走这条向人乞索的下贱出家之路......。虽施食与正道的持戒修行者,但因心具不净施因缘,死后投生畜生道中的第四类修罗众中,又因受到持戒、修行者的咒愿及修行力量所感,胜过此类中其他阿修罗众的福报,一切乐具,皆悉具足。这完全是他依仗布施的对象—福田僧修持所感报,不是从他自心的净施之心而感报。

 

丙、阿修罗世界时间与人间时间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知,四类修罗世界中的每一类修罗众,皆因修福方法、对象、心术......的种种不同,而形成无量差异的修罗众生,每一类修罗众,其受生、寿命、时间、果报、生存空间......,都不相同。因此而使每一类阿修罗世界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不定。例如寿命五千岁的修罗众生,其所居住的修罗世界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是五百年。而寿命六千岁的修罗众,其所居住的修罗世界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变成六百年。也就是说,修罗众的寿命越长,其属于那一类修罗道的一日一夜时间,换算成人间时间就愈长。同理可知,其他如地狱道、鬼神道的换算人间时间亦然。

 

4、总结三恶道的业因

 

1)三恶道众生皆因心力感报

 

综合三恶道的业因,我们印证了经典上所说的话,就是‘由心造诸罪,由心感其果,心如彩绘者,画三恶道众生。’

 

我们看地狱道众生,经常遭受猛烈大火所烧之苦。饿鬼世界的众生,亦经常忍受饥火所烧之苦。畜生世界,更是经年累月不断忍受互斗食啖,弱肉强食,甚至人类捕捉杀食之苦。修罗世界,虽然享福较多,随意变化,但亦常有斗战之憾。究其原因,无不是众生身心交杂的黑暗恶业所感报。修罗众生纵然稍有福德之乐,大多是由供养外道而得。

 

2)供养外道为什么会堕恶道?

 

为什么供养外道(邪行外道)绝大多数会遭受堕落恶道之报呢?这不是佛陀不让人供养外道,而故意中伤外道。据理而论,这牵涉到外道修行者的‘心力’走向问题,还有我们供养者心态的趋向问题,此亦即说明了‘物以类聚’,‘界与界聚’的道理。

 

我们应当明白:每一个众生的一个思想、一个观点、一个行为、一个动念、一举足、一动目......,都有其邪、正、阴、明、净、暗、善、恶、隐、显、深、浅......等极其微细的业影差异;再则与接触的人、畜生、环境、事物、居处......的种种境域及所亲近、认识之人的思想、观点、行为、心境......各各不同,自然因双方相互结缘、相互影响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业网感报现象。

 

佛教的修行思想、观念、次第、内容......,都与外教不同,甚至佛教本身的弘法者、修行者、信教者......的思想、观念、心态、见解都各有所思,各有所见,形成相当大的差距,供养佛教本身的修行者、弘法者,因受供养者本身的修行程度不同,与供养者本身的思想、心态......各各不同,都形成千差万别的因果报应,何况是供养外道,亲近外道,自然与外道互结亲因缘,互相因‘引力’、‘业力’、‘共种’、‘共业’的牵引、交杂、缠结、影响......而形成双方相应的‘业网’。若是供养者本身,又无因果观念,心术不正,贪心深重,嗔恨好斗,虽有布施之行,但是却无布施清净之德,死后必然与其受供养者的心境、业力及修行方向,及与今生众生缠结较深之缘者的业力心向相应,共同交织成极其微细、复杂......,不可预知的果报业网,堕落三恶道中。又依个人所造恶行与善行的深浅度,而依次堕入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或者修罗道,接受报应。

 

5、众生界无量众生业无量

 

业力与因果的事实,不论佛出世或不出世,都自然存在于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显相中。六道轮回,就是众生的共业所感而形成。六道中的每一道,又由每一道众生的别业所感而显报。再说,天人世界、畜生世界、地狱世界、饿鬼世界、修罗世界、人类世界,每一个世界又都可看成每一类众生的共业而感报;而在每一道世界中又形成千差万别的别业世界、共业世界,从大至小,从小至微......,无量共业、别业众生的业力互相交织、重叠、细微、杂结、难解、不可思议......。无量善恶业力复杂的众生在这个世界的六道轮回中,在十方世界的每一处业感轮回中,往返进出......无量无数,非我们这个地球人类的肉眼、智慧、所知、所见......。又有无量无数的净业众生,在十方净土世界,往返、进出......,非我们地球人类肉眼、智识所闻、所见......。

 

故佛在杂阿含经上说:‘若诸众生,其形可见者,如我手上抓的这把泥土那么少;若诸众生,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上的泥土那么多。若诸众生,得人身者,如我手上抓的这把泥土那么少;若诸众生,在其他五道中轮回者,如大地上的泥土那么多。若诸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如我手上抓的这把泥土何其少;若诸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如大地上的泥土何其多。若诸众生,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者,如我手中抓的这把泥土何其少;若诸众生,成就杀、盗、淫、妄、饮酒、邪行者,如大地上的泥土何其多。若诸众生从人道死,还生人道者,如我手上抓的这把泥土何其少;若诸众生,从人道死,生地狱世界者,如大地上的泥土何其多。若诸众生,从天上命终还生天上者,如我手上抓的这把泥土那么少;若诸众生,从天上命终堕入地狱者,如大地上的泥土何其多......’。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三又说:‘当此世界劫坏之时,地球人类转生他方世界,或生天上,乃至地狱中。众生宿罪已毕者,投生天上,或他方世界。五地狱众生罪未尽者,移生他方世界地狱之中继续受报者,无量无边。’

 

卷二十一又说:‘有四事不可思议,非凡夫众生所知;一、众生业力不可思议。二、世界体性不可思议。三、龙世界不可思议。四、十方佛国境界不可思议。’

 

这就说明了一件事实,众生‘界’无量,众生‘业’无量,众生共业所感的世界无量,众生别业所感的别业世界无量,相似恶业众生,所感的浊恶世界无量,相似善业众生所感的清净世界无量。众生若盗、若淫......,必然共同形成相似业力所成就的浊恶世界,众生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邪行......,必然共同形成相似业力所成就的清净世界,如天人世界及他方净土世界。这是杂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法所说业力与因果相契相摄,众生业力与界相合相应,不变的原则与真理。

 

6、净土天人业力不同三界人天的原因

 

由以上所述可知,当某一个世界的每一个众生不杀、不偷、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贪、不嗔、不痴,彻底实行十善行,共业所感,那个世界就不会有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当众生力行十善业时,自然便不会堕落三恶道去。极乐世界的每一个众生,都是力行十善业的修行者,当然不会堕入恶道去。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净土之中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行为。’因为净土每一个众生内心,没有造作恶业的念头,所以业感关系,净土世界只会有天人众生,连人道众生都没有。为什么净土没有像我们这种人道众生呢?当知人道众生的业行,善恶交杂,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无记性),乃是上天界、下恶道的根本。而且净土天人世界的业行,不同于我们这个世界六道轮回中天人的业行。如我们这个世界的天界众生,除了欲界兜率天的弥勒内院及少数天界有大菩萨弘法外,绝大多数的天人都不能听闻佛法,不是尽情享乐,就是深修无想空定。(除四禅天的五不烦天)。而且投生天界众生的业力非常复杂,有外道修善修定而去者,有普通人行善修福而去者,有佛教中修福修定而去者......,形成大染缸的共业、别业、杂业聚集处,当然不同于极乐世界天人众生的业力。极乐世界的天人业力,是乘著弥陀本愿度生因缘及其有缘众生精进念佛、修行所感,而共同庄严的另一类共业因缘所形成的清净世界,不似三界天界修因复杂的业力所感报。这一类的清净世界,或不同形类的清净世界,在十方复度、多度的虚空中太多太多了。纵然众生在往生前宿世业种各有不同,但到了极乐世界,在弥陀与诸大菩萨以及天然闻法的环境的引导下,每一个众生的心性、习气都从此得到净化......,当然没有像我们这个世界人道众生,虽得人身,仍不断的制造堕落三恶道业因的行为,也不同欲界天人,尚造作欲行、贪行、嗔行、痴行等业行;亦即是说,净土众生彻底从‘心’做起,从‘心’下手修行,唯有将‘心’修正、净化了,才能彻底斩除堕落三恶道的业因。当每一个世界的众生都去除了三恶道的业因,自然会形成另一层次众生共业转变的因缘,转变成与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众生浊恶业力不同的世界。佛经上以‘净土世界’代称之。

 

7、从净土留学出来的众生为什么不堕十方世界三恶道?

 

由此得知,地球世界的众生若欲发愿往生净土世界,从本愿所述,应可了然往生的方法,就是出在我们众生‘心’的净化上。当我们念佛时,能彻底净化与这个世界三恶道相应的业因,转换成清净的佛念,一心朝向净土前进,在佛力的加被下,创造共业中的别业,从别业的转换中,迎向与另一类众生清净业力相应的生存空间,往生极乐世界。在与大众共同清净修行下,力行十善业,彻底拔除三恶道的业因,使净土世界在大众善根共业所感下,根本就没有三恶道。因此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根本不必担心有一天会堕入三恶道中去,如果我们想要永远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就可以永远留在净土世界中修行,一直到成佛。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必须让我们慢慢去研究的地方。

 

再说我们在极乐世界里,由于不断的在阿弥陀佛法音宣流薰陶之下,又不断的在诸大菩萨及许许多多圣贤善人慈悲劝化教导下,经过了无量时间的忏悔修行,烦恼习气都消灭了许多,善根智慧也增长了很多,到了有一天,我们慈悲心生起来了,也可以说是度化众生的因缘成熟了,想到他方苦难的世界里去度化其他的众生,仗著我们在净土世界中修积的智慧、福德,到了他方世界,心中一定会常常惦念著佛、法、僧三宝,一定会去亲近善知识,随缘教化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这样,永远也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中去。并且由于得到阿弥陀佛大悲本愿的加被与教导,尽未来劫与三恶道的大门永远隔绝。而且从西方极乐世界留学出来的每一个众生,都会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本愿因缘加被下,突破种种障碍,在善道中勇往直前的向成佛的大道迈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再的强调,来生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原因与理想。希望大家记取阿弥陀佛所发这条极乐世界人民寿终之后永远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中的愿,更加努力的精进念佛,一定要达到我们今生命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愿望。

 

三、身真金色愿

 

地球世界的人类肤色种族复杂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全身的颜色不是真金色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便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红种人肤色的差别。因为种族肤色的不同,而产生了种族之问的距离与纷争。每一种肤色的民族,都认为自己的色泽是最优秀的。例如:我们黄种人看黑种人,就认为黑人很黑很脏,无论黑人有多漂亮,在我们眼里,总认为黑人再漂亮,也是黑的像木炭一样,总显不出他们的美感。白种人看黄种人,又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和评论。而且如果你想在外国争一席之地,必须比外国人花多一倍的时间去努力经营奋斗,才能得到外国人的赏识与器重,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的待遇呢?问题就出在你不是他们的种族,是外国人,是黄种人。

 

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肤色种族的分别。每一个天人,一律都是黄金般的身色。当然这种黄金的身色,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里的黄金色泽那么庸俗,而是一种清净纯洁极为殊胜的真金色。

 

本愿所说的真金色身有两种意思

 

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肤色种族之分,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肤色种族之分,都是显现黄金般的颜色呢?

 

以我们这个世界人类的眼光来看,净土的众生‘真金色’身相,不是成为怪物了吗?当知本愿所说的肤色真金色,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众生多生所修福德果报所感,而显现周身上下如黄金般地明净、高雅、亮洁、尊贵......等上好的色身相,乃是三十二相中其中的一相(三十二相的释义,将会在三十二愿中有详细说明)。一是指天人众生在深修禅定中所放射出来的净定光芒,就像黄金般的莹亮色彩一样。(关于禅定问题将在十一愿及十六愿,以及后面诸愿会有说明)。

 

相对的,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类,若是不修福德,不修禅定,不修智慧,身色的显相,自然形成种种混杂、差别的美丑肤色,令人生出贪爱或厌恶之心,而造作种种罪恶的行为,迫使我们走向恶道的深渊......。地球上大部分的众生,就是这样在共业牵缠,三毒心不断的情况下,造孽太多,而无法超脱娑婆业网的陷阱,生生世世越陷越深,永远沉沦在贪、好、憎、恶的美色淫乐中,无法自拔......。

 

以禅修的角度分成四个重点来做说明

 

要了解净土的天人众生,为什么会个个色身显现真金色的问题,以禅定的角度而言,可以从几方面来做探讨:

 

(一)从九品往生中弥陀执持的金色莲华及往生者身坐金莲华来看

(二)从科学证明人体具有光明能量来看

(三)从净土的天界众生果报来看

(四)从净土的黄金世界来看

 

(一)从九品往生中弥陀执持的金色莲华及往生者身坐金莲华来看

 

依观无量寿佛经说,上品上生者,弥陀持‘金刚台’来接引,往生者自见身乘金刚台往生净土。上品中生者,弥陀持‘紫金台’来接引,往生者亦自见身坐紫金台,往生极乐世界;生到七宝池中,亦化身紫金台中,自见周身上下显现紫磨金色。上品下生者,弥陀亦持‘金色莲华’来接引,往生者亦自见身坐金莲花上,往生净土。

 

中品上生者,弥陀‘放金色光’来接引;中品中生者,弥陀亦‘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来接引;中品下生者,弥陀亦‘放金色光’来接引(经文遗漏)。

 

下品上生者,临终见‘化佛光明’前来接引,遍满其室。下品中生者,临终见天华飘坠,花上皆有化佛菩萨,前来接引(天华代表清净之意)。下品下生者,命终见‘金色莲花’,犹如太阳般的光亮,旋转至临终人前,接引往生。

 

为什么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弥陀皆放金色光明来接引,往生者亦均见自身坐在金色莲花中,往生净土?这就叫做众生发愿修行往生的‘心’,与弥陀的无上定慧光明之力‘相应’,才会感得两者皆具光明的显相,往生净土。而此处所说往生者临终见到‘光明’的显相,就是念佛者生前修持的心达到‘一心不乱’光明定境的经证。唯有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才会感得阿弥陀佛放射无上的‘定慧光芒’前来接引。唯有往生者在往生前,广修福德资粮,种下‘一心不乱’的光明业因,临终往生净土中,才会获得身相显耀出如黄金般的明净、高雅、光洁、尊贵上好身相的果。

 

(二)从科学证明人体具有光明能量来看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人体为何具有光明潜能的实验中,更能深信弥陀放射金色光明接引往生者及往生者自身达到一心不乱的定境会放射光明能量与佛光相应,以及净土众生在禅定中放射光明能量等问题,确有其事,真实不虚,深信不疑。

 

科学家早就运用特殊的摄影技术,摄影出每个人的身体中的确有电磁放射灵光,就是树叶及硬币乃至每一种生物,也都具有一层隐形的电磁灵光,只是所放射的光芒强弱、颜色不同而已。

 

人体为何会放射灵光?因为‘人体负有静电,因为静电原理,手指可以放射电光火焰。人体全身都有这些静电磁场的火焰闪闪,随若体力与心力的强弱而增减其明暗;生病的人,身体的电磁火焰就微弱散乱,忽明忽灭;健康的人,火焰强盛,焰光平均稳定。’

 

‘人体的火焰,大约可归纳为七层:头顶上一个圆形光环,两肩各一个光圈,胸际一个大光环,脐部一个小光圈绕身,膝部各一个磁场光圈,两足各踏一个光圈,两手各有一个光圈,人人都有,而且一般人头上的火焰,大致是紫色的,这已经由当代科学摄影予以证明。’

 

‘科学证明,修行人在静定之中,心力平静,脑波集中之后,产生的超微波可以连续射出,这些超微波,比什么光波,音波都细微,当它射出,就像现代的雷射光束似的,可以引起很多的作用。’

 

‘佛家修行者,从定慧修持中,身心不动,脑波从凡人的紫色光焰炼为金光灿烂,金色并非黄金财富之谓,而是最大的纯洁与最大的光明。’

 

‘人体有静电,有磁场,是一座高度复杂的核子发电机,有光,有热,有电,循环全身,不停转动,这是事实......,只是我们没有深入研究,只因我们没有机会看见。假如我们念佛静坐,心中清澈,一无杂念,体内的电磁旋转,便会稳定,又与佛的大智慧能力相接触,身内的电磁,就不会散乱散失,转而有系统的闪现......,头顶出现光轮与光环烈火,......全身闪光,初时紫红,至纯时金光闪闪......。’

 

‘信佛、念佛,可以集中心力,接受佛的超能,把我们的心力,从禁锢中释放出来......。’(见禅定天眼通之实验)

 

这是由科学的角度来证明当我们在静定之中,确实从体内可以放射电磁光明;念佛者念佛的程度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便能与佛力放射的大智慧光能相吸相应,往生极乐世界。生到净土中,带著前世‘一心不乱’的定境,化生在七宝池内,开眼见身,自然看到自己的身相从静定中,放射出光明火焰,金光闪闪。这是代表著往生净土的众生,其心地皆具备崇高的纯净,与最大的向道心、光明心最好的说明。

 

(三)从净土的天界众生果报来看

 

1、极乐世界是有别于地球世界的凡圣同居世界

 

由净土诸经所述,从极乐世界有地居众生,有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有色界诸天、色究竟天、净居天来看,净土世界显然是有别于我们这个浊恶凡圣同居世界的另一类福慧深厚众生,与现在佛出世度化因缘共业成熟所形成的另一层次有形相的凡圣同居世界。只不过那个世界现在有佛出世,说法教化,我们这个世界的佛陀度化因缘已经结束。

 

由此经证可知,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身上会放光明,换一个角度来看,乃是另一个层次的天界众生果报所招感。何以见得呢?

 

以业力的观点来说,净土众生,在尚未了脱生死前,都会和我们地球众生一样,在分段生死的受生中。但因与地球众生业力不同,受生的方式不一样。如释净土群疑论卷六说:‘彼土菩萨八地已上,一向是于变易生死。七地已还,初果已上,或是分段,或是变易。直往三贤及十信等,皆唯分段,然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关于净土众生为什么会有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以及如何修成寿命自在等问题,在十五愿中会有说明。)

 

既然有一期一期、一生一生的分段生死,为何又说寿命无量无边呢?这是指净土众生在一段生命结束后,因业力所感,仍然不断的化生在净土世界的各处受生,或者化生在净土的欲界天受生,或者化生在净土的色界天受生、长大、闻法、修行,直至成佛,所以说一生净土,寿命便会无量无边。

 

如观无量寿佛经说,往生净土的众生,都生在黄金地上的七宝池内莲花中化生长大,这便是介绍了净土欲界的地居众生的生存情形。经上又说,在众宝庄严的极乐世界中的一一界上,又有五百亿宝楼;在直耸虚空的楼阁当中,有无量诸天显现......,此即说明了净土欲界天及色界天的空居众生居住之处。

 

2、净土诸天为何依‘空’而住?

 

大阿弥陀经卷下提到:‘他方秽土世界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皆依须弥山而住,而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么在净土中的四天王天、忉利天依何而住?’前愿已说过,须弥山是因淫界、嗔界、痴界、杀界......等众生业行而感报,净土众生没有贪、嗔、痴、杀、盗、淫、妄等业行,自然不会感报须弥山的存在。极乐净土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和第三炎摩天一样皆是依‘空’而住。可见净土空居天的每一个天人,所修所行,至少皆已超过四天王天众及忉利天众的业行,才能和焰摩天一样的依‘空’而住。并且净土众生在佛力的加被、教化下,其功德力量,远远超过三界中焰摩天界的功德善因,每一个天人心地,皆具有与般若‘空性’相应的修因,而形成另一层共业因缘感报的天界世界。其业行果报绝不同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污浊之业。’故经上说:‘诸佛世界,不可思议,行业果报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这也是为什么净土经典中一再强调极乐世界所显现的业力与因果,与我们这个世界所显现的三界受报情形不一样的原因之一。既然与秽土世界三界天人果报不一样,自然不能以我们这个三界天人众生的业力行为来看极乐净土的天界众生业力果报。但我们可以从秽土世界三界天人的化身呈现光明之相的福德因缘来窥倪净土天人众生的色身,为什么会显现黄金色的光彩问题,有所了解。

 

3、欲界四天天王的业因

 

如楞严经卷七以禅修的角度来说明人道众生上升欲界天的层次,乃是依在修定中将淫爱心、欲尘心淡薄程度的深浅而分高低。经中说,若是人间修行者,虽然尚未在禅定中降伏淫欲心,已经没有邪淫行为,仍有夫妻正淫行为,但是欲心已受修定的净化,对淫事不是很有兴趣,在正淫中也不会冲动放纵,就在爱水受到修定的净化后,内心愈趋澄净莹洁,光明显相。此人命终之后,必然超脱欲界地居众生的五欲业网,上升欲界天的第一层天——四天王天。

 

这只是以禅修的角度来看,若是人间众生,以向善心、清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于临死之前,此向善心,清净心、皈依心,仍不改、不悔、不疑、不退。死后亦可上生四天王天,获得威德庄严的光明身相,受乐自在,这是依福德心、向佛心等而形成的另一种生天的业因。其他上升欲界天的层次亦依众生福德心,清净心、光明心的深浅而分生天界的高低。(正法念处经卷二十二)

 

4、欲界忉利天的业因

 

倘若人间的修行者,在修定的过程中,不但已经降伏邪淫之心,而且对夫妻的正淫行为,也因为禅修的净化,而变得缺乏兴趣,其淫欲爱念之心,已经比世俗人微薄了许多,纵然在独自静居修行时,尚有微薄淫心、欲尘心生起,但是已能自我节制、净化。此人命终之后,必然上生欲界天的第二天忉利天,获得光明庄严的黄金色天身。

 

上升四天王天与忉利天的修行者,虽然已经超越凡夫境界,因内心尚未离欲,所以居住之处尚未完全超离六道中欲界业网控制范围,在须弥山腰及须弥山顶居住,称为地居天,而且此二天的淫欲行为,与人间相同,只不过在微薄的淫念中,就能满足夫妻的房事。

 

5、净土天人身相光明不同于三界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原因

 

1)从往生的方法来看

 

在净土经典上,常常比喻生在净土边地的众生——地居天人住处,于五百岁的受生中,与忉利天人享乐情形一样。又说极乐天人的业行与六道轮回的三界天人业行不一样。虽然同受天身——光明庄严的身相,也就是真金色身,但是身相的光明、庄严、清净、形貌等显相,因业力不同,自然显相也不一样。此点我们从净土众生的业行及往生众生的业因即可得知:

 

净土经典一再强调,欲求往生净土的众生,一定要‘断爱欲,斋戒清净’,才能获得‘一心不乱’的定境,与净土世界众生的清净光明业行相应。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述及:‘念佛者虽不能去家弃欲,有空闲时,应当自端心意,念身作善,专精行道......,欲度脱身者,下当绝念去忧,勿念家事,莫与妇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断于爱欲,一心斋戒清净,至意念生阿弥陀佛国。如果能在一日一夜念佛精进中自己清清楚楚,心不昏沉,达到完全没有爱欲之心,完全进入一心念佛的静定中,命终决定往生极乐国。’

 

但是要能在一日一夜中完全不昏沉、不颠倒、头脑清晰觉照,自觉自知没有爱欲的心念生起,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若不是在平素时,即朝淡薄爱欲,斋戒清净的方向努力,又怎能达到‘一日一夜’一心清净,没有爱欲的定境呢?

 

2)从净土天人的业行来看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说:‘净土众生,皆心洁净,无所贪慕,终无有淫泆嗔怒之心,愚痴之态,无有邪心念妇女之意。’

 

由以上两点,证明净土虽有四天王天、忉利天,但是净土天众因为没有爱欲之念与行为,所以与娑婆三界天人的受报情形绝对不一样,所获得光明身相,远比娑婆欲界天身更清净、更光明、更庄严。诚如无量寿经卷下所说:‘一国帝王,虽处人中尊贵,形色端正之身,比之转轮圣王,甚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恶不得相喻,万亿倍也。假令天帝比第六天王,百千亿倍不相类也。设第六天王,比无量寿佛国菩萨、声闻、光颜容色,不相及逮,百千万亿不可计倍。’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也说:‘忉利天帝释对他化自在天,所有威势,悉皆不现,又他化自在天等,及色、无色界一切威势,对无量寿如来极乐国,悉皆不现,如是彼土,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以上述情形来看,可见极乐天人身相庄严光明的显相——身真金色相,最低的程度,也比娑婆欲界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身清净、光明、庄严,乃至须焰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的天身光明之相,也不能与净土中福慧深厚的众生之光明身相相比,因娑婆欲界天的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仍然没有完全脱离‘欲贪行为’的范围。所以其色身光明显相,不能与断除爱欲,勤修定慧功德资粮的净土天人身相光明相媲美。

 

6、欲界须焰摩天的业因

 

1)此天已远离我们的太阳系

 

欲生焰摩天的人间修行者,已经能做到‘逢欲暂交,去无思忆’的境界。对爱欲行为,纵然偶有行事,但淫欲心非常淡薄,事过之后,因为经常保持禅修的状态,也不会去追溯忆念。并且一向专意禅修,‘于人间世,动少静多’,不仅爱欲微薄,同时对于世事亦看淡、放下,喜欢独居静修。远离愦闹。此人命终之后,定然超脱欲界地居众生业力牵制范围,上生天界,安住虚空之中‘日月光明照耀不及之处’。可见焰摩天的世界已经远离我们的太阳系,其天人业力、心力已不是属于太阳星系的众生世界业力、引力控制范围。并且由此天一昼一夜,为人间二百年得知,第三天的天人世界已经深入外太空中,非现代科学光年时间所能测知的处所。

 

前二天的居处尚为日月光明照耀所及之处,天身光明与日月光明互相辉映。而此第三天天身的光明,已为日月之光所不及,而且胜过日月之光,既然为日月之光所不及,当然天界时间,不会像我们因日月光的照射,与地球自转关系,而形成昼夜之分。其天人的化身相,因在一心修定,欲心淡薄下,而呈现比前二天还要庄严、清净、光明的黄金色莹洁的身相。

 

2)净土天身非娑婆欲界天身能比

 

反观极乐世界的天众居处,依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中说:‘彼佛国土,无其黑闇,无其星曜,无其日月,无其昼夜,无其取舍,无其分别,纯一无杂,唯受清净,最上快乐。’

 

以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的经文,及彼世界经过十万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世界来看,极乐世界当然远离我们的太阳系,甚至远离我们的银河系,已非尖端科学仪器所能探测的范围。因远离我们的太阳系......,当然彼世界中(没有星曜、日月、昼夜之分。因为脱离星曜、日月、昼夜运转范围,故无四季春秋冬夏之分。)

 

既然极乐世界不属于我们欲界天的业轨范围(净土众生没有爱欲心念),当然彼世界天人的色身所呈现的光明化身相,不同我们欲界天的天身显相能比。净土之所以称彼土众生为天人,因‘天’代表光明、福德、清净之意,只是光明、福德、清净的业行有深浅之分,总以‘天人’代称之。

 

7、如何超脱欲界天?

 

1)色界初禅天的业因

 

人间修行者,要超越欲界天,一定要在禅修中降伏财色名食睡五欲,终身不行淫欲,并且无论在行住坐卧间,都不起想念淫欲爱染之心,才能超越欲贪境界,上生色界初禅天上。

 

2)色界二禅天的光明身相

 

色界二禅天则有三天,第一天叫少光天,乃是指人间的修行者,不仅要勤专戒、定、慧,而且要广修自利化他的福德,才能在内心澄寂的定境中放射福慧的心光,命终之后,上生色界的少光天,获得通体光明的身相,成为光明世界的梵行众生。

 

第二天称为无量光天,即是指此天天人定力转深,使其在原本净若琉璃的化身中,愈加反射出强烈的黄金光芒,身光心光,互相辉映,身相光明,照耀无尽......。

 

第三天称为光音天,意谓至此禅定境界,已能运用清净无著的心光力量,做无尽梵行教化利他之行。如地球劫初时,就是光音天人下生人间,当时地球世界也是天人的光明世界,后因光音天人‘辗转相视,兴起欲想,欲意偏多者便成女人,欲意少者则成男子,辗转交接,便成胞胎之身,由此因缘故,娑婆世间最初有人。’(见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地球最初人类从外太空而来,在太空科学界也有科学家发表过。

 

8、净土因天人身光相照成为光明世界

 

本愿所说的身真金色相,以色界天人禅修的角度来说,此类可知,即是指在修定中所放射的心光,使其身体显现光明果报之相,呈现如黄金般的光明色彩;天人众生因禅定、福慧深浅不同,所放射的心光、身光自然有优劣之分,就在净土天人众生光光相照,光光辉映的情形下,便使净土世界成为光明世界。

 

如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说:‘如来一切圣众弟子,尽入炎光三昧,照彼讲堂,靡不周遍,三昧之力故,放光明如此。’

 

以上是以我们三界中,欲界天身相的业因,以及色界天人禅修的果报,比类来看净土天人身相光明的显报,好让读者有个粗浅轮廓的了解。毕竟净土世界天人的真金色相,与属于我们三界内欲界天中所有天众的身相光明有所差别,乃是大善根、大福德众生共业所形成的另一层次光明世界的果报身相,非我们人类智识所知。现在只是以经典上所载,用我们所能认知的范围来理解。

 

(四)从净土的黄金世界来看

 

1、黄金意指最大的纯净与光明

 

净土诸经都记述极乐世界,处处皆以黄金为地,宝树、宝池充满其国。佛经上不仅记载极乐世界如此,就是介绍三界中六欲天界依报受乐情形,也是一样。(见阿含经、起世经及正法念处等经)

 

当知黄金乃是譬喻之词,其意暗指净土天人从身上放射出来的金黄色的纯净光明遍照其国,使彼世界处处反射出如黄金般的鲜明色彩,成为光明世界,故说以黄金为地。

 

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极乐世界净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触柔软、香洁、光明......。’此即说明了净土天人的身心柔软、香洁、光明,而影射、感招净土依报之地亦柔软、香洁、光明,散发出如黄金般地光明色彩。净土经典所以称净土以黄金为地,乃是以我们地球人类所能理解的意识范围为表称。如前述说:‘金色并非黄金财富之谓,而是指最大的纯洁与最大的光明。’

 

2、净土是物质世界吗?

 

由此段经文,亦说明了净土世界乃是不同于我们地球物质世界所能臆测的另一种有形相的非物质世界(按‘物质原理’是指具有外延、质量、重量、惯性、引力、斥力及占有空间等特性的物体)。而无论极乐世界众生的正报及生存环境依报,都不符合地球世间物质世界的原理,但是极乐世界也不是无形相的非物质世界。如略论安乐净土义中说:‘净土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形色故非无色界,非三界所摄。’故可知净土是有形相非物质世界的另一种层次的显相。

 

(五)结论

 

由以上所述,当略可窥知,本愿所说净土天人色身为何会呈现真金色的含意,实在甚深广大,非我们地球世间的业力知识所能预知。佛在杂阿含经卷十六就曾讲述:‘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适应娑婆世界的众生修行根器,决定能利益于这个世界中随我出家的弟子根基而演说的法,如我手中的树叶一样的多。我未演说的“涅槃现量证境”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无相法义”,却如大林中的树叶那么地深、广、无边。’

 

事实上,佛对宇宙万法的宣示,散见于现存的中,就像恒河中的沙粒,大地上的泥土那么的深、广、细微、无量、无边......。只是我们众生依照个人的福慧、根器‘循业发现’而已,净土众生所知、所修的法,都是趋向诸佛无上涅槃现量证境的法,就像净土广大依报大地一样的深、广、无边。

 

以末法今天来说,各宗各派,各各学说,都自以阐扬纯正的佛法为自居,其发心令人感动。一本经典是佛说或非佛说,佛弟子如何分辨一部经典的真伪?到底有没有净土世界存在?除了不变的佛法原则验证外,完全凭个人宿世福慧因缘及今生接近善知识的引导,而做契合‘个人根器’的抉择。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契合业力与因果的佛法正理,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研究、发觉而已。由本愿所述中更可确信净土世界的存在,净土天人的身真金色相,其来有自,绝非不可理解的神话色彩。愿有心往生净土的莲友,都能在今生达到‘一心不乱’的念佛理想,临终显现往生瑞相,身坐金色莲花中,身心大放光明,当下获得真金色身相,为净土作见证。

 

四、无有好丑愿

 

前题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中的天人,能够以姿色、容貌不同的分别心,分辨、争胜那一个天人美艳,那一个天人丑陋的话,那么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我们如果要了解为什么净土天人会获得极为殊胜的庄严身相,而且不会因为每一个天人身相庄严程度不同而生起比较、分辨、争胜的分别心。首先必须将六道众生身相的业因问题有所理解,便能毫无疑异的肯定净土天人修如是因,必得如是庄严果报相,是因果报应最现实活生生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愿将依此观点分成两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综观六道众生的身相问题

(二)入世修福心与出世修福心

 

(一)综观六道众生的身相问题

 

1、地狱世界的众生身相

 

依正法念处经卷十一说:‘堕落地狱的众生,因生前以深重恶毒之心造作十恶业中的其中几业(不必全犯),临终必然因为业感,使身内的地、水、火、风四大呈现热灼相、黑暗相、盛怒相......。就在他死前呼出最后一口气时,立刻自己感觉看到四周一切充满了犹如黑色帐幕似的屋舍,并且从黑色帐幕中冒出黑色火焰。身处其间,恍恍惚惚,仿佛是在做梦,似梦、非梦......,接著又看到许多恐怖的恶相现前......,刹那转入中阴身期间。在中阴身中,因极重的颠倒业感现前,忽然感觉自己的身相转变成增劫中人类最长的寿命八万四千岁时,年龄仅八岁的小儿之身(经上如是说),只有他自己看得见,旁边的人完全看不到。(如经文说:于中有中,受中有苦。彼见自身,如长命时人寿八万四千年岁,年始八岁小儿之身,自身自见,余一切人皆所不见。此处仅指堕地狱的某类中阴身。西藏‘中阴身救度法’一书中指出,欲界中阴身,形相宛如人类,只是身裁较小,如似五岁小儿之身)。又因极重恶业引力关系,此中阴身显现极其微细的四大身相,能够于刹那间穿过须弥山,穿过宇宙太空......,而没有一点困难,就在毫无障碍的刹那穿越地球人界引力业轨时,投向巨大黑暗焰光吸力的隧道......,生到黑暗地狱之中。第一层地狱受报众生的化身相,有一由旬那么长(有说一由旬是三、四十里,有说是三、四百里),而且全身像将要坏的生酥一样的酥软、疲惫、无力、腐坏......受到地狱中种种苦难的折磨......,头、身烧热,其相丑陋......。而且每一层地狱受罪的身相,都依业报不同,而呈现千差万别的狱报身相,非我们肉眼所见。

 

2、饿鬼世界的众生身相

 

1)饿鬼有无量不同身相

 

人类众生因悭嫉心做十恶业中的数种,便堕饿鬼道中。饿鬼身相的种类,也因众生造罪或稍有修积福德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饿鬼身相。

 

如有的饿鬼,身相长大,超过人身的两倍,没有面目、手足、穿穴,犹如镬脚、热火充满脚足,焚烧其身,如火焚烧森林一般......。

 

有的饿鬼,口如针孔,腹大如山,面相常怀忧恼,经常遭受饥火烧身之苦。

 

有的饿鬼,头发蓬乱,身毛甚长,身体羸瘦,犹如干木,其身长大......。

 

有的饿鬼,身相有香气,戴著香鬘,及种种名香,仗乐自娱,或者生在神庙四郊巷子之中,及生在寺舍林间人类游戏之处,用神通力游行人间。如现在世界各地,堂、庙、道、观之中,崇拜的对象,多以这类饿鬼居多(乃福德饿鬼)。

 

有的饿鬼,虽受饥渴烧身之苦,但能受世间恶人恶咒的使唤,呼之即来,伤害众生,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公里,接受世人供养,俗人尊之为大力神通夜叉。

 

有的饿鬼,生在地下黑闇之处,身相广大,长二十里,头发蓬乱,饥渴烧身,身体羸瘦,棒打其身,皆悉破坏。

 

有的饿鬼,生在人间深山之中,或海渚之中,身相广大,神力自在,在鬼道中,受乐第一,称为神通大力光明鬼。

 

有的饿鬼,生于欲色饿鬼之中,以种种饰品庄严身相,随意所念,皆从其心,欲善则美,欲恶则丑。或作男子身,颜容端正,或作女人身,姿首美妙,或作畜生身,相貌殊异,或作女人身,与人交会......。此鬼能随意变现种种色相,世人称之为如意夜叉。

 

有的饿鬼......。

 

2)地狱众生及饿鬼众生身相与人类完全不同

 

由此可知,地狱世界众生的身相及饿鬼世界众生的身相,都与我们人道众生身相不同。世人仅能似人类的知识想像力去幻想鬼神及地狱众生的身相,而且所想像出来的身相,都与我们人类一样。实际上,我们人类众生造业的业因与饿鬼众生及地狱众生造罪的业因相差的太远,其身相怎么会一样呢?一般人身心的频率(电波),与鬼界众生及地狱众生完全不一样,不容易看到鬼的真正相貌。而有的时候,为什么仍然听到有人见到自己已经死去的亲人出现,模样和我们人类一样呢?当知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亲人在中阴身中,还没有转世投生,人类必然看到与其业力相应的‘相貌’;一是阳世子孙思念太过而成的幻象所致。

 

3、畜生世界的众生身相

 

每一个世界众生身相的显报,都与其所造的业因相呼应,畜生世界也是一样。而且畜生众生的身相,显然与我们人类不同,并且大部份是我们人类众生四处可见的。大家要知道,畜界众生虽然同样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但是畜生眼睛放眼我们世界所看到一切的东西,包括人类的身相,都与我们人类视觉、感受不同,这在科学实验中早已得到证明。这显然是说明了畜生世界的五蕴业力,另成一个系统,因业感不同,其身相及所听、所视、所觉当然和我们人类不一样。

 

连最接近我们人类频率的动物,畜生身相,都与我们人类不同,何况是生存在四度空间中鬼神类身相以及黑暗空间中的地狱众生相,其身相自然迥异我们人类的果报身相。乃至遥不可及的净土世界众生身相,更与我们‘业因’不同,其果报身相,必与我们人类血肉之躯不同。

 

4、阿修罗世界的众生身相

 

在畜生世界中又另有阿修罗世界。阿修罗众生的身相,亦因业感,有无量变化的区分。如阿修罗世界又分成四种不同果报居住的范围,各自别成一个小世界。每一种小世界的阿修罗身相又各不相同。如起世经卷七说:‘其世间人,有种种肤色。火色火形,金色金形,青色青形,赤色赤形,白色白形,黄色黄形,黑色黑形,譬如魔梵常色。世间人有此七种色,诸阿修罗众,亦复如是,有此七色,诸天众等,亦复有此七种之色......。’

 

大体说来,四类阿修罗世界都有一位福报最大的阿修罗王为代表,以下又有许多小阿修罗王;每一个大修罗王,都是身量广大,遍身有珠宝严饰,珠光闪闪,呈现大光明相,只是个个修罗王的福报、智慧、嗔习不一样,而使其身相珠宝庄严程度,有深浅明暗的差异。其他的小阿修罗王,同样亦以种种众宝璎珞,庄严其身。而且阿修罗世界的阿修罗女,因业感关系(嗔习较轻),大体说来,身相都比阿修罗男端正殊妙。阿修罗男,相貌丑陋(见长阿含经)。按诸经论说,无论在天界、人界、鬼界、畜生界,只要嗔暴心重、嫉妒心重的众生,都可以阿修罗类代称之。

 

5、天人世界的众生身相

 

天人世界,依佛经说,可分为三大层次,即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每一处天又因众生福德、智慧、定力、及善恶业习不同,又分成无数天人居住的层次。如欲界天便分成六大天不同层次的天人居住的境界。色界天则粗分为四类禅修程度不同的天人居住的世界,四类天众居住的境界中,又细分为十几种同类天众居住的世界。无色界天,总分为四大深妙空定境界。

 

每一种天人居住的地方,其果报身相,都不相同。但同为趋向清净心地,广修福德而感报庄严、清净的化身相(除无色界众生,因无色界纯为深修空定众生所感报的无色境界,没有色身相)。又因每一种天人清净心地及种植福田的深浅度不同,而呈现不同层次、无量差别的色身庄严相。

 

如欲界第一处四大天王,其天人身相的长度,相当于人间周尺所量的七十五丈长。第二处天忉利天天人的身相更长、更庄严......。欲界天人,因淫行未净,仍有男女分别相。如起世经说:‘一切诸龙金翅鸟等,若行欲时,亦二根相到,但出风气,即便畅情,无有不净。诸阿修罗、四天天王、三十三天,行欲根到,畅情出气,如诸龙王及金翅鸟,一种无异。夜摩诸天,执手成欲;兜率陀天,忆念成欲;化乐诸天,熟视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语成欲;魔身诸天,相看成欲,并皆畅心,成其欲事。’因尚有男女分别相,所以欲界天人对其身相的美丑,仍有分别、比较、争胜的情形。

 

到了色界天上,因色界天人都已在禅定中降伏淫欲、五欲心,其心地、福德、智慧、定力都远较欲界天众清净、广大、深入,所以相貌、身材皆远比欲界天众来得庄严、明净、微妙。大体来说,福德、定力越深厚,身相便越广大、越莹洁、越殊胜、越严净......。绝非我们地球人类美艳、秀丽、细致......的身貌所能相比。如起世经又说:‘诸天别有十种之法,何等为十:一、诸天行来去无边,二、诸天行来去无碍,三、诸天行无有迟疾,四、诸天行脚无踪迹,五、诸天身无患疲乏,六、诸天身有形无影,七、诸天身无大小便,八、诸天身无有涕唾,九、诸天身清净微妙,无有脂髓皮肉及血筋骨等。十、诸天身欲现长、短、青、黄、赤、白、大、小、粗、细,随意悉能,并皆端正,可喜殊绝,令人爱乐。诸天之身,有此十种不可思议。又诸天身,充实不虚,悉皆平满,齿白方密,发青齐整,柔软光泽,身自然明,有神通力,飞腾虚空,眼视不瞬,璎珞自然,衣无垢腻。’

 

6、人界众生身相的好丑

 

反观我们人类众生的相貌,在善恶交杂的业感中,呈现贵、贱、美、丑、凶、恶、残、暴的复杂身相。在今天的世界里,许多人因为自己的容貌不如人,而产生内心的自卑感不平衡,并且又会对美貌的人产生嫉妒之心;相对的,容貌姣好的人,则会轻视容貌平庸的人,心中升起傲慢之心,自以为是。甚至现在的业者,专门利用一般人贪好美色的心理,暗地变相的经营生意,造成今日色情的氾滥,而产生现在很多社会问题。在过去就流传著一句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都是因为女人的美貌而引来非分之徒的觊觎,为自己种下意外的祸根。

 

7、极乐世界的众生身相

 

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像人类因这些姿色高贵、卑贱、美丑、好恶的分别心而产生造罪的行为。并且完全不同于前述六道众生的身相显报。为什么净土众生的身相与六道众生身相完全不同呢?

 

当知极乐世界的众生,乃是修广大福德的大根器有情聚集地,不同于六道众生的业力,形色、容貌,自然远比我们娑婆世界人类众生的形色容貌庄严得多,亦非我们三界中天界众生的相貌所能媲美。(如欲界六天尚有淫行,净土天人没有淫行,容貌自然比欲界六天来得澄净、殊妙。)

 

如无量寿经上解释净土天人的容貌说:‘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众生,他们的颜色容貌,都非常的端正特殊,远远的超过了我们这个地球世间最美最好的相貌,十分的稀有难得,世间任何的凡俗文字,都不能赞叹极乐世界中的天人容色于万一,而且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拥有著自然虚无的身体,也就是清净明透不可思议的金色之身。’这是无量寿经上形容净土世界中天人姿色容貌最明显的一段经文。

 

大阿弥陀经卷下也说:‘阿弥陀佛刹中,皆诸菩萨、声闻、诸上善人,无有妇女,其面目均端正净好,无复丑陋,容貌柔和,相好具足。’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也说:‘彼国众生,色相端严,福德无量。’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则说:‘阿弥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面类,悉皆端正,绝妙无比,其面貌清净、庄严的程度,仅次于涅槃寂静之境。’

 

为什么极乐世界众生的相貌如此庄严无比,不会因为容貌的姣好优劣而生分别、嫉妒之心?地球世界的众生虽然多有姿色美貌之人,却会因美貌的外表而招人嫉妒、陷害呢?

 

我们从前述经上所说可知,净土天人的姣好容貌,是由柔和心、福德心及寂定心修持而来。地球世界众生的姿色美貌,虽是由福德心获取而来,但是所发的福德心,不出世间法的修福范围,再说三界的天人众生,如果没有出世八正道做修行的引导,所修福德、定慧,绝对不出世间法的业果范围,因‘修因’不同,其果报身相,自然与净土天人众生的业报身相不同。如何说呢?现在就来说明这个问题。

 

(二)世间福德心与出世福德心

 

1、世间人的修福心态

 

1)世间人修福不离十恶烦恼心

 

当知修福有世间福德心,有出世福德心。世间福德,不出三恶道的引因。如何说呢?一般人虽知修福,但不离十恶烦恼心,对家庭有所求,对事业、前途、财富、权势、容貌、妻儿......有所求。来世纵然能得大富大贵或者身貌端正美好,但又为多生多劫的缠缘、眷属及恶缘之情现前所羁绊,不免有造作恶业,再结恶缘的机会,为自己的富贵、前途及美貌造下被人嫉妒、陷害的引因;冤冤相报,正好为来世埋下堕落三恶道的业种。世人身貌的美、艳、俊、秀之所以会使人一见,便生出爱欲、奸奸......的念头,完全是在生生世世行善时,没有脱离十恶烦恼心的业缘。因果报应,就出在造作者与接受者两者心态的出击与回应问题,而形成无量差别的业感现前......,一点也不会错误。

 

2)十种获得丑陋身相的业因

 

佛说业报差别经中,便举出众生获得丑陋身相的业因,概说有十种:

 

[1]好行忿怒。

[2]好怀嫌恨。

[3]诳惑于他。

[4]恼乱众生。

[5]于父母所无敬爱心。

[6]于贤圣所不生恭敬。

[7]侵夺贤圣资生及诸田业。

[8]于佛塔庙断灭灯明。

[9]见丑陋者,毁眦轻贱。

[10]习诸恶行。

 

世人以此十业恶因,得丑陋报。

 

3)十种获得相貌端正的业因

 

又说,众生若行十种善因,必可获得相貌端正的果报身相:

 

[1]不嗔。

[2]施衣。

[3]爱敬父母尊长。

[4]尊重贤圣道德。

[5]涂饰佛塔精舍。

[6]清净泥涂堂宇。

[7]扫洒僧地。

[8]扫洒佛塔。

[9]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

[10]见端正者,晓悟宿世,生福德感。

 

世人以此十业善因,得端正报。

 

这二十种业因,只是获得美丑感报的无量善恶业因中的数种,而且这数十种的善恶果报,也只是一世中短暂的有漏业报。美丑报后,又将随业流转,超不出十恶烦恼心的牵引。

 

2、什么是出世间修福心?

 

1)世间与出世间的分别

 

脱离了十恶烦恼心的修福需求,就是出世间修福心。并不是说离开了世间,还有个出世间。关于世间与出世间的分别,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有很好的说明:‘什么是世间法?世间法不离凡夫颠倒、忆想、虚诳、执著及种种邪见而生。什么是出世间法?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若修行者不得色、受、想、行、识五蕴来、住、去、相,即是出世间。智者求世间、出世间,二事不可得,若不可得,当知假名为世间、出世间,但为破世间故,说出世间,世间相即是出世间,更无所复有。修行者不得世间,亦不著出世间,若不得世间,亦不著出世间,爱慢心即破,不与世间人共诤。修行者如是舍世间心,不受出世间心,是名出世间。’

 

2)认识三轮体空的修证意义

 

因此世间人在修福时,如果内心脱离了十恶烦恼心、爱慢心、五蕴心,就是行出世间修福法。就在我们将心量放大、放空的修持中,心量逐渐超脱世间法时空的限制,愈发空明、寂净,所获得的福德果报,也会像虚空一样的广大无边。也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达到‘三轮体空——没有我是布施者的贪执,不执受施者的获利,不执布施物的施舍,不住色、声、香、昧、触、法而行布施的境界。’但是‘三轮体空’的境界,是要透过相当修行的次第与程度,才能达到。真正能做到‘三轮体空’的人,至少要证‘空性’,而依唯识学及中观学,严格说起来,是要证阿罗汉果的圣者,才能彻底去除对‘我执’的贪取心。断除了‘我执’的贪著心,才能实质做到‘三轮体空’。不是我们现在的凡夫俗子,在这里玩文字游戏,或者脱口教学所能办到的。一般佛教徒对三轮体空的意义,有很大的误解,以为内心现在‘不想我在布施、不想受施者、不执著布施物’就能一蹴即得,顿破我执心,顿破烦恼心,顿破五蕴心,顿破爱慢心......。我们实在应该好好从修证佛法的次第及内容下手学习、深入、修持,才不致自误误人,来世自食恶果,堕落恶道,后悔莫及!(关于出世菩萨道的修行内容,在后续诸愿中会有说明。)

 

3)修出世福德心获得另一种庄严果报身相

 

当世间的修行者,具备出世间的修福心,内心达到无限柔和、无限寂静......,来世自有他的因缘果报,自然超脱这个世间业报之身,与另一层次共同业行的修行者聚集一处,形成另一种共报所感的清净世界,如方便有余土(声闻圣者居住的世界),或实报庄严土(菩萨圣众居住的世界),或另一层次的凡圣同居世界(如极乐世界),其业报身相,必然获得与今世修持业行相应而显现寂静、柔和、空明、清净的果报身相。

 

4)净土天人具备出世间修福心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就是具备出世间修福心的求道者。因此其身相果报,当然获得与修学出世福德心相应的果报身相,完全脱离我们六道轮回的身相果报范围。就如无量寿经卷上说:‘其国声闻、菩萨、人天,智慧高明,神通洞达,都是志同道合,同往成佛道上走的善类者(咸同一类),共同获得寂静、光明、端正、庄严的化身相(悉同一色、形无异状),纵然因个人所修福慧的多寡而使其身相庄严程度有所差别,但是,每个天人的内心都具备无诤心、柔和心、寂定心,不会有我是美貌者,你是丑陋者的善恶分别异心。这是净土天人从自他方世界发愿往生起,乃至在净土中闻法、修行的力量,都一致朝向寂静而具有福慧悲愿资粮的成佛道上行进,才能感招这种异于三界色身的清净、庄严、空明的化身相。绝非我们三界天人色身相能比,更非我们地球人类色身相能比,所以称极乐世界的众生为非天、非人。

 

3、本愿与身真金色愿的关系

 

本愿与前真金色愿,是互为表里的。当净土的天人,时时在弥陀及诸大菩萨教导中,闻法、弘法、修福、修慧、修定,必定使心光散发出光明的福慧光芒,而使原本澄净、庄严的色身相,更加放射出金黄色的净定光芒,其色身在心光、身光的交织辉映下,光华遍照,净若琉璃,远则照射净土各地,乃至宇宙世界,近则普照四周,使净土遍地闪烁黄金般的光芒,柔软、香洁、空明......。所似无量寿经说:‘净土天人皆具备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4、如何实现人间净土?

 

倘若地球众生,欲消弭人与人之间的美丑之诤,因美丑而导引制造三恶道的引因,就要从出世的福德心下手认识、修学。当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嫉妒心、仇恨心、嗔怒心、害人心......,用修行的方法净化了,转化成柔和心、福德心、清净心、光明心、寂定心、庄严心......,那么我们的色身相,必会随著巨大的共业转换因缘成熟而转变,依报世界也会随人类强烈的共业心力扭转成熟下而转变,就不是现在充满山海、沟渠、沙石、草树、森林......的自然景致,而形成与我们人类共业转报而相应的另一层次的清净世界。

 

人间净土的完成,是汇聚多数具有出世福德心的修因,淡薄十恶烦恼心的修因而显现。我们苟欲创造人间净土,就必须为自己、为众生提供、开创一条不堕恶道的彻底提升方法,否则不断十恶烦恼心的修福,生生世世纵然教导众生修积广大福德,获得美艳、姣好的身相,正为自己、为众生投下堕落三恶道的变数,不但人间净土无法实现,反而加重娑婆世界恶道的业网;世间众生,不断三恶道的引因,必然为自己未来制造堕落恶道的机会,这是很现实的事情。娑婆世间的佛弟子,欲往上升,或是往恶道走,唯有深入了解了佛法最重要的课题,业力与因果的关系,六道众生身相形成的原因,才有智慧为自己开辟、抉择一条彻底出苦的道路!

 

五、宿命智通愿

 

本愿是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不能够以宿命通,知道自己的过去百千亿劫所经历所做过一切事情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1、净土天人如何获得宿命通?

 

什么是宿命通?宿命通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一种是靠我们的禅定功力可以获得(关于禅定问题,将在十愿、十一愿和十六愿以及后面诸愿会有说明。),一种是靠众生行善积德的力量感得的果报。像欲界天的天人就是福德果报感得的宿命通。如当天人初生时,能够自忆三种事:一、自知从何处生;二、自知此生投生天上;三、自知此生是由何种业果、何种福德而感报(起世因本经卷七)。又地球世间的人类,也有的人生来便能自忆前世宿命;还有福德鬼神等,一化生鬼神道,就能自忆宿世从人道中投生而来。往生极乐的众生,也是由佛的接引愿力及念佛者的往生功德力而感得的宿命报得神通。但是当净土中的所有众生在精进修持下,由宿命通所知道以前经历的事情,便会越加的广大无边。如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一说:‘净土众生悉智慧勇猛,和心欢乐,好喜经道,故皆自知其前世所来生,亿万劫世时宿命善恶存亡,现在皆知无极。’

 

由经文得知,净土众生的宿命通,是从听闻正法,修学佛法智慧,在具有正见智慧的法喜禅乐中而获得。(关于禅定与八正道的修持关系在十一愿及十六愿中会有说明。)

 

2、地球众生为何没有宿命通?

 

反观地球世界的凡夫众生,平时不知道修学佛法,没有禅定智慧,当然不能了解自己前世的事情;而且现在的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忙著自己的事业与前途,对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事业、财产以及所有醉心快乐之事,捉得紧紧的,不肯放手。每一个人都只看到目前的现实利益,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百年以后的事情。当我们这一世的生命结束之后,又要迷迷糊糊的随著自己今生造作的善善恶恶的业力轮回六道去了,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流转到那里去出生,也不知道来世会在那里死亡,再来世又到何处去投生!?凡夫众生就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生死,仍旧在那里数著自己的财产、事业、妻子、儿女等等一切兴奋美好的回忆,根本不会觉醒到我们为什么会随著自己过去所作的善恶业力,糊里糊涂的走向没有止境的幻相轮转中!

 

3、宿命通为何有深有浅?

 

有的人,因为前世稍微有一点善根,今世比一般人特别警觉出死亡的恐怖,想要摆脱死亡,又遇著了正知正见者的引导,跟随著善知识一步一步的止息妄念,修持禅定,到了禅定功夫纯熟,也可以获得宿命通。有的人知道一世两世的事情,有的人知道十世百世的事情。再说天界中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的天人,禅定功夫深了,就可以知道千世、万世、亿世、兆世、一劫、十劫、百劫、千劫......以前的事情,甚至佛弟子以无漏的禅定通力,可以知道千劫、万劫以前极其深广的事情。宿命通,因禅定功力的深浅,而形成所知宿命有广远浅近的差别。

 

4、净土天人必能获得像大菩萨一样的宿命通

 

神通是通外道的,外道宿命通最高深者,也可以知道八万劫内的事情,如经中说,无色界的天人及有一种迦毗罗仙,能知过去八万劫事,未来亦然。但其没有苦集灭道四圣谛思惟道的智慧作基础,心智仍属有漏范围,不及罗汉圣者。

 

除了时时刻刻都在正定中的大菩萨外,一般的有漏禅者,是不能够随时随地知道自己宿世的事情,只有当他们入定的时候,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事,一出定之后,就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西方极乐世界中天人的宿命通,就与这种由一般有漏的禅定而证得的宿命通完全不一样。净土中的天人,是行住坐卧、时时刻刻都在阿弥陀佛的法音宣传之下,在阿弥陀佛的大悲誓愿加持之下,精进修持,获得甚深禅定,只要想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像放录影机一般的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百世、千世、万世,甚至百劫、千劫、亿劫中所经历所做过的一切事情。

 

而依经典说,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百千亿劫中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已经不是阿罗汉宿命通所能知道的境界,乃是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后文自明)。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天人,到最后一定能够像了脱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萨一样知道自己宿世千万劫以前所经历所做过的一切事情。

 

5、阿罗汉、辟支佛宿命通最多能知多少劫内事?

 

如阿含经、大智度论卷二以及大乘义章卷二十皆说:‘诸阿罗汉及辟支佛宿命智通,能知自身及他人宿命,但不能遍知。有的阿罗汉知道过去一世或二世、三世、十世、百世、千世、万世、百劫、千劫、万劫,乃至八万劫之内所经历的事情,但是超过八万劫以外的事情,以阿罗汉、辟支佛的定慧不能得知。’(如经上曾载罗汉曾用宿命通观看一男子几万劫内有无种植佛种善根,八万劫以前不能得知。)

 

6、阿罗汉不知一只鸽子的宿命前后因缘

 

智论卷十一又引阿婆檀那经的经文说:‘有一次,舍利弗随佛经行时,有一只老鹰追逐一只鸽子,飞驰而来。鸽子吓得躲到佛的身边安住,佛经行过的影子遮覆住鸽身,鸽子即刻感到十分安稳,便不再发出怖畏的声音。舍利弗的身影随后跟来,亦遮覆住鸽身,鸽子随即发出如前被老鹰追逐战怖的声音。

 

舍利弗惊异的请问佛:“佛与我身同样没有贪、嗔、痴三毒,为何佛影覆鸽,鸽便无声,不再恐怖,我身影覆盖鸽身,鸽子便发出战栗的声音呢?”

 

佛回答说:“你虽然三毒已断,但习气未尽,以此因缘,你的身影覆鸽,令其恐怖不除。你现在可以用宿命通观察这只鸽子的宿世因缘,已经有几世投作鸽身?”

 

舍利弗即时入宿命智三昧,观见此鸽前世亦从鸽身转生而来,而且已经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八万大劫中常投鸽身,超过八万大劫之前,不能得知。佛又命他观察这只鸽子未来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身。舍利弗随即入愿智三昧,观见此鸽未来经过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八万大劫不能脱离鸽身,超过八万大劫之后,不能得知。

 

于是请示佛说:“我不知道这只鸽子过去何时进入鸽身,也不知道未来劫中,这只鸽子何时脱离鸽身。请佛为我说明。”

 

佛告诉舍利弗说:“这只鸽子的宿世前后因缘,已经不是声闻、辟支佛的宿命通所能知其原委。此鸽在未来经过像恒河中的沙粒不可数知的劫数,仍作鸽身。当其罪报命尽后,继续轮转五道中,而后投生为人,经过五百世后,才能获得智慧利根。那时有佛出世,在佛灭度后,此人才向僧团求受五戒,成为优婆塞,并向比丘请法。当他听到法师赞叹诸佛功德时,初发成佛愿心,誓愿作佛。然后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终至十地具足,成就佛果;广度无量众生已,证入无余涅槃。”

 

舍利弗听佛宣说这只鸽子的宿世前后因缘,向佛忏悔说:“我于一只鸟的本末因缘尚不能知,何况诸法。我的智慧,不及佛智慧实在太遥远了......。”’

 

7、净土天人不及阿罗汉宿命通

 

而极乐世界的天人,在没有获得像大菩萨一样的深厚福慧及未证声闻第四果前,其宿命通,仍不及净土中阿罗汉的宿命通。如中品中生以下的往生者(见观无量寿佛经),在极乐世界的宿命通皆不及阿罗汉圣者。但净土天人宿命通的深广、细微度超过我们欲界、色界天人的宿命通。因净土天人闻法、修定的精进度超过我们的欲界、色界天人修行的精进度。在其未证声闻四果前,所知道的宿命之事,从一世、二世、三世、五世、十世、百世、千世、万世、一劫、百劫、千劫、万劫......,皆因个人的定慧深浅而不定。

 

8、阿罗汉的宿命通境界

 

依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九、修行道地经卷三、增一阿含经卷六、二十六说:‘什么是声闻圣者共同印证的宿命通?当比丘以四圣谛思惟道,获得正定心后,便能忆念自己前一世、前二世、前十世、前百世、前千世、前万世......,曾经有过的种种心念:自己于某世临终时,因什么心念现前而死亡?什么心念现前而入母胎?入胎后依什么心念而住胎中?......,某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居住?姓什么?叫什么?吃过什么东西?寿命有多长?遭受过什么苦乐?那一世曾修外道禅,生到色界无想天上遭受果报?并且忆知上生无想夫的外道禅者,因修无想定,自以为悟道,死后见到自己忽然来到无想天上,大都不解的自问:我从来不曾在这里投生过,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会突然出生在此处呢?而不知自己修定方法错误,不知有无想天的果报处所。佛弟子以四圣谛证觉的智慧获得宿命通后,便能如实知道用什么心态修禅,来世会得到无想天的果报。并从无漏的宿命智通中证知,若修无想、无受定,令心无住处,必获色界天上无想天的果报。

 

声闻弟子用无漏的宿命智通,又能自忆某世曾经在无色界天上受生过,并且忆知上升无色界的外道禅者,因修空定,没有智慧,不能以智慧道,思惟自己为什么会化生无色界天上,以为自己无心无识,无因而生。声闻弟子以四圣谛证觉的智慧,获得宿命通后,便能正确的忆知:我前世上升无色界天上,仍然有非常细微、若存、若亡的想受存在,只是外道禅者深修空定,没有智慧能力观照之。

 

声闻弟子以其证觉的宿命通,又能自忆过去一生、二生、乃至百生、千生、万生、亿生、兆生......以前所出生、居住过的世界,什么时候开始形成?什么时候转变、毁坏?我曾经在这个世界出生过?死后又投生在另外一个世界?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修行成就过,就在那个时候,亦曾经以宿命通忆念过前生无量世的宿命......。

 

当圣弟子获证阿罗汉果后,无论在未来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出生在什么地方,都能与生俱有宿命果报神通,而且只要生生世世获得无漏报得神通,无论入定,或不入定,只要想知道自己过去的宿命情形,便能以宿命通,忆念自己种种过去无量宿命,永不坏失......。这就是声闻弟子依四圣谛所修证的宿命通,大概的内容,细说无量。

 

9、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

 

净土天人要达到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必须在净土非常精进的修积福慧资粮,才能获得。(关于大菩萨的修行过程,在后面诸愿会有说明。)放光般若经卷二叙述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说:‘菩萨摩诃萨,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念即能具足五种神通......,其所证宿命通,从忆识自己及众生过去一意至百意,一日至百日,一月至百月,一岁至百岁,一劫至百劫,乃至无数百劫,无数千劫,无数百千亿劫所经历的名姓、种族、所作、所习、寿命、长短,所受苦乐,死此、生彼,从彼、生此,所作事物、威仪、礼节,都能自识的非常清楚。虽然获得如此广大甚深的宿命通,但绝不会因证此无碍神通而生贡高之心......。’

 

八十华严卷四十四则更加详细的记述八地以上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说:‘菩萨摩诃萨,以其广大的宿命智证通,只要随念分别,便能够知道自身及像无量微尘数一样多的不可说不可说的诸佛世界中的一切众生,在过去如无尽微尘劫数不可说不可说宿命所经历、所做过的一切事情:‘无论自己及众生在某处出生,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投生什么种族,吃过什么饮食,遭受过什么苦乐。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以什么因由,什么业缘,生生世世不停的入胎、受生、长大、老病、死亡、投胎、出胎、成长......,辗转滋长,次第相续,轮回不绝。”无论投生过什么族类、人种、品德、行为(种种品类),投生过什么国度、世界(种种国土),投生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轮回中的那一道(种种趣生),投生过什么相貌、身材、高矮、胖瘦(种种形相),或者做过善行、恶行、无记业,内心有过什么烦恼、痛苦、忧伤、悲泣......之事;曾经在某世某国某地动过贪心、嗔心、痴心、慢心、恶心......种种心念;曾经生活在什么人事、环境因缘里,遭遇过什么人事环境境界,与什么人互结恶缘,因造作种种善恶因缘,而投生无量差别的种姓、族类、肤色、美丑......。

 

大菩萨修行者就是这样知道自己及众生从无始以来,在三界中以什么因由,什么业缘,生生世世不停的入胎、受生、长大、老病、死亡、投胎、出生、成长......,吃过什么饭食、遭受什么苦乐、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都犹如明镜般地历历在目,一点也不含糊。’

 

定慧程度更深的,乃至知道过去像无尽微尘聚合那么多的劫数前,有如无量微尘数那么多的世界中,曾经有似无边微尘那么多的诸佛出世,每一尊佛的名号、出世弘法的兴盛情形、举办过多少次讲经法会,诸佛出生的父母,服侍过诸佛的侍者,诸佛有多少声闻弟子,每一尊佛的声闻弟子中那两个弟子的定慧最殊胜,成为辅助诸佛弘法的二大弟子。诸佛及其声闻弟子出生在什么城县,什么时候出家,在什么地方的菩提树下,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什么处所,坐什么样式的座位,演说过什么经典,利益过多少众生,施作过多少佛事,什么时候结束当时住世的寿命,证入无余涅槃。般涅槃后,正法、像法、末法、住世时间的久近、长短。以上所说的一切,就像明镜照人一样的历历在目,一点也不会错误的自知自忆。

 

又能忆念像无际微尘那么多的世界中,曾经出世过的无量无数不可说不可说的诸佛,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成佛的大悲愿行,经过多少佛出世,供养过多少诸佛,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调伏过多少众生,阅历多少次说法次数,当时的寿命住世有多久,获证的神通变化有多少,什么时候证入无余涅槃,涅槃后的正法、像法、末法住世度众时间有多长远。遗法期间,佛弟子造立过多少塔庙,运用过多少供品、装饰庄严佛塔,令多少众生见闻佛塔,种植善根......。如上所述,均如明镜照人一样的历历在目,完全清晰照知。

 

以上经文所说,正是极乐世界八地以上大菩萨的宿命通证境,净土中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正是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在最后修行的过程中,所要修证的境界。而本愿所说的宿命通境界,正是开演登地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净土天人在尚未获得如大菩萨的宿命通境界时,其报得的宿命通,也一定会在努力修持中成长、进步、超过二乘。

 

10、综观佛菩萨及二乘宿命通的差别点

 

二乘及佛菩萨虽然同是由正定而获得宿命通,但是两者宿命通的证境显然不同,我们从大乘义章卷二十所说,诸佛菩萨及二乘的宿命通不同处有八种中,可以清楚的明白:

 

一、上下不同:声闻、缘觉圣者,随著自己所依所入的禅定而获得的宿命通,唯能知道自己的宿命事(自地事),及知道修行功力在己之下所有众生的宿命。而佛及大菩萨的宿命通,上下一切皆知。

 

二、宽狭不同:二乘圣者宿命通所知道的事情,唯能及于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众生的宿命范围,不及佛与大菩萨能够知道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的宿命。

 

三、顿别不同:二乘宿命通,只能一件事一件事个别知道过去的事情,不能像佛及大菩萨一样一时顿知。

 

四、粗细不同:诸佛及大菩萨能于过去巨、细的事情一切皆知,二乘不能。

 

五、迟速不同:诸佛及大菩萨于过去事情,发心即知,而且知道范围无尽宽广,二乘不能立刻尽知过去无尽宽广之事。功力不够者,必须入定才知。

 

六、虚实不同:诸佛及大菩萨于过去事情,能够记忆的没有一点错误,二乘不能。

 

七、时分不同:二乘极远能知自己及众生过去八万劫事,诸佛及大菩萨所知过去宿命没有极限。(外道利根者亦知过去八万劫事,依经中说:“世俗修道之人若有利根禅定之力,亦能忆知过去极远事,而佛门中钝根修行者,不能深入禅定,自然不知宿命事,故不简凡圣,唯论利根定力之别。”)。

 

八、自在不同:地持经说:诸佛菩萨不但能够自在的自知宿命,知他宿命;也能令他人知佛宿命,同时令他人知道自己的宿命事,乃至能令他人知道别人的宿命,甚至又能令其余众生辗转相知自己及他人的宿命,这是二乘宿命通不及的地方。

 

11、往生净土是获得宿命通的保障

 

反观我们地球世界的众生,天天在家庭、公司里数著自己的钞票、股票......。心思完全放在金钱游戏上,那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人生、宇宙这些不关痛痒的道理。来世不堕入恶道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况是获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的事情,简直有如天方夜谭一样的荒诞不稽!

 

唯有前世善根深厚的众生,才有可能拨出时间,甚至全心投入‘求法’的行列,为扭转自己现在的命运及来生生存的品质做准备。否则不往修行的路上去走,在这个充满金钱、资讯、娱乐......诱惑的时代,大部分的人都难保来世不堕恶道。如果我们能选择弥陀净土法门,做为我们今生出苦的指南,来世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能对自己过去生中因为贪嗔痴三毒的烦恼而造作的许许多多的恶业果报,有一番通盘的了解,知道应该如何忏悔以往的罪业,使善念增长。并且在阿弥陀佛法音的指引下,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有清净的智慧,知道应该如何把握住未来修行的方向,让自己在学佛道上,有更正确更丰富的正知正见。等到过了百千万亿劫之后,再回到娑婆世界为自己成佛的道路做进一层冲刺的时候,就会有自在的宿命通,有相当的出世智慧及相当的有慈悲心,对于正法与非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有为法与无为法,佛道与外道,便会有正确的分辨能力。并且能够以宿命通,知道众生前世的善恶根器,应机施教,引导初机学佛的众生,也能够正确的走向佛教正途的道路,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每次一再强调要去见佛,要去亲近阿弥陀佛,要去亲近诸上善人,亲近清净大海众菩萨的主要原因与目的了。

 

六、天眼普见愿

 

本愿开演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没有天眼通,不能够以天眼看见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佛国世界的话(意指无尽三千大千世界),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如无量寿经卷下说:‘净土众生,灭诸烦恼,离恶趣心,得深禅定,诸通明慧,游志七觉,修心佛法,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

 

为什么经上说净土众生以其‘肉眼’就能彻见万物呢?净土众生的肉眼与我们地球众生的肉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经上要说净土众生同时有肉眼又有天眼?净土众生的天眼与我们天界众生的天眼及声闻圣者的天眼、缘觉圣者的天眼乃至大菩萨的天眼有什么不同?这是本愿要说明的范围。

 

凡夫肉眼所见景象

 

在我们这个凡夫世界里,平时正常的视力也不过可以看到数十里以外的景象。如果有人得了近视眼、老花眼,或者是散光、青光眼,那更要藉著矫正视力,带著眼镜才能清晰的看到眼前的东西。假使不带眼镜,就是近距离的事物也都是一片模糊,看不清楚,再加上门窗、墙壁的阻挡,我们更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观看心中想要看到的一切景物。万一眼睛瞎了,当然更是成天生活在黑暗的天地间,了无生趣,无论行动、做事都极不方便。俗语说,眼睛是灵魂之窗,任何人都不愿意遭受双目失明的痛苦。何况我们学佛的人,双目更是带领著我们走入佛学领域的最佳工具。没有了眼睛,就好像我们身边没有了经书指引一样,一个学佛者,能够从不懂佛法到深入经藏,都是因为我们有了正常的眼睛,经常不断的阅览佛书,才能够达到我们深入法宝的目的,所以这都是明亮的眸子,赐与我们的恩惠。如果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想要接近三宝,研读佛书,深究佛法大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当一个双目失明的学佛者,不能达到他内心的理想,那种希望心声的破灭,是十分痛苦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拥有健全的双眼者,能够感受出来的。因此今天我们有了正常的双眼,就应该好好的珍惜保护这对宝贵的眼睛,多利用灵活的眸子,去阅读经典,阅读有益身心及世道人心的书籍,将自己的知识眼界一天天的扩展开来,不要让人家笑我们佛教徒是个井底之蛙。当然无论我们眼睛的视力有多么的正常、多么好,所看见所察觉的事物,到底有限,比起天人的天眼,所看到天上、人间一切的景物,实在是差得很远。

 

为什么天眼与肉眼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当知天眼是从修定而来。普通人想要获得天眼通,说起来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经过长期的勤苦修行后,也可以得到天眼通。

 

天眼的种类有多种不同

 

天眼通的种类,依每个众生的福德、定慧功夫深浅不一样,而形成无量差别的天眼见物情形,依大乘义章说,天眼的种类,大体上可概分成五种。

 

1、人间众生由禅定力量而获得的天眼通(包括外道修行者)

2、由前世禅定力量或特殊福德力量所感报的果报天眼

3、天界众生的天眼通

4、阿罗汉与辟支佛的天眼通

5、佛、菩萨的天眼通

6、清净世界的天人众生所获得的天眼通

 

1、人间众生由禅定力量获得的天眼通

 

此类有漏的天眼通,是任何人透过修定的方法,都可以得到的,包括佛弟子及任何外教修行者。依个人定力的深浅,在定中所看见的远近景物也大不相同。有的人可以看到几百里以外的景物,也有的人,禅定功夫深了,一入定,最远处,可以看到一个四天下的景象,此是依龙树所说的凡夫禅定证境,其范围相当广大。禅定功夫深者,来世可生到天上继续进修;功夫浅者,转生便失。(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之意。四大部洲即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四个有众生居住的范围。四大部洲在那里?同样也和须弥山在那里一样,是小乘与大乘学者一直争议性的问题。按起世经说,四大部洲在须弥山所环绕的七山八海之中,如经文说:须弥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碱海的四方。小乘学者依此经文所释,指出四大部洲就是指地球的四个方位。大乘学者认为,佛经在说明宇宙的起源生灭问题时,所指称的‘山海’,或有多种引伸之义,不可狭小的以人类智识所能认知的领域为范围,四大部洲或指十方宇宙中某范围内四个有众生居住的他方世界)。

 

2、由前世禅定力量或殊胜福德所感报的果报天眼

 

这种人因为前世有很深的禅定功夫,或殊胜福德(指前世由天上下生,或他方清净世界下生,或曾修般舟三昧。今生出世人间,一生下来,他的肉眼见物情形,就比常人来得广远、细微,也就是所谓的前世果报所感而获得的天眼)。譬如人间念佛者,一生到极乐世界,就会有天眼通,这便是因前世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前世殊胜福德所致),而感得的净色果报眼通,用‘肉眼’代名之,以示与在净土进一步再修禅定而获得的广大天眼通有所区别。而净土众生‘净色肉眼通’的含意,又有另外一层的释义,即是指在净土中尚未了脱生死的天人众生,当他一期生命结束后,不论再化生在极乐世界中任何地方,一出世便会感得净色果报眼通,亦即无量寿经上所称呼的‘肉眼清澈,靡不分了。’乃至菩萨圣众在净土的肉眼(不特别运用天眼通见物,便代称为肉眼),亦是‘清澈见物,靡不分了’。只是见物的程度比净土天人及二乘圣者来得更为广远、微细、清楚。又如有的人虽然没有证得天眼通,但是依自身念佛定力成熟,而与佛力相应的情况下,在现身(肉眼)中,亦能看到十方诸佛世界(如修般舟三昧);此亦可称之为‘肉眼清澈,靡不分了’,即殊胜福德与禅定力量所感报。或者人间修行者依持戒、修福因缘,上升欲界天;到了欲界天上,一化生在天上,就会获得报得天眼,亦是净色果报眼通的另一种释义。

 

3、天界众生的天眼通

 

1)欲界及色界天众的天眼通

 

欲界天众的天眼通,大体上只要前世持戒、修胜福,就能获得欲界天上的果报天眼通。其天眼所见处,与个人的福德、持戒力深浅,而有差别,又依其住处的广狭远近而分优劣。如经中说,欲界第一天四天王天的居处在须弥山腰(须弥山意,前已说明),第二天忉利天的住处在须弥山顶,第三天焰摩天的住处已经远离日月光明所能照到之处(所谓日月光明不一定是指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日月光明),第四天兜率天的住处,乃在‘上升精细微妙,不接下界诸人、天境界’之处,第五天乐变化天,第六他化自在天的住处,都已层层超越以下诸天的境界。由此可知,欲界诸天的天眼通,以其个人所居境界及所获福德为所见范围,已经遍及宇宙中的无数世界,不可以凡常思虑预计,何况是上界‘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依经上说,色界初禅天的住处,就如同一千个四天下那么广大无边,意指初禅天的住处,有如无量无数个星球世界的范围那么广大,不可测知;二禅天的住处有如二千个四天下那么的广大无尽;三禅天的住处,犹如三千个四天下一样的广远无际;四禅天住处,已经不是用人类言语及人类思想所能想像的境界,其住处已经达到不可思议宽广无量的境域,或说为四千个四天下......宽广不定。我们由色界天人住处的境界,即可推知色界天人的天眼通,亦如欲界天人一样依个人的福德、定慧力用的深浅不同而形成与每一层色界天人住处相应宽广无量的禅定见物程度。如大乘义章所说,色界天众的天眼通,亦与色界每一层天人禅定证境及住处成正比。或可看到一千个四天下的景象(即无数个星球世界的内外景象),或可看到二千个四天下众生居住世界的景象,或可看到三千个四天下众生寄居世界的景象,甚至到达看见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无尽宇宙中的无际星球景象......。其他如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等四种神通,亦依天界众生的福德、定慧之力而形成与其住处相应的不同禅定证量的四种神通境界。(按科学家证实,宇宙最少有十度空间与三四十层次。我们所见宇宙,乃是由无数层次的物质宇宙与非物质宇宙而形成。佛经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乃是一尊佛的教化地区。有一○○○○○○○○○......个无法统计的太阳系那么多的星球世界为范围。无穷宇宙中有无穷诸佛,现在均正出现在每一个一佛化区,即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内教化有缘众生。可想而知,色界天众的天眼,就像无数层次的宇宙一样的不可思议,不可测知)。

 

2)净土天人的天眼通

 

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其定慧、福德力,在净土长劫精进下,达到某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时,都比三界中的欲界、色界天人定慧力高,故其住处及天眼所见景象的广远无际程度,更是深不可测,其天眼通所见景物就如本愿所说,能够看到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佛国世界内的一切景象,意指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之义;亦正是指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由此可知,净土众生的天眼通,更加的不可预知、不可思议,更不是当今科学界及我们这个世界众生的智识与业力所能推论、揣度的范围。

 

4、阿罗汉与辟支佛的天眼通

 

1)声闻圣者的天眼通

 

声闻弟子因定慧力各有深浅不同,其获证的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也有粗、细、广、狭、远、近之分。如有的声闻圣者(至少三果以上)能够以天眼通看到小千世界的景象,相当于初禅天梵天王天眼通所看到的景象,但与梵天王天眼通所见景象有所区别。如大智度论卷五说,大梵天王身在小千世界边,向内能见,向外不见;与同样以天眼通能见小千世界的声闻弟子的天眼通不同,声闻弟子随身所在,向内向外,恒时都能看见小千世界。

 

有的声闻弟子定慧力较深,能够观见中千世界的一切景象。如阿那律尊者,因其专修‘金刚乐见照明三昧深定’,所以其天眼通见物程度,成为声闻弟子中第一人——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中深广无尽的一切景物,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比四禅天人天眼所见更为深、广、细微)。其天眼通见物情形,翻译成白话,即是说三千大千世界中众生造作恶业,而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的情形,造作善业,而上升天上、人间,轮回六道的景象,众生的生死、好色、恶色的相貌,上升善道或沉坠恶道的卑胜情形,都好像一面镜子一样,完完全全的在阿那律尊者的天眼中自然显现。

 

智论卷五又说:‘小阿罗汉小用心,便见一千世界(小千世界),大用心即见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阿罗汉小用心,便见二千世界(中千世界),大用心则见三千大千世界景物。’

 

2)缘觉圣者的天眼通

 

而缘觉圣者的天眼通(辟支佛)与声闻弟子的天眼通有什么不同呢?依智论卷五、卷九及大乘义章卷二十说,佛在世时,其大阿罗汉弟子,阿泥卢豆长者,所获得的天眼通,暂观即见小千世界景象,谛观(深观)便见二千世界景象。辟支佛天眼通亦与声闻弟子一样有大有小。最小者能见中千世界,最大者亦能观见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景象。净土中的天人众生,当其了脱生死时,其天眼见物情形,亦能如大阿罗汉及辟支佛的天眼通一样,能够照见三千大千世界的远近、粗细......景象,而没有障碍。

 

3)外道禅者不能辨知罗汉的遗骨生处

 

佛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鹿头的梵志,因其生前业感,及今生精进修行的缘故,能够观察太空星宿所显示的吉凶祸福,也能通晓各种医药知识,疗治众生各种病苦,又能以其锐利的‘眼通’从观察死人髑髅中,得知每一个死人髑髅是男或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在生如果服什么药此病就会治愈,不会因此而死。更厉害的是,他能够从观察死人髑髅中,看出这个死人生前做过什么恶行或善行,来世会投生到六道中的那一道去!?

 

有一次鹿头梵志与佛同在人间游行,驻足于一处坟间休息。佛便拿著每一个死人髑髅询问梵志说,这个死人是男,是女?生什么病而死亡?吃什么药就会治愈?生前做何业行?投生到那一道去?梵志以其‘眼通’观察后,皆能一一作答,没有错误。但是当佛拿著死去阿罗汉的遗骨叫梵志去辨认他是男、是女时,梵志竟无法分辨出他是男是女,看不出他往生何处?在他听到佛为他解释说这是阿罗汉的遗骨时,当即赞叹说:‘我虽然能够清清楚楚的知道九十六种道法的修行者来世投生的地方,也能知道一只蚁子之虫从何处投生而来,亦能从鸟兽的叫声音响中分辨出它是雄是雌,但我却不能观察出一个阿罗汉的遗骨是男是女?从何处生?往生何处?不仅我不知道罗汉圣者的生处,就是诸天、世人、魔天、魔王也不能够以天眼得知阿罗汉的涅槃境界。’

 

于是鹿头梵志随佛出家,精进修行,不久得证阿罗汉果,以阿罗汉法,才能分辨出阿罗汉圣者的生处(增一阿含卷二十)。

 

这个例子说明了任何外道行者及天人众生的天眼通,都不及阿罗汉的天眼通。唯有行阿罗汉之道,证阿罗汉果,具有阿罗汉的德行及智慧,才能辨别出阿罗汉的遗骨及生处。世间之人,连自己前世从何处来,来生往何处去,都不知道,何况能以俗人之心思,辨知圣人的智慧与生处?同理可知,辟支佛法、佛、菩萨法,也是一样。不具备诸佛、菩萨的悲愿与修持,不具备与菩萨行者相应的业行果德,如何能以有限之思,体解佛菩萨无量劫以来,所修证的深远无边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呢!?

 

5、佛菩萨的天眼通

 

1)阿那律天眼不见佛在天上

 

有一次佛到忉利天上为母说法。人间弟子不知佛在何处?渴望见佛,便请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通观看佛现在身在何处?阿那律当时正身、正意,系念观看佛在何处?先以天眼观照南阎浮提内(娑婆世界),而不见佛身所在之处,再以天眼观照北俱卢洲、东神胜洲、西牛货洲三大有众生居住的范围,仍不见佛身所在之处,又以天眼观看欲界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乃至色界大梵天上,依然不见佛身所在之处,继以天眼观察十方宇宙中一千个像娑婆世界有众生居住的世界,及一千个像东、西、北三大部洲三个有福德善根众生居住的范围,及观照十方虚空中有一千个像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天一样的天界众生居住的世界,仍旧不见佛身所在之地,续观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有众生居住的世界,依然不知佛身今在之处!?

 

释迦牟尼佛明明在忉利天上为母说法,为什么阿那律不能以天眼观见佛身所在之处呢?因为佛陀特别运用神足通,不让人间弟子知道他身在何处,好让弟子们生起想要见佛、闻法、精进的心,不再懈怠修行。

 

当佛在天上说法三个月结束后,便忆念到:人间弟子,不见佛已经有很久了,佛这么做,应当对弟子们有警惕、渴望闻法的作用。于是‘舍神足’,使诸声闻弟子知道佛现在正于三十三天为天众说法。

 

当时僧众渴望见佛,阿那律又受僧请,以天眼再观佛现在身在何处?于是观见佛现在正在忉利天上为母说法。告知四众弟子,大家欢喜踊跃,不能自胜,随即礼请神足第一的目连尊者上升天界请佛返回人间,为众说法。(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由此可知,阿罗汉的天眼通不及佛,阿罗汉不是佛,自然不能以阿罗汉法来辨定成佛之法。成佛之法,唯有从大菩萨久远劫以来,广大修证的悲愿智行中来理解,才能体会成佛之果的德行于万一。而一个菩萨行者在历劫以来所获证的广大天眼通,就是辅助修证成佛之果最有力的助道法之一,亦就是本愿所开演的天眼通境界。而什么才是大菩萨的天眼通证境呢?

 

2)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

 

甲、菩萨天眼通有两种不同

 

大菩萨的天眼通境界有两种:一种是报得天眼;如佛菩萨降生娑婆世间,或在净土世界,不需特别运用天眼,就可直接以宿世福慧果报累积而形成的净色‘肉眼’,照见无量世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依菩萨福慧力深浅差别,视物情形亦远近不定)。一种是由甚深禅定力所获得的天眼通,而且皆胜过凡夫及天人所获得的天眼通。

 

如大乘义章卷二十说:‘肉眼、天眼唯能见事相中一色:粗事,余悉不见,如涅槃经说。菩萨天眼非直见色,亦见彼色生灭之相。若从是义,亦分见法,但少故不论。’

 

乙、菩萨天眼通的见物情形

 

放光般若经卷二叙述菩萨天眼通的见物情形说:‘菩萨能以其修证的天眼通,看见众生死亡后,中阴身(意生身),投向生缘、入胎、出胎、成长、茁壮、衰老、死亡、投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中,依个人所造善恶业,往返、受生的情形。有的人因为在生前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谤毁圣贤,信仰邪教,导致知见颠倒,以此邪见因缘,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受苦;有的人因为在生前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圣贤,信仰端正,因正见信心力,上升天界;有的众生......。菩萨以其天眼通,清清楚楚的看见十方世界的众生堕入地狱,投生人道,或者上升天界的情形。虽有如此照见万物沉溺升降的殊胜神通力,但绝不会因此而生起贡高骄傲之心。’

 

丙、八地以上菩萨天眼通的见物情形

 

八十华严卷四十四记载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天眼通见物的情形说:‘菩萨摩诃萨,以其无碍清净的天眼智证通,能够见到如无量微尘数那么多不可说不可说无尽世界中一切众生(无尽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众生),投生某处,往返受生善道或恶道中的情形。其相貌生来美丽、丑陋、清净、垢浊、有福、无福、罪重、罪轻......,无论众生出生时,具有某类品德,都能从其身、相中清楚彻见。所谓一切众生,包括天界众生、畜生道龙界众生、鬼道夜叉众生、乾闼婆界众生(天神司伎乐)、紧那罗界众生(天神司法乐)、畜生道阿修罗界众生、迦楼罗界众生(金翅鸟)、摩侯罗伽界众生(属于畜界大蟒神众生)以及人道众生乃至一切非人道的众生。无论这些天龙八部众生的身相,是微细?或是粗犷?是短小?或是宽长?是狭碍?或者广阔?大菩萨修行者,都能以其无碍的天眼通,随著众生所积集的果报身业,而遭受的苦乐现象,无一不像一面镜子一样的随著众生的度化因缘,随心分别,随照随见......,一点也不会错谬。’

 

丁、极乐世界有无数菩萨获证不可思议的天眼通

 

极乐世界有无量像此处所说的大菩萨修行者获得不可思议的天眼通境界,正如无量寿经卷下所说:‘十方世界有无数各种不同根器的菩萨修行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皆在净土精进修持中,获得不退转果位(八地菩萨果位)的神通力用。’其天眼通证境,正如此处所述,也正是净土天人众生所要追求、修证的天眼境界。

 

6、综观佛菩萨及二乘天眼通的差别点

 

由前述知道了菩萨圣者及二乘圣众的天眼通境界,现在再将佛菩萨及二乘天眼通的证境依经论所说,综合分辨出来,便更能清楚的了解他们的差别点在那里:

 

一、上下不同:声闻、缘觉圣者,随著自己所依、所入的禅定而获得的天眼通,唯能看到与自己禅定证境相应的景象,超过自己的天眼证境范围,不能观见。诸佛及大菩萨的天眼通,上下一切皆见。

 

二、宽狭不同:二乘圣者无论作意及不作意,最多能见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景象,佛及大菩萨的天眼通,能见无尽三千大世界的所有景象(即本愿所说天眼通境界)。

 

三、顿别不同:二乘只能一处一处的个别观见所要看到的景象,不像佛及大菩萨能够一时顿见一切景像。

 

四、粗细不同:诸佛及大菩萨能够以天眼观见极其微细的微尘景物,乃至最极细微的邻空微尘色等一切细腻景象,无不观见,二乘不能。

 

五、迟速不同:诸佛及大菩萨,对于所想要观见的景象,发心便见,二乘不能立即观见所有一切景物,功力不够者,必须入定才知。

 

六、虚实不同:诸佛及大菩萨凡是以天眼所见之物,均能够没有一丝错谬的一点一滴的统统举证出来,二乘不能。

 

七、时分不同:二乘圣者最远能够以天眼观见未来世中自己及众生八万劫之内将要显现的一切景象。诸佛及大菩萨的天眼通,则能穷见未来际中,一切将要显发的景象。

 

八、自他不同:如涅槃经说,声闻、缘觉圣者,其天眼通但能观见眼睛以外的景色,不能自见其眼。诸佛及大菩萨的天眼通,不但能观见眼睛以外的景色,亦能自见眼睛之内的组织与构造。

 

九、见法不同:如涅槃经说,诸佛及大菩萨的所有天眼,都能够看见身内、身外的一切显色念念生灭的变化情形,及能当下观见现在自身及现在他人身中不净的白骨相显露,二乘天眼不能尽知。

 

十、知根不同:如涅槃经说,当诸佛及大菩萨以天眼观见某个众生的身形色相时,便能立刻得知这个众生的根器、利钝、大小的差别,二乘不能。(大乘义章卷二十)

 

7、仰仗念佛功德可获得如大菩萨一样的天眼通

 

反观我们凡夫众生,既没有天人的天眼通,也没有二乘的天眼通,更没有大菩萨的天眼通。我们唯有今生精进念佛,仰仗念佛力量,来世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才能一步步地朝向佛及大菩萨圣众修证的广大天眼通证境前进。从最初看到一个佛国世界、二个、三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甚至在功力够的时候,更可以如本愿所说,像大菩萨修行者一样运用其无碍的天眼通,看见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佛国世界里,也就是无尽个三千大世界中一切的景象。

 

往生净土,这是娑婆世界的佛弟子,最稳当也最容易得到天眼通的方法。希望对净土法门有信心的佛弟子,今生都能仰仗念佛功德,往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最低也能获得净土天人的天眼果报神通。进而获得像大菩萨一样的无碍天眼通。净土天人所具有的这种修证大菩萨天眼神通的定慧潜力,是不是比末法人间的禅行者修证的天眼通来得特别的殊胜不同呢!?

 

七、天耳普闻愿

 

由三乘圣者的天耳通论述本愿

 

1、本愿是大菩萨天耳通境界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不能够以天耳通听到百千亿个诸佛在十方世界说法,不能够领受、牢记诸佛所说的一切法藏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能够以天耳通忆持百千亿个十方世界的诸佛所说一切法藏,依大乘经典说,已经不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天耳通的境界,乃是登地以上大菩萨的天耳通证境。如观无量寿佛经上品往生的经文说:‘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往生者,当其生到极乐世界中,皆在不同的先后时间内,能够以神通力,去到十方虚空中有无数诸佛出世的世界,闻佛说法,修诸禅定,获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陀罗尼门,译为领受、牢记、总持诸佛所说一切佛法,陀罗尼的释义,将在三十四愿中会有说明)。’也就是说净土的天人众生,经过修行的阶段,也一定能够像大菩萨一样的获证不可思议忆持十方诸佛所说一切法藏的天耳通。在天人众生尚未了脱生死前,其所修证的天耳通尚不及净土中的阿罗汉及辟支佛圣者的天耳通,何况大菩萨!而天人的天耳通为什么不及声闻、缘觉二乘圣者的天耳通?二乘圣者的天耳通与佛菩萨的天耳通有什么不同!?这是本愿所要说明的重点。

 

2、净土天人的天拜通为何不及阿罗汉?

 

依观无量寿佛经说,除了中品上生以上的往生者到了极乐世界,立刻在听闻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法音下,获证阿罗汉果,俱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三明,及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六通外,其余的往生者,一生到净土,最起码获得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等五种报得神通,但因尚在‘分段生死’的束缚中,所具通力,成就有限。例如往生净土边地宫殿的胎生众生,于五百年间不闻佛、法、僧三宝名,而在此五百年间享受如忉利天人的福乐果报,必有五通感报。再说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往生者,经过六大劫及十二大劫的时间,才能见到佛,于未见佛的这个中间,亦应具有五种报得神通,而且其五通果报,必不下于往生净土边地胎生众生的神通,但因尚未斩断八识田中贪痴烦恼的心影,心智未开,其所感报的天耳通等自然不及在净土中已断烦恼,心智开明的大阿罗汉明利。

 

3、阿罗汉的天耳通境界

 

于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九及修行道地经卷三,记述二乘的天耳通证境说:‘当一个修行者得到甚深正定心时,至少三果以上,只要趋使心意朝向人声,对于人们谈论的事情,无不清楚闻知。若想听闻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众生乃至天人谈论的事情,只要趋使心意朝向三恶道众生及天界众生,便能如近在耳旁一般地清楚闻知。(按增一阿含卷四十七说,地狱言语及恶道言语与人间不同,一般人听不懂地狱众生言语,无法与地狱众生对谈,唯有了脱生死的大阿罗汉圣者如目连尊者等,获证语言三昧,通解六十四种音语,才能听得懂恶道众生言谈,到地狱教化众生)。

 

当一个修行者证得大阿罗汉果位,便能如上所说,以其清净的天耳通,在同一个时间内听到人声与非人声(包括三恶道众生及天界众生的说话声音)。而且当佛弟子获证阿罗汉果位后,无论未来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出生在什么地方,都能与生俱有无漏的天耳果报神通。不论入定或不入定,只要想知道某道众生的某一类众生,在谈论些什么,都能清晰的以天耳通听到人与非人的两种谈话声音。

 

4、阿罗汉天耳通为何不及佛菩萨?

净土天人在尚未了脱生死前,其天耳通不及在净土中已了生死的大阿罗汉圣者,而无论在净土中的阿罗汉圣者,或是在秽土中的阿罗汉圣者,其天耳通不如佛及大菩萨的天耳通,何以见得呢?依十住毗婆沙论卷一,比较佛、菩萨、声闻、辟支佛的修行功力说:‘声闻乘修行者,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脱知见根基”,便能在一世专精勤苦修持中,得度生死;有的需要二世勤苦修持,才能得度生死;有的必须经过多世......,皆随个人宿世根器利钝而有差别。辟支佛乘修行者,也和声闻乘修行者一样,只要在宿世奠定良好的解脱知见根基,必能在七世中专精勤苦修持,得度生死;有的需要八世......。大乘菩萨修行者,有的经过如一个恒河沙数大劫的时间修行,有的经过二个恒河沙数大劫修行,有的经过三个,有的经过四个,乃至十个百个千万亿个,甚至数不出他的修行劫数时间,才能具足完成菩萨十地的修学,成就佛道,都是随菩萨行者先世宿行因缘差别及根器利钝不同而形成那么大的修行差距时间(关于此点将在后面诸愿中详释)。’

 

由此说明了佛道的实践,需要长期间内积集广大的福慧及深厚的禅定力量才能完成。阿罗汉及辟支佛虽然能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就能得度生死,但是其所剩余的残结习气,及尚未了结的宿缘......,却要在未来的长期时间里,继续进修,才能完成。所以论中说:‘诸佛及二乘虽然同于诸烦恼中得到解脱,是中无差别,因是解脱,入无余涅槃,是中亦无差别,无有相故,但是诸佛“甚深禅定障解脱”,“一切法障解脱”,唯此二点是与诸声闻及辟支佛大不相同的地方,说不能尽。’

 

因声闻及辟支佛对于‘究竟禅定’及‘通达一切法’这两方面,尚未修学完全,其所证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力,当然不及诸佛,乃至不及已了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萨修行者。我们从大乘义章分辨二乘及佛菩萨天耳通的差别即知。

 

5、佛菩萨与二乘天耳通的差别点

 

依论中说,佛菩萨与二乘天耳通的不同点大体说来,有十种:

 

一、上下不同:声闻、缘觉修行者,若是其禅定通力,停留于初禅阶段,便依于色界初禅定获得天耳通,而且其天耳通只能听闻初禅以下音声,初禅以上音声,则不能听闻。依次按其禅定通力所得天耳通,但能听闻其所依禅定界地内的一切众生所发的声音,余则不闻。诸佛及大菩萨修行者则不然,不但能随其所依禅定听闻其禅定界内的音声,亦能依其所证禅定,听闻超过其禅定通力的上下一切音声。(如论文说:诸佛菩萨随依何禅所得的天耳,闻一切声。)

 

二、宽狭不同:二乘行者,不论作意或不作意,最多能听闻其禅定通力内的一切众生音声,佛及大菩萨的天耳通,无论作意或不作意,能够听闻无尽众生谈论的事情。

 

三、顿别不同:声闻、缘觉圣者仅能一个一个的个别听到众生讲话的声音,不像佛及大菩萨能够一时顿闻一切众生所说音声。

 

四、粗细不同:如地持经说,诸佛菩萨能够听到众生在耳朵边相互所说极其轻声、微细的声音,二乘不能。

 

五、迟速不同:诸佛菩萨对于所要听闻的声音,发心便闻,二乘不能立刻听闻众生所有声音。功力不够者,必须入定才知。

 

六、虚实不同:诸佛菩萨凡是用天耳听闻过的人、非人所说声音,都能够没有错误一一举例出来,二乘不能,或有错谬。

 

6、大菩萨的天耳通证境

 

由上可知,二乘天耳通实不及佛与大菩萨历劫福慧圆满所修证的天耳通境界。而大菩萨的天耳通证境,正是本愿所开演的天耳通内容。关于八地以上大菩萨的天耳通内容,在八十华严中有很好的说明。经上说:‘当菩萨摩诃萨成就无碍清净的天耳通时,便能显露其圆满、广大、聪彻、离障、了达、无碍的天耳听觉能力。能够随意自在的听闻所有听到的声音,也能够随意自在的不闻不想听到的音声。怎么说呢?譬如东方虚空中有像无量微尘数那么多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出世的世界,每一个世界的佛陀都正在为那里的众生说法、开示。大菩萨修行者,想要听到像东方所有诸佛出世的世界中,教化众生所开示的佛法,诸佛用什么修行方法调伏刚强众生,众生听闻佛所说法,如何忆念、分别、受持诸佛所说法要,这位大菩萨修行者都能以其清净、无碍的天耳通,清楚的听闻、忆念、分别、受持诸佛运用无量善巧、无量方便的大智慧力,对治众生种种心病,所演说的无尽甚深、广大、无尽善巧、无尽方便、无尽差别、清净的一切法藏,以及众生听闻法藏,受用的情形。

 

并且对于诸佛所说法藏中的每一段意义,每一句文词,每一个音辞,或是为一人解说,或是为众人演说......,均能以其清彻、广大的天耳通,仿佛近在耳旁的清楚听闻、忆念、受持、分辨出诸佛无论在为任何众生说法时,都能‘如其智慧,如所了达,如所示现,如所调伏,如其境界,如其所依,如其出道’的表达一切法要,没有一点错误。大菩萨并将其用天耳通所听到、忆持的佛法,亦‘如佛智慧,如佛了达,如佛示现,如佛调伏,如佛境界,如佛所依,如佛出道’的为众生演说,不会遗漏一文、一句。时日久了,对于曾经用天耳通所听闻过的佛法,也不会遗忘、迷惑、退失。不仅听闻、记忆东方有无尽诸佛出世的世界如此,乃至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十方世界有诸佛出世说法的世界也是如此。’

 

此处所说大菩萨的天耳通证境,正是净土天人所要追求修证的天耳境界。

 

7、人间各种禅定、科学、心灵的交流感应都不及念佛与他力相应的往生力量

 

反观我们地球世界,人类的听力,是非常有限的。超过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便一无所闻。‘天耳通’,对人类众生来讲,真是有如天方夜谭般的荒谬。

 

现在由于科技的发达,科学家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也可以达到某种探测的效果。譬如科学家利用一种仪器,可以接收到太空船上传来的讯息,使我们了解现在太空科学界对找寻宇宙生命的来源及形成原因,达到何种探测的效果。再拿一个人间修行者来说,当任何一个修道者,禅定功夫深了,不需要任何探查仪器,就能对远方的滴水声,听得非常清楚。再说我们人类由于亲情的交流,也可以产生心电感应的能量。比方说,当某个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做儿女的,似乎也可以从我们的心灵深处,听到远方父母的呼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子连心的道理。

 

话又说回来,虽然我们今世可以藉著各种禅定及科学、心灵的交流感应,而获得某种特殊的听觉效果。但是比起念佛众生的净业因缘所产生的他力相应力量,而获得天耳通境界,当可说有一段很长的差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所讲的这第七个大愿,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说,每一个人只要诚意的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在净土世界中所有的天人众生,最起码都有天耳通等五种报得神通,不但具有天耳通,而且在定慧功夫达到某种甚深程度时,可以像大菩萨一样的清楚听闻到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诸佛所宣说的微妙佛法,更可以完完全全的领悟、牢记诸佛所说的每一句法义。这种由阿弥陀佛的大悲接引愿力而产生殊胜的天耳业报,绝对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一般修持有漏禅定的凡夫行者今世获得的天耳果报及人类藉著科学、仪器或心灵的交流感应,所获得某种特殊的听觉、相应效果可以相比的。

 

8、人间比丘昼夜称佛名号释迦佛陀以天耳听闻

 

不仅众生称念弥陀名号,能得到弥陀的加被、救护,就是释迦牟尼佛出世在印度的时候,同样有众生称念其名,获得释迦牟尼佛前往看顾、救护的例子。如释迦牟尼佛在世期间,便曾经有一位比丘,于罗阅城中,身患疾病,非常困悴,终日倒卧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没有比丘去瞻视看顾他。于是这位比丘,画夜称念‘释迦牟尼佛’名号,并对佛陀呼唤说:‘为什么世尊独独不哀愍、看顾我呢!?’

 

当时佛陀以天耳通听到这位比丘称念、哀怨、呼唤、归投如来的心声。于是带领比丘僧众,一起来到生病比丘的面前,慰问、瞻视他,并亲自为他清理大小便......,开示比丘们说:‘我自忆过去尚未成佛,正在修学菩萨道的期间,为了挽救一只鸽子的性命,尚舍身护鸽,何况今日已经成佛,而不发大悲心,救护正在随我出家生病的弟子呢!?’(增一阿含经卷四十)

 

9、释迦族女称念佛名释迦牟尼佛亦以天耳闻见

 

又有一次,正逢琉离王征伐迦毗罗越国的释迦族时,有五百释迦族女,因为亲身经历战争的痛苦,不愿再于这个苦痛的世间苟活下去,愿随佛陀出家修道。于是遥向佛陀住处,一心称念‘释迦牟尼佛’圣号,希望佛陀听到她们的呼唤,度他们出家学道......。

 

当时佛以清彻的天耳通,非常清楚的听到五百释迦族女的称名、呼唤、悲怨、一心归投如来的心声,于是告诉比丘们,一起到迦毗罗越城去看顾五百释迦族女及正在受伤、丧命的亲友,并说法给释迦族女听。五百释迦族女,闻法后,皆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命终之后,均生天上。这都是一心称名,蒙佛加被、说法的大悲度生本愿所感。(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10、众生称念十方佛名诸佛皆以天耳听闻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在印度的当时,只要众生称念佛名,释迦牟尼佛便能以天耳通听到众生的称名、呼唤,并依其与众生的本愿度生因缘相应的时机前往救护。同样的,众生称念弥陀圣号,乃至十方诸佛圣号,阿弥陀佛及十方诸佛也能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以天耳听闻,亦依其与众生本愿度生因缘相应的时机,在众生念佛至‘一心不乱’时,前往救拔,并于其临终时,接引他到极乐世界及十方诸佛世界,继续修学佛法。

 

11、有福报的人才能听到弥陀天耳接引大愿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只要念佛,就能蒙受弥陀大悲愿力的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便可以依弥陀度生悲愿的教化因缘,得到本愿所说这种特殊的天耳功能,乃至听闻、受持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诸佛所说广大深妙的无上佛法,我们为什么不去呢?如果今生不去,谁又能保证我们来世不会被自己宿生的业缘牵缠上了,又迷失了佛道的听闻呢?

 

大家都知道,在今天这个五浊恶世里,曾经是世间明灯的释迦牟尼佛,早已在两千六百年前就远离我们而涅槃了。我们渴望再有佛出世说法,拯救我们这些罪恶深重的心灵。当然佛已远逝,再也呼唤不回来了,这也是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佛缘特别的薄弱,没有这个福份遇佛出世。但是我们还有别的希望,可以去亲见他方世界的现在佛说法。释迦牟尼佛便曾在以前出世的时候,慈悲的告诉我们说,十方虚空中,有一个极乐世界,那里现在正有一尊佛出世说法;这尊佛成佛的时间,已经有十劫了,是个成道不久的现在佛。这尊阿弥陀佛也和释迦牟尼佛过去在印度出现世间一样的正在极乐世界教化众生,为极乐世界的无量众生宣说佛法。我们只要依照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方法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来世到了净土世界,还是可以像见到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听佛说法。而且更因为得到阿弥陀佛广大誓愿的加被与说法教化,具有特殊的天耳通感报,以这种由甚深定慧力所修证的清净天耳通,便能像大菩萨一样的听闻到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诸佛所说的一切法藏,并且可以完完全全的领受诸佛所说的甚深法要。因为这些特殊的因缘,当然要比凡夫众生肉耳所记忆的佛法要来得殊胜得多。

 

我们今天能够听到这个阿弥陀佛天耳通的成佛大愿,是不是比一般人特别的有善根,有福报呢!希望大家知道了阿弥陀佛这个天耳通的摄受大愿后,更能够坚定我们念佛往生的信心,与阿弥陀佛更接近,那么就不辜负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凡夫众生慈悲的开示了。

 

八、他心悉知愿

 

综观人类及三乘修行者的‘心通’境界

 

本愿是大菩萨的他心通境界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没有他心通,不能够以他心通,知道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净、秽世界内,所有众生心中的念头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站在我们凡夫的立场,来看这个广大的他心通愿,一定会有很多人怀疑说,这可能吗?许多凡夫众生连自己平常的心念,都摸不清楚他的起、伏、生、灭情形,不认识自己的思绪问题,何况是知道他人心中的想念!?本愿所说的大菩萨修行者的‘他心通’,不但随时对自己的心念起伏,知道的很清楚,而且能够随时知道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净、秽世界中所有众生心中的念头。但是当极乐世界中的天人修行者没有到达像大菩萨的修行境界,所获得的他心通证境,是没有那么高深广大的。‘他心通’,依个人定慧力深浅的不同,同样有阿罗汉的他心通,缘觉圣者的他心通,及菩萨修行者的他心通及一般禅行者的他心通多种分别,本愿将依此由浅入深的分成十一个重点来做说明:

 

1、他心通是人类心灵历炼的表现

2、世上有许多神秘现象非人类凡常心思所知

3、现代科学满足人类在眼界、听觉上的欲望

4、‘心力’是科学界犹待探寻的问题

5、他心通是医治众生心性,不可缺少的修行产物

6、初学者在尚未获得他心通前,应如何选择亲近的善知识?

7、心地正直是他心通的前奏曲

8、净土众生为什么会有他心通?

9、阿罗汉的他心通

10、大菩萨的他心通境界

11、佛菩萨及二乘他心通的差别点

12、念佛者如何修行才能与本愿‘他心通’相应

 

1、他心通是人类心灵历炼的表现

 

我们知道,一般人如果懂得心理学,有过生活上的历炼,也可以用丰富的阅历去推测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他当时心情变化的好坏,是虚伪或者是诚实。再说一个人,如果有了定的功夫,也可以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多多少少的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比一般人更容易警觉人心的是非善恶。假使能够再进一步的深入禅定,更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的照知他人当下的心事,未来心态的动向,但是这种由禅定而证得的他心通,不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苦修,将心灵的长期‘历炼’、‘净化’,是不容易获得的,何况是像高僧大德一样的知道百千万个人心中的念头呢!?

 

现在这第八个愿告诉我们,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天人都有他心通。并且这种由念佛的净业因缘而感报的他心通,不仅仅是知道他方世界中一个佛国世界内所有众生的心念,而且在定慧功夫深入时,可以洞知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无尽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众生的心念。

 

这在凡夫众生看来,简直是非常遥远、离谱、充满神话的色彩。事实上,在今天这个世界里,仍然有很多事情,很多令我们无法相信的事实,至今仍遗留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现在仅有的科学知识能够解决的,更何况是超越我们这个世界,属于他方世界中,莫可言谕的不知名众生的‘心识’问题。

 

2、世上有许多神秘现象非人类凡常心思所知

 

譬如一向受世人瞩目的神秘的百慕达三角洲,凡是经过百慕达海域的船只,或者是飞越海域上空的飞机,都会在转眼间离奇的失踪,谁也不知道这些船只、飞机到那里去了。有些人说,这些船只、飞机是被外星人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也有的人说,是被海底的神秘大漩涡,造成海上、空中的乱流,卷到海底去了......。但是无论如何去推测、假想,到今天始终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这种突然神秘失踪于世界各各角落的离奇事件,及其他非人类所能预知的离奇事件,不胜枚举,不是我们人类用现在有限的知识领域,用人类的凡常心思,能够去分析预知的。

 

3、现代科学满足人类在眼界、听觉上的欲望

 

现在是一个物质文明的时代,著重物质发展的今天,固然由于物质的不断繁荣进步,可以让我们在眼识、听觉上产生特殊的视听效果。譬如由于人造卫星的发明,人类利用卫星的传播,可以将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消息藉著电视映像管的播出,清清楚楚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人类也可以利用人造卫星作中继站,完成全世界任何地方遥远距离的无线电通信,使人类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藉著电流的作用,收听到两地之间频繁的声波通讯。

 

尤其近年电脑的发明,对人类的记忆,有著无远弗届的贡献。再则利用雷射的作用,运作到娱乐界最新发明的视听效果,乃至医学上......,种种对人类有直接帮助的治疗上。

 

这都是今天物质科学的日新月异,所带给我们在眼界、听力上的高层享受。如果这种现代物质的文明,让民智未开的蛮荒土著知道了,一定会视站在尖端科技的高知识份子,为神秘神灵的化身,迷信的崇拜。这均是在混沌的初期,科学知识落后所致。

 

4、‘心力’是科学界犹待探寻的问题

 

虽然现代的科学家,能够满足人类在眼界、听觉上的欲望,而且不断在研究新的科技。但是科学家在人类‘心识’上面的探寻与成就,却是极为薄弱的;尤其对于宗教界很多透过特别冥想、祈祷、禅定而产生的特殊反应,更是无从获得‘根本’的解答。(现在外国有不少灵学家、科学家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为这些潜藏于人体中特殊的无穷能源,在经过心志统一后,而发出的特殊力量,不是用我们人类形而上的思考能力及各种科学仪器,所能再三论究探测其‘根本’的源动力所在。何况是涤清七情六欲超凡入圣的智者,在去余妄想后,于广大清净的悲心中所产生的殊胜力用呢?

 

虽然科学家已进入最新物理学对量子力学——l次原子世界里(即原子内最细微的单位)放射最极微细的能量研究,但是对众生‘心力’能放射比物质最细单位‘量子力’更微细的能量,其速度比‘光速’还快,却未能重视其‘存在’,这是科学家犹须努力探究的问题。

 

5、他心通是医治众生心病不可缺少的修行产物

 

现在我们这里所说的第八个愿,就是阿弥陀佛在广大清净的悲心中,为了救度人类昏昧无觉的心灵,而发出一个启开众生心智宝藏的誓愿。这个他心通的大愿,目的就是要使净土世界的天人,在明白十方世界众生的心念后,更易于善用各种方便法门,对治众生的心病,这在今天我们学佛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就是我们没有他心通,不能够知道别人心理在想些什么;所以在和别人交谈时,往往不能因材施教,给予人们适当的指引,接引众生踏入佛门,因此在正确的修行下而产生的附属品——他心通,是不可忽视的。

 

6、初学者在尚未获得他心通前如何选择亲近的善知识?

 

我们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没有他心通,所以无法分辨一个修行者到底具备何种程度的德行。到底在初入佛门时,应该亲近那一类的善知识?因为没有他心通,我们常常会‘以貌取人’,被假名求道者的‘外表’蒙骗了。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关于凡夫众生在尚未获得他心智时,应当如何分辨、选择所要亲近的善知识,在杂阿含经卷四十二中,有很好的开示。

 

经上说:‘凡夫众生,在没有获得他心通前,无法用我们的肉眼、智识分辨出一个修行者,到底有没有德行,是凡夫僧?抑是清净僧?是否证了阿罗汉果,或者未证言证?

 

初机学佛者,千万不可“以貌取人”,不可一见面,或只见几次面,就依其外表、行事,断言“他”有没有德行。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的知见是我们可以依止、学习佛法的对象,那么应当在时常亲近他时,长期观察他的“戒行”:经年累月,久而久之,必可看到他的“真面目”,千万不可道听涂说,或感情用事,或因好奇心的趋使而鱼目混珠,误入歧途。佛陀叫我们要用理性的智慧去面对、分辨、审思所亲近善知识的真伪,不可停留在仰慕、感情、神秘、权威......信仰的范围里,否则我们学佛永远不会进步。但是:“不经过长期艰苦对经、戒的研习、摸索、实践,我们那来对善知识分辨、选择的智慧能力!?”“没有对经、戒融会通达的智慧,我们又如何在与某知识请教、交谈时,分辨出“他”所言是否合乎佛义,或是相似佛法!?”这对初学者来说,实在太难了。但是初学者只要肯往经、戒下手摸索、学习,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这便说明了他心通、“辨人知明”的重要性。’

 

地球众生,就是因为没有‘他心通’,不能为自己学佛的前途,开辟出一条光明坦荡的指标,总要绕了好几个弯,才能转回佛道来,甚至遇人不淑,永远迷失在外道知见中,犹以为找到了真正的佛法。

 

7、心地正直是他心通的前奏曲

 

我们看每一个证果的圣弟子,都是在其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心地显现正直、光明’之相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甚深法利,获得甚深义利,心定成就,证得他心通’等神通(杂阿含卷二十三)。

 

这也就是告诫我们后学弟子说,一个学佛者,若是真正在往学佛、修行的路上走,其心地必定日趋正直、清净、纯朴、诚实、光明、磊落......,戒行不持而持,因为他已经抓住学佛修行的核心:‘由外而内,进入观照心地,正直心地’深入修学的阶段,所谓‘一念不生,众戒具足’即是。

 

没有一个‘真心’求道者,信佛越久,学佛越久,其心地及行为,表现得却让人感觉越滑头、越阴沈、越神秘、越放不开、越傲慢、越自以为是、越不光明磊落......,这也就是为什么末法时代的学佛者,虽然自称信佛、学佛,而不能像‘心地正直’的圣弟子一样获得他心通的原因之一。

 

8、净土众生为什么会有他心通?

 

一般的佛弟子,要想在今生短暂的岁月里,获得像解脱圣者一样广大的他心通,并不容易。而佛弟子若能在精进念佛中,日益心趋正直,必能依‘正直心’而证入‘一心不乱’的静定境界,而且‘一心不乱’必依‘正直心’而契入。来世往生极乐世界,便能像净土中的天人众生一样,首先至少获得他心通等五种报得神通。

 

为什么净土众生会有他心通等五种神通呢?我们看无量寿经卷下说:‘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之心,......无忿恨心、无厌恶心、离恶趣心......。’因为净土众生没有像我们地球世界的众生前述不正直、不清净的心,其身心在精进修持中,自然趋入‘寂定之中’,首先至少获得‘他心通’等五种神通。

 

9、阿罗汉的他心通

 

而净土的天人众生,在未获得生死解脱时,其本有的报得‘他心通’,却不如净土中已了生死的阿罗汉他心通明利。

 

什么是阿罗汉圣者的他心通?如舍利弗阿毗昙论说:‘一个修行者在成就无我的正定心中,想要知道那个人心中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在觉知什么事情?就能立刻洞知某人心中在想些什么事情,思考什么事情,觉受什么事情。若是定力加深了,连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那一个众生,在想什么事情,思索什么事情,觉受些什么事情,只要阿罗汉圣者,心里想知道,三恶道内那一个众生现在心里正在思想的事情,便能够清楚的知道。大阿罗汉圣者,在深入的禅定中,更能清楚的知道那一个众生心里有欲心,那一个众生心里没有欲心;那一个众生心里有嗔恚心,那一个众生心里没有嗔恚心;乃至那一个众生心里存愚痴心如实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如实知无愚痴心,没心如实知没心,散心如实知散心,少心如实知少心,多心如实知多心,不定心如实知不定心,定心如实知定心,不解脱心如实知不解脱心,解脱心如实知解脱心,有胜心如实知有胜心,无胜心如实知无胜心。

 

这是大阿罗汉圣者,在甚深的禅定心中,所证得的广大他心智证通,非凡夫、外道有漏禅定所证得的他心通能比。只要一个修行者到达了脱生死的程度,当其回心大乘菩萨道时,无论以变易身(已不是凡胎身),转生在什么地方,一出生便能获得报得神通,无论入定或不入定,都能清楚的知道他人心里在想些什么,更能够契理契机的教化众生。’

 

10、大菩萨的他心通境界

 

1)二乘不知大菩萨他心通境界

 

而在净土中阿罗汉的他心通,却不如净土内八地以上大菩萨的他心通境界宽广深远。如大智度论卷二十六说:‘一般有漏禅行者所获得的他心通证境,畅通于色界四禅地的他心通范围。也就是随凡夫众生所依、所得的禅定程度,为所知范围,如论文说:“凡夫通于上四禅地,随所得通处已下,遍知四天下众生心心数法。”

 

而已证四果的声闻圣者,其所得他心通境界,则“通于上界(色界)四禅地境界,随证果圣者所得的禅定证境为通境,能够普遍的知道一千个如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意,前已说明),即知道无量有众生居住的世界内每一个众生内心所思所觉所想的事情。

 

辟支佛圣者的他心通,则“通于上四禅地,随所得禅定通处已下,遍知如百千个四天下(四大部洲),即无量有众生居住的无尽世界中所有众生的心心数法。”’

 

论上又说:‘上地钝根者,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数法。’也就是说,属于凡夫禅定者的他心通,不能知道声闻修行者心里在想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凡是属于声闻圣者他心通证知的‘心心数法境界’一切不知。而声闻圣者的他心通,不能知道辟支佛圣者‘他心通所证知心心数法的境界’。同样的,辟支佛圣者的他心通,不能知道佛菩萨圣众‘他心通’所得证的‘心心数法’境界。而有关大菩萨修行者他心通所证知的境界,在八十华严卷四十四中有清楚的说明。

 

2)大菩萨的他心通证境

 

经上说:‘菩萨摩诃萨,以广大无碍的他心智证通,至少能够知道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内心心念’的无量差别的情形:譬如众生心里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已积集、正积集、将积集多少善心、不善心、广心、狭心、大心、小心......,或者其内心正在顺应生死心,或者正在背离生死心......,此众生,适合声闻心的根器、独觉心的根器、菩萨心的根器,或是某众生已经具备声闻行者的修心,独觉行者的修心,菩萨行者的修心,乃至知道无量天人的心念、畜生界龙类的心念、夜叉心念、乾闼婆心念、阿修罗心念、迦楼罗心念、摩侯罗伽心念、人及非人的心念、地狱众生心念、畜界众生心念、地狱道阎魔王界众生的心念、饿鬼心念、出生在诸难(八难)处众生的心念,凡此种种众生心念,无不犹如知道自己心念一样的清楚洞知,而且定慧力愈深,知道众生心念显相的范围就越广。从知道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众生的心念,增加到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个大千世界,乃至如本愿所说的百千亿个诸佛化区(每一尊佛出世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化区),百千亿个诸佛化区,意指无尽三千大千世界之义。甚至如无量微尘数个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出世的无尽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的心念,都能如实得知,没有一点错误。’

 

11、综观二乘行者及佛菩萨他心通的差别点

 

由上可知,大菩萨历劫由定慧圆满所修证的他心通境界,广大无际,非二乘圣者所能相比。而关于二乘圣者与佛菩萨广大他心通的差别,从大乘义章所述,我们更可以详细的分辨、获知:

 

论上说,佛菩萨与二乘行者的他心通有七点不同:

 

一、上下不同:毗昙论记载,二乘修行者的他心通本身就有三种区分:‘1、下人不知上人之心;2、钝人不知利人之心;3、在下禅地不知上地禅定人心。’意思是说,二乘行者依其本身的根器及所修定慧功夫深浅各有不同;其定力低者,只能知道比他定慧力差,在他之下的众生内心所思所知境界,不能知道定慧力在他之上的修行者内心所知所思的境界。

 

佛及大菩萨则不然,佛菩萨就是依下地(欲界)禅定所证他心通,也能知道上地(色界及色界以上)的修行者内心所知所思的一切事情及其所证的他心通境界。

 

二、宽狭不同:声闻、缘觉行者的他心通,最多唯能知道一佛化区,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内所有众生内心所思所想的事情。诸佛及大菩萨修行者能够知道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众生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所念所做的一切事情。

 

三、顿别不同:诸佛及大菩萨能够于一刹那间顿时了知一切众生内心所思所虑所念所做的一切心心数法的事情,二乘不能顿时了知。

 

四、粗细不同:声闻、缘觉行者但能知道凡夫众生及在其证果以下的圣贤之人内心所思所念所做过的比较粗显易知的事情,对于非常微细的心念动向不能觉知。诸佛及大菩萨修行者不仅知道众生内心中粗显易知的想念,更能以深入无碍的他心通觉知众生内心中极其微细的心态动向。

 

五、迟速不同:诸佛及大菩萨对于一切众生心之所念,欲知即知,二乘不能,必须多作方便,才能得知。

 

六、虚实不同:诸佛及大菩萨能够没有一点遗漏、一点错误的详详细细的知道众生内心所有思绪的动态,二乘不能,而且会有差错。

 

七、时分不同:声闻、缘觉行者在一时之间,仅能知道现在众生的内心心念所思所做过之事,佛及大菩萨修行者不仅知道现在众生内心所思所做之事,并且尽知过去、现在、未来众生内心已思、已念、已做,正思、正念、正做,以及欲思、欲念、欲做的一切事情。

 

12、念佛者如何修行才能与本愿的‘他心通’相应?

 

从以上所述二乘行者及大菩萨所证他心通境界的不同点,更可以想见弥陀所发本愿‘他心智证通’的大悲摄持力用的不可思议。因为人间众生只要今生念佛达到与弥陀接引愿力相应的标准,就能在往生净土后的精勤修持中,获得与大菩萨一样的他心通证境。由此可知,凡是能在今生成就‘一心不乱’,往生净土的众生,都证明了他在宿世中必然接受过阿弥陀佛特别殊胜深厚的度化因缘,诚如净土经典所说。

 

现在我们知道了阿弥陀佛这个他心通的摄受大愿,为了早日获证‘他心通’,让自己以后在修行道上能够度化更多的众生,我们当然要去亲近阿弥陀佛,蒙受阿弥陀佛的法力加被。当我们念佛念念念到心念统一专注的地步,念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接引上去,那个时候,我们就能与阿弥陀佛这个广大不可思议的他心通愿力,产生感应道交的力量,往生净土。这种由自力、他力而产生感应道交的特殊能量,更不是我们现代的人类,利用现在的科学知识所能解答的。

 

当我们到了梦寐似求的净土世界后,经过不断的诚心忏悔修行,经过佛菩萨不同层次的开导启悟,心智自然一天天的洞开,慢慢的由于正定力量的加强,便可以从知道一个佛国世界内众生的心念,逐渐知道他方世界中许多佛国世界内众生的心念,甚至洞悉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无尽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众生的心念。这是我们修持净土法门的行者,应该有的正确观念与认识。

 

九、神足无碍愿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没有神足通,不能够于一念之间,以神足通超过飞越百千亿个诸佛国土(百千亿个有诸佛出世的世界,意指于一念间,飞越无尽三千大千世界之意),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什么是神足通?净土众生所开发的神足通详细的内容是什么?以及二乘圣者与佛菩萨的神足通有什么差别?本愿将依此分成几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从人类的双足谈神足通

(二)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

(三)佛菩萨神足通与二乘神足通的差别点

 

(一)从人类的双足谈神足通

 

1、一般人对神足通的误解

 

一般初学者一听到神足通,就会以为是单指修行者‘双足’腾身虚空的表现,而不知‘神足通’是‘身通’的另一层深义(下文自明)。不明佛法的人士,看到本愿所说净土众生‘神足通’不可思议的作用,更会嗤之以鼻,认为是荒唐不稽的神话。

 

2、人类双足最快的交通工具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凭著人类的双足,所走的路程,实在十分的有限。如果是在上古时代,两只脚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人类有感于两地之间交通往返的不便,不断的制造发明利时便民的交通工具。随著时代的进步,从往日陆地上的人力拉车、马车、牛车、汽车、火车,以至地下电车;再由海上的木船、帆船、汽艇、轮船、潜水艇,到现在空中飞行的直升机、客机、军机,乃至登陆太空和月球的火箭、太空船,以及去年(民国七十四年)美国在载运全美第一个国中女教师登入太空时发生意外事件的最新最进步的太空梭。甚至现在美国正在计划于不久的将来,希望发明旅游太空的第一部特殊飞机,运送第一批人类进入太空旅行。当然这只是目前的构想,相信凭著人类精益求精的科技知识,在未来的几年,一定能够达到人类登入太空旅游的理想。

 

还有的人,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曾经看到一种圆形于高空掠过的金属发光体,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飞碟;这种飞碟的传说,早在西元一九四七年起,即于世界各地,掀起一阵热潮,这种来自其他星球的不明飞行物体,是由磁场构造而成的,比起我们世界各国最尖端的太空飞行工具,都要进步的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无法跟上这种超地球科学的飞碟科技。当然今天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已经带给我们世界各地的交通,莫大的贡献,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连系与距离。

 

3、人体本身具有飞升能量

 

若是在古代,只要两个好友天涯海角的一分手,就要忍受两地相思的痛苦。想要和远方的亲朋好友见上一面,又得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的经过十来天甚至数个月或数年的长途跋涉,才能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聚。在今天,由于时代的突飞猛进,各种交通工具不断的改良创新,早已解决了人类返往各地叙旧会面的问题,替代了人类早期行动徒步的不便,这些都是睿智的人类在近二十世纪以来,于交通运输网上面卓越的成就。但是今天的科学家对于人类自身体内本来就具有某种超升飞行的能量,能够远远的超过今日地面、海上、空中的交通冲力、喷射、飞升的速度,却少有研究反省。当然人类藉著不断的练习赛跑,剧烈运动,训练人类双足最快的脚程速度,可以因此刺激人体内某种潜在的运动量,增加人类跑步的能力,进而达到人体内最高最快的运动极限,并且借此满足人类在自我体能训练上的成就感。譬如目前最受世人瞩目的一百公尺短跑比赛,现在世界最快的记录是九、六秒。这个纪录可说是目前人类短跑距离最快的速度。但是这种由外在不断的剧烈运动来激发人类双脚潜在的最快速度,比起人类平心静气藉著内在的修身养性而开发人体本身具有行步如飞,甚至某种超升飞行的能量相比,他们的脚程速度,实在相差的很远。

 

这种由人类平心静气藉著禅定力量而开发的超升飞行的能量,就是本愿所说的‘神足通’境界。

 

前面说:‘神足通’,不是单指人类‘双足’的腾飞能力,还有其他深入的含义。现在就来说明神足通的实质内容。

 

4、神足通的意义

 

神足通,又名‘身通’,又名‘神通’,又名‘心如意通’。为什么会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依大乘义章解释说:神足通所以名为身通者,有两种理由:

 

1、当修行者依其所证‘心力’,能够将自己的假名色身运变自在,依此而名为身通。

 

2、当修行者能够依其所证‘心力’,将身体以外的色境(于外色身)转变自在,这是名为身通的另一个理由。

 

神足通为什么又名为神通?神就是指当修行者心离五欲,常习寂定,便能达到超越常人心灵神巧的境界。通即是指修行者心灵神巧的变化作用,已经到达没有障碍的地步。

 

神足通的足字,则是指一个修行者,身心已不受身外的地水火风及身内的地水火风内外色境的障碍,能够自由自在的穿山越壁,游涉虚空。其游履太虚自在的情形,就像人的双足在地面上往返行动一样的收放自如,所以以‘足’来表称。

 

5、以四种方式可以获得神足通

 

以上是指依佛家正规修行法,而获得的神足通。外教修行者,用不同的修定方式,大体上,归纳为四种,亦可获得‘身通’,但与佛门解脱者所获证的神足通,有相当明显的粗、细、隐、显、明、暗、深、浅的差别境界,是那四种呢?

 

1)药通:

 

如诸仙人,以药力练身,可获得飞行自在的地步。

 

就拿中国一般修持仙道的行者来说,他们便是利用某种草木,来制作药丸,经过长时间的服食修炼,用来坚固自己的身体,乃至达到百体健康,寿命永年的效果。这就是普通讲的地行仙。这种身健寿长的仙人所得的成就,还是修行仙道中最初的阶段。因为功力的不足,尚没有达到健步如飞的理想,如果再服食其他坚固的草木,做进一步的修炼,便可以产生身体轻安的感觉,进而到达行步如飞的功效,甚至可以腾身虚空,飞越沟壑,达到迅速飞行的效果,这也就是通常讲的飞行仙。倘若再依次修炼下去,还可以达到色身轻妙,于瞬息之间,周行万里,也不觉得疲怠,这就是高层次的游行仙,依次尚有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和绝行仙。(见楞严经)

 

而且这些由服用各种草木灵丹,将人体内本身具有的无穷能源,只是作内在的某种程度的开发,他们双足的飞行范围速度——身通,那里是世界最快的短跑健将可以想像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现代最进步的科技交通,更让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望尘莫及。况且这些仙道的修行者在开发人类自身内飞行能量的成就,也即是在有漏的神足通上面的成就,对一个正觉的修持者来说,离佛弟子们依循正规的修行,深入正定之中而产生的神足通力相比较,尚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2)报通:

 

如人间众生行十善,来世生天,可获得天报善业的五种神通。欲界、色界诸天的神足通,因所获业感不同,各各不相知,而且诸天所有的神足通,只能飞升在其业感修定的有限虚空范围内,对于十方无尽太空中的无量世界内的境界不能得知。(见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又如人间修行有漏十善业的转轮圣王来说,他便是因为多生累劫的修积无量的善业而感得了深厚的福德,感报了有漏业中最尊最上的转轮圣王。并且由于宿世的福德所感,当轮王即位的时候,就会从天上降下金色的轮宝,任王乘用。轮王有了这个金轮宝,便可以常常乘驾著轮宝,在空中自由飞行,而且可以在一日之间,游行东西南北四大部洲。(见起世经)

 

大家想想,一个人由多生多世的修行十善业,到了因缘果报成熟,就可以获得转轮圣王的胜报。这种世间上最稀有最难得的转轮圣王,可以经常乘著轮宝飞越我们南胆部洲的上空,及游行其他范围的三大部洲,光是与那些苦炼仙道而证得的神足通相比,已经超过了许多。何况是一个佛弟子,由清净身口意三业,深入正定之中而产生的神足通力,当然更是不能相提并论了。

 

3)咒通:

 

如古印度的波罗捺曾有婆罗门用咒术持身,飞上欲界的忉利天主帝释的宫殿,又用咒术变身为天主帝释,与舍支夫共行欲事(见大乘义章)。这是将咒术持到心念专一的地步,必然会有某种程度的‘身通’境界显现。但是单是由持咒而产生的‘身通’,因没有闻思修慧做基础,纯属方便修法,与解脱无关,而且离佛弟子由‘正见禅定力量’而产生的‘身通’能量相比,还相差的非常遥远。

 

4)修通:

 

依修持禅定而获得的‘身通’。此修通,包括了佛弟子的修通,及外道禅行者的修通。

 

甲、佛弟子的修通

 

我们就拿佛陀在世时的目犍连尊者来说吧!他就是释迦牟尼佛神足通第一的大弟子。他可以在正定之中,运用神足通力,飞越地球,经过无数个他方星球,驻足在某处不可预知的佛国世界上,仍然可以听到娑婆世界中释迦牟尼佛的法音说法。(见大智度论)他这种无漏的神足通力,在一念之间,可以自由飞行穿梭在无穷尽的外太空星球之间。若是被现在的科学家研究证实了,人类体内确实有这种像目犍连尊者一样不可思议的超升飞行的神足通能量,那么人类今天在惊人的太空科技上面的成就,又算得了什么呢?人类不是又将面临研究、开发人体内另一种超升飞行资源的重大考验了吗!?

 

当然前面所讲的人类藉著服用药丸,于虚空中飞行的能力,在我们凡夫众生看来,已经是修行的相当有成就了。虽然他们可以将寿命延续到千万岁之后,将自己的身体轻举上升,腾空飞行,已臻化境的地步。但是他们没有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修行,不能够领悟妄心生灭的真谛。因为妄想轮回心不灭,仙道果报尽了,还是会散入六道轮回中,遭受宿业报应的,何以见得呢?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祇树给孤独园,便曾经对弟子们说过四个仙人苦心修炼,不得成就解脱的故事。

 

乙、外教禅行者的修通

 

佛说:‘过去有四个仙人,经过了长期的静心禅思,获得了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神足通。有一天,这四个仙人忽然于定中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要到了,大家的心中都非常的恐慌。于是共同商议说,要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商量的结果是,唯有运用他们今生苦心修得的神通力量,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四个仙人,均个个施展他们的神足通。有的腾身虚空中,有的躲入大海中,有的穿越坚厚的山腰,藏入山洞中,还有的钻入地底中。他们都相信,以他们的神足通力将自己隐身起来,可以躲过死神的呼唤,获得长生不死的效果。

 

结果没几天,这四个仙人,还是个个死在虚空中、海底内、山洞里和地底下,没有一个能够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

 

像那四位仙人,他们的神通力量,虽然举世稀有,但是由于没有依照正法修行,不能够获得生死解脱,无常一到,还是要随业受报,抵不过宿世业力的。况且他们虽然可以运用自己的神足通力,周游天下,四处飞行,但是所到达的地方,在解脱的圣者来看,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这种有漏的神通力,对一个想要修行成就的人来说,是很没有保障的。

 

6、地球众生最稳当获得‘神足通’的方法

 

由上可知,这种由‘药力、咒术、善业、有漏禅定’所获得的‘身通’飞行境界,与前述佛弟子的‘神足通’境界相比,是非常悬殊的。而生存在地球世间的佛弟子,要想如目连尊者一样获得自在飞行的‘神足通’境界,是相当不可能的。而有什么方便契机的方法,能够适应我们今天智慧薄弱的众生,让我们罪业深重的众生,在修行道路上有所突破,能够在安稳的正定中获得像目犍连类似的神足通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只要修持念佛法门,只要我们每天不断的继续念佛,这种净念相续的念法,就能够让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安稳前进,这就是种了正定的因,来世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精进修持下,便可以获得类似解脱圣者殊胜的神足通。这种神足通的获得,即是前世定心念佛而得到的正定的果,并且西方极乐世界中的天人所获得的这种神足通,是由阿弥陀佛因地所发下的大悲本愿度生因缘而感报的。

 

释迦牟尼佛又说: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只要修持到心智自在的程度,在佛力的加被下,想要到什么世界去供养佛菩萨,于一念之间,就可以运用他们殊特的神足通,来往于十方世界中百千亿个诸佛国土。这在阿弥陀经上曾经明白的说过,他说:极乐世界里的众生,常常在清早的时候,各各用他们的衣襟,盛装了许多上好美妙的香华,到他方世界去,供养他方世界中十万亿个诸佛,并且在当天中午吃饭的时间内,便已经返回西方极乐世界了。

 

极乐世界中大修行者的神足通,远比我们这个地球世界里修行仙道及有漏禅定的神足通,来得更为殊特与神奇,自然不在话下。净土世界里的修道众生这种高超奇妙的神足通,恐怕是当今的科学家想都想不到的事情了,当然更不是人类将双足在经过长期的锻炼后而产生最快最极限的快跑步程所能比拟的。

 

而且净土中菩萨圣众及阿罗汉圣者神足通的详细变化境界,更是外道修行者及我们人类众生所不可测知,不可想像的事情。关于佛菩萨及大解脱者的神足通证境,在大乘义章及阿毗昙论、阿含经里均有很好的说明。

 

(二)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

 

1、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

 

净土经典说:在极乐世界有无数已证声闻四果的阿罗汉圣者(关于声闻四果的意义,在十四愿中会有说明),而阿罗汉圣者神足通的详细证境是什么呢?这在舍利弗阿毗昙论卷二十九有明确的说明:

 

一个阿罗汉解脱者的神足通境界,大体上可综括为九类:

 

一、震动大地:谓阿罗汉行者已经达到能用心力转换内外四大隔碍的境界,所以能随心所欲,震动世界。

 

二、以一为多:谓阿罗汉圣者,只要于自身起心动念,想要从自心化出与自身相同的其余色身,就能如实幻化出其余色身相,呈现四周,旁人看得一清二楚,自己色身仍然不动不变。如是幻化出二身、三身乃至百身、千身,皆能随心所欲,自在化现出种种众生身,而且所化出的众生色身相,与真实人类一样的六根具足,不知是化人。由此可知,佛家阿罗汉圣者的身通境界与道家所谓修道者修至自身神识可从自己身中而出的情形相比(不论出阴神,或出阳神),有著天壤地别的差别境界。修行者若有这种出阴神或出阳神的情形,绝对是走入外道的境界,不可不知。

 

三、以多为一:谓阿罗汉圣者,能将所化出的无量众生身,还合为一身,没有一点困难。

 

四、彻过无碍:谓当阿罗汉圣者,思惟一切高山墙壁皆平等如空时,便能以其神足通,穿越无论近处或远处的高山墙壁,没有一点障碍,就好像游行在空中一样的空旷平等。大阿罗汉的神足通,更能于一念间,飞越十方无数世界,不受物碍(如目连尊者)。

 

五、结跏趺坐凌空如鸟:谓阿罗汉圣者能够以其神足通,上升虚空中,在虚空中,结跏趺坐,就像飞鸟飞行在太空的东西南北......上下十方虚空中一样的轻松自在,没有一点困难。

 

六、出入地中如出没水:谓当阿罗汉圣者思惟地为水,知水、解水、受水时,即时便能以其神足通出入地中,就好像出入水中一样的轻盈自在。当阿罗汉思惟水为地,知地、解地、受地时,便能顿时以神足通在水上行走,履水如地。

 

七、身出烟炎如大火聚:谓当阿罗汉圣者思惟身内火大为火,身内地水风大为薪,思惟身内火大地水风大,出烟、知烟、解烟、受烟,思惟身内火大地水风大,出炎、知炎、解炎、受炎,即时便能使身中释放烟炎,好像大火聚集燃烧的样子。

 

八、日月威德以手扪摸:谓当阿罗汉圣者思惟日月为近、知近、解近、受近时,便能不离所住世界,当即现大神足,伸舒右手,扪摸日月。或者阿罗汉圣者,只要于自身起心动念,想要从自心化出其余色身相,便能随心所化,令其余色身相显现,所化色身,六根具足,与真人无异,以此所化色身,上升四天王天上,以手扪摸日月;又能亲身腾身四天王天上,亲手扪摸日月,自在无碍。

 

九、乃至梵天身得自在:谓阿罗汉圣者,又能将其所化出的其余色身,上升至色界梵天上,亲近梵天天众,并能与梵天共住、共坐、共去来、共入定、共知见、共言说。又能亲身飞到梵天上,亲近梵天,与梵天共住、共坐、共去来、共入定、共知见、共言说,而没有一点困难。

 

这是阿罗汉圣者不可思议的神足通境界。只要任何一个修道者能获得以上九种神足境界,未来行菩萨道时,无论出生在何处,都能与生具有神足果报身通,无论入定或不入定,只要心思所欲变化之事,就能随心所欲,作无量神足化境。

 

2、阿罗汉可不可以显现神足通度众?

 

1)极乐世界中佛菩萨处处以神足通摄众?

 

极乐世界中,无数的大阿罗汉圣者,都具有如上所说无量不可思议的神足通证境。而且净土中的每一个众生至少都具有五种报得神通,处处接受佛菩萨的神足摄化。如净土经典所载:极乐世界到处都有化佛、化菩萨......说法度众生,遍满极乐佛国,宝树、宝地、宝池、宝鸟......,皆说妙法,显现无量神奇妙境,教化众生。可以说,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处处都受到弥陀及诸大菩萨、大阿罗汉的神足化导,并且是极其平常的事。

 

2)释迦牟尼佛以三种神足指导弟子修行

 

反观我们地球人间,如果看见阿罗汉显现神通!?那便是非常希有奇异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期间,针对地球众生的垢病,以三种神足指导弟子修行。这在四部阿含经中都有提到。其中长阿含卷十六说:三种神足即是:一、神足通,二、观察他心神足,三、教诫神足。

 

一、神足通:佛自己修四神足,也教导弟子修四神足(欲定、精进定、意定、思惟定:长阿含卷六),能获得心如意通(神足通),显现无量神足境界。但是‘佛终不教导诸比丘为婆罗门、长者、居士显现神足上人之法。佛但教导弟子于空闲之处,静默思道。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佛为何不允许人间弟子显现神足度众呢?因娑婆世间多有婆罗门徒以咒术,获得身通者,若见佛弟子显现无量神变,乃至立至梵天,便认为佛弟子依咒术而获得身通,毁谤不信。佛为止谤,所以不令诸比丘现神足变化,此其一也。

 

二、观察他心神足:佛弟子获证神足通,能以显现无量‘心通’境界,观察众生心中所想所念之事,若有不信长者、居士闻知比丘显现无量神足观察众生心所念法,便生毁谤、不信,认为比丘是用咒术,才能观察他人心中所念,与外道无异。佛为止谤,故不令诸比丘现神足变化,此其二也。

 

三、教诫神足:每一尊佛及了脱生死者,都是在身心俱出家中而成就。在家修行,有如钩锁相连,不得清净修于梵行。故佛教诫比丘,已现出家相,要在‘戒’行上面,严谨守持,否则梵行不成,出家无益。若是比丘由严守戒法入门,而进一步在修定中,将欲爱断尽,则能飞行虚空,无所触碍。(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极乐世界众生的业行与娑婆世界众生的业行有著极其明显的差异,故虽同得神足通,但因地球众生‘心性狐疑’,‘心病丛生’,佛为止谤,维护僧团的形象,故不许比丘随意显现神通。但是我们却在阿含经上看到佛有时会令比丘显现神通度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佛允许比丘现神通度众呢?

 

3)阿罗汉显现神足通度众的适当时机

 

甲、释众疑

 

有一次,摩竭陀国人,见佛与□毗罗迦叶尊者同在一处讲经法会上座。摩竭陀国人民分不清楚是佛先随迦叶尊者学梵行呢?还是迦叶随从佛陀学梵行!?佛为释大众所疑,故令迦叶显现种种如意神足变化:飞腾虚空,现四威仪,又入火定,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迦叶现神足后,为佛作礼,恭敬对佛说:‘佛是我师,我是佛弟子,佛成就一切智,我无一切智。’

 

佛慈允说:‘如是,如是,迦叶,我有一切智,你无一切智。’大家见迦叶称佛为师,疑虑顿除。(中阿含卷十一)

 

乙、度人皈依、学法

 

有一次,佛令目连去降伏两条恶龙。目连先以无量神足变化,形体大过恶龙,再化形极其微小,令龙不见首尾,最后还复比丘形像以常法(佛法),降伏二龙。令其皈佛。(增一阿含卷二十八)

 

有一天,质多罗长者偶然见到一位下座比丘,在夏天闷热的路上,显现神通威力,令闷热的天空掀起云雨微风,为诸上座比丘扇凉,感到十分神奇,于是请下座比丘慈悲,特别现神通给他看,让他一饱眼福。这位下座比丘当即取了一堆干草木,用一张‘毡’覆盖其上,顿入火光三昧中,从户钩孔中,放出火焰,火光将积薪全都燃烧光了,但是覆盖在干草木上的那张‘毡’却没有一点燃烧的痕迹。长者见后,大感奇特,对下座比丘崇拜得不得了,欲终生发心供养比丘。下座比丘摩诃迦尊者藉机开示他说:‘长者当知,我今天会成就如此奇妙的神通,都是随佛出家,精进学法,依法奉行,不放逸修行的结果......。’长者受比丘教诫后,从此欲发心毕生以衣被、饮食、医药、房舍四事供养尊者,尊者不愿因此而令供养、名利接踵而来,有碍进修,故在显神通后,即从座起去,不再回到原地。(杂阿含卷二十一)

 

由此可知,有适当的因缘,及发心正确下,佛允许阿罗汉弟子,现神通度众(也唯有阿罗汉才有广大神足通的本事)。但是如果在尚未获证阿罗汉果前,就经常现‘神通’度众,会妨碍自己修行进度,就此‘停顿’,不能进步。同时也要考虑前述佛所提出的‘三神足’的教诫。

 

丙、涅槃前

 

还有一种情形,佛允许比丘显现神变,即任何一个阿罗汉弟子涅槃前,都会显现无量神足变化,做最后遗教度众,为修证佛法的成果做见证。如目连尊者涅槃前,在身抱重患(被梵志用瓦石打杀,身肉烂尽)的情况下,犹能端身正坐而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从第二禅起入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入空处定,从空处定起入识处定,从识处定起入不用处定,从不用处定起入有想无想处定,从有想无想处定起入火光三昧,从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从水光三昧起入灭尽定,从灭尽定起入水光三昧,从水光三昧起入火光三昧,从火光三昧起入有想无想定,从有想无想定起入不用处定,从不用处定起入识处、空处、四禅、三禅、二禅、初禅,又从初禅起飞在空中坐卧经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作十八种神足变化。这时目连尊者又还复比丘身,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复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返复出入四禅、四空定,火光三昧、水光三昧及灭尽定,最后从‘第四禅起’,顿时证入涅槃......。当目连灭度时,大地震动......。(增一阿含卷十八)

 

十方净土世界的大阿罗汉,在显现神足摄众方面,因净土众生个个都是利根的求道者,故大阿罗汉圣者,时时都在净土中以神足化众,及不断朝向成佛道上前进,没有像娑婆世界的阿罗汉圣者度众时多方面的疑虑。

 

3、获得六种神通的次第

 

1)神通次第依人而异

 

大智度论及大乘义章说,六种神通的开发本没有一定的次第,依各各修行者的修因、根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神通开发次第。有的修行者先得天眼通,后得漏尽通。有的修行者先得天耳通,也有的先得神足通......。若依色界四禅定的证境来说,论上说,有人言:初禅中天耳易得,因在初禅中有觉观等四心的缘故。二禅中天眼易得,因在二禅中欲界眼识已无,心念专一,摄持不散的缘故。三禅中如意通(神足通)易得,因身受禅乐的缘故。四禅中五种神通都易证得,因四禅中苦乐俱舍,是一切安稳处之故。

 

2)佛证神通的次第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的菩提树下,获证神通的次第,依经论所载,也没有定说。有的论上说释迦牟尼佛将要成道时,魔来扰佛,佛欲以神力降伏之,故先证身通;魔被降伏,隐形空中,佛欲以天眼观其所在,故第二起天眼通;再以天耳听其所说,故第三获证天耳通;天耳虽闻其言,不知其心所思,故第四修证他心通;虽知其心所思不安之相,但不知天魔过去有福德多少,什么原因,来障碍我成道,故第五起宿命通;既知天魔宿世障道因缘,不能胜佛,故能进一步断结修证漏尽通。(大乘义章)

 

有的经论上说,佛于初夜得一通一明,即身通和宿命明,中夜亦得一通一明,即天耳通、天眼明,后夜亦得一通一明,即他心通与漏尽通。(大智度论)

 

有的经论上说,佛初夜时得宿命明,中夜得天眼明,后夜得漏尽明;得漏尽通后,欲化众生,再起天耳通、神足通与他心通。(见律部中辨)

 

3)一般禅修者证神通度众的次第

 

若以一个有禅定深度的修行者度化众生的发心来说,大体上先用所证天眼观见众生所在之处,再起神足通到其身居住之地。虽未交谈,便可先用天耳听其所言,再以宿命通观察其过去根性大小,应机指导,次起他心通观察其内心所思所念为何,最后以漏尽通观照其心中烦恼的有、无,起因所在,对症下药,彻底根治众生心病。(大乘义章)

 

4)净土众生修证神通的次第

 

依净土经典所述,净土的众生,修证六种神通的次第,其大体上,在未了脱生死前,均获得五种神通。五种神通开启的次第,亦因个人宿世根器深浅及现在于净土中修行进度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神通发相,非我们地球众生所知。如:有的先发天眼通,有的先发天耳通,有的五通齐发......,完全依个人定慧开发情形的深浅,而显现不同的神通修证次第,没有定论。

 

4、神通抵不过业力

 

由上所述可知,一个解脱圣者的神足通境界,实在不可思议。但是无论运用阿罗汉的神足通,净土众生的神足通,乃至运用佛菩萨的神足通来救度众生,都抵挡不过众生的‘业力’。如何说呢?如过去在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种族,被波斯匿王的爱子琉璃太子征伐时,目连不愿见两方交战时所发生的流血杀戮情形,于是请示佛陀说:‘我可不可以运用神足通变化将琉璃王及四部兵队举掷起来,输送到他方世界去?......或者将迦毗罗越城掷举至虚空中,......或者用大铁笼将迦毗罗卫城覆盖起来。世尊!我有这种神通能力,能够避免将要发生的战争......。’

 

佛回答说:‘你想想看,众生的宿报因缘已经成熟,就像将要落地的果实,你岂能阻止琉璃王宿世被释迦族所杀而生起的强烈残酷报复之心?就算释迦族今世躲过一劫,但是来世因缘聚合时,还是要报!神通抵不过众生的宿业,除非化解双方内心仇恨的症结点,否则再大的神通,也不能解开众生内心彼此怨恨报复的仇恨之心。’(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这是讲到神通问题,学佛者应该了解神通与业力之间的互动关系。

 

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由本篇所述,即可略为窥知。阿罗汉的神足通,尚且如此不可思议,何况净土中大菩萨的神足通证境!?当更微妙、难测!?最后便来和读者说明佛菩萨的神足通境界,及与二乘神足通的差别点在那里!?

 

(三)佛菩萨神足通与二乘神足通的差别点

 

1、大菩萨神足通的‘变’、‘化’境界

 

1)身通有十六种‘变’的情形

 

菩萨地持经卷二十四解释大解脱者神足通的变化情形说:身通有两种境界:一名变,二名化。什么是‘变’?什么是‘化’?‘变’就是改换色身及外境旧有的性质,称为‘变’。‘化’就是:无事不现,称为‘化’。

 

一个大菩萨解脱者的身通有无量‘变’的情形,兹举十六种扼要内容来说明:

 

[1]震动。谓大菩萨修行者修到身心不受内外四大束缚的程度,便能以其心力震动世界。

 

[2]大解脱者能在活生生的身体中,自在的令身上释放出炽烈的大火,身下涌现出汹涌的大水,而不受水、火的燃烧与溺毙。

 

[3]大解脱者能令其身体大放光明,遍照、充满整个世界。

 

[4]示现。谓大解脱者能在因缘聚合的需要下,为一切正在求道的修行者,显现神通变化,以加强他们的求道心,或释众疑。

 

[5]大解脱者能将地水火风等四大转换本有的性质,变地为水,变水为火......。

 

[6]大解脱者能够以其神足通,在虚空中及地面上,自由自在的行、住、坐、卧,往来无碍。

 

[7]大解脱者能将大的东西变成小的,或将小的东西变成大的。将一个东西变成许多东西,许多东西变成一种东西,种种诸物,皆能自在转变。如将自己色身变出无量众生身,又将无量众生身,还合为一身......。而外道的神足通,转变之物,最久不能超过七日,七日之后,立刻还原。诸佛及大解脱弟子能将物件,转变自在,无论久近。(大智度论卷五)

 

[8]大解脱者能令一切界及一切众生的色像变入自己的身体,没有一点隔碍。

 

[9]大解脱者随其所到之处,皆能示现、通达与其处众生相同的音声、语言,而方便教化。

 

[10]大解脱者能使其身体隐显自在,现出还没,令人摸不著边际。

 

[11]大解脱者以其神足通,能令众生,若来、若去、若住、若卧,一切随心自在。

 

[12]大解脱者能障敝不及他神通力的修行者之神通。如佛能障敝一切菩萨及二乘圣者的神通,大菩萨解脱者能障敝阿罗汉及辟支佛神通,阿罗汉神通能障敝四果以下修行者及外道的神通,利根者能障敝钝根者的神通......。

 

[13]大解脱者能以其神足通加持、教导、启开没有智慧辩才的众生,变成有分辨智慧能力的聪慧者。

 

[14]大解脱者能运用种种心灵神巧的方法,加被、开导没有正念的众生,变成有佛法正念的信仰者。

 

[15]大解脱者能让失去幸福、快乐的众生,在其劝化、教导下,重新点燃人生希望、快乐的火焰。

 

[16]大解脱者不但能使色身大放光明,普照一个世界,乃至遍照一切世界,一切众生。

 

2)身通又有三种‘化’的情形

 

前述说‘化’就是无事不现之义,由此释义可知,身通‘化’的情形,也有无量境界。兹举三种扼要内容,来做说明:

 

甲、化身

 

大解脱者能将自己的色身幻化为一切众生形类,略说有五种:一、化似自身,二、与自身不相似,三、化似他身,四、与他身不相似,五、自身、他身相似不相似一切化、现化。

 

乙、化语

 

大解脱者能通晓、幻化种种音声语言。略说有七种:一、妙音说法,其声微妙;二、广音说法,所出音声,一切普闻;三、从自身起,化作语言,似从身起;四、从他身起,化作语言,似从他起;五、无所从起;六、说正法;七、随事教责化语。

 

丙、化境界

 

大解脱者能幻化出一切饮食等事。

 

2、华严经所记述的大菩萨神足通境界

 

八十华严记述八地以上的大菩萨神足通证境说:‘当菩萨摩诃萨的“身通”证境到达住无体性神足通境界、无作神通境界,平等神通境界、广大神通境界、无量神通境界、无依神通境界、随念神通境界、起神通、不起神通境界、不退神通境界、不断神通境界、不坏神通境界、增长神通境界、随诣神通境界时,便能听闻到不可测知的无际极远世界中一切诸佛的名号。就在这位大菩萨修行者听到不可说不可说无量如微尘数的一切有诸佛出世的世界中所有诸佛的圣号时,便不离现在身所在处,当即见到自己已经前往诸佛世界,在诸佛面前,礼拜、尊重、承事、供养诸佛,向佛请示如何修学菩萨法,才能入佛智慧;就在向佛请示修学菩萨成佛之法的过程中,如实了达诸佛在各各世界的道场、众会中为众生开示究竟成佛法义内容的修证原理。虽然已经获证如此广大的神足闻法通力,但内心却对所证神通,没有一点取著。

 

大菩萨修行者就是这样经过不可说不可说如无数佛刹里的微尘数目一样不可思议的劫数,普遍的运用“不动身通力”,不离现在身所在处,刹时往返各各不同方所,不同形状,不同时、劫,不同庄严、不同功德力用、无量差别形相的清净世界中,观佛、听法、请道,没有一刻断绝过,没有一刻废弛过,没有一刻休息过,没有一刻疲厌过......,而完成了菩萨行者成就圆满成佛大愿,成就如来广大种性的不退转神通果位......。’

 

3、本愿是大菩萨的神足通证境

 

本愿所说的‘神足通’境界,就是指大菩萨的神足通证境。

 

极乐世界里八地以上福德自在的菩萨圣众,都具有此处所说的大菩萨神足通,不动身心,往返十方诸佛世界闻法的不可思议境界。如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卷上叙述极乐世界里的诸菩萨众,能够于一刹那间以其神足通飞到十方虚空中无数有诸佛出世的世界里,供养诸佛,听佛说法。当大菩萨众乘愿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时,自然能如前所述运用其神足通‘变’、‘化’的情形,广施佛事,利益众生。而留在净土中继续修行的菩萨行者,至少也能如阿弥陀经上所说:‘经常在净土清晨的时候(净土以莲花开合为早晚时间),各各用他们的衣襟盛装了许多上好美妙的香华,于一念之间,到他方世界去,供养他方世界中十万亿个诸佛,并且在当天中午饭食的时间内,便已经返回极乐世界了。’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里的天人众生,最后一定能像大菩萨修行者一样的获得本愿所说的广大不可思议的神足通证境。

 

4、佛菩萨神足通与二乘行者的差别点

 

由前面所述阿罗汉的神足通境界,使我们得知,同样也和大菩萨圣者一样的不可思议,而佛菩萨的神足通与二乘行者神足通的差别点究竟在那里,现在依大乘义章,来和读者做最后的分辨:

 

依大乘义章说,二乘神足通与佛菩萨神足通的不同点,概说有十种:

 

一、上下不同:声闻、缘觉行者若是依于初禅,入初禅定,所发神通,但能至初禅地所证境界,不能超越初禅所知范围;若是依于二禅,入二禅定,所发神通,但能至二禅地所证境界,不能超越二禅所知范围;依于三禅、四禅......,所发神通境界,也是如此,但能至自地所证神通境界,不能超越。诸佛及大菩萨所发身通现象,则与二乘不同。诸佛菩萨若是依于初禅,所发神通,能至初禅以上的一切境界,依于二禅、三禅......,无量禅定证境,也是如此。

 

二、宽狭不同:地持经说,声闻修行者的神足通,以二千国土(中千世界)为范围。缘觉行者则以三千国土(三千大千世界)范畴为身通境界。大智度论又说,小声闻圣者若不作意,以一千国土(小千世界)为身通境界,若特别用心作意,则以二千国土(中千世界)为身通境域;大声闻圣者不作意时,以二千国土(中千世界)为身通境界,若特别作意用心,则以三千国土(三千大千世界)为身通境界。缘觉圣者的神足通亦有大有小,小缘觉圣者若不作意,以二千国土(中千世界)为身通境界,若用心作意者,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身通境界;大缘觉圣者无论作意及不作意,皆以三千大千世界为身通境界。而此声闻、缘觉的身通境界望于诸佛及大菩萨的身通证境,则名为‘狭’。诸佛及大菩萨的神足通境界,通于一切世界及一切众生界。

 

三、多少不同:声闻、缘觉行者的神足通,只能一心、一作,不能一时变化、超越众多不同境界。诸佛及大菩萨的神足通能够一时化现十方世界,一切色像,并能一时示现五道众生的身相。

 

四、大小不同:当声闻、缘觉行者以神足通化现大身时,不能入小,化现小身时,不能容大。诸佛及大菩萨修行者,当化现大身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时,同时能以化现的大身融入一微尘中;当化现小身犹如微尘时,同时又能以小身容受一切。而且当诸佛及大菩萨圣者变化世界的色物时,能令所化色物大者,同时融入小物中,又能令所化色物小者,同时能容受大物,二乘不能一时令大小物同时融合,没有一点隔碍。

 

五、迟速不同:声闻、缘觉行者在尚未获得如意通(身通)自在的境界时,欲至远处,多时乃至。诸佛及大菩萨以其修证的自在如意神通,能一念飞至十方世界。

 

六、虚实不同:声闻、缘觉行者凡是所化现的一切境界,相似而已,不得实用。诸佛及大菩萨修行者凡是所化现的一切境界,皆能获得实用。(如阿弥陀佛在净土中所化现的鸟类,能令其演说妙法,致使净土众生获得闻法、修行的实质效用。)

 

七、所作不同:诸佛及大菩萨所化现出来的无量人身,能令其各各有心,各各随作一事,令人清楚看到、分辨其变化之人所作一切不同事情,二乘不能。

 

八、所现不同:诸佛及大菩萨只要化现一身,便能令不同地方的众生,清楚观见其化身相。诸佛及大菩萨只要发出一种音声,就能令远近的众生,都能清楚听闻到诸佛菩萨所出音声(如目连尊者运用其神足通飞到他方无数世界之外......,仍然听到释迦牟尼佛在地球世间说法的音声)。并且诸佛及大菩萨只要安住在一个世界中,便能不动身心,同时出现在十方世界中,令十方世界的众生观见,二乘不能。

 

九、根用不同:涅槃经说,诸佛及大菩萨能够六根互用,二乘在有学地修行者不能。

 

十、自在不同:涅槃经说,诸佛及大菩萨,凡所作为,身心自在,不相妨碍。当其身现大身时,心亦不大;其身现小身时,心亦不小;其身现喜相时,心亦不喜;其身现忧相时,心亦不忧......,如是一切,自在而为,二乘不能。

 

5、佛运用神足通普渡有缘众生

 

约略了解了佛菩萨及二乘行者神足通证境的差别点,当对本愿所说的神足通内容有个整体轮廓的认识。

 

反观生活在地球世界的人类众生,因为懈怠心重,很难痛下工夫,认真修行,将我们本身具有的无漏神足通力开发出来。因此在很多紧急情况下,我们没有办法像佛菩萨一样的以神通去观察众生的各种因缘,适时适机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像释迦牟尼佛,他就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契机的运用方便的神足通,迅速的到各各地方去开导众生,为众生说法,节省了许多徒劳往返的时间。这些释迦牟尼佛运用种种神足通到各地去教化众生的情形,在佛经上,处处可见。当然佛陀是不随便施展他的神通的。当众生看到佛陀放光动地,展现神通度人的时候,必然是佛陀在观察众生前前后后的因缘后,而特别慈悲的施展出神入化的神通力,去普渡与佛有缘的众生。

 

6、净土众生神通异于外道的‘基础’

 

从上面所谈到的几个愿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至少都具备了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神足通这五种神通;到最后一定能获得本愿所说的像大菩萨一样不可思议的广大神足通力。大菩萨的这五种神通,是非常神妙非常殊胜的,是令任何一个至心向往极乐世界有善根的众生叹为观止的。地球人类只要一心念佛,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同样也能和大菩萨一样的获得广大不可思议的神通力。

 

净土的天人在最初获得五种报得神通后,为什么后来进一步又能和大菩萨一样的得到广大不可思议的‘身通’力用呢!?其渐进的基础,就建立在第十个‘不贪著身’愿的知见上。因为‘不贪著身’,就不会像前面所提到的五通仙人与时下有漏的禅者一样临死仍然坚执自己的身体不舍;因为‘不贪著身’,所以净土天人能在正定念佛、修法的力量中得到阿弥陀佛的愿力加被与教导,获得五种异于外道的神通,进而得证像大菩萨一样的‘身通’境界。因此‘不贪计身’愿,是净土天人过渡到大菩萨解脱生死,获得大自在、大福慧的过程,非常重要的‘根本知见学习’问题,读者不可不知。

 

十、不贪著身愿

 

净土众生不说世间见闻事

 

我们已经介绍了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都有五种神通。极乐世界的天人,虽然有了这五种神通,但是绝不会像一般得了五种神通的仙人一样的贪生怕死,千方百计的想要利用神通力量来保住自己今生有限的寿命。如何可以证明极乐世界的天人不会贪著自己现有的身命呢?这从第十个愿里可以知道。

 

法藏比丘的第十个成佛大愿,是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都不会生起贪念,想要保住自己化现的色身。

 

他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心里生起想要贪著自己身相的念头,永远保住自己的躯体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净土众生为什么能不起贪著色身的想念?杂阿含卷二十一说:‘宇宙间凡是一切浊恶世间的众生,所闻、所思、所见、所言等范围,都不出谈论“有我”,谈论“众生世俗事”、谈论“寿命长短事”、谈论世间人“吉凶祸福”......等事。’凡此种种现象,都是一个‘我见’(身见)在作祟。脱离了我见(身见)的范围,便形成另一种‘出世间’境界。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在精进修行间,远离浊恶世间的众生所闻、所思、所见、所言范围,不论说‘有真实不变之我’,不论说‘有众生婚嫁、事业、杂务之事’、不论说‘有你、我等寿命长短、夭折之事’、不论说‘有世间吉凶祸福、趋吉避凶之事’......,因此不会对自己的化身相,生起想念、保有、贪执不舍之心。

 

认识身见的重要性

 

而断除我见(身见)的广义内容,正是净土众生进入弥陀下一个愿所说‘正定解脱’的基础,也是净土众生的五种神通不同于世间禅者的原因。并且亦是净土众生在获得五种神通后,能够进一步获证生死解脱‘漏尽通’的主要原因。尤其现在一般的念佛者,念佛而不淡世间‘知见’、外道‘知见’,怎能契入‘一心不乱’的三昧境界呢?不认识、不淡泊世间人‘我见’(身见)的范畴,便会延续浊恶世界的感报,不能往生净土,故本愿以地球众生如何断除‘身见’,契入‘正定’的内容,来张显净土众生神通力用不同于浊恶世界有漏禅行者的修定成因,分成数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什么是身见

(二)断身见才能入正定

 

(一)什么是身见?

 

1、五见以身见为本

 

1)世间众生为什么对今世‘生命’坚执不舍?

 

世间任何哲学家、修道者的见地,都不出‘五种知见’范围。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这五见的释义,在显扬论卷一六页、五蕴论四一页、广五蕴论八页、俱舍论卷十九以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十一页都有详细说明。

 

所谓‘见’义,依大毗婆沙论说有:一、彻视,二、推度,三、坚执,四、深入所缘,四种意义。

 

什么是身见?我们看世间一切六道众生,从出生到老死,甚至临死仍坚执难舍的,莫过于自己今世的‘生命’。为什么每一个众生,如此爱惜、留恋今生现实的‘生命’呢?原因就是出在对‘生后事’不了解、不认识,不知道今生死后是不是生命就此结束!?或者还有来生!?总之,来生之事,有?或没有?渺茫不可测知,我们人类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掌握住的,就是今生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大部份的世间众生,皆对今生现实、宝贵的生命生出贪执、难舍的心态,想尽办法,追求、享受现在所能看到的一切人、事、物景象,并且对已经拥有的人、事、物一切景象,坚持不舍,认为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辛苦赚来的钱财,我的父母,我的妻儿,我的朋友......,世间的一切,是这么真真实实的呈现我的眼前......,甚至于临死前,仍对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妻儿、我的钱财,产生难舍难分的眷恋之心!

 

依佛经说,世间众生,就是这样看不破、放不下,不知我今生所拥有的这个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假合的生命,是延续前世的业缘,随时会随著「无常业力’的因缘分散的。这种坚执、难舍今世生命的情怀现象,以佛经上的名词说,就是‘我见’;对于‘我’今世生命中所闻、所思、所见、所论、所拥有的一切人、事、物、名利、权势......坚持、掌握、不肯放舍的现象,就是‘我所见’。合此我见、我所见二者,便称为‘身见’。

 

2)净土众生为何不会贪著色身?

 

净土众生处处所闻、所思、所论、所见,都是在谈论如何修学佛的智慧,如何进入法的核心,如何习行圣众僧的德行......,因其心思念念中,都在忆佛、忆法、忆僧的进修中,当然不会在‘生命’的享乐里迷失自己。在其尚未了脱生死前,也不会对一期生命将要结束前,产生贪执难舍的念头,就因为两个世界中,众生日常生活的认知程度与生活习惯不一样,自然形成两种不同的身业感报。

 

3)世间众生最严重的身见

 

世间众生,最严重的‘身见’,莫过于表现在对死后‘尸体’的刻意保存,以求未来生命的复活上。我们看古代的埃及人,为了要保存尸体的新鲜度而刻意制作了木乃伊。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之后,如果尸体不腐化,灵魂就可以复活。于是便异想天开的用防腐药品注射到死人的体内,致使大半古埃及贵族的遗体,纵然经过了数百年后,也不会腐坏。事实上,人死了以后灵魂真的可以藉著不朽的尸身复活吗?这无非是我们贪生怕死的人类,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怖,惧怕无常恶魔的到来,而想尽各种方法,千方百计的想要保住自己今生宝贵的性命,蓄意的强化了尸体。这也是人类冀望让死后的心灵能够得到唯一最后的安慰与寄托。

 

人生在世,谁不贪惜怜爱自己有限的生命呢?从这里看来,人类就是连死了之后,也舍不得放弃这个早已断了气没有生机的尸体,期望自己的灵魂藉著不化的尸身,或许尚有复活的一天。我们仔细想想,人类连在世的时候,都不敢把握的说未来的那一刹那,不会有意外的灾祸发生,何况能够预知自己死后这个躯壳的世界吗?

 

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十分爱惜保护自己完美的身体,一旦遇著突然降临的事情,横祸上身,造成肢体上的毁损时,就会痛不欲生,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也有的人在经过多次的悲欢离合及人事际遇之后,就会去想,去思索,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人生中!?当他深入去思惟人生,而没有办法进一步去突破人生时,就会去请教一些对苦痛的人生有觉悟有智慧的人士。经智者一点醒,或许也会领悟出‘有身为苦’的道理,知道众生因为情欲的关系而受生。有了这个生灭的身体,到了临死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害怕今世生命的丧失而产生悭惜身体的心理。而众生愈是想拥有它保有它,一旦生命财产被人劫夺,愈是放不下,看不破。就是连死了以后,变成了鬼,还是会死守著自己的尸体贪恋不舍。就这样过了千万劫之后,仍旧在凡俗尘世中迷恋、打滚,根本不知道在他们幻相苦恼的生活圈外,还有其他清净、证觉、永恒的幸福世界。

 

4)因身见而产生死后的‘边见’问题

 

就因为少数的人们,对无穷宇宙的奥秘及今世生命的起源、死后的去向有强烈的疑惑感、追求心,所以其知见就围绕在众生死后及追求宇宙起源形而上学的去向问题上打转。有的学者认为人死了以后如烟灭火尽,什么都没有了(断灭见),有的学者认为人死后灵魂常住不灭(常见),因这两种看法,都是在人身死后的问题上,各执一边,陈述己见,佛经上称为‘边见’。

 

5)因边见而形成浊见世界

 

世间的宗教学者、道人,就是这样为了探讨宇宙与自己生命的关系,而在宇宙与众生死后的问题上,产生诸多分歧的见解。如在佛陀出世的印度当时,就有许多宗教学者向佛陀请教宇宙世界与人死后的相互关系,而产生著名的十四问难,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又将此十四问难开演为六十二见。世间一切宗教学者、道人所见都不出这六十二见。而此六十二见的主要内容,皆在人身的组合体‘色、受、想、行、识’五蕴问题的是常住不灭?是无常断灭?是有边际?是无边际等问题,以及我与身体是一、是异的疑难上产生诸多揣测、推度的知见。究其根本,就是个人主观的知见在作祟,各执一边,各陈己见,自以为是,尤其末法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哲学、宗教,学术专家,皆各有所见,各度有缘,细数其知见,其数无量。

 

众生知见复杂,坚持己见,必然在修定上产生极大的障碍。世间禅者,因知见不离‘断’、‘常’见的范围,无论如何精进修行,也不能‘悟道’。就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知见上众说纷纭,所以形成浊见业网的世界。极乐世界众生的知见纯一无杂,因此自然形成清净的善见世界。

 

6)邪见因果最重

 

世间众生最严重的主观知见,莫过于‘邪见’。什么是邪见?就是认为为善为恶都没有因果,宇宙万物自然而有,无因而生。因为为善为恶都没有三世因果,所以在生任其所为,杀、盗、淫、妄,作奸犯科,肆无忌惮,更使原本浊恶的世界,加重其恶道的业网,致使地球世间在人类互相战争、残杀中走向毁灭的命运。

 

7)众生最主观的身见

 

众生最主观的身见,就是前述‘身见’、‘边见’、‘邪见’的有为世间法内容里,坚持其中一种,自以为最正确、最符合宇宙真理及生命起源现象的道理,也就是佛经所说的‘见取见’。事实上,众生坚持任何一种自以为是的主观看法,主观见解,都是‘见取见’。譬如现今一般学者(尤其是日本佛学者),均以世间思惟来衡量‘无漏思惟修证’的佛法,硬把佛陀定位于历史人物同于我们凡夫众生。认为佛经中,凡是超越人文历史所能收集、考据的资料,及超越现在凡夫所能了解的现象者,都不是佛陀所说所行。依此观点,大部份的佛经,在学者们划地自限,依史实的考证及对佛涅槃后研究佛教本身‘部派’思想的分裂、传承下,变成属于各个部派思想、知见辗转相传‘主观论理’的法典。把特重‘解’、‘行’修持的佛教,扭曲成哲学思想的一环,充满了古印度某些宗教、哲学思想所编纂、演绎而成的神话小说,致使佛法沦为‘世间知识’......。而且学者们各抒所见,莫衷一是。凡此种种,若不能引导后学走出根本轮回的樊笼,走向无上佛道的修证道路,皆不出‘见取见’的范围。因为‘见取见’,所以使我们不能开悟、证果。永远停留在‘我说的对,我的理解对,别人的见地不对,别人不得佛法味’的主观知见上。

 

在现代的佛学领域上,真正能百分之百完全符合佛法因果正义的学佛者,可说是非常难得的,能够接近百分之七十五,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一般来说,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都不出‘个人的主观知见认识上’,只能说这是给后学佛子‘做参考’。如果将佛学的信仰,只偏重在学者个人对佛学知见成果的探讨上,那是会将自己带入‘身见’、‘见取见’的范围。因为学佛的方向,是建立在对‘佛陀修证佛道的因果历程上’,是建立在‘业力与因果’的认知上。大小乘佛法,只要是合乎‘业力与因果’的道理,就是‘宇宙的觉者’所说的法,这样才不致迷失自己学佛的主要方向。

 

8)执著戒相不离‘身见’范围

 

凡是不能够令我们获得解脱生死的戒法,都是戒禁取见。不仅是外教的戒法,如印度外道的鸡戒、牛戒及以身投水、投火等邪行,也包括了佛弟子对戒的固执不通,虽持戒,不解戒根源,以戒自傲,以戒轻人......,凡此种种都是障碍我们解脱的因素,也是使外道禅者及佛弟子,虽修禅定,但因固执对‘戒’的浮面见解,仗戒轻人,而超不出‘身见’的范围,以致生生世世轮回生死,不能获得生死解脱。

 

2、净土众生在见和同解的因缘下论道、弘法

 

极乐世界的众生,在弥陀与大菩萨的教导下,不会对宇宙世界的起源与毁灭及对自己五蕴色身形成、死后等问题,乃至对佛在世前、涅槃的行踪、知见等有、无、真、假问题产生无意义的推测与揣度。完全生活在对佛、法、僧、戒‘见和同解’的和合因缘中论法、弘法、修行、办道。这在净土经典记载中,处处可见。因为没有对‘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的坚持一边,固执不通,自以为对,因而消除了修持正定上最大的障碍——在对贪著身见的放舍下,顺利的朝向解脱佛道前进。

 

反观我们地球世间的佛弟子,对‘佛、法、僧、戒’的认知上,早已没有‘见和同解’的共识,各执一边,各以为是、各弘其道、各度所缘......。大部份的佛学者在未证‘初果’前,大概都不出这‘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主观知见范围吧!?

 

(二)断身见才能入正定

 

1、世间禅定不离身见范围

 

1)虽入禅定不离常见

 

没有佛法正见的修道者,虽然深入禅定,但是其知见仍旧不离断见、常见、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的范围。其所入的定境,与佛弟子所入的‘正定’完全不同。如外教禅修者,依其定心的深浅程度,有的能够观见过去世二十劫内,成劫、坏劫的当中,无数众生轮回生死的现象,有的观见四十劫内成劫、坏劫的当中,无数众生轮回生死无有止息的现象,有的观见八十劫中,有的观见百劫、千劫、乃至八万劫中......,因见众生循环反覆的出入生死中,没有一刻停止过,于是生出我及宇宙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的见解,而不知此正显示因缘法的无常真理(见长阿含梵动经、大乘义章卷六)。

 

2)虽入禅定不离亦常亦无常见

 

有的外道禅行者,于劫初时,由色界二禅天的光音天下生地球世间,因为从天而生,自己认为我身最尊、最贵自然而有,无造我者,我身所修福德,是常住不灭的,世间其余的众生,皆由我身而生,凡是由我所化生的众生,皆是无常生灭的......。在劫初时,由色界禅天中下生的天人,都有如此亦常、亦无常的见解,究其原因,他们在天上的知见,本来就不正确。如有许多色界禅天的天人,在下生人间继续修习禅定时,当他们忆识天上往事,便会作出此种见解: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和我一样,都是自然而生,无造作者,向来常住不灭,没有死亡过,其余的梵天众生,皆是大梵天王所生,均是无常生灭的,由此可知,世间及我亦常亦无常。又有的梵天众生,在禅天中,因为一念著相,生欲染心,便丧失定意,下生人间。虽然下生人间,仍为禅行者,继续修习禅定,当他忆识天上往事时,仍旧生出世间及我亦常亦无常的见解。

 

3)虽入禅定不离有边无边见

 

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界,只能见到与其定力相应的有限世界范围,便认为宇宙世界一向有边际。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界,不见宇宙有边际处,便认为宇宙一向无有边际。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间,发现宇宙世间上下有边际,四方无边际,或者看到四方有边际,上下无边际,便认为宇宙世间亦有边际亦无边际。

 

4)虽入禅定不离无因见

 

有的禅行者,在宿世修定时,就曾经投生色界的无想天上,后来又从无想天下生人间,仍然修习禅定。当他在定中忆识天上往事时,仍然受到过去生中的‘无因而有’的知见影响,认为宇宙世间无因而生。又有的世间学者、论师,以其所学所辩之理,分别观察宇宙世间的起源,亦认为宇宙世间无因而生,自然而有,不待众缘(如中国道家所说)。

 

5)虽入禅定以为得道

 

有的世间禅行者,在证入色界初禅定时,内心产生无量的喜乐,便自以为已经得道。有的禅行者,在证得二禅时,自以为二禅无觉无观的寂静境界,就是证果的极致,便宣布自己已经得道、解脱。有的禅行者,在证入三禅时,自以为三禅的安稳法乐,无有禅定境界胜过此者,而误认为自己已经成道、解脱。有的禅行者,在证入四禅时,完全没有喜乐的觉受,便自以为已经进入涅槃境界。有的禅行者,在证入无色界空定时,便自以为‘空境’就是涅槃境界。

 

就在他们禅定果报享尽,却个个都沦入生死轮回中,继续做著「得道’的梦。(按现代禅者,多有未证言证,自欺欺人者。)

 

究其原因,这都是在未修禅定前,没有正确的‘禅修真理’作引导,所以他们纵然修习禅定,但是‘我见’不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不断’,不能证入了脱生死的‘正定’,自然解脱无份。

 

净土众生在修定前,个个具备正确的‘禅修真理’作引导(见十一、十六愿),自然在禅定中,不会生出‘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不正确知见。因在禅修中,没有‘身见’的障碍,而与外道有身见障碍的禅定证境,有著极其粗、细、显、晦层次的差别。

 

2、佛经上为什么没有提到生理与禅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而外教禅定与佛教禅定,最大的分界点,就在此‘知见’上的基础修因不同。如道家禅修者著重在打通任、督等奇经八脉为其依据的原理。密宗则以打通人体内部的‘三脉七轮’为主要。而在佛经上最正确讲禅修的经论,如般若经、大智度论、阿含经、阿毗昙论等,几乎都没有明显提到人体气脉等问题,在禅修中转换的情形,为什么佛经上没有提到气脉对修定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呢?

 

一方面是每个人思想、智慧、心理、生理、观点、程度......等种种状态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是讲了修定与生理的相互影响关系,容易让后学者进入‘身见’的执著范围,在禅坐时意识于无形中便不知不觉的随著自己在阅读经书中所知的生理变化现象走,或者被生理变化牵著走,而不自觉。(其实是自己的觉照力不够,心念不够细微),很容易走入外道修法。另一方面则是单是生理的畅通、升华、超越,与解脱知见无关。当知佛弟子的解脱知见,是从修定前,已经具备佛法所说的苦集灭道的‘中观正见’基础而来,是从内心彻底的熄灭了‘贪嗔痴’而产生。因此禅修者如果没有很深厚的佛法中观正见作基础,在修定中不容易断‘身见’,不容易超脱‘色蕴’的范围。纵然修得神识与身体分离,也完全与‘悟道’无关,所以密宗有必须十二年中以显教经学为基础,才能修密之说。

 

3、净土众生在修定中断身见

 

净土众生因为是‘化身’相。完全没有胎生众生障碍修定的生理阻碍现象,容易在修定中断‘身见’,所以悟道、解脱的速度及发神通的速度,比人间禅修者快得多。纵得五种神通,因为有深厚的‘正见’修定基础,不会贪著所获得的广大‘身通’境界。

 

4、有五种神通不一定断身见

 

一般修定者,禅定功夫深了,都能获得五种神通。这在凡夫众生看来,真是崇拜恭敬的不得了。却不知纵有大力神通,也不一定与‘悟道’有关。圣者的‘悟道’,首在断‘身见’。而一个有五通的世间禅者,仍然我见、身见、边见、邪见......深重,只是空有禅定功力而已。这种禅定通力,不足恃,当其通力报尽时,仍要轮回生死,不免沈堕之苦。而一个断身见、证初果的佛弟子,永远不会堕落三恶道去。例如曾经有五百个仙人,个个都获得五种神通。有一次当他们飞行虚空,经过一处宫殿时,偶然听到甄陀罗女的歌声,内心贪欲顿起,淫心难持,一时之间贪著色声,如痴如醉,刹时尽失神足通,坠落地面,成为凡夫身;究其原因,根本在修定中,身见未断,只是暂时用定力压伏身见心、贪淫意,仍不免轮堕恶道之苦。(智论卷十七)

 

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在禅定中所获得的五种神通与世间禅者所获得的五种神通,最大不同的基础,就是在于必能断除‘身见’,不会生起想念贪著自己的化身相,自然其神通境界,清澈、广大,不可思议。

 

反观我们地球人类,在物质文明的今天,个个‘我见’、‘我执’、‘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深重,不要说神通,就连自己的善恶念头都搞不清楚,更何况对遥远不可预知的极乐世界里,已经有许多修道者,在甚深禅定中,获得五种广大神通,仍不会贪著自己的身通变化境界之事,那更是有如天方夜谭般的不可理解!

 

5、任何世间禅定都不能保身不死

 

在娑婆世界里,也有少许的人们,在经过沧海人世后,察觉出人类今世的寿命是极为无常短促的,恐怕死了以后,此生化为乌有,为了要解决疑问的人生,便会去接触宗教,寻求解开人生之迷的方法。如果因缘不好,没有遇著指引我们脱离生死苦海的善知识,经过其他人士的指引,也可以学习比较浅易的修行方法。也有的人,经过世间禅者的指导,欢喜的隐遁山中,修习仙道,他们因为强烈的惧怕丧失自己短暂的生命,希望修得长生不死的仙法,藉此延长自己今世的寿命。或许他们认真修行,亦可以如愿以偿的达到坚固自己身体的理想。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也不会预知道纵然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到千万世之后,但是有漏的善业果报结束之后,还是会随著个人宿世的业力因缘,轮回六道中去。他们只是今世利用某种特殊的方法将自己前世的业果因缘挪后感报而已。凡是具有正知正见者都知道,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依照释迦牟尼佛指示众生正确修行出苦的方法,任何有为的修持方式、世间禅定,无论怎样的强化保有自己的身体,对于今世必定会散灭的色身,都是无济于事的。当一个人的宿业因缘果报一到,我们仍旧不知道自己会轮转到那里去了。

 

6、最稳当不贪著色身的地方

 

而有什么善巧方便的修法,能够打消我们浊恶世界的众生坚持这个幻灭色身的念头,觉悟身为苦本的真理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在想念佛道,精进修定的功德感报之下,都是清净的色身,也就是莲华化身。在那么美好的修行环境里头,在同参道友的互相勉力进修之下,每一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佛道,内心里只有佛法僧三宝的清净念头,只要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依照净土三经的指示执持名号,或者是观想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绝对不会像凡夫和世间禅者一样的生起贪爱染著自己身相的念头。这是阿弥陀佛在成佛的过程中,为了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远离贪计身相的邪执,早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必然发下的一个接引众生的大悲誓愿。

 

返回[河池凤凰寺网-般若文海]首页 | [繁体版]



 
河池凤凰寺网 Copyrights reserved